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黑板報作文4篇

黑板報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在各個領域,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黑板報吧,黑板報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換的優點。你還在找尋好的黑板報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黑板報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黑板報作文4篇

黑板報作文 篇1

星期一下午的體鍛課上,高老師讓我練習跳雙人跳,我和寧寧是一組。

我拿了一根繩子,開始和她跳了起來,剛開始我兩隻跳了3個,就停了下來。我緊鎖眉頭,想是不是我盟兩個人的節奏不協調呢?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她,她說:“有可能。你念個口令,我們兩個就一起跳,怎麼樣?”“好呀!我念‘噠’我們就開始一起跳,怎麼樣?”“OK!”她回答道,於是我們開始了第二次跳繩,雖然有口令,但是效果不佳,只比前面多跳了四個而已。爲了查明爲什麼跳不多的原因,我們先各自跳了十個,發現對方有些什麼問題,再作調整。只見她甩起繩子,雙腳高高擡起,從地上往上面蹦,一跳 “三尺高”。我一下子明白了,是因爲她跳地太高,所以我甩繩子的時候總要甩倒她的頭或腰。哦!原來如此!於是,我叫她跳繩時跳地低一些。第三次跳繩開始,“嗒、嗒、嗒……”只聽我們輕快地跳起來,一個接一個,就跟兩隻小麻雀在地上跳舞似的。就這樣,我們一口氣跳了30多個,這可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啊!

從這件事中,我知道,做什麼事都要認真、細心、團結,這樣,我們才能互相配合,做好每一件事。

黑板報作文 篇2

送走了五彩繽紛的暑假,迎來了新學年的開始。老師也讓我們自己嘗試着動手出黑板報了,主題是教師節和安全知識。

老師讓我當“主編”,陳國富、張慶豐、張玲當“副編”。星期四,老師佈置完任務就讓我們回家準備材料。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出黑板報,我又有幸被當選爲“主編”。在爸媽的幫助下,我精心的準備了一套方案。

星期五下午我早早地來到教室與“副編”們“策劃”怎樣把這次黑板報出好,沒想到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我只有拿出昨晚爸媽幫我準備的“方案”。

我先在黑板上繪了一個大大的愛心,讓陳國富來寫《仰慕園丁》。主題還是我來寫吧“HappyTeacher’sDay”。

成語接龍》就由張慶豐來寫,《安全知識》由王詩雨完成。《教你寫作文》由彭雯琪寫,寫了一半,我發現她的速度太慢,我就讓張玲來“勝任”,但後來發現張玲的字又太小。寫《教你寫作文》時,漏了一個字,使語句不通,被“大名鼎鼎”的李響發現了。我們各自忙的“不亦樂乎”。特別是王詩雨,還在旁邊點綴了許多小畫;要數任務最重的'還是陳國富,誰叫他的字寫的最好呢?看着他們一個個揮舞的身影,真像一隻只飛舞的小精靈。

下午時,我們的“佳作”完成了,老師看了笑着說:“還行,但字體大小沒掌握好,下次要努力呦!”我高興地點了點頭,這畢竟是我第一次出黑板報,我相信我以後會一次更比一次棒的。

黑板報作文 篇3

國慶節放假的前一天,班主任陸老師讓我和李安妮還有沈齊燁一起出黑板報,這是我第一次出黑板報。

陸老師讓我找一些關於奧運會的資料並打印出來,可是我們家裏的打印機壞了,不能打印出來,後來陸老師幫我們在一份報紙上找到了一篇文章《奧運回眸》,我負責文字,李安妮和沈齊燁負責畫畫。放學後我們留下來出黑板報,有很多家長都誇我們寫得很好、畫得很好。

我想,下次我們班的黑板報可能還是我負責,所以我要多練習書法和粉筆字,爭取出更漂亮的黑板報。

黑板報作文 篇4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

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佔據溫、臺、明三州時,爲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爲元宵、八月十六爲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爲“追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