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幡然改途的典故

幡然改途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幡: 通“翻”,變動。幡然: 很快而徹底。途: 途徑。出自《孟子·萬章上》:“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處畎(quǎn)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爲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爲堯舜之民哉,吾豈若於吾身親見之哉!’”

幡然改途的典故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萬章向孟子請教,問道:“聽說,伊尹曾通過當廚師,用切肉做菜的手段,以求得湯王的賞識重用,真有這麼回事嗎?”

孟子聽後大笑道:“怎麼會有這種事情呢?”接着,孟子告訴萬章: 伊尹本住在莘,在郊野以種地爲生。他十分喜好堯舜之道,凡不符合道義的,他一點也不會去索取。所以當湯王派人帶着禮物去聘請他時,被他斷然拒絕。他毫不在乎地說:“我爲什麼要接受呢?這哪能比得上我在鄉間以堯舜之道自得其樂呢!”

然而,湯王並未改變主意,堅持不懈地多次派人去聘請伊尹,伊尹最終改變態度,接受了湯王的聘請。伊尹說:“與其我一人獨自在田野中自得其樂,爲什麼不輔助當今的君主成爲堯舜之君呢?爲什麼不幫助現在的百姓都成爲堯舜之民呢?爲什麼不促使自己親眼見到堯舜那樣的`盛世再現呢?”

伊尹改途受聘後,竭力向湯王進言,勸他攻伐暴虐的夏桀,以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在伊尹的輔助下,湯王組織起隊伍興兵伐夏,建立了商朝。

現“幡然改途”形容很快地、徹底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