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關於克服困難的成語故事

關於克服困難的成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導語:困難比比皆是,但只要堅持努力,克服困難,就能成功。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努力克服困難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克服困難的成語故事

  關於克服困難的成語:

迎難而上

大獲全勝

無堅不摧

堅韌不拔

愚公移山

降龍伏虎

厭難折衝

堅持不懈

有始有終

不屈不撓

勇往直前

前仆後繼

吃苦耐勞

任勞任怨

廢寢忘食

自強不息

艱苦奮鬥

愚公移山

  關於克服困難的成語及解釋:

長風破浪:比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乘風破浪:船隻乘着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

逆流而上:逆:倒。逆水前進。比喻迎着困難而上。

披荊斬棘:劈開叢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創業過程中或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

劈荊斬棘:比喻掃除前進中的困難和障礙。

破浪乘風: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同“乘風破浪”

咬緊牙根:形容盡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難,忍耐堅持,決不改變既定的意向。

咬緊牙關:盡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難。

  關於克服困難的成語故事

  1、磨杵成針

這個小故事大家很小的時候都有學到過。唐代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很聰明,到十歲時就讀了很多詩書,但他也非常貪玩,不能全神貫注地讀書,常常放下書本出去玩。 有一天,李白讀了一會兒書,就又溜到外面閒逛起來。在一條小河邊,他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不停地磨一根錢棒。李白很納悶,便問道:“老婆婆,您爲什麼磨這鐵棒呀?” 老婆婆擡頭看了他一眼,說:“孩子,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 李白聽了很吃驚,問道:“啊,這鐵棒這麼粗,您要把它磨成繡花針,什麼時候才能磨好呀?” 老婆婆笑了笑,繼續耐心地對他說:“我這樣不停地磨下去,這鐵棒就會越來越細。這鐵棒和以前相比已經細了不少,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 磨杵成針常用來比喻做事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取得成功。

  2、水滴石穿

宋時,崇陽有一縣令名叫張乖崖,爲人正直,潔身自好,且辦事認真,一絲不苟,頗有政績,深受全縣人民愛戴。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原出自崇陽,就是他在崇陽當縣令時所發生的故事。 一天,張偶爾抓住了管錢庫的小吏偷了一文錢,連忙追問。管錢庫的小吏見縣令不可休止的追查到底,竟滿不在乎地回答說:“老爺啊,你也太認真了,一文銅錢算得了什麼,我想拿去給孩子買個燒餅吃吃。”張怒道:“一文銅錢有什麼要緊?這是國家的錢,你還了得!”立即吩咐擊鼓升堂,他猛地拍了一下驚堂木:“將這奴才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打完板子,張問:“奴才,你已知罪嗎?”小吏不服氣,回答說:“爲了一文錢,實在打得太冤枉!” 張大怒:“你還叫冤枉,再打二十!”打完板子,張又問:“你再知罪嗎?”小吏大叫:“打得太冤枉,打由你,可你總不能殺我!”張更怒:“好,我要叫你死得不冤枉。”於是馬上揮筆寫了判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他乃親自揮劍誅小吏於階下。“水滴石穿”的這個成語故事,便一直廣泛流傳到現在。 這個“水滴石穿”的成語,很有哲學道理,所以直到如今有不少報刊還引用其出處。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成語故事》中就有記載:“‘水滴石穿’ 出處:《漢書·枚乘傳》:‘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幹。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錢斬吏》:‘張乖岸爲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旁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岸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見761頁)。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四日,《湖北日報》在成語故事中也有記載:“宋時,崇陽縣衙中有個管理錢庫的小吏,從庫中偷一枚小錢被抓住。他滿不在乎地說:‘我只順手拿一枚小錢,難道還能治罪不成嗎?’縣官張乖崖卻出乎意外地判他極刑,並書判詞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