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暗送秋波的典故

暗送秋波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秋波: 秋水,比喻女子的眼睛。原意指女子暗中眉目傳情。源自《三國演義》第八回。

暗送秋波的典故

東漢末年,漢室昏庸,董卓專權,爲所欲爲,國家岌岌可危。司徒王允憂心如焚,想除掉董卓,但苦無良策。一日深夜,王允發現府中歌伎貂蟬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疑其有私情,上前責問。貂蟬驚跪答道:“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長嘆,不想爲大人窺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王允聽完,頓時計上心來,對貂蟬說道:“賊臣董卓,將欲篡位,朝中文武,無計可施。董卓有一義兒呂布,驍勇異常。我觀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連環計’,先將汝許嫁呂布,後獻與董卓;汝於中取便,諜間(離間之意)他父子反顏(翻臉之意),令布殺卓,以絕大惡。不知汝意若何?”貂蟬說:“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

次日,王允設宴請呂布,讓貂蟬出來與呂布把盞。貂蟬進酒與呂布,兩人眉來眼去。飲數杯後,王允指着貂蟬對呂布說:“吾欲將此女送與將軍爲妾,還肯納否?”呂布出席謝道:“若得如此,布當效犬馬之報!”王允說:“早晚選一良辰,送至府中。”呂布欣喜無限,頻以目視貂蟬。貂蟬亦以秋波送情。

後來貂蟬依計而行,促使呂布親手殺了董卓。

後人從這段故事中概括出“暗送秋波”一語,借指背地裏獻媚取寵或暗中勾搭。參見“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