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我國的古代傳說爲何女鬼居多

我國的古代傳說爲何女鬼居多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提及“鬼神”,在人們的記憶時空中,往往就會浮現出許多美麗、動人的形象:長髮飄飄的聶小倩,深情款款的杜麗娘,笑語盈盈的嬰寧……與衆多美麗、善良的女鬼相比,留在人們印象中的男鬼形象似乎要吝嗇了許多,那麼,在我國的古代傳說中,爲何多女鬼呢?依筆者分析,原因有四:

我國的古代傳說爲何女鬼居多

1、靈魂的抗爭

在我國女權低下的封建社會,作爲廣大女性,很難享受到自己公正和平等的權利,對於公平境遇的渴望也只能化作成一種美好的奢求,永遠埋藏在自己所理想化的心靈深谷之中。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女性往往充當的只是生活的一種配角,不被社會所重視。在此中,不知有多少古代女性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以及悲慘的命運,而面對這些,作爲弱勢的無助者,她們又無法在“陽間”討回自己本應所得的公道,只能祈求在夢幻的靈魂世界中,尋找到自己理欲的平衡點,從而對社會的不公以及世俗的壓迫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反抗,試圖以靈魂的抗爭來撫慰自我淒涼的心靈,這就是在我國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裏,造成女鬼居多的一個根源性的社會和心理原因。

2、美麗的召喚

古語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對於美的欣賞與享受,是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的一種理性的衝動。作爲中國的古代女性,大多具有東方傳統文化的古典之美,其秀麗的面容、典雅的服飾、婀娜的身姿足以讓世人所垂涎。鬼,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總會給人一種凶神惡煞的'感覺,而以東方女性所展現出來的完美形象,無疑將會淡化其醜陋的本質,增添其亮麗的色彩。另外,在男權主義文化裏,女性往往是男性所希望知道的對象,在其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也會給予一種特別的關注,對於異性之美,男性往往都會產生一種視覺的憧憬和性慾的幻想,這就使得女鬼形象在古代的男權社會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和傳播。

3、個性的鮮明

在我國的古代傳說中,其實男鬼的絕對數量要遠遠多於女鬼,那麼,爲什麼在人們的記憶中,反而女鬼的形象居多呢?理解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舉一個例子:你曾經看過十部電影,而其中有一部電影的故事情節使你傷感萬分、黯然淚下,那麼,在你的記憶時空裏,這部電影自然就會成爲你美好回憶的主要對象,而其它九部電影在你的腦海中,似乎也只能扮演一種過往的煙雲,這就是個性特色給人們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作爲我國古代的男鬼形象,大多都表現得比較平庸和蒼白,似乎除了閻王、鍾馗等角色以外,很難再有給人們留下記憶更爲深刻的男鬼形象。而作爲女鬼,雖然數量不及男鬼,但是其善良賢惠、愛憎分明的性格特點還是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比如像傳統戲劇《王魁負桂英》裏的敖桂英,她愛憎鮮明,決不含糊,爲了幫助心上人王魁赴考,傾囊相助,而一旦負心於我,移情別戀,就是變成厲鬼也要索取其命。這種愛得深沉,愛得不顧一切的性格,只有在女性鬼的身上才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4、名著的流傳

從元曲中的《倩女離魂》、《牡丹亭》,到清代袁枚的《子不語》、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這些古典名著,大多都塑造的是女性鬼的形象。特別是作爲我國古代鬼文化的精典名著----《聊齋志異》,更是以濃重的筆墨表達着對女性鬼所特有的執着,紅玉、小翠、婉娘等一大批刻畫傳神的人物形象已成爲世人所口耳相傳的佳話,這樣一來,通過大量名著的記載,就使得美麗女鬼的形象得到了更爲廣泛的流傳。

以上就是我國的古代傳說中爲何多女鬼的幾點原因。筆者認爲,上述雖然說的是鬼,但其所弘揚的內涵未必是鬼。作爲以女鬼形象爲代表的中國鬼文化精髓,其實它並非倡導的是一種迷信的封建思想,而是通過美麗的民間傳說去告訴人們一個蘊含深刻的做人道理,勸人爲善、善惡分明纔是它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正義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