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閱讀苦難爲題目的文章

閱讀苦難爲題目的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閱讀苦難爲題目的文章

閱讀苦難爲題目的文章

清人趙翼有詩云:“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誠如此言。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不僅闡明瞭自己發奮寫史的動機,也道出了古往今來那些“不平則鳴”的經典範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

在鬱郁憂憤中,司馬遷忽然從古人身上看到光明所在,找到了生存的勇氣和活着的動力,最終忍辱負重地完成了那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恢宏鉅製史記,將人生恥辱化爲史學上的一大輝煌。

逆境是人生必經的遭遇之一,其間伴隨着暫不得解脫的苦痛與辛酸,迷惘與困惑,人人不能免卻。再進一步,一個人身處絕境之中,要麼直挺挺倒下,要麼絕處逢生。從古至今,倒下的人不計其數,無可考證。而經歷過後者洗練的人生,境界相對地變得更開闊,更深沉博大。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苦難的靈魂往往能蘊蓄出深沉動人的精神力量,令人鼓舞振奮。閱盡人間滄桑嚐盡人生苦辛後,他們用一根根椽筆道出了生命的本質和內核——受苦與超脫。他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自然比常人看得真,看得切。

掙脫苦難的枷鎖,走出心靈的困境,是人類一直在追求的精神之路。那些偉大的作品無不告訴我們——不要被生活打倒。讀王勃,讀到了“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昂揚豁達;讀蘇東坡,讀到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灑脫;讀海明威,讀到了“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豪氣硬朗……

近來讀史鐵生的文字,又一次被他的文字深深折服。最早接觸史鐵生的文字是在高中語文課本節選的我與地壇一文,還記得其中的一個經典語段:“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把死當成節日,對待死亡大可“不必急於求成”,這話說得多好。對於那些遇到點挫折磨難就想着尋死覓活的人來說,真真猶如當頭棒喝,一語驚醒夢中人。在挫折面前,我們的心理承受底線究竟在哪裏?面對命運加諸我們身上的種種不公,如何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思索良策,讓生活回到正常的軌道上,繼續健康運行?人活在世界上,一顆心到底可以承受多少的悲歡離合?

在病隙碎筆中,他真誠地寫道:“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在坐了幾十年的輪椅後,他深刻地體悟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災難可以隨時降臨,毀滅你所擁有的一切,而人不能準確把握。儘管如此,與其整日活在驚惶之中,不如享受當下的每一刻,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一個人要想幸福其實很簡單,那便是知足常樂。

在我的夢想中,他反問道:“難道我們不該對靈魂有了殘疾的人,比對肢體有了殘疾的人,給予更多的同情和愛嗎?”肉體的殘疾眼睛可以看到可以加以治療,靈魂的殘疾卻無法直觀,然而卻是更致命的.。細想,或多或少的,我們每個人在靈魂上都存在着殘疾,或者說缺陷。於是,我們會難過,痛苦,會失望,悲觀。在他看來,這個世界的本質很有可能就是殘疾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人都有一個不能跨越的“侷限”。那麼,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理解自身的侷限,也就很難把握幸福,理解幸福。

史鐵生以文學之筆探討人之生死問題,少了哲學的枯燥和玄奧。脫去形式上的華麗,這些文字是本真的,純粹的,閱讀時直抵靈魂深處,繼而引起強烈的心靈震顫。讀他的充滿哲思的文字,你會感到:文字的厚重不在於字面上的華麗張揚,而在於平靜敘述中的特有的情感張力,一種能讓人無語,深陷,乃至沉淪的力量。讀餘華的文字也能感受到這種力量。閱讀者一旦進入那種特有的語境之中,便覺得身心爲之開闊,有一種無聲的力量慢慢積聚心中。這就是所謂的性靈陶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