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期末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

一節設計精美、環環相扣的課會讓我們欣喜,一節師生互動、羣情沸騰的課會讓我們讚賞,一節聲情並茂、如沐春風的課會讓我們動容……而這樣的課,似乎向來與複習課無緣。它可以是含英咀華的講讀課,可能是生動有趣的活動課,也可能是妙筆生花的寫作課,卻往往不敢戴上“複習”這一鐐銬。

複習課同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需要通過相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和科學方法,才能把學生大腦皮質中處於潛意識狀態的已學知識喚起全部記憶,牢固掌握,並進一步形成能力。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複習就是“學生做練習,教師講答案”,通過大量的重複練習,讓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知識。有時由於複習緊、任務重,教師講得又要“面面俱到”,結果成了“滿堂灌”,課堂時間大部分被教師佔用了。而爲了解決“學生練”的問題,課後便硬塞給學生大量的練習,學生就成了習題的“奴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習興趣減弱,加重了他們的學業負擔,而且也不能真正提高複習的效率。但是,複習課本身具有大容量、快節奏、高密度等特點,這就如一副鐐銬般困住了教壇上的舞者,令其無法隨心所欲大展身手。那復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習課就真的舞不出優美的感覺嗎?實踐告訴我們:戴着鐐銬的舞蹈同樣精彩!

一、舞出優美弧線。以往的複習模式總是將一個單元的內容分解爲字詞、作家作品、重點句段、主題思想、寫作訓練等幾大板塊,分類進行加強型“集訓”,基本上都無法逃脫題海式戰術的窠臼,複習課也變成了機械式訓練而喪失了語文課堂應有的魅力。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找出這些複習內容之間內在的聯繫,用一根主線將這些知識點巧妙地鏈接在一起,再將有關知識生髮出去,那複習課不也成了一支旋律優美、張弛有度的舞蹈了嗎?比如,在制定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複習方案時,我先針對該單元五篇散文詩的文體特徵,提煉出分散和包含於每篇課文中的知識點,如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等,再將涉及該知識點的內容整合起來,理出一條貫穿整個單元的主要線索,整堂課就沿着這條主線來開展深入。這樣,既沒有脫離教材,知識由學生從課文中習得,又避免了一味灌輸,方法由學生在歸納中總結,還脫離了紙上談兵,成果可以馬上讓學生到實戰中檢驗。這樣的複習課,不但形式優美,而且內容充實。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2

彈指一揮間,擔任初二語文教學工作一個學期已經結束,現在靜下心來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一反思,以期發揚長處,彌補不足。

本期我努力做到了幾點:

一、細心備課。這裏備課不僅是寫教案,更是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備課包含體現新課標、研究教材、蒐集信息、瞭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研究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蒐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

我把備課分爲隱性和顯性兩部分。如果說寫教案是顯性的,那麼,研究教材、查閱材料、蒐集信息、備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隱性的了。儘自己最大努力,把教材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要考慮到。比如一節課在本單元在本冊書乃至在初中階段的地位怎樣?爲什麼要把這篇課文放到這裏,我都在一一思考。

二、認真上課。課堂是我們教師傳授知識最直接的手段。

三尺講臺,是聯繫着學生的生命的.。我深知:你講什麼,教什麼,傳授什麼知識,培養怎樣的能力,給予怎樣的思想薰陶,給予什麼價值觀,學生將來都會反饋給你。現在學習,會影響學生一輩子生活。所以,我一刻不敢懈怠,因爲我的每一節課都會影響學生的生命質量的。在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中,融合了情感和價值觀,培養他學會學習,懂得怎樣求知。

我沒有求得課課精彩,但要他們課課有所收穫。我一向做到課課有目標,人人明確目標,我和學生一起努力完成目標。我的課堂要求嚴格,學習完了,必須明白我學到了什麼知識,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方法指導。有了方法纔可以做到觸類旁通。

針對班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薄弱這一特點,我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有意識地加強了語文解題方法的指導,注重基礎訓練,因爲我認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學生連走路的方法都不會,就要讓他學習跑步,這是不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語文教學也是如此。

很多學生回答問題無從着手,語無倫次。我本學期尤其注重了記敘文和說明文答題方法解題技巧指導。甚至交給他了他們答題的思路和常用術語。事實證明,學生做這類題一旦找到了路子,下面就好走了。

四、認真批改作業。作業是學習效果的最有力的反饋。

要求按時交作業的同時,還要他們認真完成。我每次把作業分成按ABC分等級,多批A級,多加鼓勵。在作文批改時,力爭找到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婉轉提出不足之處。讓他們在得到肯定的氛圍裏生存學習。這樣他們的興趣越來越濃。

……

但從學生試卷反映出的問題也發現有以下不足:

一是,基礎知識被忽視。這不是難點但確實被小視的地方。拼音調號把握不準、標點符號模棱兩可現象、古詩詞默寫錯別字時時出現。以後要課課嚴格要求。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生。

二是,有時語文課被過度工具化,把課文分析得支離破碎,而對語文尤其是整體閱讀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把握不足。下學期的語文課努力克服這個不足。

三是,課堂教學不能僅限於課本文本內容的講解,應重視知識的相關拓展和遷移訓練,尤其是語文學科的學習。我深信,語文應該是大語文,除了做好課外美文的指導欣賞外,應該吸納各科知識互補。

……

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多向同行學習,取長補短,教學相長。讓自己更優秀,讓我的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3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廣大語言教師要摒棄重智輕德的錯誤觀念,做到文道結合,這是教師高超技藝的體現。爲此,我注重結合教材寫作要求,精選思品滲透內容,有的放矢的進行思品教育的作業設計。

如在學習《秦兵馬俑》時,我特地把“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西安兵馬俑,製作成了了《20xx年的地下軍陣》的軟件,作爲滲透思品教學的課時。教學中,隨着音樂的起伏,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由8000個武士組成的秦軍兵強馬壯、氣勢磅礴的地下軍營,他們中有“身着雙層盔甲的軍隊首領”,有“駕馭軍車的馭手俑”,還有“輕裝短袍的鎧甲兵”……由於軟件提供了逼真的畫面,學生聯繫課文內容很快領會了“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衆多,個性鮮明”這一教學重點,

接着教師通過圖文並茂,抓重點詞句進行有效教學,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突出重點”這一要求也迎刃而解。爲了拓展學生的思維,接着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學生說:“看着這雄偉的軍陣,我彷彿看到秦始皇率領千軍萬馬揮師北上,抗擊匈奴,保衛國家……”學生們也能暢所欲言。照理說這一堂課到這裏就該結束了,可出乎學生意料之外,爲了深化課文,我設計了了這麼一個問題:秦兵馬俑展示出秦始皇統率千軍萬馬、吞併六國,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秦始皇統一中國,功不可沒,那麼該如何看待秦始皇這個歷史人物呢?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經過激烈的討論,有的同學說:“秦始皇的成功體現了‘人心齊,泰山移’。”有的說:“它的成功是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人民纔是真正的功臣。”還有的說:“他的成功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千萬人民用辛勞、汗水、鮮血纔給秦始皇的胸前掛上一枚光榮的歷史勳章……”學生們各抒己見,結論都來自自己的認識,輕而易舉就形成對秦始皇這一歷史人物的認識。雖然教材並未有此要求,但我爲讓學生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有一個公正的認識,特地設計了這麼一個環節,看到興趣盎然的學生那閃閃發亮極富求知慾的雙眼,我不禁爲我此處的設計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由此看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師主要指導作用體現在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通過恰當的途徑,形象的媒體,寓思想品德教育於學生知識內化的漸進過程中,這樣的學習纔是真正有效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地落實素質教育。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4

人生如夢,歲月無痕, 轉眼間,一個學期的時間又在緊張和忙碌中過去了。本學期,因爲要迎接“廣東省教育強鎮”複評,所以對於每一位教師來講都是十分忙碌而充實的,我也不例外。除了本身的教學工作以外,還要負責教務處的工作,還要配合教科文衛辦的教育強鎮資料收集工作,還要協助迎檢工作,經常加班加點。由於個人的精力有限,難免會對教學工作有所影響。下面就從總結做法、存在問題、改進設想三個方面,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

一、總結做法。

1、備課和上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在暑假裏,我就按學校的要求通讀了課本和教參,對教材有了初步的瞭解,所以本學期能較好地完成備課工作。在每次的周檢和月檢時都能按時上交,併合格通過。因爲是提前一週備課,所以每次上課之前我都還會再把要講的內容重溫一遍。而且每次備課的時候,都把知識性的.問題解決清楚,不留下任何模棱兩可問題。特別是對於能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內容,更是想方設法地收集整理清楚。

在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我比較欣賞“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兩句話。所以,在開學的第一節課,我就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語文學習要求,包括預習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並複印發給學生,讓他們貼在語文書上,隨時參照使用。並希望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慣,同時也便於家長的輔導。

語文教學講究的是聽、說、讀、寫。在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認真的觀察和分析之後,我發現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外閱讀都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於是我在語文課前,安排了課前三分鐘這個環節。就是每節課有兩位同學,站在講臺前面對全班同學講話,一個學期下來,全班同學已經每人輪了四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鍛鍊學生的膽量。爲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便於交流溝通,讓全班學都購買了《伊索寓言》並且在課前三分鐘時介紹自己的讀書情況,而且每個星期要做兩或三篇讀書筆記。

上課的步驟一般都上先檢查預習情況,然後解決字詞,再分析理解課文。在上課的過程中,我比較喜歡採用小組合作和表揚激勵的方法。爲上課認真聽講、回答問題積極、預習情況完成得好的小組加分。加分的步驟是:三個星星換一個月亮,三個月亮換一個地球,三個地球換一個宇宙。得到宇宙就可以實現一個心願。一般心願就是在週末的時候可以減少一樣語文作業。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以小組的約束力來約束部分學習不夠自覺的學生。

2、作業批改和課後輔導。

作業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依據,所以學生作業我都盡力做到親自批改和及時批改。通過批改作業,瞭解學生中的優點與不足,並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批改語文作業的時候,我也採取了“獎星”的辦法,書寫工整認真的就獎一個星星,15個星星就獎勵一封表揚信,20個星星就獎勵一本作業本。有5封表揚信的就可以實現一個50元以內的願望。這個願望要家長幫忙實現。單元測驗前5名也是發表揚信。

課後輔導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每週我有3次早讀,1次午讀和1次放學後的輔導。我從來不利用這個時間來講授新課,而是和學生一起共同查漏補缺。誦讀國學經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教學效果。

縱觀本學期本班的教學效果可以用“保持”來定義,無論是單元測試,中段考試,閱讀比賽,看拼音寫詞語比賽,還是最後的期末考試,本班都保持着“千年倒數老二”的位置。雖然平均分相差不多,但是合格率、和優秀率卻有一定的距離。

二、存在問題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我發現本班的大多數學生不會聽語文課。課外知識面非常狹窄,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更無從體會文章的美。聽課習慣不好。上課不聽課特別喜歡搞小動作,講小話。寫字的習慣不好,一提筆就恨不得把頭扎進課桌裏面去。書寫不整潔,作業本中塗改現象嚴重。作文水平普遍較低,在審題、選材和句子的通順等方面都存在着嚴重的問題。

三、改進設想

堅持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推進單元學習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狠抓學生書寫,先要求做到整潔。加大作文教學的力度,改進作文批改的方法,爭取更及時地反饋。努力爭取提高優秀率。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5

緊張而又枯燥的複習生活已經過去一半時間了,而心裏的這根緊繃的弦始終不敢有半刻的鬆懈。回想着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不免會發現自己在教學上的一些偏差,由於經驗的不足,同時上課前也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於是造成了教學生複習的方式單一,過於死板。複習不僅僅只限於一種方法,而是要以多種方法相結合,同時上課時儘可能做到抑揚頓挫,使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喜歡上這一門學科,這樣學生就會自己主動的去學,成績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教學也是如此,上好一堂課,特別是複習課更要做到充足的準備,在上課之前就要想好這堂課要讓學生們學到什麼,要爲這個目的而教,要合理的安排這堂課的時間和順序,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到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

當然課堂上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比如一些學困生沒能及時的完成任務等等,這就要求老師隨機應變了,不是一定就要按照預定的複習計劃,而要及時的調整。同時,二年級的學生也才七八歲的孩子,難免會開小差,所以老師就要隨時注意學生是否認真聽課,充分利用上課時間,從而提高複習課的效果。

總之,在這一段如火如荼的複習課中,我在教學上有得與失,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特對這一段時間的複習作如下反思:

1、 要進一步學習教學的理論,更新教學觀念,用這些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實踐教學工作,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儘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實效的複習模式。

2、 加強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認真及時的完成作業。

3、 在課堂教學中儘量給學生創設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在探究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及時討論解決。

4、 關注學習比較有困難的學生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輔導,鼓勵他們,激勵他們樹立學好語文、複習好語文的信心。

5、 加強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在課堂教學中應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的調整自己的複習計劃。

最後希望自己在接下來的複習過程中,能將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能夠有所改善。在這最後最關鍵的時刻,我會和學生一起,不斷努力,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6

語文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長期以來,語文學科並沒有得到學生應有的重視,特別是在職高,其地位已被列在主課之外,這一點在許多學校都已是不爭的事實。分析下來,語文課缺乏吸引力是原因大都是學習語文沒有多大用處,語文考試成績難以拉開差距,並且往往成績與實際程度不符,導致學生不願花力氣是更主要的原因。改革考試方案是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作爲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則一直致力於尋找一條能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較好地結合的道路,在幫助學生提初其考試分數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奠定其文學素養的根基。

一、打好基礎。

(一) 早下手,抓反覆。

語文是一門積累的學問,靠短期強化往往毫無效果,學生的各科學業難度逐漸加深,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年級越高就越難在語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學生高一剛入學時就抓緊其語文的學習。

高一剛開學,我們就分發了一套文學、文化常識和古詩詞名句名篇摘錄的材料,讓學生在空餘時間背誦。爲了克服遺忘,我們將這部分內容定爲每學期開學摸底測驗的必考內容,讓學生在反覆不斷的複習中加強記憶。

(二) 用足教材,以"本"爲本。

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非常重視利用教材,按照教材的體例,有步驟有計劃地提高學生的能力。總體上採取先慢後快、重點篇目慢非重點篇目快的`原則,有變化有側重地實施教學。

課內現代文中的必讀篇目我們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學重點不是讓學生記住對課文本身理解的結論,而是使其瞭解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並將這種思維過程中所用的方法遷移到課外文章的閱讀中去。泛讀課文則是選擇某一側面,以學生討論爲主,運用所學方法自主解讀文本。

二、 廣泛拓展

(一)印發課文相關資料,如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題材或體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導學生課外自讀。

(二)堅持以網絡輔助的形式擴大學生閱讀量,把握時代脈搏。

(三)堅持寫隨筆,抽時間做評講,優秀作文印發給全班。

三、確定目標

(一)、我們要求,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語文學習目標,目標可以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學生可以確定爲練好普通語,有些學生可以確定爲寫好文章,而有些可以確定爲多讀名著等等。這是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而定的,也是職高的特點。

(二)、對於考試成績,我們對學生也有要求,根據其入學成績,鼓勵其每次考試都能有所提高。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7

擔任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已經半年了,在這半年的摸索、實踐與思考中,我深深得感到:要想讓一年級的小朋友乖乖坐着聽你講課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那到底什麼才能讓他們停下來聽你講,然後很乖巧地讓你用微笑來表示對他們回答的肯定呢?

一次,我看到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有些教師都會時不時得給小朋友們講講故事,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這下,我茫茫然地也想試試講故事是否比上課更讓他們聽話。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在我說了這節課的內容是聽故事,小朋友們的眼睛都發光了,我心裏一陣歡喜,想着原來孩子們的興趣真是在這兒啊!難怪人家老教師都用這一招,還真管用。在聽故事的中間,孩子們那清澈的眼睛讓我看到了希望之光,靜靜地盯着你,聚精會神得聆聽着你的故事時,心裏那美啊,真是無法言語。

這一次的事件給我帶來了真正的思考,爲什麼孩子們能用那樣的精神來對待我的故事,爲什麼孩子們卻用那樣的神情來對待我的語文課堂?因爲故事有趣,因爲故事有吸引力。

吸引力——一種無形的拉力,它有一股孩子們不能掙脫的力量,所以他們被這樣的神祕之手牽着走。什麼才能成爲我的語文教學中的神祕之手呢?經過這次的感動,我看了很多網上關於這方面的信息,然後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一切有吸引力的因素,把精心準備的教學預案付諸實踐。這一次的課堂比前幾次都要好很多,但是新的問題還是層出不窮。

從我這半年的教學經驗來看,一年級的孩子的語文課堂一定是豐富多彩的課堂,在課上,最好能穿插幾個好聽的故事,然後把要學習的生字、詞語融合在有趣的遊戲中,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說說我的感想:

(一)上課前三分鐘的吸引力首當其衝。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在沒有多媒體幫忙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想出令學生歎爲觀止的點子。比如在上《小小的船》時,我首先出示小黑板:“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像這樣一個簡單的謎語就會讓孩子們趣味盎然。再比如上《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時候,我首先讓孩子們閉上眼睛,在我形象的言語帶領下,孩子們來到了一個小村莊,這時再出示掛圖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學生們就會爭先恐後得想要搶着說。我想此時的他們對將要學習的新課文一定不會拒絕,學習的動力馬上就強起來了。

(二)多樣的學習方式能吸引着學生心甘情願學習。

在低年級學生中,對學習內容真正感興趣的人畢竟不多,教師還是得想方設法把學生必須掌握的東西摻合到有趣的遊戲、比賽中,讓他們在娛樂中獲得學習的動力,嚐到學習的甜頭。比如在教學拼音時,我常常會讓學生做“找朋友”的遊戲。幾個小朋友每人分別拿一個聲母或韻母,下面的小朋友一邊拍手一邊唱“找朋友”的歌,哪個聲母和哪個韻母可以拼起來,就讓拿它們的兩個小朋友站到一起,下面的同學一齊拼讀這個拼音三遍。這樣,學生不知不覺得在玩中鞏固了拼音的拼讀。

(三)有效的肯定機制是課堂延續的動力,它的吸引力無可比擬。

小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的,他們比較容易滿足,當他或她回答問題正確時,老師簡單的一個大拇指就能讓他或她久久地激動不已。當然,要想緊緊地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還得要靠長久的肯定機制。比如在課堂上用一些可愛的小貼紙給予學生激勵,告訴他們有了十張小貼紙就可以到老師那去換一樣小禮物。而這樣的小貼紙是發給課堂上表現好的小朋友的,誰表現最好誰得到的禮物就最多,一個星期中得到禮物最多的就可以封他爲“聰明大王”。在我們班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大王,比如“認字大王”、“朗讀大王”、“寫字大王”等。這一切都是在對孩子的表現做出肯定,當孩子們不斷地被肯定、激勵之後,他們也會漸漸地變得懂事起來。

(四)豐富多彩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表演或活動是一節課的調味料。

好的教師的語言常常是抑揚頓挫、詼諧幽默、聲情並茂的。在講授中語句的停頓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語言的渲染可調動學生的情緒;優美的語言能產生愛屋及烏的效果,拙劣的.語言會導致索然無味的結果。而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很多課文都是由兒歌改編而成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到這一點,大膽嘗試邊唱邊演的形式。小朋友們們最喜歡的就是表演了。比如說在教《影子》的時候,爲了搞清楚到底什麼時候在前,什麼時候在後,什麼時候在左,什麼時候在右,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領着小朋友們到陽光下自己體驗一番。

(五)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東西和方式來吸引他們。

對於這一點,我想是最難做到的。一個班中幾十個人,每一個個體都好比一朵鮮活的生命之花,他們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對於同一個遊戲,同一個比賽,可能這些人喜歡,而有一部分人卻置之不理;對於同一個學習內容,可能對某些人非常有吸引力,而對另一些人卻像無字天書那樣遙不可及。這樣的問題也許每一個老師都會遇到,怎麼解決成了關鍵。瞭解每一個學生及學生的相關情況是十分重要的,在特定的時間段找學生進行個別談話,定期指導和鼓勵,耐心引導和啓發都是必須做的事。

至此,我覺得要上好一節課,最最重要的就是這節課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只要這節課有吸引力了,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聽你指揮。而這一點卻是最難做到的。那不但是一位教師彰顯功力的表現形式,更是每一位教師整日追求的一個目標。我想每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師都要經歷一個不平凡的磨練過程,每一位成功教師的成長都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作爲新教師,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無論是對於教材的解讀還是對教案的設計,無論是對課堂的調控還是對學生的把握都極不成熟。這都需要我們去好好學習,本着爲學生負責的態度認真鑽研,時時總結,常常反思。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8

轉眼間,又一個學期過去了。中間有苦有樂,既有成功,也有過失敗。半年時間裏,我通過向老教師請教、自己鑽研,摸索出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但同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以及考試過後的總結,我也發現自己的教學確實還存在着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裏一併寫出來,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一)自己做得比較滿意的部分

首先,向老教師師虛心學習是絕對必要的。我因爲大學時學的是非師範專業,一開始過來的時候,教學程序相當不熟悉。上課按部就班,從劃分層次到句子講析,自己認爲做得面面俱到,但卻非常生硬,學生聽課覺得枯燥,自己也覺得十分心煩。這時我們語文組尤其是我們辦公室的老教師們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從講課到與學生溝通,幾乎是手把手的對我進行教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終於逐漸扭轉了被動局面,教學也一點一點地走入正軌。如果沒有老教師們的悉心指教,我可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在這裏,我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前輩們。

其次,我覺得,除了向老教師學習以外,自己還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 逐步探索一點適合自己教學方法,所以我進行了一點不成熟的教學嘗試,覺得應用起來還是取得了一些效果,在這裏,也向大家彙報一下。

(1) 通過介紹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學習是需要大量的閱讀的,但在各科作業的重壓下,讓學生擠出時間來閱讀就相對艱難。我採取了“前五分鐘介紹作家作品的方法”,每次上課的前五分鐘,我總是用講小故事的形式介紹一位作家,順便介紹他的作品,比如講到魯迅,我把《阿Q正轉》內容稍微涉及了一點,學生很感興趣,我就說,那麼剩下的事情就要大家來做了,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可以去圖書館借這本書在課下看。通過這種方法,現在,部分同學已經開始逐步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語文水平也得到了相應提高。另外,在課本方面,我也力求避免按部就班的講法,以幾個關鍵性問題串起全文,然後帶動學生一起去思考。儘管這樣做有些艱難,但我還將繼續嘗試下去。

(2)鼓勵學生大膽懷疑,敢於質疑。我通過講有些題發現,我們所用的資料裏面有些東西其實是可以做進一步的探討的。這時我就鼓勵學生多提問,多思考,多質疑。我告訴他們,學習語文,你沒有懷疑精神,不敢懷疑,將很難學好這一學科。有學生針對答案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我們就一起探索,如果證明答案是錯的,我們就依照自己討論定下來的答案來講。因爲我始終認爲,沒有一種自由探討的氣氛是無法真正學好語文的。

(3)做好預習,認真備課。我在教學之初,就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集中在:

(一)搞好課前預習、帶着問題預習、及時搞好複習幾個方面。每一次上課前,我都會要求同學們課前做好預習工作,並且在下自習前的幾分鐘,抽一些同學來檢驗預習效果。在反覆的檢驗與糾錯中,大家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早自習預習的時候,我還把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一邊看課文,一邊思考問題。這樣,無形當中就提高了講課效率,也讓同學們真正有時間思考一些問題。在講完一節課後,我就及時佈置作業,並且及時處理。當然,採取的方法儘可能多樣:有時是請同學們自己互相評閱,互相發現優點,找出不足;有時是在同學們改過之後,自己再改一遍。在平時的備課中,我總是儘可能地多查一些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整和起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儘管一開始這樣做很艱難,但到最後還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因爲我知道,只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又廣泛向老教師、新同事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否則,一味學習別人而湮沒自己的個性,不是成長的正確途徑。

(二)自己的不足 儘管在這半年中,自己付出了不少努力,但由於經驗缺乏,成績還是不太穩定。因此,在寒假期間,我認真思考自己這半年來的教學生活,也找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這裏也一併寫出來。 首先,沒能很好地處理好“寬”與“嚴”的關係。也許我和學生的年齡差異比較小吧,所以很快就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但也正是因爲處得有些近吧,導致在佈置某些任務的時候,學生有意無意地就“打折扣”,影響了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在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充分考慮這一問題,和學生做到“親密有間”,學習任務一定要求按質按量完成。

其次,有時沒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複習方法。譬如在最後的期末考試中,當時發了很多試卷。可能別的老師做了大量精選,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同學們的負擔,又把握住了重點。

針對這種情況,我也嘗試着進行了一些挑選,但總是抱着“求全”的思想,覺得這個題很好,那個也不錯。於是幾乎做完了全部,總以爲這樣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最後的結局卻不太樂觀。我總結了一下,覺得我平時上課還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但複習的時候,卻太片面重視做題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吸取此次教訓,儘量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特色,並充分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儘量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在平時。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9

期末考試前的複習至關重要,它決定着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知識的系統的掌握和鞏固;也決定着學生的考試成績。有經驗的老師對期末考試前的複習都很重視。下面爲對期末考試前的複習談一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突出雙基“求木之長着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長必浚其泉源”。“雙基”就是根本,就是源泉。所以應突出雙基。

二、注重過程在複習或做試題訓練中,要求學生更多地發現、探究的實踐活動中學習,通過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過程”和“能力”緊密聯繫,交給學生學會正確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很重要。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所必須的。

三、總結規律教材中一些有共性的“規律”需要學生去發現、去總結,教師可以適當點撥,逐步引導,使學生在發現“規律”的同時學會方法。

四、重視訓練“只教不練”和“只學不做”都是徒勞的,學習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需要學生進行不斷地訓練,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很有必要,學習就是在不斷“接受教訓,總結經驗”中逐漸提高。

五、重視批改只練不改,有些老師只讓學生訓練而不批改,只是在課堂上講解,我認爲這種方法不是太有效,因爲老師不瞭解學生的做題情況,只是盲目地講解。有些題絕大部分學生都會了,老師還大講特講會有好的效果嗎?我認爲要想克服這個缺點,老師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就能掌握學生的做題情況,哪些題該重點講,哪些該略講,甚至不講。這樣老師就會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就不會盲目地講解,這樣可以省下很多時間讓學生去複習。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0

面對中考,我認爲只有語文的基礎夯紮實了,纔有能力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語文教學的腳踏實地還體現在日積月累的堅持性上。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憑小聰明就能學好的科目,必須有着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學生都有一本積累本,堅持積累,爭取做到厚積薄發。積累還體現在課外閱讀上,爭取做到每天閱讀一篇課外閱讀,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對學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過於解答試題時能展現出一種從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應試傾向最不明顯,並不是講什麼考什麼,試題內容和教學內容的直接聯繫表現得最不明顯,很大程度上體現着對本學科整體素質的考查。題海戰術不適合語文學科,靠大量做題難以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中學語文不在深,而在廣。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決定了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而現在初三學生學習緊張,課下學習的時間主要用於數理化、英語上,根本沒有時間去讀一些文學作品,甚至可以說學生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更不會靜下心來去品味欣賞文學作品,而現在社會讀書風氣也不樂觀,學生接觸的東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的缺少也是導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鑑於此種情況,對於語文的學習,我認爲關鍵要靠課堂教學,而語文課堂教學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的觀念和教學設計上。

當然,語文教學的精華全在課堂上。一節課僅有45分鐘,如何調控和把握這個時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以致用,這就需要老師作爲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尋找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行爲,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使教學行爲上升到理論高度。而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教師要把課堂45分鐘用足用好,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老師的本分,老師要對學生負責。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1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結束了,反思這一學期的語文教學,作一小結,以鞭策自己更好地迎接新一學期的到來。

針對班級中後等學生較多基礎較薄弱以及班級語文課上人文性過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點,我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有意識地加強了語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設計,,經常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我認爲只有語文的基礎夯紮實了,纔有能力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孩子連走路都不會,就要讓他學習跑步,這是不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語文教學亦然。

語文教學的腳踏實地還體現在日積月累的堅持性上。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憑小聰明就能學好的科目,必須有着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學生都有一本積累本,堅持積累,爭取做到厚積薄發。積累還體現在課外閱讀上,爭取做到每週至少閱讀一篇課外閱讀,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對學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過於解答試題時能展現出一種從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應試傾向最不明顯,並不是講什麼考什麼,試題內容和教學內容的直接聯繫表現得最不明顯,很大程度上體現着對本學科整體素質的考查。題海戰術不適合語文學科,靠大量做題難以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語文不在深,而在廣。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決定了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而現在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課下學習的時間主要用於玩耍上,根本沒有心思去讀一些課外書籍,甚至可以說學生根本沒有讀過課外書籍,更不會靜下心來去品味欣賞文學作品,所以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的缺少也是導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鑑於此種情況,對於語文的學習,我認爲關鍵要靠課堂教學,而語文課堂教學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的觀念和教學設計上。

當然,語文教學的精華全在課堂上。一節課僅有40分鐘,如何調控和把握這個時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以致用,這就需要老師作爲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尋找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行爲,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使教學行爲上升到理論高度。而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教師要把課堂40分鐘用足用好,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老師的本分,老師要對學生負責。

縱觀近幾年的考試題,試題的人文特徵越來越突出,對學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相應的做出改變。我發現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爲中,存在一下兩個問題:

1.重分析,輕感悟。

“語文”姓“語”,“語”就是語言,學好語言,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品味和感悟。對課文中的精妙的語言,如果教師分析過多,勢必限制了學生的思考空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去品味、去感悟。

2.重應用,輕精神。

語文是鑑賞的,也是人文的:語文課堂教學也應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爲宗旨,以奠定學生的正確價值取向爲根本。適量地進行專題訓練與輔導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僅僅以考試爲標準,以分數爲圭臬來圈囿語文教學,更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另外,課堂教學不能僅限於課本文本內容的講解,應重視知識的相關拓展和遷移訓練,尤其是語文學科的學習。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爲新教師,我覺得聽課非常重要,有助於教師取長補短,聽其他老師的課給了我受用不盡的知識和財富,其中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聽課讓我通過人事他人,審視自己,得到了改變和提高。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學生就像工廠加工的產品,學生的學習質量決定了一個教師教學行爲的成敗,體現了一個學校的優劣。學生纔是教學工作的生命線。針對語文學科,有不少學生的學習觀念仍未改變,認爲聽與不停一個樣,考試即使考不了高分但也不會比別人差多少,帶着興趣學的學生並不多,學習觀念的落後與偏頗導致學生閱讀量太少,知識面太窄,基礎知識相當匱乏,出現許多錯別字、錯用詞語現象。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2

高二是高中三年中承前啓後的關鍵時期,學生經過高一一年的適應,對高中語文的特點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高二這一年對學生來說是掌握基本知識培養基本能力的黃金時期,在這一年裏我們更有必要不斷反思,不斷審視我們的課堂教學。在期末考試即將來臨之際,對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做一個梳理,這對接下來的教學和複習將有很大幫助。

任教現在的兩個理科班快一年了,我對他們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感覺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沒有信心,應付學習

部分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有想過自己在學業上有什麼發展,對學習總是採取應付的態度,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於上課聽講,大致完成老師佈置的書面作業,學習始終處於被動狀態。

2、學習表現全憑個人喜好

有些學生的.學習狀態很不穩定,對學習缺乏思考,沒有輕重也沒有主次。是否要學全憑個人喜好,喜歡這門學科,聽講就認真,作業就完成。喜歡這個老師就發言積極,主動參與。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的學科喜歡的老師也要看學習的內容,沒興趣的內容即使是難點重點,也不會多做留意。

3、沒有方法,效率低下

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很好,整天都在學習,但考試結果總是不怎麼理想,這類學生大多是女生,上課筆記記得書滿本滿,實則並未掌握。課堂上不掌握解題思路,基本方法,而是滿足抄抄寫寫。課後不能有效複習,而是機械完成作業。學習沒有科學方法,效率很低。

我想要想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充分備課(備學生、備教材、備自己),注重課堂教學,選取詩詞教材中的要素,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好每節課,

2、 多做限時訓練,多做綜合練習,在練習中逐步養成規範答題的習慣。

3、 合理佈置作業,給不同學生布置不同作業,作業要求更加靈活,只要能達到鞏固目的,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4、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後勁,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3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爲:“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爲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爲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餘首古詩,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讓他們在書的 海洋裏暢想自己的未來,創造出屬於他們的夢想。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4

現實告訴我,語文教學尤其到了高三,應該這樣做。要有條不紊地重點突出地梳理必修5冊教材的基本篇目和各個知識點,要研究考試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然後逐一對照 、條分縷析,以便把握各種題型的命題特點、規律和走向以及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領,最重要的是要在浩如煙海的各種複習訓練題中尋章摘句,精心挑選。我一直試圖找尋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體系,能實現訓練次數減少與獲取效益提高,以運用於高三語文教學實踐。通過長期執著探索,我感到高三語文教學的靈魂在於“管理”二字。 對於“管理”,不可望文生義,不可簡化爲“管”,更不可幼稚地認定爲“管教”。教學管理的生命是“導”,是“指”,是引導學生的精力的投放,時間的安排;是對學生方法的啓發,主體慾望的催生和學習激情的激活。如何從根本上提高高三學生語文的實戰能力和競技水平?如何讓學生卓有成效地進行語文學習和複習?我有自以爲獨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負永遠是失敗之舉

高三,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時期。在高三,人們覺得進行大劑量高難度的訓練名正言順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學,一舉多得:可以檢查水平,可以看出問題,可以推進複習,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樂不爲?教師的意圖很好,出發點不錯,似乎就無可非議,毋庸置疑了,但這種步入誤區的做法,這種給師生加負的舉措,因此不可能獲得預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遠得不償失的失敗之舉。事實告訴我們:首先,語文學習成績與考試頻率、難度之間不存在正相關關係,而且無“質”的保障的“量”的疊加,並不能導致“質”的飛躍;據此可見,當前高三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端在於教師將教學的重心誤投於頻繁的無休止的也將是無益的考查考試上了。其次,師生在頻繁的考查考試中,只得窮於應付,疲於奔命。我以爲教師的教學應該而且必須遵循學生心理需要的原則纔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獲得成績,主動學習;要達到這一目的,方法有兩個:一是降低考試難度,降低考試頻率;二是加強管理,積極引導,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由此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二、讓高三學生擁有成就感

高三學生學習語文缺乏成就感,與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教師對學生的導向、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慾望、條件之間存在着因果關係。現在,已經到了思考以下問題並作出抉擇的時候了:① 爲什麼語文知識和考點都比較少,但學生還學不出色,教師還教得不滿意?② 師生最需要的結果到底是什麼?爲什麼我們在追求結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霧中?③ 高考語文題總體難度不高,而我們的學生爲什麼總是做得不盡如人意?我們需要的結果學生獲取優良的成績,但偏多偏難偏怪的訓練正是學生獲取優良成績道路上的攔路虎。學生語文成績較差,從表面的邏輯推理得出的結論將簡單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學生“雙基”確實太差;其實,追根究底,語文學習不能令人滿意,是語文教學模式的落伍和誤導的必然惡果:偏多的訓練,取締的是學生必要的學習複習、消化吸收、補充整理鞏固;偏難的訓練,消耗的是師生的熱情和信念,給人以教師勞而無功,學生學無所成的錯覺。長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動力,增長的是失敗的情緒,弱化的是學生自學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學的質量,浪費的是寶貴的時間。正確之舉是儘快降低語文訓練的難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學習的'成效,而難度恰當的訓練同樣能讓人發現問題。在這樣的語文測試與訓練中。我們纔有條件大膽地承認,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主流,問題是枝葉;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激情、興趣,穩固他們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於存在的問題的發現、思索、解決,有助於富有針對性地展開新的複習。

三、管理至上,指導爲重

樹立管理至上,指導爲重的基本策略;放棄盲目蠻幹式的加時間、加題量、加不必要的壓力;嘗試從管理追求效益,從指導收穫成就,從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消化去追求學生語文水平提高和語文能力發展的效果。語文教學的三大禁忌卻正是高三教師採用最多並樂此不疲的基本模式:

① 大量講述;

② 大量訓練;

③ 對學生大量的不斷地否定;

這種模式的特點相當突出,其內容組件之間的因果關係顯而易見。這種做法的弊端不僅體現爲主賓倒臵,取消學生主體參與,教師過於居高臨下,而且這種做法也正符合孫子所謂之“攻城”的戰術特徵;

①“投入”多,“產出”少,得不償失;

②曠日持久,“久則鈍兵挫銳”,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強度的講述訓練中被抵消;須知,講述和訓練是兩柄“雙刃劍”;

③在無效訓練及其帶來的失敗的心理壓力下,學生就會逐漸喪失提高語文學業水平的信念,士氣日益低落,陷入簡單應付的狀態。因此,孫子特別指出“攻城之法,爲不得已”。我以爲,高三語文教師要做的工作有兩件;

① 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基本條件;

② 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指導、管理。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就應精於講述,即對知識不是進行面面俱到的簡單“回鍋”,而是富有針正確之舉在於儘快降低考查或訓練的頻率,使師生均有反思過去、修正現實、規劃未來的時間地帶,使教師擁有指導學生的機會,使學生擁有知識儲備的條件。把時間交給學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師手上進行無價值的、不厭其煩的考查。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養”,談何“用”?沒有儲備,怎能應戰?這不是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嗎?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5

一、對試卷的總體分析

總體而言,該試卷知識覆蓋面較廣,信息量大,貼近學生生活,既考查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檢測了運用的能力。體量適中,難易適度。依據課標,尊重教材。同時,有一道題目沒有單一的答案,有助於學生創造性發揮,比較注重課改評價理念的踐行。

本次考試有十一大題型,有基礎知識的考覈和閱讀能力的考覈。基礎知識的考覈內容較爲全面,包括字、詞、句,題目有一定的靈活性。閱讀能力的考覈是根據二期課改精神設計的,主要考查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如,“我會讀一讀,再填一填”,要考查學生能否讀懂文章,能否從文中找到答案。

我對名學生的試卷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統計,下面就試卷呈現的.方式分兩部分對該卷及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基礎知識部分

絕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尤其是第二、三、四、六題正確率較高,只有個別學生還存在着一些問題。

(二)閱讀能力部分

閱讀能力這一部分,大部分的學生能看懂圖意並且順利寫好一兩句話,只有個別學生不知所云。學生答錯,主要原因是獨立閱讀能力不夠,在以後還要對閱讀方法上多加指導。

總之,本次對學生完成的情況來看,總體上比較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雖然學生的閱讀題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跟試卷的難度也有一定的關聯。

二、今後改進教學策略

1、更加重視書寫端正、規範,卷面整潔。

2、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仔細答題、仔細檢查。

3、注重在教學時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而不是通過題海戰術。

4、加強閱讀訓練,提高閱讀方法。

5、重視詞語的積累,增大閱讀量,提高說話、寫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