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2016春節新年快樂黑板報推薦資料

2016春節新年快樂黑板報推薦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春節飲食與健康

2016春節新年快樂黑板報推薦資料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華夏子孫最看重的日子,在異鄉工作的遊子們,無論多遠都要趕回家過年。親人團聚,閤家歡樂,團圓飯更是新春佳節的重頭戲。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如何才能吃的健康”,成爲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對於基督徒來說,則更要好好保護“聖靈的殿”——自己的身體。以下幾點意見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1、多吃蔬菜

節日餐桌上往往以葷菜爲主。但從平衡膳食的角度看,節日期間過多的吃葷,增加過多的蛋白質及脂肪類營養素,會超過機體需要,徒然增加消化系統及腎臟的負擔,甚至增加血脂的水平,不利於人體健康。

因此,要多吃些蔬菜。新鮮蔬菜是一種鹼性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而且能夠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其中,蘿蔔、芹菜、辣椒、青菜、菠菜、芹菜、生菜等蔬菜中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正常蠕動,預防便祕。塊莖瓜果中的西紅柿、南瓜、黃瓜、紅蘿蔔、土豆等,它們除了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外,還富含碳水化合物。黃豆、蠶豆、豆芽、水豆腐等,則富含植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

當然,蔬菜種類還有好多,每一種都有去油膩、助消化的作用,所以,人們應儘可能吃全面一點,不要有偏愛

 2、水果要常伴左右

春節裏享受美味卻不能忽略身邊的水果。它能夠調節、改善人體的代謝機能,預防各種疾病,增進健康。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生津止渴、補腦助血、安眠養神、治療慢性腹瀉、減肥等功效。梨富含糖分、維生素、礦物質及果膠等,性寒涼,具有降壓化痰、潤燥和津的功效,咳嗽、痰多的老年人更應多吃。春節飲食雜亂,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祕,此時不妨多吃些香蕉,因爲香蕉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潤腸等功效。

 3、主食不能少

節日裏,因爲菜餚太豐盛了,人們幾乎不吃主食。這種做法很不科學。動物性蛋白和蔬菜、水果等副食不可代替主食。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可加強肝臟解毒功能,起到保肝作用。不吃主食會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引起高蛋白或高脂類攝入,易引起痛風,且加重腎臟負擔。

  4、零食要節制

春節期間,一般人家裏都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糖果、瓜子、花生等小食品,或招待客人,或自己享用。再加上春節期間,或看電視,或打牌聊天,順便吃點零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而,節日裏常常吃掉較平時好幾倍甚至是十幾倍的瓜子糖果。儘管,瓜子糖果中的糖分和香料可以讓食物更加可口,但過多食用攝取,就容易讓人嘴幹舌苦、情緒激動,甚至出現莫名其妙的憤怒。如孩子出現了這種症狀,家長應該讓孩子們立即停止食用甜食香果。

   春節拜年禮儀常識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時,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春節文化元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也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健康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到同輩親友,也要施禮互賀。至今未曾改變這種禮儀,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

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一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裏長輩。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還有一種就是感謝性的拜年。凡過去一年中對人家欠情的,如曾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老師、師傅、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感恩謝意。

拜年習俗中最隆重的應該說是團拜。團拜,現在已成爲國家級禮儀活動了,甚至還帶有國際性,一些與中國友好的國家會致電中國政府賀新年;中國駐外使節也會舉辦春節團拜活動。“團拜”形式,大約起源於清朝時期,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就曾說過:“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發短信、寄賀卡、禮儀電話和電報,都是一種新的拜年形式。寄賀卡時,也會同時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爲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爲“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爲“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早在宋代,親朋好友之間就已經相互送貼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爲拜年。

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記述道:“京師元日後,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問識與不識,望門投剌,有不下馬,或不至其門令人送名帖者,遇黠僕應門,則皆卻人不納,或有閉門不納者。在京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結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還。三四日後,始暇拜其父母。”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

〖打印文章 - 下載本文〗〖唐詩三百首 - 在線字典〗 〖字號:大 中 小〗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時,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春節文化元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也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健康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到同輩親友,也要施禮互賀。至今未曾改變這種禮儀,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

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一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裏長輩。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還有一種就是感謝性的拜年。凡過去一年中對人家欠情的,如曾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老師、師傅、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感恩謝意。

拜年習俗中最隆重的應該說是團拜。團拜,現在已成爲國家級禮儀活動了,甚至還帶有國際性,一些與中國友好的國家會致電中國政府賀新年;中國駐外使節也會舉辦春節團拜活動。“團拜”形式,大約起源於清朝時期,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就曾說過:“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發短信、寄賀卡、禮儀電話和電報,都是一種新的拜年形式。寄賀卡時,也會同時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爲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爲“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爲“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早在宋代,親朋好友之間就已經相互送貼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爲拜年。

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記述道:“京師元日後,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問識與不識,望門投剌,有不下馬,或不至其門令人送名帖者,遇黠僕應門,則皆卻人不納,或有閉門不納者。在京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結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還。三四日後,始暇拜其父母。”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