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形容讀書的成語大全

形容讀書的成語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導語: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書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形容讀書的成語大全

不刊之書: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制。

出處:漢·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

不堪造就: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布衣韋帶: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出處:《漢書·賈山傳》:“布衣韋帶之士,修身於內,成名於外。”

才貫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讀書甚多、學識淵博。

出處:據《太平御覽》卷四引《荊州記》裁:傳說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縣)二山藏書很多。

殘編斷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編,用來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

出處: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啓》:“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殘編裂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

出處: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古書歷世兵革洊更,間有殘編裂簡,僅以空名,寓於載籍。輯錄之家,存而不論。”

殘篇斷簡:殘缺不全的書籍。

出處: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啓》:“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殘章斷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編,用來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同“斷編殘簡”。

出處:宋·陸游《會稽志序》:“秦漢晉唐以降金石刻,歌詩賦詠,殘章斷簡,靡有遺者。”

蠶頭燕尾: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出處: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後之俗學,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謂蠶頭燕尾,僅乃得之。”

策名就列:書名於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出處:《舊唐書·太宗紀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澆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禮。”

插架萬軸:插架:將藏書安放在書架上。軸:古代書卷中的杆,借指書籍。形容藏書豐富。

出處:語出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朝經暮史:經:指舊時奉爲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敢則是朝經暮史他可便廣覽羣書,多知故事。”

朝奏暮召: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出處:語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扞主父偃呴資用乏,留久,諸公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爲律令,一事諫伐匈奴。”

朝奏夕召: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出處:見“朝奏暮召”。

沉著痛快: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出處:《法書要錄》卷一引南朝·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

沉着痛快: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遊不迫,曰沉着痛快。”

持橐簪筆:橐,口袋;簪,插。指侍從之臣攜帶書和筆,以備顧問。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持橐簪筆,事孝武皇帝數十年。”

尺二秀才:舊時用以譏諷寫俗字的書生。“尺二”即指當時“盡”字的俗體“盡”字。

出處:宋·孫奕《履齋示兒編·文說·聲畫押韻貴乎審》:“誠齋先生楊公考校湖南漕試,……先生見卷子上書‘盡’字作‘盡’,必欲擯斥。考官乃上庠人,力爭不可。先生雲:‘明日揭榜,有喧傳以爲場屋取得個尺二秀才,則吾輩將胡顏?’竟黜之。”

尺二冤家:指衆多的求書畫者。尺二,指卷軸高度。

出處:宋·陶穀《清異錄·文用》:“少師楊凝式書畫獨步,一時求畫者紙軸堆疊若垣壁。少師範見則浩嘆曰:‘無奈許多債主,真尺二冤家也。’”

尺幅寸縑:指小幅書畫。

出處:清·徐沁《明畫錄》卷三:“筆意蒼勁,尺幅寸縑,便有林壑窅冥之勢。”

充棟汗牛:指書籍堆得高及棟樑,多至牛馬運得出汗。形容藏書或著述之富。

出處:語出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爲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充棟盈車:堆滿屋子,裝滿車。形容書籍很多。

出處:明·胡應麟《詩藪·遺逸中》:“充棟盈車,鞠爲黃壤。”

充箱盈架:充、盈:滿。盛滿書箱,擺滿書架。形容藏書豐富。

出何經典:指不知所說出自何書,有無根據。

出處:《後漢書·孔融傳》:“融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姐己賜周公,操不悟其嘲己,問:‘出何經典?’”

穿壁引光: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出處: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傳道受業: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檄而定: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舛訛百出:舛:錯亂。訛:錯誤。錯亂的地方很多。一般指書籍的寫作或印製不精。

垂名青史:青史:書寫於竹簡或白絹上的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後世。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聲可託於弦管,名可留於竹帛。”

垂名竹帛:垂名:傳名。竹帛:古代供書寫用的竹簡和白絹,借指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後世。

出處:《封神演義》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業,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春誦夏弦:誦、弦:古代學校裏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

脣腐齒落:比喻讀書諷誦極爲勤苦。

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今子大夫修先生之術,慕聖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於竹帛,脣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

刺股讀書:比喻刻苦攻讀。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大璞不完:指玉既經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態。舊時比喻讀書人做了官,喪失了原來的志向。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富貴矣,然大璞不完。”

大書特書:書:寫。大寫特寫。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出處:唐·韓愈《答元侍御書》:“而足下年尚強,嗣德有繼,將大書特書,屢書不一書而已也。”

丹黃甲乙:指點校書籍,評定次第。

出處:清·錢謙益《葛端調編次諸家文集序》:“句讀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儼然丹黃甲乙,衡加於經傳,不已傎乎!”

丹鉛甲乙:指點校書籍,評定次第。

出處:清·戴名世《(陳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憫之,取一代之文,丹鉛甲乙,辨其黑白。”

丹書白馬: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後人稱爲“丹書白馬”。

出處:《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顏師古注:“白馬之盟,謂刑白馬歃其血以爲盟也。”

丹書鐵契:丹書:用硃砂寫字;鐵契:用鐵製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出處:《漢書·高帝紀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丹書鐵券:丹書:用硃砂寫字;鐵契:用鐵製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出處:《後漢書·祭遵傳》:“丹書鐵券,傳於無窮。”

簞食瓢飲: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出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倒背如流: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道學先生:指思想、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惱的是道學先生。”

得勝頭回:頭回:前回。宋、元說書人的術語。在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謂之“得勝頭回”,取其吉利之意。

出處:宋·無名氏《錯斬崔寧》:“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得勝頭回。”

滴露研朱:滴水研磨硃砂。指用硃筆評校書籍。

出處:明·葉憲祖《鸞鎞記·品詩》:“滴露研朱非草草,從容鑑定庶無尤。”

典謨訓誥:①《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並稱。②泛指經典之文。

出處:《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彫蟲篆刻:蟲書、刻符分別爲秦書八體之一,西漢時蒙童所習。以之喻詞章小技。

雕蟲小技:雕:雕刻;蟲:指鳥蟲書,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處:《北史·李渾傳》:“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

東觀續史:東觀: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原指漢代女史學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後用以指女子才學高深。

出處:《後漢書·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

董狐直筆: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事實,如實記載。指敢於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爲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爲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爲趙盾所殺。後孔子稱讚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斗方名士: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結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藉此博個詩翁的名色。”

讀不捨手:舍:捨得,願意。讀書讀到有興趣時捨不得放下。

讀書得間:間:間隙。比喻竅門。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竅門,心領神會。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颺翁!你真可謂讀書得間了!你說的一點不錯。”

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讀書三到: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出處:宋·朱熹《訓學齋規》:“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

讀書三余: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閒餘時間。

出處:《三國志·魏志·董遇傳》雲:“人有從學者,……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啓後的讀書人。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種文種》:“山谷雲:‘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當名世矣。’”

蠹簡遺編:泛指殘存的書籍。

出處:唐·羅隱《詠史》:“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

斷編殘簡: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出處:宋·黃庭堅《讀書呈幾復》:“身入羣經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閒居。”

斷縑尺楮:猶言斷縑寸紙。殘缺不全的書畫。

出處:明·葉盛《水東日記·王元章畫梅》:“今人間往往有其所畫梅花,斷縑尺楮,人爭寶之,多元章自書所題其上。”

斷縑寸紙:指殘缺不全的書畫。

出處:宋·鄧椿《畫繼》卷一:“收藏古畫,往往斷縑寸紙,皆可珍惜。”

斷簡殘編: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編:穿簡的細長皮條。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出處: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啓》:“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斷簡遺編:簡:古時用以書寫的竹片。編:穿簡的皮條。指殘缺不全的古籍。

出處:唐·陸龜蒙《藥名離合夏日即事三首》詩之三:“青箱有意終須續,斷簡遺編一半通。”

斷羽絕鱗: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出處:元·柯丹邱《荊釵記·套書》:“因科舉離鄉半春,從別後斷羽絕鱗。今日天教遇你們,趁良使附歸音信。”

堆案盈几: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後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機;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

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咄咄書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態。

出處:《晉書·殷浩傳》載殷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峨峨湯湯:形容樂聲高亢奔放。

出處:宋·周密《志雅堂雜鈔·圖畫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峨峨湯湯彈此曲,寄聲知音同所欲。”

峨峨洋洋: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後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

出處: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峨冠博帶:峨:高;博:闊。高帽子和闊衣帶。古代士大夫的裝束。

出處: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必定是峨冠博帶一個名士大夫。”

惡直醜正:使奸邪者改惡從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出處:漢·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遷徐州刺吏,百司震肅,饕餮風靡,惡直醜正。”

諤諤以昌:諤諤:直言爭辯的樣子。百官敢於直言爭辯,國家就會興盛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

兒憐獸擾:憐:寵愛,愛惜;擾:馴養。像對小孩一樣加以愛撫,對野獸一樣加以馴養

出處:宋·歐陽修《文正範公神道碑銘》:“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兒憐獸擾。”

耳目之欲:欲:慾望。指耳聽眼看,滿足於享樂的慾望

出處: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務快耳目之欲,以苟容爲度。”

耳熱眼花:眼睛發花,耳朵發熱。形容飲酒微有醉意,精神興奮的感覺

出處:南朝·樑·簡文帝《箏賦》:“耳熱眼花之娛,千金萬年之壽。”

耳視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亂。

出處:宋·司馬光《迂書·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食者,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