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掌聲》的教學反思

語文《掌聲》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語文掌聲》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語文《掌聲》的教學反思

  語文《掌聲》的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殘疾的小女孩,因爲不願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總是最早來,最後走。但一個新來的老師不瞭解情況,請她到講臺上講故事。她在同學們的鼓勵下,終於大膽地上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後,她變得開朗了。幾年後,她在給同學寫信時說:那次掌聲,給了她信心,給了她生活的勇氣。她很感謝大家。課文的內容很具有感染力,但對於正常人,對於缺少生活經驗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卻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如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和英子之間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帶學生進入殘疾人的生活、心理是教學中應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一、環節設計

在環節設計上,我抓住兩個寫掌聲響起的句子,從第一次掌聲響起向前展開,探究英子的自卑及原因;從第二次掌聲響起向後展開,揣摩英子前後心情、性格等的變化,感受掌聲帶給英子心靈的震撼,並由此明白兩次掌聲的含義,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在拓展環節中,我引導學生朗讀一首關於愛的小詩,(並聯系實際說一說,愛還可以怎樣表達)不但烘托了課堂氣氛,而且情感目標也在意味深長的朗讀中得到了昇華,成功地完成了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教法

“書聲朗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徵。《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爲此,在教學本課過程中,我採用了“以讀代講,角色轉換”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讀書,教師的示範讀等多種讀書活動,促使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自已尋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內心世界。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並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轉變後開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體味,在課堂上,很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這次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已真實的感受,才能實現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技巧。

有點遺憾的是,雖然我安排的朗讀的形式也多樣化,如:自由讀、指名讀、合作讀、男女分讀、分小組讀等。不過總不能把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到更高層次。

三、媒體利用

我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究重點詞句,使學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四、問題設計

在這節課上,我是圍繞英子的極大前後設計問題。不過問題比較多,當學生舉手不積極時,總是不放心的重複提問。

總之,我在整個的教學中,對學生不放心,有些急功近利,在時間的把握上有些不準,在指導朗讀上也不夠完美。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積極、認真總結自己的不足,多學習、多揣摩,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語文《掌聲》的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的一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理解本課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教學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我認爲本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兩方面:

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本節課我採用的是“讀悟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以“讀”爲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從而提高讀書的能力。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讀書,讓學生感受英子不同的內心世界。如:指導學生邊讀邊劃出描寫英子神態、動作的句子,交流感悟後,再指導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去讀,讀出英子以前的自卑和現在的開朗,讀出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這樣反覆品讀,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懂得文中詞句的意思,並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理解體會人物內心世界,從而生成個性化的理解。引導學生在品讀中積累,在品讀中感悟,豐富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真正做到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二、與文本對話,走進人物內心

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盡顯個性地在文本里綻放智慧的花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抓住英子的感情變化爲主線索,讓學生找出描寫小英的神態、動作的句子來品讀。品讀中,我不斷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如:在理解兩次掌聲的含義時,我問學生:“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她什麼呢?”讓學生走入文本,體會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和關愛,感悟兩次掌聲的內涵。再如:體會英子被同學們的掌聲感動時,我又創設情境:“無數話語在心頭涌動,此時的英子想說什麼?”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身臨其境地說,體會英子的感激之情。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鬱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體會到大家的愛。我努力讓學生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本節課後我覺得教學中還有不少環節值得認真推敲,如:體會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英子這一部分時,我只抓住了英子低下頭這一舉動來引導學生體會英子的內心感受,而忽略了同學們目光中的含義,沒有引導學生理解得足夠清晰。再如:從整節課來看,顯得前鬆後緊,後面留給學生拓展交流的時間不夠充裕。這些方面都還有待改進。

  語文《掌聲》的教學反思3

我是一個有着夢想的教師,骨子裏有着一顆不斷上進的心。工作中,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積極鑽研。爲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綠盛的這2年中,我有幸誠拜了多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爲師傅,爲了能在自己的教學中有所突破,我成功的加入了很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馮曉敏名師工作室”。在多位師傅及工作室成員的指導下,我多次上課、反覆磨課、再三修改教案。終於,我於20xx年5月18日上午又一次在學校的錄播室裏成功地完成了《掌聲》這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

《掌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女孩小英因爲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總是默默地獨自坐在教室的一角”。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讓她上臺講故事,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當她猶豫再三“一搖一晃”走上講臺正緊張害怕的時候,想不到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走出了困境,打開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變得開朗自信,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以小英的情感變化爲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小英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蘊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整堂課中,我以小英的來信爲線索貫穿教學,通過細讀文本的幾個細節:“之前的小英是個怎樣的女孩?後來小英有了哪些變化?故事會上,小英的動作和神態向我們傳達了怎樣的信息?兩次掌聲分別表達了同學們怎樣的內心語言?在教學中,我通過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想象、理解中朗讀,感受人物內心的微妙變化,理解了兩次掌聲的含義。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優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摯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稚嫩而又單純的心靈,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最能使其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東西便是真摯的情感。因此,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去與文中人物展開對話,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融通,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去品味、感悟語言,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與情感的和諧交融。教學中,我以“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會說……”、“如果你是小英,你會想……”、“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說……”等一些假設誘導學生進入角色,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變成了學生的“我情我景”。

一堂課的成敗,關鍵在於孩子是否對這堂課感興趣,因此,在複習導入時,爲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創設了情景,多種遊戲複習之前的生字新詞,比如:青蛙跳傘、走迷宮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走入我的課堂,既營造了課堂氛圍又和諧了師生關係。

課後,我詢問自己:今天,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嗎?今天,學生的基本技能(聽、說、讀、寫)有沒有落實?今天,孩子們的收穫到底有多少?答案是肯定,但是有的地方我落實還不夠。總的來說,這節課我上得比較成功,也取得了很大進步。當然,這節課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我的教學語言有時還不夠精準,個別化教育還不夠深刻。這次上課,雖然教學上有一定創新,但是力度還不夠。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會不斷向那些優秀教師們學習,期待下次的公開課我會比這次表現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