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國學手抄報插圖簡單

國學手抄報插圖簡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國內而言,清末民初,學界對“國學”的釋義爭議很大,大致有以下幾種:

國學手抄報插圖簡單

(1)“國學”即“中學”。這一釋義與清朝大員、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張之洞等所倡導的“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有關。

( 2)“國學”即“國粹”。把“國學”與“國粹”等同,要麼名不副實,要麼等於把傳統學術文化“精粹”以外的內容排斥在外,又因人們對傳統學術文化“精粹”之理解不盡相同,自然就很難使“國學”的內容及其解釋規範化。而在實際操作上,這樣的釋義也行不通。

(3)“國學”即“國故”。這一釋義,是針對“國粹”一說太籠統,又鑑於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並非一切皆“粹”而提出的。這種提法曾經被當時許多著名學者所認可。“五四運動”時期的“舊派”、“新派”“國學”家們,幾乎都使用過“國故”一詞。

(4)“國學”即中國固有之學,係指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亦即“中國學”。這一釋義,是針對“外國學”而言的。這一釋義,起初當以章太炎和鄧實等表述得比較明確。章太炎在旅居日本主編《民報》時,曾舉辦“國學講習會”、“國學振興社”,併爲設在上海的“國學保存會”機關報《國粹學報》撰文。

可見,章太炎認爲“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並把“國學”之興亡與國家的興亡聯繫在一起了。既然“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而中國是個有諸多個民族所組成的大家庭,那麼,把“一國固有之學”理解爲“中華民族固有之學”,似更妥帖。

“國學即中國固有的或傳統的學術文化”。這一釋義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堅守,成爲“國學”的通常定義。如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國學”一詞的解釋就是沿用了這樣的定義:“稱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這可以說是自清末民國初至今,一直沿用下來的比較通用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