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分享初三語文期末複習的方法

分享初三語文期末複習的方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文言文複習注重梳理、積累

分享初三語文期末複習的方法

期末考試,是對一學期學習成效的檢測,我們應該對自己一學期的學習進行行之有效的梳理:知識掌握了多少,能力提高了幾何,方法領會得怎樣等。例如,文言文的默寫,哪些課文嫺熟於胸,哪些課文半生不熟;文言文的理解,譯句的表述是否通達,字詞的解釋是否到位,主旨的把握是否準確。

文言文的複習應按照 《課程標準》、教材的要求,注重積累,《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背誦的文言詩文總量在2萬字左右,因此,我們應積累一定的背誦、默寫量,充實文化底蘊,提升文化品位。

當然,有些文章可全文進行背誦和默寫,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背誦和默寫均應以理解爲前提,唯有理解深刻、透徹,背誦和默寫方能順暢、嫺熟,尤其是同學們感到難度較大的理解性默寫,也就能應付自如了。

除了名篇、名段、名句的積累外,還應注重詞語的積累。 《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文言實詞的積累量在150個左右,還要求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結合具體語言環境理解常見文言句式。

從往年中考試題來看,文言實詞的積累重點應放在一詞多義、詞性活用上,恰當兼顧古今異義、通假字。課文中有註釋的實詞應該掌握,沒有註釋的、但在句子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實詞也應該掌握,因爲這些實詞對疏通句子意思起到了重要作用,舍其則理解句意會帶來偏差。另外,應掌握之、其、以、而、何、於等六個虛詞的用法。

至於課外短文的閱讀理解,有的學生感到複習無從入手,其實,課外短文的複習得益於課內文言文的積累,因爲課外文言短文所選的材料一般都很淺顯,如中考的慈雞、中考的五易其稿,其難度相當於初

一、初二年級所讀過的文言文,其知識內容與課內有一定的聯繫,所解釋的字詞在課內文章均學習過,句子意思的解釋也是與初三學生認知水平接近,至於冷僻字詞,試題中會有相關的註釋,幫助學生理解。據此,只要平常認認真真地學習好課內文言文,積累一定量的詞語、句子,課外文言短文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在閱讀的基礎上有深入體驗

相當一段時間以來,中考現代文閱讀均以課外文章作爲文本材料編制試題,因此各區、縣的質量抽查,乃至各校的期中、期末測試大多也選課外文章進行命題,因此,我們必須規規矩矩地閱讀文本材料,尤其要加強整體閱讀,瞭解文章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爲什麼要這樣寫。

從近年來的試題來看,中考現代文閱讀一篇是記敘文,另一篇是議論文或說明文。無論考查什麼文體,所選的文本材料都注意到選文的積極思想意義,具有內容的可讀性和語言的規範性,篇幅大多較爲短小,一般控制在 10001500字,試題既有運用已有知識對文章作理解、感受、體驗;也有對文章內容進行必要的梳理、歸納,提取有效的解題信息,加以正確表述;更有知識的重組,能力的遷移,要求考生創造性地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簡而言之,試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注意學生的自我感受,給學生以鑑賞的天地和想象的空間。

複習現代文,必須在閱讀的基礎上作深入體驗,浸潤於作品所表達的情感之中,爲之驅動、感悟,從而表達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吐露出獨特的個體體驗。

現代文閱讀的重點,在於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即整體閱讀、整體理解和整體感知。它包括對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接受和傳遞,閱讀感受的醞釀和表述,對各種問題的思考與解答。

瞭解閱讀理解的重點和難點

現代文閱讀的考點很多。限於篇幅,本文就學生閱讀理解的重點、難點和試題的熱點、亮點,作一簡要點撥。

1.環境描寫分爲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以及景物等,社會環境描寫包括人物所處的具體人際關係和時代社會特點,展現人物生存活動的社會背景等。

2.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通常應從兩個角度去思考,一是從文章的內容角度去思考,即表面的意思,二是從文章主旨的角度來思考,即深層的意思。

3.理解詞句的含義。所謂含義,即詞句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意思。如往年年中考語文卷21題,要求學生寫出那一年,我即將大學畢業,爲了找個單位,天天出去掃街,但仍一無所獲。 中的掃街在文中的意思,即寫出掃街一詞的含義。解答這類試題不能從字面上去解釋,否則錯答成清掃街道,聯繫文章內容,方能回答正確:滿大街尋找工作。

4.詞語指代題。詞語指代,即某個詞語在一段文字材料中所指的是什麼,或替代的是什麼,這是中考最常見的一種題型。解答這類試題,一般由下列三步入手;首先,認真閱讀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從中找到所要指代的詞語。其次,聯繫這一詞語所在句子的上下文來加以思考,一般說來,詞語的指代往往是指前居多,因此特別要重視詞語所在句子的上文。第三,將所尋找到的指代內容代入所要求指代的詞語所在的句子中。

5.修辭方法及其表達效果。這類試題在中考中出現頻率很高,幾乎年年考到。解答這類試題,首先要了解考試目標,考試目標要求考生能識別和運用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反問、對比等7種修辭方法,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其次,應瞭解各種修辭方法的表現形式與特點,在瞭解的基礎上,能區分比喻與擬人這兩種修辭方法的不同,區分設問與反問的差別。至於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應從作者爲什麼要運用這一修辭方法的角度去加以考慮。

6.辨識說明方法並能指出運用這一說明方法的作用。按照考綱要求,考生應能辨別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列圖表等4種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在辨別說明方法這一點上,首先應瞭解各種說明方法的特點,其次善於把握有關說明方法的提示詞。

7.把握文章的論點,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它常以判斷句的形式出現。文章論點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幾處:一是文章的標題揭示了論點;二是文章的開頭點明論點;三是在議論的過程中提出論點;四是在層層深入論述的基礎上,在文章結尾的總結中提出論點。當然,有些文章的論點表述不很集中,必須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加以概括。要能正確把握論點,一般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從文章標題入手,文章標題大致有三種:﹙1﹚立論型,標題直接揭示了文章的論點;﹙2﹚範圍型,標題表明文章所論述的問題;﹙3﹚關係型,標題指明瞭所議論問題之間的關係。二是從文章的提示性詞語入手,一些在結尾提出論點的文章,在論點前常有總之、綜上所述、所以等詞語。

目前,有不少初三學生,由於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輕閱讀重解題。須知,閱讀是理解的前提,離開了閱讀,答題也就成了無源之水。

作文加強審題、選材

常聽一些學生不無焦慮地訴說: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寫作文究竟有沒有訣竅? 其心情不難理解,但他們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即作文水平的提高並非一蹴而就,一靠生活的積累,二靠閱讀的積累。

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爲我們的寫作提供了廣闊天地,只要我們放飛心靈,就能從社會生活中汲取寫作的素材。當然,由於中學生視野的侷限,學業繁重,少有時間直接接觸社會,也可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間接瞭解社會。除了生活的積累,閱讀的積累切不可掉以輕心。這方面,可以多看一些名篇名著,此外,也應多讀一些同齡人的作文,從同齡人的作文中得到靈感。

注重生活、閱讀的積累,對於寫作不無裨益。如有位學生寫《我住進了新樓房》一文,他從生活中感受到,居住環境雖然大爲改善,但鄰里間的真摯情誼卻被一道道裝璜考究的防盜門所隔斷,因此,在文中拋開了住進新樓房 快樂無比、激動萬分的內容,着力寫人際關係的淡漠,主題在於呼喚溫暖友愛和諧的睦鄰關係,這樣,文章就不落俗套,給人更勝一籌的感覺。

近年來的中考作文,儘管沒有規定文體,但從命題的角度和學生平時寫作訓練的內容來看,我們在訓練時應以寫記敘文爲宜。

初中作文很重視表達真情實感,注重考生的感悟和體驗。因此,在寫作中,一定要把我放入文中,從我出發,用我的眼光看社會、看生活,用我手寫我心。

命題作文儘管在審題上不給學生設置障礙,但並不等於不需要審清題意。以往年中考作文命題爲例,作文題爲《黑板上的記憶》,這道作文題應該說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體驗,有較爲寬泛的選材範圍,學生在作文中有人可寫、有事可敘、有情可抒。不過,這個命題在審題上必須要注意:黑板上是敘寫記憶的着眼點、引發點,所以不能僅寫黑板上的內容,或寫課堂教學的內容。這道題目並非是 難忘的一堂課,更不是對黑板上內容的回憶。寫作可以由 黑板上的內容引伸開去,文章的內容應該與黑板上有所關聯,但又不侷限於黑板上。必須將視野拓展到學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會生活的某一方面,重點放在我的記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