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6篇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6篇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課文分兩部分,先回憶“我”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後講述“一面”對我的影響和激勵。回憶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課文重點展開敘述的。課文在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以及“我”的感受時,不惜濃墨重彩,細緻入微。特別是六次外貌描寫,由遠及近,由粗到細,逼真傳神,給人一種“一面”勝似數面之感。第一次是在遠處,在暗中,“我”是在無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從整體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齡。第二次是在近處,在明裏有意識地進行觀察,刻畫比較具體、細緻,重點描寫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備地寫出了人物的氣質。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對面地“驚異”地望着魯迅,觀察更細緻,連菸嘴是“黃色”的、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這三次外貌描寫,都抓住了魯迅“瘦”的特點,連同另外三處寫“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2

《一面》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上課之前我認真讀了教師用書。教師用書中這樣幫我們解讀課文“課文對魯迅的外貌描寫,由遠及近,從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緊緊扣住一個字──“瘦”。全文共六次寫“瘦”: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從情節發展上,每到一個轉折處,便出現一次對魯迅先生“瘦”的描寫。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激活想象,感悟魯迅置健康於不顧,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

上課前,我讓孩子們討論:這篇課文學些什麼?孩子們認爲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學習課文的重點。教學中,我決定尊重孩子們。就從這兩個方面去展開教學,並不從外貌描寫的句子去展開教學。

魯迅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是課文的教學重點,孩子們交流的時候並不踊躍,我想主要原因是孩子們對當時的社會背景瞭解得太少,對魯迅先生也瞭解得太少。雖然在前兩課學習了相關的.內容,但是並沒有對孩子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和深刻的認識。學習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實在是無法領悟文字裏所蘊涵的那種凝重的感情。

因爲是閱讀課文,我在教學中也沒有過多的追究孩子們,也沒有給他們提出更多的要求,更沒有把教師用書上的內容灌輸給孩子們。文字的理解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能領悟的東西,不能強求孩子們也理解,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會理解的。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3

優點與不足:“愛國情感”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虛幻、空洞的詞。如何引導學生感悟文章中的愛國情,便成了教學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而愛國情感不是感性的說教,它務必在教學中有個實實在在的載體,那就是語言實踐。沒有紮實的語言實踐,熱愛祖國的說教自然成了“空中樓閣”。

而語言實踐就是要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反覆品味,切己體察,讀出文中情,讀出文中味,讀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來。在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研讀重點詞句,感悟愛國情,體驗愛國情。如在指導學生感悟“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鮮豔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點句子時,呈現典型的三個層次:讀出理解——說出感受——再讀體驗情感。首先學生自由讀重點段落,勾畫出表示”我“動作的詞句,自讀、自悟、自得;再讓學生默讀體會,說說自己對句中哪些詞有特別的感受?

交流中,我相機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從中品出了留學生身上沉甸甸的愛國情意;接着,再給予學生閱讀的空間,讓學生帶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讀重點語句,讀出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來,切實地體驗到留學生身上濃厚的愛國情思。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點語句中每個字詞裏所蘊含的“愛國情”;也得到“意”,“我”的愛國情與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愛國情融爲了一體,使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得到淨化與昇華。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4

 一、深入剖析,精心設計設

《一面五星紅旗》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學期的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國留學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動中發生了事故。在極度困難的處境下,“我”拒絕了麪包店老闆用國旗換麪包的要求,以自己的愛國精神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也贏得了外國朋友的尊敬。課文從三個方面敘述事件的經過,第一部分寫“我”在一次漂流活動中失事,處境非常艱難;第二部分寫“我”與麪包店老闆打交道的過程,“我”斷然拒絕了他提出的用麪包換國旗的要求;第三部分寫“我”的行爲感動了麪包店老闆,“我”也得到了救助。本課的重點是理解麪包店老闆態度的變化,難點是學習用外在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法。根據本文結構特點,我在教法上採取了以“讀”爲主線,落實“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爲學生張揚個性。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學生構建新知,培養語感,促進思維,促進發展。課堂最精彩的兩個教學環節學習內容以板塊呈現,學生有閱讀的自由,有充裕的自讀自悟時空,學習自主性得以發揮(也有利於教師的指導和參與)。對整節課來說,既讓學生學得紮實,又充分體現學生的空靈,因此,對課文的解讀呈多元形態,思維的花朵異彩紛呈,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的理想境界。

 二、分析目標,落實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以讀爲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據此,確定瞭如下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我”對國旗的尊敬和熱愛,體會到麪包店老闆對“我”的敬重和理解。3、瞭解作者的寫作特色。目標確定以後,教學緊緊圍繞上述目標展開,並將上述目標落實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之中,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激情。

 三、找準關鍵,有的放矢

教學的重難點總是與學生原有知識存在一些距離。教學關鍵點突出地反映了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認識上的矛盾性,體現了教材內容上已學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繫與銜接,展示了教學過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過渡。因此,確定與處理好教學關鍵點,對於順利學習新知識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在鑽研教材時,弄清教材內容的層次與聯繫,明確重難點是抓關鍵點的基礎。所以,關鍵點是“課眼”,處理好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重難點進行了如下界定:1、理解麪包店老闆態度的變化。2、學習用外在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法。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5

《一面五星紅旗》第一課時

課堂實錄及反思

執教:台州市椒江實驗小學 潘美花

整理:張如芳

設計意圖:

一、 課文通過外在的動作和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由外向內”感受這些情感。

二、課文通過“我”和麪包店老闆的相互依存的關係來表現“我”對國旗的尊重和熱愛,也表現麪包店老闆對“我”的敬重和理解。文章的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後面包含充沛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生活中,我們常碰到紅底、有五顆星的旗子叫——

生:(齊)五星紅旗。

師: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

生:天安門廣場。

生:奧運賽場上。

生:黨員的辦公桌上。

……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這面五星紅旗的背後,還發生過許多感人的故事。這堂課咱們一起走進一面五星紅旗,一齊讀——(學生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每一個字,讀通每一句話。

(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學生紛紛舉手)來,你先來讀。

生:(流利地讀第一段)

師:讀得挺好的。

(學生分節讀課文,對讀錯的地方教師及時指正,甚至範讀)

師:讀完後,你覺得這篇課文怎樣?

生:很讓人感動。

生:有點奇怪?老闆的態度怎麼轉變的這麼快?

師:哦,他說感動中還有點奇怪。他能邊讀邊思。還有什麼感覺?

(見無人舉手)

師:是啊!老師也被深深地感動了。爲什麼呢?因爲我覺得作爲一個外國留學生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啊!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他當時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情況?

三、 細讀課文,互動探究

a) 體會“我”處境的艱難。

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最能反映我當時處境艱難的句子。

(學生讀後找出句子,出示: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一塊巨石擋住了,頭和身子被撞傷了好幾處,筏子和揹包都無影無蹤。我迷路了,在荒蕪人煙的大山裏轉來轉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纔來到一座小鎮,走進一家麪包店。)

請學生自由讀。

師:“我”當時的感覺怎樣?

生:頭和身子被撞傷了好幾處,感覺他很痛苦。

師: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學生讀)

生:三天沒吃飯了,他很餓了。

師:餓到什麼程度了?

生:飢餓。

師:恩!已經是飢腸轆轆了。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學生讀)

生:他沒錢買包了,在大山裏轉來轉去。

師:他在幹嗎?

生:找食物。

師:“轉來轉去”說明他已經非常——

生:很疲憊。

師:疲憊不堪了。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學生讀)

師:飢餓、睏乏、疲憊……這麼多艱難的處境,這時候我渴望什麼?

生:渴望食物。

……

師:是啊!我渴望得到救助。(板書:得到救助)但是我很無助呀,從哪裏看出來?(板書:無助)

生:(讀第4段)

師:什麼是平等交易?

生:你給我錢,我給你麪包。

師:對呀,無耐中,我找到老闆請求,但遭到老闆的拒絕。

生:(讀第5段)

師:“聳了聳肩,還給了我”說明什麼?

生:老闆不願意用新買的大衣交換。

師:仍遭到拒絕。

生:(讀第9段)

師:這下老闆同意了,那好,就用國旗換麪包好了。

生:不行。

師:他爲什麼不同意用國旗換麪包?

生:因爲他愛國旗。

師:從哪兒看出來?

生:從我猶豫了一下,久久地凝視手中的五星紅旗看出來。

師:我知道了,你從作者的神態、動作看出了他很尊重國旗。那麼,請你劃出表現作者愛國旗的句子。

b) 感悟“我”的愛國情懷。

學生交流劃出的句子後,重點討論以下句子:

句子一:我猶豫了一下,把國旗慢慢解下來,再展開。這面做工精緻的五星紅旗,經過河水的沖洗,依然是那麼鮮豔。

指名讀。

師:這句話中有兩個表示動作的詞,你能找到嗎?

生:解下來、展開

師:他想用這兩個動作告訴老闆什麼?

生:不同意用國旗換麪包。

生:不損壞國旗。

生:他愛國旗,把國旗保護得很好。

生:這面國旗是我最心愛的'。

……

師:簡簡單單的兩個動作包含着多麼豐富的含義啊!你能把這種含義用自己的朗讀展示出來嗎?

(自由讀——指名讀)

句子二:我愣了一下,然後久久地凝視着手中的五星紅旗。老闆轉身拿起一塊麪包,見我沒有反應,以爲我嫌少,又拿起兩塊麪包遞給我。

師:當我久久地凝視着手中的五星紅旗,我想到了什麼?

生:我不能把五星紅旗給老闆。因爲五星紅旗是我們中國的光榮。

生:如果我把五星紅旗給老闆,就沒臉見祖國的父老鄉親。

生:我不配做中國人。

……

師:因爲我愛國旗,所以當老闆告訴我可以用這面旗子換麪包的時候,我——(學生齊讀句子)

句子三: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鮮豔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自由讀,指名讀。

師:你讀得很令人感動啊!我想你也肯定被感動了。你爲什麼而感動?

生:被他的舉動所感動。

又一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的感動中還充滿了欣賞和敬意。他的哪個舉動讓你感動?

生:趔趔趄趄。

師:什麼意思?

生:走路搖搖晃晃。

師:這一走,走出了我們中國人的什麼?

生:走出了中國人的尊嚴。

生:走出了中國人的自豪。

生:走出了中國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

師:是啊!這一走,走出了中國人的尊嚴,走出了中國人的自豪,走出了中國人的愛國情懷。

出示名句,朗讀。

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連我的理智也不能把他制勝。

——(俄國)萊蒙托夫

對她們(祖國,母親,老師)我就像對待上帝,對待神靈,對待宗教,像狂戀一樣來尊着、敬着、愛着她們。

——(中國)韓美林

師生合作讀。

師:我愛祖國,就像(俄國)萊蒙托夫所說的——(生讀)也像(中國)韓美林說的——(生讀)如果“我”也想說幾句愛祖國的話,想想我會怎麼說?寫下我想說的話。

學生寫後交流。

c) 體會面包店老闆態度的變化。

師:是啊!我愛國旗,我愛祖國,這是我的信念,這是我的精神寄託。我的種種行爲麪包店的老闆能理解嗎?

生:能。

師:從哪裏看出來?

生:(讀第11段)

師:可見我得到了他的救助。(板書:救助)

生:給我療傷。

生:幫我把五星紅旗插在花瓶裏,很理解我。

師:僅僅是理解嗎?

生:還有佩服。

師:從哪裏看出來?

……

四、 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渴望救助

無助 愛

得到救助

小學語文一面教學反思6

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課文分兩部分,先回憶“我”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後講述“一面”對我的影響和激勵。回憶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課文重點展開敘述的。課文在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以及“我”的感受時,不惜濃墨重彩,細緻入微。特別是六次外貌描寫,由遠及近,由粗到細,逼真傳神,給人一種“一面”勝似數面之感。第一次是在遠處,在暗中,“我”是在無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從整體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齡。第二次是在近處,在明裏有意識地進行觀察,刻畫比較具體、細緻,重點描寫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備地寫出了人物的氣質。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對面地“驚異”地望着魯迅,觀察更細緻,連菸嘴是“黃色”的、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這三次 外貌描寫,都抓住了魯迅“瘦”的特點,連同另外三處寫“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魯迅先生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導學生揣摩抓住外寫畫人物的方法。

課上我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透課文,在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之後,交流寫作背景,這對學生理解課文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更好地體會魯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當時情況下的特殊行爲。

其次找出文中的六次外貌描寫,主要抓住外貌描寫進行學習,層層推進,以讀代悟,讀悟結合,重點分析對魯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寫,使學生從中體會魯迅的偉大精神品質。體悟了作者的寫作方法,並引導學生將其運用到實際訓練之中,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但是,課堂教學總是遺憾的教學,課前精心的設計,周密的考慮,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由於學生認知、性格個性的差異,社會經歷的不同,總會留下許許多多的遺憾。如在教學中,一些同學搶着發言,意猶未盡,而另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表達的機會,而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這種矛盾使得我課後經常遺憾。因此,反思這種遺憾,怎樣給內向的同學多一些機會,給膽怯的學生多一點心理準備的空間呢?“課前五分鐘”就這樣誕生了,在上課的頭五分鐘裏,互相讀,互相提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生生帶動走進文本。讓性格內向的學生有充分的準備來表現自己,不僅使這些學生得到了發展,也帶動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益。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有創新,就會有遺憾,不重複自我,更會有遺憾,但如果抓住遺憾,並反思遺憾,一個新的教學靈感也許就在此時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