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九加幾》教學設計

《九加幾》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學生分析】:

《九加幾》教學設計

我所任教班級一(1)班和一(2)班,共74個學生,知識基礎較紮實,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濃,興致高,可以說對數學情有獨鍾,平時我非常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訓練,精心選材,輔以講故事的形式,力求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學生,以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設計說明】:

9加幾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好本節知識,可以爲後進一步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學生已有的經驗,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爭體現一下幾點:

一、創設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新課開始,根據一年級兒童的特點,創設情境,以學生熟悉的場景爲切入點,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二、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爲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標準》關於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

《標準》認爲:“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樣化。”根據這一理念,在教學時我注意了讓學生有自己發現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發現的方法和自己的選擇,學生可能會想出三種以上的計算方法,先讓學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同組內進行交流,再讓學生在班內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 只提問:“你喜歡哪一種方法?”不急於評價每一個種方法的優劣,同時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各種方法,通過同學的相互交流,讓學生了解計算的多種方法。

三、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時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教材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由於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己提出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材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從中選擇信息,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使其數學能力、意識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都得到培養和發展。

四、動手操作,體會“湊十法”。

“湊十法”是一種簡捷的計算方法,本節課的教學並不要求學生必須用“湊十法”進行計算,但是學生應該會“湊十”的計算方法。因此,我們先借助例1,在學習9+4時引導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在學習9+6時再讓學生自己擺一擺。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掌握“湊十”的計算方法。“做一做”時再通過圈一圈、看圖計算和算一算,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湊十”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做數學。

本節課我們將例1、例2融爲一體,從兒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數字和符號表示的算式,並引導學生擺一擺、算一算,使知識的過程呈現得很自然。這樣處理,完成了教學的必要環節,但又不拘泥於教材,而是對教材進行了再加工、再創造。

【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本節課的教學是9加幾的計算方法,應使學生明確“湊十法”是一種計算方法,同時也比較簡便,允許學生並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體現算法的多樣性。

2、“湊十法”的思維過程不要求學生必須死記,只要學生能夠理解就可以了。

3、本節課是9加幾的第一節課,只要求學生能正確口算就可以了,不要求學生口算得又對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