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東漢王烈知恥遷善的典故

東漢王烈知恥遷善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東漢】 王烈:“既懷恥惡,必能改善。”

東漢王烈知恥遷善的典故

——《後漢書·獨行傳》

【背景介紹】

王烈(141-218),東漢時期太原人。儘管他一生沒有做過高官,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但是其忠義廉潔的品格卻留名青史。

王烈從小就以忠義聞名鄉里。一次,鄉里有人偷牛被抓。偷牛的人請罪說:“我寧願受國法的制裁,但請你不要讓王烈得知此事!”王烈聽說了這件事,就立刻派人向失主謝罪,請他寬恕偷盜者,而且送給偷牛的人一匹布。人們問王烈爲什麼要這麼做,王烈回答:“這個人做了錯事怕我知道,這說明他還有羞恥之心。既然懷有恥惡之心,必然能棄惡從善(既懷恥惡,必能改善)。我這麼做正是爲了勉勵他!”

不久,鄉里的'一位老人不小心在路上遺失了一把寶劍,路邊有一個人撿到了,就一直在原地守候,等着失主來認領。黃昏時分,老人回來重新得到寶劍,心中非常感激。而那個守候者正是那個偷牛的人。

王烈的品格感化了鄉里,鄰里們有什麼糾紛都找王烈來定奪。後來,朝廷選拔孝廉,各級官府都徵求王烈,可他全都拒絕了。

黃巾起義後,天下大亂,王烈避亂來到了遼東,當地的百姓也對他非常敬重。遼東太守公孫度以大禮接待他,向他請教天下大事,希望他能做長史,但王烈只願做一個普通商人,從而避免了被捲入官場的漩渦。曹操也曾想徵求他做官,也沒有成功。建安二十四年,王烈在遼東逝世,終年78歲。

隨感

如果一個人幹壞事時還遮遮掩掩,這雖然有些虛僞,那至少還說明他知道自己乾的不是好事,至少還說明社會輿論對人的行爲還有一定的約束力。而當人們做壞事時不僅不遮掩相反還肆無忌憚地炫耀,那就意味着人心的徹底淪喪,社會道德的徹底崩潰。

這一念羞恥之心,正是個人與社會的生命底線。(孔宏)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