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通用7篇)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通用7篇)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1

《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內容淺顯易懂,是取材於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了扁鵲三勸蔡桓公治病,而固執的蔡桓公堅信自己沒病,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成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課堂交流中,學生慢慢體會到寓意,大多學生能說出應該多聽取別人的正確建議,不要自以爲是。而“防微杜漸”這個詞語,學生說不出來。課堂上我是這樣引出這個詞語的,找一找蔡桓公的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果及早治療會怎樣?學生答蔡桓公的病有皮膚到皮肉到腸胃到骨髓,導致無藥可救了;如果及早治療還有康復的希望。然後,我小結“像這樣由小病一點點惡化,到病入膏肓,是一點一點累計的,如果想及早根治,就要防微杜漸。”然後板書這個詞,再問學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當時課上總感覺不是特別順暢,總覺得這個詞的出示那麼牽強。

後來看了一課教學設計,感覺這纔是水到渠成的,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是這樣小結的“蔡桓公一開始的皮膚病是微不足道的(板書:微),由於他不聽勸告導致病情漸漸加深而死的。(板書:漸)假如對細微的小病能積極防治的話(板書:防),就能杜絕它漸漸發展(板書:杜),以致釀成大錯,這就是(防微杜漸)”

由此我深切地體會到,老師要啓發學生思考,就必須善於引導,並有效的引導。課堂真的是一門藝術,好的設計帶給學生的是自然的習得,如何把一堂課設計好既需要博採衆長又需要精心的思考。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2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專題是“故事長廊”,安排的是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扁鵲治病》是取材於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以蔡桓公不聽扁鵲建議,小病延誤成大病,最後無藥可醫的悲慘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教學時,我讓概括故事內容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寓言。在理解課文時,主要是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及人物對話體會人物性格,領悟故事中的道理。比如,故事中出現的時間“過了十來天”,“十來天后”“又過了十幾天”,讓學生想一想:“爲什麼要反覆強調時間?”,學生答道:“是說蔡桓公的病每過十來天就會更加嚴重。”時,我適時引導這是爲了突出病情的發展,由小病變成大病的過程,更是突出蔡桓公不聽扁鵲意見的結果。在學生體會句子含義後,再指導學生反覆朗讀,使學生讀中有情,讀中有話。

但本課教學遺憾的是,對人物的心理體會得還不夠,只停留在表面,沒有結合當時的背景,人物的身份加以引導。今後的教學一定要注意。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3

《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內容簡單易懂,取材於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這則寓言就是要警示人們不要諱疾忌醫,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防微杜漸,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本課教學安排一課時,由複習《紀昌學射》引到第二則寓言,讓學生向大家介紹扁鵲,學生課前蒐集過資料,所以說的很到位,點出扁鵲是位名醫。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寓言故事首先要讓學生知道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再引導學生體會寓意。在指名學生說課文主要內容時,第一位學生幾乎是把課文複述了一次,連對話都講的清清楚楚,出現這樣的情況,我還是給了他肯定,適機提出他的問題,在概括大意時要簡潔,抓住重點,簡單講述。後來請了幾位學生說的比較到位,以後在概括內容方面還要多花時間。

在課堂交流中,學生慢慢體會到寓意,大多學生能說出應該多聽取別人的正確建議,不要太固執。其實學生能說到這點就已經可以了,至於“防微杜漸”這個詞語,學生是說不出來的,所以這個詞語就送給學生,掌握一個新知識。

上了本課之後,我深切地體會到,老師要啓發學生思考,就必須善於引導,善於對話,因爲在對話中才能瞭解到學生想的什麼,怎麼想的,在對話中發現問題,明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中反應要靈敏,及時抓住學生的回答,並有效的引導學生思考。而我在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還是過於考慮自己的教案,對學生關注不夠,特別是對學生的回答沒有認真聽,對於學生的不足和精彩之處不能及時做出評價。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4

《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內容比較簡單,以對話爲主,在教學時,我也是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在這堂課上,學生提出了幾個較有價值的問題:

1、蔡桓公爲什麼總是不聽扁鵲勸告?

2、既然蔡桓公根本不願聽扁鵲的話,扁鵲爲什麼還要幾次三番對蔡桓公說他的病呢?

3、扁鵲可以直接告訴蔡桓公不治的後果,爲什麼要一次次地說?

對教材的思考及對教學的反思:

第3個問題引起了紛爭,學生需要重新回到文本,仔細體會蔡桓公的性格。有的說,蔡桓公根本不會聽的,一位是天方夜譚,因爲當時他覺得身體很健康。有的說,這樣將會使蔡桓公誤會更深,以爲他又在故弄玄虛。有的說,如果那麼直接,說不定蔡桓公一怒之下會把扁鵲拉出去殺了,不是說“伴君如伴虎”嘛。最後再回到扁鵲這個固執偏見,自以爲是,最終導致小病不醫,一命嗚呼的結果。這個問題深化了對全篇課文的理解。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5

《扁鵲治病》這則寓言通俗易懂,學生基本上能通過自讀自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文本理解體會。

教學時我分三步實施。

一是課前質疑“扁鵲是一位名醫嗎?”從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去閱讀文本,尋找自己的答案。這個問題,學生理解非常到位。

二是以扁鵲三次勸說蔡桓公治病爲主線,通過研讀扁鵲和蔡桓公的對話,揣摩兩個人物的不同心理,加深對人物的理解。我讓學生先找出描寫蔡桓公和扁鵲表情、神態、動作的詞句讀讀,然後讓他們通過這些描寫想象蔡桓公和扁鵲的心理活動。通過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人物的理解,使學生能更深入的體會扁鵲醫術的高明,醫德的崇高;體會蔡桓公固執己見和不聽正確意見的性格,以達到明理。

這樣既能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讓學生貼近文章,在表達中體會人物的心理,同時還能從中感受到扁鵲的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蔡桓公諱疾忌醫和固執己見,爲明理做鋪墊。

不過,在朗讀訓練時,對文中人物的語氣把握還稍有欠缺。朗讀的基本形式能夠達到教案的設定環節,但是在學生回答並且指導讀的時候還有些牽強,顯得不是那麼自然。

三是聯繫生活體會寓意。理解寓意是學習寓言的靈魂,能把寓意不着痕跡又水到渠成地理解透徹並有深刻感悟是完美教學的目標。本課的寓意揭示,我先借分析蔡桓公病症由小到大的原因滲透“防微杜漸”的意思。

整堂課教學思路清晰,但是我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扁鵲與蔡桓公的對話上,以至於草草結束了課堂。此次教學活動,感謝潘書記的悉心聆聽,細緻的點評。從這堂課中,我學習到了如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並且在習作中學會運用對話描寫。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6

《扁鵲治病》取材於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由“皮膚上有點小病”發展到“皮肉之間”,繼而到“腸胃裏”,最後“深入骨髓”,渾身疼痛而死。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不要諱疾忌醫,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比較易懂,學生基本上能通過自讀自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文本去理解、體會。我以扁鵲四次給蔡桓公看病爲主線,通過研讀蔡桓公的反應,來探究文本,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通過想象來豐富文本。我讓學生先找出描寫蔡桓公和扁鵲表情、神態、動作的詞句讀讀,然後讓他們通過這些描寫想象蔡桓公和扁鵲的心理活動,再把自己想到的補寫在書上。學生積極性很高,想象合理豐富。

通過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人物的理解,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又讓學生進入課文中去,在寫中體會到了人物的心理。使學生能更深入的體會扁鵲醫術的高明,醫德的崇高;體會蔡桓公固執己見和不聽正確意見的性格,以達到明理。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7

今天,聆聽了劉校長執教的一節寓言教學《扁鵲治病》,感觸很深。學生學得自然充分,老師導得恰到好處,順應了孩子的讀書規律,真正還原了孩子本真的閱讀過程,給每一位聽者如沐春風的感覺。我覺得劉校長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與大家共勉:

  1.讀課題,能讀出猜想

一個好的閱讀者,看到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名字,頭腦中一定會產生許多猜想。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孩子看到題目,要學會從題目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依據信息讀出猜想。劉校長出示課題《扁鵲治病》後,及時問孩子,看到這個題目你都想知道什麼?從課堂實踐看,孩子的猜想涵蓋了文章的每一個角落。如:扁鵲是誰?誰生病了,病得怎麼樣?扁鵲怎樣治病?病人的病好了嗎?多好的猜想呀!我們今天能讓學生這樣去做,明天也這樣,後天還這樣,日日都這樣,孩子是不是就會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看到題目頭腦中要有猜想。有了猜想就擁有了閱讀期待,帶着期待讀文本,孩子會在讀書中不斷地驗證、修正自己的猜想,這樣閱讀的過程是快樂的。

  2.初讀文,讀出感受,整體把握文本

一個好的閱讀者讀文章應該是沒有雜念的,應該像喝茶聊天似的。我在讀葉聖陶老先生的《語文隨筆》這本書時,記錄了這樣一句話.“認爲閱讀好像還債務,那一定讀不好。要保持着這麼一種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飢餓的人面對着甘美膳食的時候似的,纔會有好成績。”讀完這句話我在想,現實中的閱讀教學不就是讓孩子在還債嗎?瑣碎無效的問題一個接着一個,孩子一個接着一個去回答,上完了一節閱讀課,就像跟着老師到迷宮中走了一圈,還是迷迷糊糊,下次進去自己還是出不來。試想我們老師像誰?像不像黃世仁逼着楊白勞交租子。雖說有點誇張,但我想孩子就是這樣的心情。怎樣做能更好些呢?看了題目有了自己的猜想,就帶着猜想去讀吧!此處劉校長什麼問題也別提,就讓孩子把自己當做一個最真實的閱讀者。

這樣去讀,讀過文章的感受應該是豐富的。這就是我在執教寓言的'第二個環節,讓孩子敞開心扉和同伴們交流。孩子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我課後梳理了一下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大致有這些:蔡桓公這個人太固執了;扁鵲這個人很執着;扁鵲的醫術很高明;爲蔡桓公感到惋惜等等。劉校長不就是在培養孩子對語言文字的感覺嗎?怎樣培養孩子語感,是不是應該讓孩子放鬆心情,不帶着任何壓力去閱讀,久而久之,語感不就有了嗎?

  3.精讀文,讀出理解

真正的閱讀者,再讀課文,一定像品茶一樣,喝一口停一停,“吧嗒吧嗒”嘴感覺一下茶的味道。這樣才能越品越香,一杯茶下肚,茶的餘香也就品得差不多了。因此,我們和孩子再讀文本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遵循文脈,讀過一節停一停,回過頭去想想這一節說的是什麼,自己都讀出了哪些理解。讀過兩節三節,又把兩節三節連起來回想一下。劉校長在與孩子閱讀寓言故事的過程中是這樣做的:讀過第一、二節,讓孩子充分交流自己讀出的信息和感受。劉校長只是針對孩子的閱讀結果不斷地點撥,提升,尤其是注重引導孩子讀懂情節,讀懂人物的性格特點,進一步達成每一階段的教學目標。讀過三、四節也是如此。

當劉校長引導孩子讀到此處時能及時停下來,讓孩子把這幾節聯繫起來讀讀,看看能讀出什麼?有沒有新的感受?這樣閱讀,孩子不會停留在片面的一段話中,而是能學會上牽下聯,能站在整體去思考,會對事件的發展和人物形象有新的理解和感受。讀過五六節後,學生的感受實際就豐滿起來了,劉校長讓孩子站在主人公的角度讀懂人物心理,站在讀者的角度讀出自己對人物的評判。

  4.聯生活,讀出寓意

我們經常教導孩子讀過別人的書後,一定要想想自己的生活。劉校長執教這則寓言也設計了這樣的環節,激發孩子的生活體驗,其實說出了生活體驗也就讀懂了寓意,從而達成寓言啓迪心智的教學價值。課堂上,孩子談的還是比較全面的,有的想到了寫字時的壞習慣,有的想到了馬虎粗心大意的小毛病,有的想到了彈琴,有的……孩子將這些生活經歷都談了出來,寓意就不言而喻了。最後再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說說讀後的啓示,應該是水到渠成了。

  5.細盤點,梳理方法

我們的教學應該讓孩子養成一種盤點的習慣。一堂寓言教學結束後,孩子再遇到寓言應該如何去讀,孩子心理清楚嗎?我想部分孩子可能會記住一點點,過了幾天也許就忘了。因此,最後一定讓孩子說說,如果再給你一則寓言,你打算怎樣去閱讀呀?讓孩子梳理出這節課讀寓言的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存在的問題:聯繫生活讀懂寓意環節教師處理略顯拖沓,致使課堂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