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優秀】三國成語故事16篇

【優秀】三國成語故事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並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你知道經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成語故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秀】三國成語故事16篇

三國成語故事 1

三國時,黃忠和嚴顏攻佔太陽山後,黃忠又帶領人馬向定軍山進軍。來到定軍山,黃忠多次去挑戰,定軍山的守將夏侯淵就是不出來應戰。因爲那裏地形相當複雜,也離開不清楚敵人的詳細情況,黃忠只好安營紮寨住下來。

這時,曹操命令夏侯淵主動出擊,並寫信告誡,一要剛柔結合,二要有勇有謀。夏侯淵反覆琢磨,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他讓夏侯尚去引誘黃忠,自己乘機大伏擊。結果,黃忠手下的將軍陳式果然上了當,被夏侯淵活捉。黃忠很着急,採納法正的意見,大軍隊的所有錢物都賜給全軍將士,將士們一時間鬥志昂揚,決心死戰到底。

當天,軍隊就啓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設下一道營壘,然後又繼續向前推進。黃忠行軍謹慎,防備又嚴密。夏侯淵不聽張頜勸阻,輕率出擊,不僅吃了敗戰,還傷了部將夏侯尚。黃忠的.軍隊順利推進到定軍山下,奪取了定軍山對面的高山。

三國成語故事 2

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爲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臥龍崗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着禮物,去南陽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書童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着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一次來到臥龍崗。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着。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一聽,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

三國成語故事 3

東漢(25—220年)末年,天下大亂。朝廷發佈文告,下令招兵買馬。榜文到涿縣,引出了三位英雄。劉備,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一天,他邊看榜文邊長嘆,忽聽背後有人說:“男子漢大丈夫不思爲國出力,在這裏嘆什麼氣?”並自報姓名說:“我叫張飛,靠賣酒殺豬爲生。”

劉備說出自己姓名後說:“我想爲國出力,又感到力量不夠,故而長嘆!”張飛說:“這沒什麼可難的,我可以拿出家產,招兵買馬,創建大業。”劉備聽後非常高興。

二人來到一個小店,邊喝酒邊談,正說得投機,門外突然來了一個紅臉大漢,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劉備、張飛請他一同飲酒。交談中得知,此人名關羽,因仗義除霸有家不能歸,已流落江湖五、六年了。他們各自抒發自己的志向,談得十分投機。

隔日,三人來到一個桃園,點燃香燭,拜告天地,結爲兄弟。按年齡劉備爲大哥,關羽爲二哥,張飛爲三弟。併發誓“同心協力,報效國家。”此後,三人果然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三國成語故事 4

東漢末年,劉備採納了諸葛亮制定的三分天下的策略,於是派關羽留守荊州,其餘所有人馬往西川進發。

諸葛亮命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從大路進取巴州雄城。張飛臨行前,諸葛亮囑咐他說:“西川豪傑雲集,你切記不可輕敵啊!而且一路上要約束士兵,不可騷擾老百姓。”

張飛領取了命令,率軍向西開往雄城。張飛勇猛善戰,一路所向披靡,沒有遇到什麼大的'麻煩,徑直到達了巴郡。

巴郡太守是一名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名叫嚴顏。此人武藝高強,勇猛善戰,雖然現在年事已高,但仍精力過人。他知道張飛很厲害,而自己的兵馬卻很少,於是不得不下令士兵堅守城池,不出來應戰。

張飛見嚴顏既不肯投降,又不肯出城應戰,急得是暴跳如雷。天天命人去城門前挑戰,可是嚴顏就是不出城門半步。

張飛雖說是個出了名的猛將,脾氣暴躁,向來缺少計謀,可也總有粗中有細的時候。他見嚴顏死守城池就是不出城應戰,於是靈機一動,計上心頭。他讓一名士兵喬裝成自己的模樣,帶領一隊人馬在夜間從小路攻城,並故意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讓嚴顏知道。而自己則在營中留守,佈下埋伏,等嚴顏來劫營。

嚴顏果然上當了,他截獲消息後,便帶人馬到張飛的營寨來劫營,結果被張飛生擒。

張飛攻佔了巴郡,命手下把嚴顏押上來。張飛大聲喝道:“大將軍到來,你爲什麼不投降,還敢抵抗?”

嚴顏毫不畏懼,正言道:“你們毫無道理,侵佔我們的州郡還要我們投降。沒門!我們巴郡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聽了更加憤怒了,便命令士兵將嚴顏拖出去斬首。嚴顏面對死亡,面不改色,冷笑着對張飛說:“砍頭儘管砍就是了,發什麼火呀!”

張飛見嚴顏視死如歸,是真英雄,心中頓時起了敬佩之心,而那股怒火也消然無存了。他趕緊走到嚴顏面前,親自爲嚴顏解去了身上的繩索,並將嚴顏扶到了正位上坐下,自己倒身下拜,說:“老英雄真是豪傑之士!剛纔我對您多有冒犯,還請老英雄恕罪!”

嚴顏見張飛也是個耿直重義氣的血性漢子,也很感動,便歸順了張飛。

三國成語故事 5

周瑜死後,劉備爲了和吳國重新聯合起來,答應孫權等他攻佔西川后就把荊州交給吳國。

這時劉備已經很強大了,他的軍隊很快就攻佔了西川。劉備在西川建立了蜀國,派關羽和他兒子關平駐守在荊州。

孫權聽說劉備佔領了西川,派大使到蜀國向劉備要荊州。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計謀,寫了一封信交給吳國的大使,讓他到荊州去找關羽。

吳國的大使拿着信來到荊州,卻被關羽拒絕了。關羽說:“這麼重要的事,我怎麼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後就把大使趕回了吳國。

孫權大怒:“劉備分明就是在捉弄我。”魯肅出了一個主意:請關羽到吳國來吃飯,趁機把他抓起來,逼迫關羽交出荊州,不然的`話就殺死他。

關羽接到邀請信後,笑着說:“我纔不怕他們,我一個人去,看他們敢把我怎麼樣?”

第二天,關羽乘船來到吳國。魯肅早已經佈置好了軍隊,只要關羽不答應,馬上就把他抓起來。

在酒席上,魯肅笑嘻嘻的提出歸還荊州的事,關羽就說:“我今天是來喝酒的,國家的大事我們不談”但魯肅還是一個勁兒地提起荊州。

過了一會兒,關羽站起來拉住魯肅說:“我有點醉了,荊州的事以後再商量吧。”說完就拉着魯肅向江邊走去。

吳國的士兵怕誤傷到魯肅,不敢對關羽下手。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關羽拉着魯肅走出去。關羽一直把魯肅拉到江邊才放開手。等吳國軍隊來追趕時,關羽的船已經開出很遠了。

三國成語故事 6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駕崩之後,將皇帝的位置傳給他的兒子劉禪,並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阿斗當了皇帝后,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着,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可是,當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馬上派兵來攻打蜀國,蜀國不但打不過魏國,阿斗還自願投降,帶着一些舊大臣到魏國去當“安樂公”,繼續過着吃喝玩樂的日子,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了。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的難過,可是,阿斗卻高興地拍着手說:“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後來,司馬昭故意諷刺阿斗說:“怎麼樣!在這裏過的開心嗎?想不想蜀國呀?”沒想到,阿斗居然開心地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說:“不會呀!在這裏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點也不會想念蜀國呢!”司馬昭聽了以後,在心裏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家給亡掉!”

後來,大家就用“樂不思蜀”來形容一個人過的很開心,都忘記要回家!

三國成語故事 7

堅壁清野

出處:《三國志·魏書·荀傕傳》。

釋義: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

故事: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消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 道:“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

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 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

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他還指出,“眼下正 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

這說明他們已有了準備,一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一切準 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爲:‘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這樣,你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麼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軍隊就會不 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佔據了徐州。

三國成語故事 8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三國成語故事 9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後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爲上將軍,項羽爲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裏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兵,以坐收漁翁之利。於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飢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爲上將軍。之後,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鉅鹿。取得小勝後,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

在全軍渡河之後,他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隻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乾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鉅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過九天激戰,最終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

三國成語故事 10

如魚得水的故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爲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特意拜訪隱居的諸葛亮,請他出山。他連去了兩次都未能見着,第三次去,才見了面。

劉備說明來意,暢談了自己的宏圖大志。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奪取荊州、益州,東聯孫權,北伐曹操的戰略方針。劉備聽後大喜,於是拜孔明爲軍師。

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覆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 以後,劉備在孔明的輔佐下,東聯北伐,佔荊州,取益州,軍事上節節勝利,勢力不斷擴大,最終與魏、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故事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成語“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三國成語故事 11

三姓家奴

呂布本身姓呂,父親早逝,認荊州刺史丁原爲義父。丁原待他不薄,倚爲股肱。然而,呂布見利忘義,寡情負恩。董卓用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一千兩黃金,數十顆明珠,一條玉帶,便令呂布動了心,殺了丁原,取其首級,投降董卓,拜爲義父。天下第一好漢賣身投靠,使奸賊董卓如虎添翼,更加飛揚跋扈起來。

爲誅滅董卓,司徒王允抓住這對父子同樣好色的特點,設下連環計,將歌伎貂蟬同時許給董卓和呂布,使父子兩人陷入爭奪美女的圈套。“風儀亭”一折,父子的矛盾加深了。董卓無情,竟向呂布擲戟。而這個呂布,爲了一名歌伎,也不惜與義父反目,殺了董卓,奪回貂蟬。這便是“三姓家奴”的真面目。

《三國演義》是一部講仁義的書,劉、關、張是作家羅貫中極力歌頌的仁義的化身。而呂布,卻是嫋情絕義、毫無主見的武夫,是劉、關、張的對立面,作家極力鞭撻的'人物。書中,呂布多次被罵爲“三姓家奴”。在講究忠孝仁義、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會,這是最爲人不齒的事。三英戰呂布時,張飛挺着丈八蛇矛,飛馬大戰:“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這是對呂布的人格最大的羞辱

三國成語故事 12

超羣絕倫的故事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屬山西)人,三國時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其餘四將爲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長期以來,統治階級對他加以神化,尊爲“關公”、“關帝”。

關羽英勇善戰,武藝超羣,立下許多戰功。他曾斬殺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和文丑,闖過曹操的五個關口,殺死曹操的'六員戰將。關羽對蜀主劉備赤膽忠心,深受劉備重用。但是,關羽的致命弱點是缺乏政治謀略,驕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公元214年,劉備率兵攻打四川,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聽說諸葛亮在四川用計收降了勇將馬超,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的才能可以與誰相比。諸葛亮很瞭解關羽不服氣的心思,便寫信回答說:“馬超文武雙全,勇猛過人,一代英傑,可與漢初大將黥布、彭越之輩相比,可與張飛並駕齊驅,但卻不能與你相提並論,不如你這樣超出衆人,無人可比。”

關羽看完諸葛亮的覆信後,非常高興,當場就把書信展現給賓客們觀看。

三國成語故事 13

【草船借箭】

周瑜非常嫉恨諸葛亮,總想找個理由殺掉諸葛亮。

一天,周瑜讓諸葛亮造10萬枝箭,並說10天內就要。諸葛亮痛快地答應了,說:“我3天之內就送10萬枝箭過來。”周瑜很吃驚。

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條船用布蒙上,兩邊堆滿一捆捆的乾草。周瑜得知這一情況後,心裏非常懷疑,不知諸葛亮又在玩什麼花樣。

到第三天,天還沒亮,諸葛亮便派人將魯肅請來,說:“請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後,把20條快船用長繩連起來,一直往江北駛去。當時,長江上霧雲很大,對面看不見人。魯肅心裏不明白,問諸葛亮怎麼回事。諸葛亮只是笑,並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諸葛亮命令將船頭朝東船尾向西,一字擺開。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吶喊。曹操聽了報告,說:“霧天作戰,恐怕有埋伏。先讓水陸軍的弓箭手向他們射箭,霧散後再進軍。”於是,箭像雨點一樣射向那20條船。

箭頭準確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過了一會兒,諸葛亮命令船頭掉過來,再由西向東排開,於是,另一面又被射滿了箭。等到太陽要升起來時,霧也快散了。諸葛亮命令軍士開船,並一起大喊:“謝謝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經派了500名軍士在江邊等着搬箭,卸完後共有十二三萬枝箭。魯肅見了周瑜,把諸葛亮借箭的事說了一遍。周瑜嘆氣說:“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實在不如他啊!”

三國成語故事 14

才高八斗

三國時期的曹操,共有四個兒子,各個都有一招拿手好戲,而且聰明過人。長子曹丕:有一手技藝高超的劍術。二子曹植:詩寫的極好,古今久負盛名。三子曹漳:力大無比。四子曹衝:智商過人,借船稱象的故事,足以證明其聰明程度。在曹操的四個兒子中,最有才華的就是曹植。漢朝500多年後的魏晉時期,的大才子謝靈運曾讚譽曹植“才高八斗”。謝靈運出身名門,是東晉名臣謝玄的孫子。謝靈運是南朝時期的詩人,也是文學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詩人,被譽爲山水田園詩鼻祖,非常有才華,高傲冷蔑,一般人是不屑一顧的'。謝靈運不僅是個詩人,還酷愛登山。他登山時常穿一雙木製的釘鞋,上山時取掉前掌的釘齒,下山就取掉後掌的釘齒。這樣上下山就格外的省力,而且走的穩當,這就是的“謝公屐”。

喜愛遊山玩水的謝靈運,每到一個地方遊覽過後,喜歡用筆記錄下奇觀異景,用精緻工整的語言刻畫山水的秀美。慢慢地,描寫山水就成爲了一種獨立的詩歌題材。據說詩仙李白就曾非常羨慕謝靈運的生活,他的遊歷生活,多多少少也受了謝靈運的影響。

謝靈運曾經這樣說:天下的文學之才總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獨佔了八斗,我的才學佔一鬥,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才高八斗的由來,可見曹植的才華與名氣。

三國成語故事 15

三國時期,東吳有一員叫甘寧的大將,作戰英勇而且很有智謀。因有戰功,被任命爲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敗後,被迫向江陵撤退。孫權和劉備的聯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內)。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奮勇擊退了吳軍的先頭部對。吳軍大都督周瑜大怒,準備與曹仁一決高下。甘寧根據當時的形勢,上前勸阻,認爲南郡與夷陵互爲犄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後再進攻南郡。大都督周瑜採納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

甘寧領兵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曹洪敗走,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夷陵,這樣就對南郡造成很大威脅。但是當時甘寧的兵力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後立即招兵,但也不過千人。當天黃昏,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爲了奪回夷陵,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餘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雲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曹軍堆土構築高樓,然後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發,射死射傷不少吳兵。這時,城中吳軍將士都有些緊張和害怕,只有甘寧一個人同平常一樣,談話笑容非常自然,一點也不緊張恐懼。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枝箭,選派優秀射手,與魏軍對射。由於甘寧率軍沉着頑強的固守,曹軍無法攻破城池。

後來,甘寧派人突圍向周瑜告急,周瑜即刻發兵前來解圍,最終贏得了勝利。比喻無論周圍環境、氣氛如何變化都和平常一樣,有說有笑,毫不在意和懼怕。自若,自由自在的樣子。

三國成語故事 16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着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的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可能是徒有一個虛名,也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果他還是不來,就用繩子將他捆來。劉備將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將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爲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裏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