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2篇)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2篇)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1

光陰似箭,任時光飛逝,我辛勤工作,驀回首,點滴作法涌上心頭,存在的問題還需努力解決。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做好學習方法的指導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最重要的學習莫過於方法的學習。搞好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有的同學爲什麼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這是爲什麼呢?首先,我們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後還要及時複習。有人說,聰明與否,在於是否思考。這是很關鍵的,我們要着重指導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方法多,但要適用,易行,便於操作,還要督促學生堅持。

二、靈活機動處理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課程內容,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體現自主性。要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旺盛的學習勁頭,教師也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中,我時而以讀代講,自主感悟;時而鼓勵學生各抒已見,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時而採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三、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於我班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爲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範性,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規”字右邊本該“見”而非“貝” 字,這類似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運用,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語文能力。

四、做好扶優轉差工作

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感到“吃不飽”,而成績差的學生又常常“吃不了”。這就給我們教學提出了一個難題,必須保證優生夠吃,差生能吃。不然,都會有意見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業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須全面完成的基礎上,優生可以自選一些操作實踐題,使之能夠有所爲。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覺得這方法十分有效,來期還將大力推廣應用。

五、突出章節過關

本期的教學內容,分爲八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後,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學生存在的知識點問題,及時解決。對確實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細緻的個別教育,使之掌握,並能運用。由於抓好了章節過關,本期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有了提高。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2

《匆匆》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字優美,含義深刻,適合朗讀。我利用欣賞讀,配樂讀,抓重點詞句品讀等方式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時間來去匆匆,一去不返。順利地完成了教學重難點。現在我以教學重難點處問題的有效性爲主,淺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教學中的問題要爲完成教學任務服務。

我以“看到燕子去了再來,楊柳枯了再青,桃花謝了再開,作者一定會想-----”和“你的一生有幾滴這樣的水?你已經用了多少了?”這樣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認真思考,使學生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展開聯想,體會到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渴望和留戀,同時學生也感受到了時光匆匆而逝,既對所學內容進行了感悟,又滲透了學習方法,突破了教學難點。

二、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明瞭,要有針對性。

課始,我在配樂讀之前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聽完後說說這篇散文留給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麼?”目的是引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有的學生的感受以內容爲主,感受到了時間匆匆,有的學生感受到了散文的優美,這一點令我出乎意料,但也讓我同時領悟到這也是這一課的知識點,隨即記錄下來,作爲備課的資料。可是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反問自己,原因就是我的問題過於籠統,指向不明,這也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常犯的一個錯誤,問題如果能直截了當,離題進一步,就會減少學生學習的障礙。

例如我在教學第一段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從第一自然段中發現了什麼?由於小學生初次接觸散文,所以學生只從時間一去不返談發現,卻沒有談字詞和句式方面的發現,令我失望。我決定改變問題再試。第二次試講時我將問題改爲“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知識?”可是學生的回答仍以內容爲主,而未有其他的收穫,此時我真有些苦惱,這說明我的問題不夠明瞭,表意不明,不準。怎樣才能讓學生既能體會到時間一去不復返,又能發現其中的排比句式和對比手法,從中領略散文的韻味呢?第三次試講,我又將這個問題改爲“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些句子?這時,有少許學生髮現了句子中的對比手法,可我仍然覺得不盡人意。

課後,我苦苦思索,怎樣設計這個問題才能讓學生直接發現這些知識財富呢?首先我質問自己,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猛然間我發現自己竟然在和自己捉迷藏,爲什麼想讓學生髮現卻又不敢問呢?平白設置了師生交流的障礙。不如直截了當,需要學生髮現什麼就引導什麼。所以後來我將問題設置爲”你喜歡這一段的開頭嗎?說說理由。

這樣一來,學生髮現了排比句,美美地賞讀了一番,又從文中的問句“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讀出了作者的追問,發現了時間與前面幾種自然現象間的對比,體會到作者對逝去的時間的留戀,看着他們盡情地發現,交流,真令我心中暢快。可見,準確地提出問題,既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知識,還可以疏通學生的學習道路,使他們順暢地到達知識的彼岸。

三、藉助有效問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在理解了句子“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我順勢拋出問題:你們知道怎樣纔算留下了生命的痕跡,沒有虛度此生?舉一個你敬佩的人來說說。學生列舉了一些偉人,卻忽視了身邊默默奉獻的人,我發現他們思想中的偏頗後,教育全體學生即使是平凡的人,只要他們對家庭,對社會對他人作出了有意義的事,就活得有價值。這樣藉助這個問題既巧妙地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又爲下一個問題“那麼你們知道朱自清先生以後是怎樣做的嗎?”作好準備。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3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絃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衆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了下來,少年又鎮定了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觀衆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後,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我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後的表現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從四個層次上進行了反思。

一、抓住時機,讓現實與文本結爲一體。

在講這篇課文時,奧運會剛剛結束,在奧運會中運動員們的拼搏精神一直感動着我想,這種精神不正與頂碗少年相似嗎?於是我在課文導入時以奧運會中的幾位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導入,重點以杜麗事蹟爲主引入,我邊出示圖片邊講解:作爲上屆奧運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的獲得者,作爲本屆家門口奧運上肩負首日奪金的杜麗,由於肩上的擔子重,心裏上的壓力大,最終導致痛失金牌的巨大打擊。然而杜麗4天后一掃奪金失利的陰霾,調整自己的心態,輕裝上陣,沉着冷靜,爲中國射擊隊奪得了在本屆奧運會的第4枚金牌,也是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贏得的第19枚金牌。學生很感興趣。我順勢引導:雜技是一項很複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在我們的課文裏也有頂碗少年這樣一個故事。就這樣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

《新課標》中對人文性的理解曾有這麼一段話:“語文教育就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過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由此可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創新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法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於是在教學中我嘗試着採用一個大問題:頂碗少年是怎樣不怕失敗最終獲得成功的?他爲什麼能這樣做?讓學生圍繞着這個問題整體默讀課文,自讀自悟,邊讀邊畫批。這樣不但有效地進行了讀的訓練,而且學生之間也進行了很好的交流。

三、以情促讀,在朗讀中理解課文。

在小組進行討論之後在彙報的過程中,我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從而使學生在讀中具體地感受到頂碗少年的精神。學生在形式多樣的讀中,心靈與文本撞擊,在撞擊中觸動,真正讀出了自己的心得感受。例如學生在分析:在輕鬆幽雅的樂曲聲裏,只見他頭上頂着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學生只知道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但缺乏想象,體會不到當時的驚險,於是我提出:省略號省略了什麼?學生一下體會動作難度之大,一種心靈的滋長,是一種生命的呵護。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4

六年級教材,無論是上學期還是下學期,均按“主題單元”的方式分組。上學期八組,下學期六組,上下學期各有一組綜合性學習。每組有課文4——5篇不等,課文中包括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共12次,有的合有的分,有的提供多個角度。安排有“古詩詞背誦””和“綜合複習”板塊。

六年級教材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選文更多考慮名家名篇:

第一,選入中外名家的作品。如列夫·托爾斯泰、馬克?吐溫、魯迅、林清玄、老舍、安徒生、契訶夫、笛福等。第二,選文文質兼美、有一定內涵、漢語表達比較純正、語言文字上有可以抓住的“點”,能給學生提示一些讀寫方法。在題材和體裁上都注意拓寬,更重視文學味。如《山中訪友》《匆匆》《賣火柴的小女孩》《北京的春節》《窮人》等等。

二、專題更多考慮讀寫點:

從人文和讀寫訓練點兩個方面安排專題,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如:“人生感悟”——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民風民俗”——詳寫和略寫、“感受藝術”——展開聯想和想象、“科學精神”——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等。

三、內容更多考慮過渡與銜接:

第一,內容與呈現方式,向初中教材過渡。如名著長篇《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梗概精彩片段)導讀與鑑賞,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視野,訓練瀏覽;第二,文體多樣,六年級下冊讓學生初步接觸議論文,如《爲人民服務》《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等。

四、體現彈性,留有空間:

略讀課文的安排、閱讀鏈接的呈現方式與用途、古詩詞背誦單獨安排,與初中教材一致爲師生拓展閱讀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巨大的空間,可以將凡是與主題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都精選來爲學生所用。

總之,六年級教材選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兼顧學生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和對人生的感悟等,越來越關注學生與社會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外部生活,體現出高年級學生心理的特點。它使語文課本、語文課堂、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以及其它學科之間的關係融爲一體。

結合六年級教材特點,回顧我過去一年的教學,我主要從以下一些方面開展教學:

以語文教材爲切入點,從教材引發開去,與其他學科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通過查找資料、參與社會活動等方式,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領域,突破傳統語文教科書的有限空間。如教學專題“民風民俗”時,我引導學生通過上網、訪問、查閱書籍調查瞭解各地的節日習俗、服飾特點、飲食習慣以及民居特色等民風民俗,學完該專題後,我指導學生在校園網的BBs論壇整理、交流,修改完善,一篇完成的習作輕鬆完成,而且也讓孩子們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感受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畫。還如學課文《匆匆》後推薦他們閱讀朱自清的散文集,學《少年閏土》後要求學生讀魯迅的《故鄉》等等,隨着拓展閱讀,學生的眼界明顯地開闊了。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5

課文圍繞着“燈光”記敘了戰爭年代,郝副營長捨身爲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教育學生要學好本領,建設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的新中國。

在進行教學設計前考慮到怎樣教學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主人地位?怎樣給學生創設參與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的空間,多一點表現的機會,多一點體味成功的愉快,讓課堂充滿精彩呢?

緊扣課題,讓學生朗讀體會“燈光”的深刻含義,然後讓學生品讀感悟,自主學習。讓學生體會到郝副營長的偉大和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美好生活。

緊扣文眼——“多好啊!”“多好啊!”教學中讓學生找一找“多好啊”一共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他們說這話時看到了什麼,會想到些什麼?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有足夠的時間讀書、思考、說話。

課後我還安排了小練筆:郝副營長,我想對您說……留給學生髮揮的自由空間,思維補白,爲學生創設動筆寫寫的機會。從課堂效果看,學生領會到了革命先烈們無私的奉獻精神,激發出了學生心靈深處最細膩的感受。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6

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在教學《窮人》中,我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教學中我充分讓學生自說,自讀,自評,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感受,讀出感受。例如教學《窮人》中桑娜想的這部分時,我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桑娜此刻的感受。學生有的說怕丈夫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有的說因爲桑娜擔心要讀得慢些,而有爭議的說桑娜緊張、着急要讀得快點。在學生多元解讀的基礎上,再及時運用多種朗讀的方式,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男女生賽讀、表演讀、輕聲讀、大聲讀等等,引導學生讀得有聲有色,讀出自己的領悟。

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圍繞課題,從窮人桑娜和漁夫人窮心靈卻很富裕的對比描寫中讚揚了廣大窮人善良美好的品質。無論是從作者的寫作手法上還是從情感的體驗上引導學生在課文結束進行一個整體回顧是必要而且必須的。用學生開課前的一個提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要以《窮人》爲題?”學生定能從幾個方面對課文進行一個很好的總結和回顧,此時老師再設計一個開放性的話題:“漁夫掀開帳子,看見西蒙的兩個孩子,又會和桑娜說些什麼?他們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事?請你發揮想象續寫這個故事。”學生帶着意猶未盡的情緒和開放的問題結束課文學習,又帶着新的思考走進新的課堂,不正是我們追求的教學境界嗎?總之,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使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尊重個性就是尊重生命。作爲教師我們應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自由飛揚。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7

語文課難上,詩歌分析課更難上,詩歌意境的鑑賞更是難上加難。但難上也得上,何況我們也想借這個機會證明一下,語文絕不應該僅僅被看作是工具課,它應該是美育課,是人文課……因爲有那麼多困難存在,因此在整個備課的過程中的確是步履艱難,儘管得到衆多同行的協助和專家的指導,自己也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在上課鈴響之前那一刻依然是忐忑不安,沒有把握的。現在回顧當時的過程不禁讓人產生些許感慨,比如,上課的形式可以再靈活點,語言可以再準確點,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再充分點……更重要的就是:想得太多是不對的,因爲瞻前顧後必然取捨艱難;想得太少也是不對的,因爲捉襟見肘必然貽笑大方,所剩的只有不多不少那麼一種境界了,難啊!這有點象法國作家福樓拜所說的那樣,一個作家想要表達一個意思只有一個動詞或一個形容詞供其選擇,也許,我們語文課也是這樣,只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可是迄今爲止還沒有人能找到,唯一能做的就是無限的接近。這一次的努力使我接近了一點點,相信下次能再接近得多一點,取得更好的效果。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8

《燈光》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寫了一件關於燈光的往事,圍繞着“燈光”記敘了戰爭年代,郝副營長捨身爲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教育學生要學好本領,建設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的新中國。上課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學,邊讀邊做批註,然後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我在課堂上抓住了“郝副營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先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分析理解,然後在小組討論時結合重點詞語談郝副營長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在理解“多好啊”三個字時,引導學生想象:在戰鬥間隙,郝副營長藉着微弱的亮光,在注視着書上的插圖,他沉思什麼,憧憬什麼?檢查閱讀效果時,就重點部分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從中體會郝副營長的獻身精神,體會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1、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和創新思維的訓練。

首先在導入環節,我引導學生閱讀“導語”,並通過“導語”快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課文第二部分是由景生情,追憶戰爭年代的一樁往事,是全文重點,我指導學生以“燈光”爲線索分小組討論:在戰鬥間隙,郝副營長爲什麼藉着微弱的亮光,在注視着書上的插圖?他沉思什麼,憧憬什麼?課文哪些地方是寫具體的事物?哪些地方是聯想?……通過這些討論,使學生深刻理解郝副營長的高尚精神世界。但由於本課時代背景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我就在課前引導學生去收集有關資料,在課堂上又適時地爲學生介紹了當時的環境,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

2、激勵導向評價,注重人文關懷。

“評價是爲了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這是新課程評價的核心理念。因此,積極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科學的動態評價環境,促進學生和諧發展是新課程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永遠追求。

(1)在學生課前感知燈光時,爲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我根據他們的發言適時評價道:“你一定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你一定和路燈一樣懂得默默奉獻……”老師充滿賞識和鼓勵的評價,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2)在學生初讀感知過後,爲了引導和激勵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並指導他們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展開閱讀,我的評價是:“是啊,從你們的發言中,我聽出了你們的感受,你們已經走進了課文。但只知道課文的這些內容還不夠,我們還要仔細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你感受深的句子,還可以在句子的旁邊把自己的體會、感受或者疑問記下來。”這些評價語言,充分發揮了激勵導向的功能,幫助學生深入學習,讓學生能夠運用掌握的閱讀方法,個性化地理解課文,並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習慣。

(3)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爲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的評價有:“你們都很會讀書,因爲你們已經讀出了自己的感受。”“你能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去體會,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你們的想法就是郝副營長會的想法。那就趕快讓我們一起把郝副營長美好的憧憬讀出來吧!”……激勵性的教學評價語言是學生學習信心的催化劑。課堂上,不管哪個學生,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讚揚。因此,在以上對學生閱讀的評價中,我儘可能給學生多一些讚賞,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但爲了讓學生在品嚐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的同時能逐步提高閱讀能力,我在評價時有不乏給他們一些方法的滲透。這才真正地使評價起到激勵、導向的作用。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9

《窮人》這篇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個短篇小說。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兩個孤兒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讚美了桑娜與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我上《窮人》這一課的第二課時,根據本單元的“在讀懂課文、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是如何通過對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抒發美好情感的。”這一訓練要求和訓練重點,根據課前設計的教學程序展開教學:先從複習第一課時所瞭解到的文章的內容和中心着手,回顧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表現窮人什麼品質?然後複習課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內容,體會作者通過從哪些方面的細節描寫,表現桑娜的哪些品質?簡單總結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運用第一部分學到的方法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抱回孤兒”:根據的設計問題“桑娜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抱回兩個孤兒的?從這一舉動你體會到桑娜的什麼品質?你是從哪些方面描寫體會到的?……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通過採用抓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指導感情朗讀、議一議等形式去理解、去體會課文內容,領悟人物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覺得本節課能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在感情朗讀方面還要加強指導和多加訓練。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10

我們的小學教師是六年級的教師。他們肩負着學校領導的高期望,承載着家長對學生無限的期望,寄託着學生對未來的美好願望。更重要的是,我們培育了祖國明天的未來和期望。可以說,這是公衆的“希望”。學生們在新的一年裏如何學習,特別是在漢語學習方面?接下來,我想就我參加工作以來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一,關注新單詞的教學

新單詞的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雖然六年級是高年級,但新單詞的教學並不像低年級那麼繁瑣,但是,我們的老師應該把學生掌握新單詞作爲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在日常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授課前預習課文。在預習期間,要求學生寫下並交上本課準備好的生詞五次。沒有老師的指導,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寫新詞的程度和錯誤在哪裏,這樣老師就可以掌握學生寫新詞的第一手信息,在講新課的時候,我們可以重點指導有很多錯誤的新詞的寫作。這樣,問題的發現就提前了,並且爲解決問題預留了足夠的時間。世界萬物的發展變化有其自身的規律,漢語新詞語的教學活動也不例外。根據艾賓豪斯遺忘定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於複習的次數和複習間隔的時間,因此我在每節課後給學生聽寫,記錄學生犯許多錯誤的生詞,並通過每節課。如果我聽寫不及格,我就在這裏聽寫,直到所有學生都通過爲止。在每個單元結束時,聽寫在每個單元中進行,直到所有學生通過考試。通過單元后,在每節課中聽寫有許多錯誤的生詞,以加強鞏固和加深記憶。隨着練習次數的增加,學生們自然會變得熟悉,考試也會像老師聽寫一樣簡單。

二、從整本教材出發,關注重點培訓項目,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是將整冊教材分成若干組,也反映了一組教材的訓練重點。這種安排也非常有利於我們掌握教材,把握文章的重點。在一篇課文中,經常有很多事情要談,不可能涵蓋所有方面。即使能做到,學生也不會有什麼收穫。抓住重點訓練項目,從一組教材整體出發,以訓練重點爲主線,將教學重點濃縮到每一篇課文中,體現重點訓練項目,抓住這一點,也就抓住了教材的精髓。

三、實施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畢業考試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比例相當大。拿一些學生從未憑空學過的文章給學生做。事實上,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技能的調查。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技能的培養。在平日的課堂或課後練習中,我們不僅要完成一篇文章或一篇閱讀,還要教孩子們做某一主題的方法。例如,在解釋課外閱讀時,看看這篇文章是用人寫的還是用材料寫的?寫人的方式是什麼?要寫的東西有什麼特點?這兩種文章將如何在考試中測試?如何在上下文中理解單詞?如何總結段落的意思?不同種類的文章有什麼不同?Hellip和Hellip對於我們在日常課堂和練習中可能遇到的文章或主題的類型,我們的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類和分類,並教授他們所有這些學習方法,以便學生在閱讀和實踐中學習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可以將其轉變爲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能。我相信學習成績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四、經常寫作,多練習,積累材料,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也不是一天的工作。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和閱讀筆記,在課堂上建立小練習筆記本,在課堂上寫小練習筆記本。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合成材料。當他們遇到漂亮的段落、句子甚至是一個好字的時候,他們可以提取它們,仔細閱讀,甚至背誦它們,我認爲只有當我們頻繁地寫和更多地練習。不斷積累作文材料,才能爲學生寫好的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學生的作文不可能像老師希望的那樣流暢、優美,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找到幫助學生的方法。以我今年教的班級爲例,班上63名學生很難在一週內批改作文。爲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學生寫完草稿後,我首先要求他們把作文抄到作文活頁紙上,每天定量複習。我首先複習每個學生的作文。我非常欣賞這篇文章寫得好的部分,並在不滿意的地方禮貌地提出建議。和學生一起復習後,我要求學生把修改後的作文抄到作文本上。這將節省再次審查的時間和精力。書面作文將使學生能夠很好地閱讀,並在學生的頭腦中對相對流暢的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後,隨着時間的推移,如果像這樣修改很長時間,學生的寫作技能應該會有很大的提高。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11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與低年級教學相比,六年級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六年級是一個過渡期,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如六年級識字不是重點,但生字學習對部分學生來說又有困難,故務必佔用必須教學時間,無法輕視;拼音知識在一年級就該完全掌握,而本班學生卻有聲母混淆、韻母不會的現象,還得再來一次拼音教學;閱讀中,對文本的理解不夠深入、全面;寫作練習要求不拘形式的寫出見聞,感想等,但新教材中跨度太大,學生對作文深感頭疼······應對新教材的這些問題,我在實踐中反思,摸索中前進。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用活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思考的。在對教材、教參深入學習、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運用潛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如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瞭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的瞭解後,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揚長避短,相互補充。如教材着重培養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注重學生對課文的獨特感受。教材中的閱讀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從而不至於挖得過深,學得困難,讓他們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真正實際,明白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科學設計,透過他們的思考,生成有效課堂。只有這樣,纔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案,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當然,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狀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着重培養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潛力還有限,教師的指導作用尤爲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透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爲不斷小結,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教學行爲,使課堂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總結,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反思中成長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一齊成長,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狀況。如果只掌握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作文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講要求,讀讀例文,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拓寬課堂領域,最近我又在思考,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以前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將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已到了及時充電的時候了!多讀些教育理論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潛力。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篇12

十月是豐收的季節,我們六年級組老師們在歷時一個多月的小組教學中也有了教學上的新體驗與新收穫。

在授課之前,我們組的四位老師利用空節時間,不斷進行研討,從授課內容到授課方式,從鑽研教材到分析學生,從課件製作到課前準備,大家都是不分你我,分享各自的經驗,充分體現了團隊精神,也達到了進行小組教學的目的之一。

本次小組教學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淡化講解,體現語文學習的自主性。

《荔枝》、《長征》、《梅花魂》都是平實易懂的課文,以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完全可以自讀領悟。在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繁瑣的講解,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使學生在讀中感悟。

二、優化討論,體現語文教學的創新性。

討論是閱讀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啓發學生思考、促進智力發展,提高創新意識。這三篇課文雖然平實易懂,但要從細微處讀出真情,還得讓學生在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充分地交流、探索。所以都設計了“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最感動?課文中批註,相互交流,談體會”這些環節。

三、深化感悟,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梅花魂》《荔枝》《長征》都是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這樣文質兼美的課文,都讓學生在讀中悟境,議中悟情,寫中悟意。爲了使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情感,我們都設計了“歌曲渲染”,“補充文章結尾”“看圖寫話”等環節。

我們通過這次小組教學,再一次領悟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