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中秋節幼兒園黑板報

中秋節幼兒園黑板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導語: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明月今夜有,皎潔懸中天,遍邀親朋佳友,把酒話團圓。”接下來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中秋節幼兒園黑板報,歡迎大家前來參考!

中秋節幼兒園黑板報

中秋節幼兒園黑板報 第2張

中秋節幼兒園黑板報 第3張

  節日別稱: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節燈謎的由來:

中秋節燈謎由來在我國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隱語”,這是燈謎的雛形。到了漢代“隱語”開始分化爲兩個方向。一類以描寫特徵爲主的'事物謎;另一類以文字形義爲主的文義謎。到了魏代,則稱爲“謎語”。隋唐時期隨着詩歌的興盛,詩謎大量出現,併成爲主流。

從宋代開始,一些文人學士常在元宵之夜,將謎條張貼在各種花燈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燈謎”就是這樣而來的。清中葉以後,謎風大盛,涌現了許多謎師。辛亥革命後,燈謎形成了南宗北派兩種風格,到了舊社會,

由於謎家大都是士大夫階層,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強調風雅,排斥民間燈謎。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燈謎活動更加蓬勃發展,謎材謎作日益完善豐富,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活躍羣衆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都有燈謎活動及燈謎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