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後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後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後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後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後教學反思1

《草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字裏行間浸潤着濃郁的草原風情。語句流暢、優美、動人,情景交融,令人情不自禁想美美地賞讀一番。本學期的第一課就是《草原》。課堂上,我覺得學生要麼讀得太空泛,要麼讀得放不開,壓着嗓子太過輕幽了,所以我便索性範讀了。由於我在範讀中聲情並茂,感染了學生,因此很多學生在朗讀中也像我那樣充滿深情,女孩子的個人朗讀也很成功,能打動人。滿意之餘,我又遺憾地發現,男生在帶動下也極力向老師、向讀得好的女生靠攏了,丟失了個性特色,一副“娘娘腔”,聽着很彆扭。此時,我立刻覺得這樣可不行,咋能讓我班的男孩子在我的教育下失去男孩的灑脫與豪爽呢?

俗話說“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篇文章,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人的感悟肯定不一樣,讀法也肯定是不一樣的啊。於是,我立刻提示讓他用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來朗讀,而此時他反而顯得不知如何是好。因爲,他從最初的“耳濡目染”開始,已經形成了定勢,不知換個方式怎樣纔算好。我便出示遼闊的草原、蒙古族摔跤等圖片,並請感悟能力和朗讀水平比較好的男生作示範,讀出自己的個性理解來。並給予了他們自由個性練讀的時間,這纔有所好轉。

經歷這一事件後,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範讀的確有其不可替代的示範作用,在指導學生讀正確、注意適當的停頓、恰當表達語言思想感情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後教學反思2

幾年前,我曾被一首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所感動過,沒想到這學期期末教學《灰椋鳥》一課的作者竟然是歌曲中所描繪的主人公,一個因找白鶴而失去寶貴生命的年輕姑娘徐秀娟。爲此,我對這一課的內容尤爲喜歡,自己研讀幾遍後,對作者的文采佩服三分,才二十出頭的姑娘,洋洋灑灑的文字中透露出那種大氣與靈氣,如果她還健在,不知有多大的作爲啊!可惜英年早逝。

這一課我力抓“壯觀”與“觀賞”二詞組織教學。灰椋鳥歸林效果到底如何,作者如何緊扣“壯觀”來描寫場景,我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提出自己的看法,把見解寫下來,再進行閱讀,反覆的讀,與反覆的悟讓學生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內心。事實證明這一節課效果不錯。

看來每一篇課文都有其獨特點魅力,在教學中,要善於捕捉這些文章的獨特之處,結合自己的理解,讀悟出想法,才能與學生交流。我常想一篇課文爲何不同的人閱讀就有不同的看法,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如何能讓學生在正確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獨特的悟呢?因此,教師應在宏觀上把握課文內容,把微觀上的問題交給學生,相信他們有能力進行自讀自悟。《灰椋鳥》這一課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這一點。學生只有常常進行此方面的語言文字的訓練,才能提高自主閱讀能力,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更加要求語文教師要對文本的大把握,而摒棄繁瑣的字詞分析,把這些繁瑣的事都交給我們親愛的學生去吧!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後教學反思3

首先我想感謝教研室精心組織和策劃這次活動,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和共同成長的平臺;其次,我想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個可以促使我成長的舞臺,下面,我就今天所授篇目《釀》來談一談我的設計初衷和教學後的一點反思。

《釀》位於s版小學語文五年級第四單元第16課,是這一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個單元主要定位在“真誠”二字上,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因此,我在《釀》的教學設計中,就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懂得做人的道理”作爲這堂課的一個主要學習目標。而在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運用“抓住關鍵詞語”的方法來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指導學生認識心理描寫並懂得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好處,最後進一步運用心理描寫續寫片段,最終讓學生將“學、思、練、用”完整的融會貫通起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既學到了“抓住關鍵詞語”品讀語句和“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學習方法,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本堂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教學過程中,也比較順暢的把我校的五步教學法展現在大家面前。但我感覺整堂課自己牽引過多,學生自主學習不夠,沒有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着力思考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大家有良策,希望多多指教。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一定會認真的聽取建議,並在今後的教學中積極改進不當的教學方法。

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後教學反思4

這篇文章是在改完段考試卷後奮筆疾書而成,很多的怨氣、怨恨和無奈無法發泄。看到意想不到的成績,倍感傷心:學生都怎麼了?我怎麼了?我的教學到底怎麼了?

這份試卷共6頁,考試時間爲120分鐘,分爲基礎題、閱讀題和習作題。看似和常規題差不多,但是卻又有很多的不一樣:看似簡單,其實內藏玄機。真是考功夫的一套試卷。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論,是沒有辦法駕馭好這套試卷的。結果雖不盡人意,但是能看到教學上的不足,這纔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

基礎題都是固定的字、詞和句。在平時的教學中,筆畫較多、較容易寫錯的字都應該反覆講、反覆改,這樣才能增強記憶,到用時才能正確地運用上;對於填寫課文內容、連接歇後語等類似的內容,在教學中就應該加大讀的力度,不能用問答式、交流式花費過多的'時間去分析,而該通過齊讀、個別讀、分組讀、男女讀等各種形式達到熟讀成誦的結果。

閱讀題重在概括能力和發表自己看法這兩方面的檢測。在批改時就發現,平時教的方法沒用上,還是和以前一樣胡亂答題,沒有內容,不知所芸。在教學時,我雖然能夠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去概括內容,但沒有提煉成簡明扼要的方法供他們記憶,同時訓練的次數還不夠,所以,接下來的教學還是得按照引導——總結提煉——運用的步驟教學,儘量在原因的教學基礎上有所進步。關於發表自己看法方面,還是得捨棄我說廢話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說的時間。有了充分的說,才能更好的寫,才能更好的表達,所以,我不能再霸佔他們說的時間了,這是得下狠心捨棄的地方。

習作是寫出在四川抗震救災中最讓你感動的人和事,學生大體都能知道點點事情,但寫不清楚、讓人看不明白,更別說感動人了。這就可以看出,學生習作素材儲備不夠,對周圍事情缺乏積累,“手寫我心”的能力較差。反思我的教學,發現平時的要求過高了,沒有從不是最需要補、練的地方着手去訓練。下一步,對那些話都寫不清楚的同學該儘量面批,多采用教修改不通順句子的方法訓練他們;對那些基本能表達清楚的同學就從怎樣寫好方面去指導,培養摘抄好段,在其中收集好詞並及時運用的方法來訓練。

段考過去了,想法很多,方法也很多,最迫不及待地就是運用方法、改進教學、捨棄無用之處,把教學變得更有效,希望期考時能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