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與大家共享:如何學好數學

與大家共享:如何學好數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數學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工具學科,例如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基本上都是數學家。它會默默地陪伴我們一生,要是和它搞不好關係,無論做什麼都比較困難。華羅庚先生在談及數學研究時,提到了三種境界:1、依葫蘆畫瓢地模仿;2、利用現成的方法解決新的問題;3、提出新的思路,創造新的方法,開闢新的研究領域。這對於數學的學習也是很有啓發的。我覺得,數學學習的境界也可分爲三個階段:

與大家共享:如何學好數學

 第一階段: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很多學生學習數學是在課堂上聽懂老師講的題目之後,立刻做題,遇到不會做的地方再拿出書翻開看看,接着再做題,如此反覆。這樣的結果就是再遇到類似的題目,仍然束手無策,無從下手。爲什麼呢?數學的學習與其他學科不同,要想真正領悟其中奧妙,首先要把書上的每一條定義、定理、公式等理會深透,絕不僅僅是一個結論,細究起來,那都是開悟一種解題方法的點金之石啊。所以,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建議先把書的內涵吃透,也就是高考一定要考察的基本概念,這樣就不會“不識廬山真面目”了。

 第二階段: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數學的學習,聽懂了並不意味着學會了,這是很多學生認識上的一個誤區。聽懂了只是聽懂老師的解題思路,而真正意義上的學會了是不僅能正確領會老師的解題意圖,而且能從老師的思路中歸納出一類方法爲自己所用。一部分的學生學習數學僅限於完成老師的作業,滿足於跟在老師的後面,亦步亦趨,揀老師丟棄的東西而自己不做任何的提高,慢慢地就會把自己封閉在自己圈定的圓裏,思維難以活躍,那麼可以肯定地說,這樣是難以學好數學的。只有走在老師的前面,時時爲自己的提高留足充分空間的學生才能憑藉自己的實力躍上一個新層次!

第三階段: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

經常有學生、家長和我說“爲什麼我(的孩子)在數學上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做了那麼多的題,成績就是不見提高呢?”原因何在?我想這也是困惑很多人的一個問題。

首先,問題出在做題上。有些學生、家長一看數學成績不好,馬上去書店買回一堆習題集開始做,做完這本做那本,一本連着一本,力求以做題的數量取勝。這是錯誤的。一本好的習題集都有它自己的知識結構,都會有一個由淺入深、由單一知識點向多個知識點綜合的漸變過程,也就是梯度變化。做題做得太雜,難以成系統,難以形成梯度,難以形成覆蓋。所以在做題時首先要對練習冊進行認真選擇,質量不高的書寧願捨棄。一旦選定一種練習冊,就應該狠抓落實。一定要動手,在動手的過程中既能發現隱藏的問題,又能使自己的思維集中,很多學生學數學不動手,看似用了很長時間,其實效果很差;一定要抓住錯誤不放鬆,錯誤的出現正是問題的暴露,改過來了也就提高了一步,所以在學數學時要捨得花時間改正錯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科抓好這一種練習冊就足夠了。

其次,問題出在思維上。題海戰術是行不通的,但仍然有學生、家長熱衷於此。這也是不對的。數學題太多了,做到什麼時候纔算做完?做完數學題又是一個什麼概念?況且也沒有做完數學題的必要!其實數學題是可以歸類的,在每一類裏做好那麼幾道有代表性的就夠了。所以,能學好數學的人不僅擅於做題,更擅於思考,懂得在做過題之後的反思,這反思的重點之一就是對做過的題目進行歸類。

我是數學老師,我深深地愛着數學,希望我的文章能爲學子們撥開雲霧,希望學子們也能愛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