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教育與兒童的雙重異化高考閱讀訓練習題

教育與兒童的雙重異化高考閱讀訓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教育與兒童的雙重異化教育對休閒的雙重排斥,導致教育與兒童的雙重異化。學校與休閒在起源上的同義,絕不是巧合。從本質上看,教育是人這一特殊的物種享受休閒的特有方式。動物只有嬉戲,沒有教育。人類除了有兒童自在的遊戲玩耍之外,還創造了一種新的休閒方式,那就是教育。通過這種特殊的休閒方式,人類創造的文化得以傳遞並不斷創造出新的文化。但現在的教育通過不休閒和不教育這兩種方式排斥了休閒,變得只與工作有關,而與休閒毫不相關,那這教育還是教育嗎?

教育與兒童的雙重異化高考閱讀訓練習題

從自然的角度看,學校和教育應該順應兒童的生活,並在順應的基礎上引導兒童的生活。換句話說,在童年階段,兒童生活的特性,就是這一階段的人性內涵。學校和教育首先應該順應兒童生活的這種特性,然後纔是引導和提升。如果學校和教育排斥了休閒,兒童一進入學校和教育場域,就好像一下子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戛然而止,這種落差是不是也太大了?如果適應不好,就會被貼上終身都可能難以揭除的標籤;如果能夠適應,其本性的壓抑與喪失該有多大!兒童要麼不適應,要麼得改變本性來適應,那這種教育不是異化的嗎?

尼爾·波茲曼認爲:“由於侷限兒童於書本學習,由於他們受制於書本學習者的心理以及學校和家長的監督,印刷向兒童關閉了日常生活的世界。”兒童一進入排斥休閒的學校,其日常生活世界的大門就被關閉了。自在的、遊戲的、獨立於成人的生活方式在學校裏沒有空間,學校排斥兒童日常生活的這些特性,而倡導刻苦的、規律的、功利的“工作化”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並不是一概地反對刻苦的、規律的、功利的生活方式,而是反對將學校生活變成這種單一的生活方式。爲什麼不能將兒童日常生活的一些特性,比如遊戲性延展到學校生活中,使其成爲一種整合的、互滲的生活呢?在兩種生活之間豎起一道門牆,將兒童的特性關在門外,既異化了教育,也異化了兒童。

在教育對休閒的雙重排斥下,兒童在人生的初期階段就開始了繁重的“工作”----學習,使學生變成了“工作化的兒童”。身着校服的兒童與身着工作服和職業裝的成年人沒什麼兩樣,都是早出晚歸,都是行色匆匆。正常的參加工作時間是成年之後,起碼要到18歲之後,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兒童只要達到入學年齡,似乎就開始“上班”了。要不然我們爲什麼常說“學生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學生的天職就是把功課搞好”呢。實際上探究是人的天性,人是天生愛學習的動物,處在人生初級階段的兒童,無時無刻不在通過遊戲等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生活於其中的物質世界和社會世界。排斥休閒的教育將學習“工作化”,一個明顯的後果是剝奪了學習的快樂。符合兒童探究天性的學習,在排斥休閒的教育體制中變成了類似於成年人爲養家餬口不得已爲之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真是教育與兒童的雙重異化!

1.下列對“雙重異化”這一概念的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

A.教育不讓兒童休閒,又不對兒童進行休閒教育。

B.學校教育不順應兒童生活的特徵,將學習變爲乏味的“工作”。

C.教育不順應兒童特徵而將學習“工作化”,兒童改變本性喪失本性來適應“工作化”的學習。

D.兒童在異化了的教育環境中,本性被壓抑與喪失,只有通過改變本性來適應“工作化”的學習生活。

2.對“學校和教育應該順應兒童的生活,並在順應的基礎上引導兒童的生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學校和教育首先應該順應兒童生活自在的.遊戲玩耍的天性,然後纔是引導和提升。

B.如果學校教育完全排斥了兒童原本的生活,那麼這樣的提升和引領必然讓孩子異化。

C.排斥兒童生活的學校和教育,無論學生適應與否,都會導致教育的異化或兒童的異化。

D.學校和教育應該完全順應兒童的生活,並且要自始至終地讓他們保持愛遊戲玩耍的特點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教育是一種新的休閒方式,正是通過它,人類創造的文化才得以傳遞並不斷創新。

B.教育是一種特殊的休閒方式,它反對刻苦的、規律的、功利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C.排斥休閒的學校教育,其特徵是先順應兒童生活的特性,然後纔是引導和提升。

D.作者認爲,兒童到了入學年齡,就應該開始“上班”,“學生的天職就是把功課搞好”,正說明了這一點。

參考答案:

1.D(本題考查對重點詞語的理解。A項是教育對休閒的雙重排斥;B項只是教育的異化;C項只是兒童的異化。)

2.D(本題考查對關鍵語句的理解。D項,學校和教育不是應該“完全適應”兒童生活,也不能“自始至終地讓他們保持愛遊戲玩耍的特點”,而是在順應他們愛遊戲玩耍的基礎上,進行教育引領。)

3.A(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概括。B項,反對的是“將學校生活變成這種單一的生活方式”;C項,排斥休閒的教育是不會順應兒童的生活特徵的;D項,作者反對這種觀點,注意原文中的“諷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