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計劃 > 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大綱

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

  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1

第一單元

1、體裁《詩歌》

2、課文:《沁園春·雪》、《雨說》、《星星變奏曲》、《外國詩兩首》

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雨的訴說》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味詩歌凝練、含蓄、優美的藝術語言,使之結合親身體驗和欣賞其他詩歌的經驗,加以聯想和想象,感知詩中形象,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和鑑賞能力。

教學難點

注意詩歌的藝術特徵,瞭解借景抒情、象徵、擬人等詩歌常用的藝術表現手法,體會這些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少講多讀,揣摩感受,訓練聯想和想象力,進入詩的意境。

教學要求

熟讀詩歌,最好背誦,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體會詩歌的魅力。

第二單元

1、體裁:議論文(演講、書信)

2、課文:《敬業與樂業》、《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傅雷家書兩則》、《致女兒的信》

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微笑面對生活》

教學重點

瞭解演講稿和書信的特點和差異,理解、積累和掌握豐富的詞句,品味深刻語句的內含,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實施教學。

教學難點

跨越時空,結合時代背景理解作者各自深邃的思想境界,引導學生訓練逆向思維,大膽質疑,培養敢於向權威和經典的勇氣和批判精神。

教學要求

在感受人類精英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情感、閃光的思想同時,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品味不同場合、不同背景下口語運用的技巧。

第三單元

1、體裁:小說

2、課文《故鄉》、《孤獨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聲》

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語文學習:《青春隨想》

教學重點

瞭解小說的體裁特點和組成要素,把握小說的主題。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注意揣摩小說的語言,從中受到啓發,並不斷積累,提高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難點

藉助賞讀少年成長小說,廣泛瞭解社會和人生,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要求

能夠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理解小說的主題,分析人物形象,體會藝術特色,品味小說的語言。

第四單元

1、體裁:議論文(隨筆、雜文)

2、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短文兩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語文學習:《好讀書。讀好書》

教學重點

瞭解議論文三要素及其特點、判斷方法,能區分材料與觀點之間的關係,通過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斷,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

教學難點

弄清立論與駁論的區別,認識讀好書的重要意義。把握議論文與記敘文的不同之處。

教學要求

閱讀過程中,能區分觀點和材料,辨析二者之間的關係,並通過自己的思考,對作者的論述做出判斷。還要學習準確、嚴密、生動的論述語言。

第五單元

1、體裁:小說(古典精華)

2、課文:《智取生辰綱》、《楊修之死》、《范進中舉》、《香菱學詩》

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語文學習:《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教學重點

把握情節發展,引導學生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和對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學習古代口語語彙,掃除文字障礙,獲得審美享受。

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虛構與真實的巧妙結合,運用歷史觀考察和品評人物。

教學要求

學習時,要通過人物的言語,結合人物所處的具體環境,把握人物的個性特點,並能對各篇課文的語言特色有一定的體會。

第六單元

1、體裁:文言文(史傳文學)

2、課文:《陳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對》、《出師表》、《詞五首》

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語文學習:《話說千古風流人物》

教學重點

學習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旨,領會文本精髓。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與古人進行心靈的對話,理解他們的思想情感,從史料中發現和領會中華民族那種爲追求理想、報效祖國而甘於鞠躬盡瘁的傳統精神。

教學要求

熟讀背誦課文,並將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筆記本上,積累文言詞語,培養良好的文言語感。

  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爲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60 人,其中男生30 人,女生30 人。從八年級期末檢測及入學考試成績來看,調查瞭解到:本班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濃,良好的語文習慣(課外閱讀、利用工具書、主動積累素材、寫日記等)有待加強,學生作文文理不通,病句隨處可見。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擬上完九年級上下兩冊書,上冊教材共分爲六個單元。第一單元是詩歌單元,讓學生感悟人生,第二單元、第三單元關於人與自然。第四單元關於民俗文化,第五單元、第六單元古文閱讀。下冊主要包括愛國思鄉之情的詩歌單元、社會生活的小說單元,生命主題的散文單元、戲劇單元、兩個文言文單元合共六個單元。初三語文的學習,是初中學習過程的第三個階段(第五、六學期),也即最後階段。教學重點上升爲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使學生懂得語文對生活的服務關係,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語文基本訓練更進一步,進行記敘、說明、議論三種表達方式綜合的訓練,並落實到實際運用上。

四、教學目標

(一)、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在閱讀中瞭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6、瞭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8、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9、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0、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10篇。

(二)、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寫簡單的議論文;學會寫調查報告。

2、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練筆等不少於5000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於600字的習作。

(三)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

3、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並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四)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活動,在演講、調查、討論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就教材提出的問題,或提出學習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先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五、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4、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5、引導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開展互助互幫,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幫助中下生提高。

6、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3

一、班級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53人。大部分同學都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整個班級學習風氣良好,同學之間能相互團結互助,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紮實。但有個別同學基礎較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習作方面還不錯,能大膽想象、自主作文,本學期將繼續努力,力爭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精選課文,將課文又分爲精讀、略讀、選讀三類。本冊共有32篇課文,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1篇,選讀課文4篇,其中保留了原教材21篇課文,新選了11篇內容豐富、時代感強的課文,其中《夕照》、《迷人的張家界》、《秋天的懷念》、《地震中的父子》、《三峽之秋》、《軍神》、《一件運動衫》、《海豚救入》、《珍珠鳥》、《大瀑布的葬禮》、《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詩等是新選入的課文。

本冊教材對課文的編排,注意訓練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將課文分爲8組,每組一般有3——4篇課文,在每組課文之前安排了“導讀”,在每篇精讀課文的全面安排了“預習”,後面編寫了“思考—練習”,在略讀課文前面安排了“閱讀提示”,在每組課文之後編排了“積累—應用”,本冊沒有2個重點訓練項目,它們是《體會句子含有的意思》、《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分別安排在二、五組中。

每組教材一般應四部分組成

1、導讀。安排在每組課文之前,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示簡要地說明在學習中要注意的問題,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和學之前對整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有一個總體的瞭解。

2、課例。包括課文、預習或閱讀提示以及思考練習

課文。課文的內容具有思想性,語言具有典範性,每組中的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聯繫

預習。要求學生先讀讀課文,大體瞭解課文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查讀有關資料等

思考。練習,安排在每篇精讀課文之後。一般有了3———4個題目,標有“△”符的是選做題,體現教材的彈性和課內外的結合。

閱讀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讀課文之前,一般提出1—2個思考題,側重在理解內容,提示閱讀方法或引導學生從閱讀的文章中擴展開去。

3、讀寫例話,安排在一組課文之後,是對訓練重點的歸納概括和小結。

4、積累、運用安排在一組課文或讀寫例話之後,每個“積累運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項內容: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活動。本冊的實踐活動分別安排在第三、七兩組中。

“積累運用”實際上是由原有“基礎訓練”改變而來的,教材中不再安排字、詞、句的單項訓練,而是在整合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積累運用”中安排的第一項“讀讀背背”側重引導學生在瞭解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積累語言;第二項“閱讀”,通過閱讀成語故事或其他短文,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第三項“口語交際”,旨在交流互動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第四項“習作”,適當降低了作文教學的要求,減少了命題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寫應用文的比重,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應用文的作文能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語文綜合能力。

由導讀到“積累應用”,體現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由上一組教材到下一組教材,體現了循環往復逐步提高的訓練過程。

三、教學目的要求

1、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2、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學習230個生字,其中160個能讀準子音,認清字形,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會認70個生字,只要求讀準子音,不要求會寫。

3、能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特別是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學過用詞造句的方法,把對詞句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的訓練結合起來,使他們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4、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領會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學習瀏覽,能根據需要收集有關資料,逐步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鼓勵探究形閱讀,本學期課外閱讀不少於20萬字。

5、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討論問題能講清自己的意思。

(2)、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可,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並能簡要轉述,說話要有禮貌。

6、寫作

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比較具體,有一定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學寫讀後感和縮寫課文,練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作文。

7、實踐活動

(1)、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學習是非善惡。

(2)、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3)、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對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習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8、寫字

(1)、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四、教學措施

1、要以《大綱》和《課標》爲指導,以培養目標爲主旨進行教學,保證教學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級詞句訓練的基礎上提高訓練要求,加強對詞句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的訓練,把三者有機地整合起來。

3、注意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啓發學生閱讀、思考和討論,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學到讀書、作文的方法。

4、加強朗讀的指導訓練,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5、注意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口語交際和實踐活動中,應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培養,爭取全面進步。

6、根據學生實際,創設一個輕鬆活潑的習作環境。

7、加強寫字的指導,特別是毛筆字的書寫,本學期進行一次書法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