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中國古代時期的鐵器

關於中國古代時期的鐵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春秋晚期的鐵器

關於中國古代時期的鐵器

我國的鐵器時代,大約始於公元前6、7世紀,即春秋晚期。在中國,生鐵和塊鍊鐵幾乎是同時出現的,這使中國古代的冶鐵工藝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楚國是我國最早冶煉鐵礦和使用鐵器的地方,而迄今的考古發現證實,長沙地區又是楚國較早出現鐵器冶鑄業的地區之一。目前已發現確屬春秋晚期的鐵器共有9件,都出士在楚境,其中最早的鐵凹口鋤、最早的鋼劍和最早的鑄鐵件都出土於長沙。鐵凹口形鋤1951年出土在長沙識字嶺314號春秋晚期楚墓填土中。鋼劍以及鐵鼎1976年出土在長沙楊家山65號春秋晚期墓葬中。長沙窯嶺15號春秋晚期墓也有鐵鼎出土。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鋼劍和鐵鑄件。早期鐵器時代給中國帶來了鉅變。楚國對手工業十分重視,表現在:經營管理上,建立起包括大工尹、尹(如玉尹、織尹、冶尹,即管理不同行業的專官)、令、丞等在內的工官制度,對手工業生產進行有效的管理;設立了各種官府工場,如湖北江陵縣城,就是楚國官府造船中心。作爲南楚重鎮的長沙,隨着楚人的開拓,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以鐵器冶鑄業爲代表的手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其工藝水平足以與中原地區並駕齊驅,處於領先於世的地位。

戰國時期的鐵器

戰國時期,鐵器逐漸普及,隨之而來的是耕地和灌溉面積擴大,農耕技術提高,手工業興盛,金屬鑄幣大量發行。此時的楚國冶鐵業更趨發達,據統計,截至1984年爲止,長沙共發掘戰國楚墓近2000座,有186座出土了鐵器,共30種240件,其中鐵工具124件,鐵兵器68件,日常用具及其他器物48件。很久以來,一般認爲塊煉摻碳鋼最初出現於戰國中期,而楊家山65號墓鋼劍的出土,把碳鋼出現的時間上推到了春秋晚期,一下提前了二三百年。經金相檢驗,這把劍含0.5%的'中碳鋼,中部由7―9層反覆鍛打而成,可能還經過了高溫退火處理。而與此同時出土的鐵鼎,是用生鐵鑄造而成的,金相的檢驗爲萊氏體白口鐵組織。這種鑄鐵件的發現也使我國鑄鐵發明的時間大大提前,比歐洲使用鑄鐵的時間要早2100多年。這不能不說是我國冶金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而且也表明至少在春秋晚期,長沙地區已經使用鐵器,並在鑄造方面達到了很高水平。

戰國早期以後,長沙的鑄鐵業進一步發展,突出表現在:第一,鐵器已開始運用於農業生產等各個領域。長沙戰國墓出土的大批鐵器,已有相當數量的生產工具,主要有鋤、斧、錛、夯錘、削、刀、魚鉤等。此外,還有不少兵器和日常用具。這就證明在戰國時代長沙地區的社會生產生活中,鐵器的作用已越來越重要。第二,韌性鑄鐵的出現。韌性鑄鐵是將白口鐵經退火處理,使其中的碳轉化爲石墨,而基體轉化爲鋼組織,改變了白口鐵易脆的弱點,且比鋼易於鑄造。長沙左家塘44號和砂子塘5號戰國楚墓就出土了韌性鑄鐵的鐵口鋤。這種凹口鐵地區普及鐵器的技術基礎從此奠定下來。當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空前統一的秦帝國後,鐵器在秦漢時期進一步推廣,到東漢最終代替了青銅器。

 鐵器的分類

在古玩或工藝品中,鐵器主要有武器、生產工具、禮器、雕塑、裝飾品、器皿等。

鐵製農具

我國最早使用鐵製農具是在春秋時期。當時,最早生產和使用鐵製農具的是齊國。據《國語?齊語》記載,春秋中期齊國官員管仲曾向齊桓公建議:“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閔(鋤)、夷(鋤類的農具)、斤(斧頭)、〓(大鋤),試諸壤土。”意思是用青銅(即“美金”)鑄造劍戟等武器,試在狗、馬身上;用鐵(即“惡金”)鑄造閔、夷、斤、〓等農具,試來耕種土地。這是我國關於使用鐵製農具最早的文字記載。隨着冶鐵業的發展,鐵製農具的使用逐漸得到推廣。《管子?海王篇》說,春秋晚期,齊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可見那時鐵製農具在齊國已經得到相當廣泛的使用了。

我國在春秋時期開始使用鐵製農具,這從近代的考古發現中也可以得到證實。例如,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國墓,長沙的楚墓和山西侯馬北西莊等遺址出土的多種鐵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遺物,其中就有鐵檳、鐵裴、鐵鏵等農具。

戰國中期以後,鐵製農具已在各諸侯國得到普遍使用;秦漢時期,農具已經完全鐵器化。鐵製農具比以前的木耒、石耜、骨耜等原始農具生產效率要高得多。鐵製農具的使用,對促進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鐵製兵器

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含鐵兵器是商代的隕鐵刃銅鉞.古代鐵製兵器的產生始於春秋末年,其普遍使用在戰國時期;至西漢,兵器幾乎都是鐵製品;而鐵兵器代替青銅兵器佔領戰爭舞臺則是在東漢時期.我國古代的制鐵技術到西漢時期已趨成熟,以後各代只是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和完善.

  錢制錢幣

據錢幣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鐵錢是西漢末年公孫述在四川成都稱帝時所鑄的鐵五銖,現此說已被否定。解放後在我國湖南長沙、衡陽和陝西西安等地的西漢古墓中出土數量不少的鐵質半兩錢,僅長沙西漢古墓一次出土就達32枚,面文篆書“半兩”二字,方孔無郭或有郭,其形制、輕重與文帝四銖半兩十分相近。因此可以說,這種西漢初期的鐵質半兩是我國最早的鐵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