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成語一不作二不休的釋義

成語一不作二不休的釋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一不作,二不休,幹就幹到底。這是我們下決心幹什麼事的時候常說的話。可是,你要知道了這個“作”原本的意思,可能要出一身冷汗。

成語一不作二不休的釋義

一不作,二不休,出自一個故事。

唐德宗時,一支軍隊在長安叛變,擁立原盧龍節度使朱泚(讀cǐ)爲皇帝。朱泚自稱大秦皇帝,任張光晟(讀shèng)爲節度使兼宰相。唐德宗命令李晟領兵討伐朱泚,逼近長安。張光晟率兵與李晟軍對陣。張光晟見李晟軍聲勢浩大,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就暗中派心腹去與唐軍統帥李晟聯絡,表示出歸降朝廷的意思。李晟一聽當然表示歡迎,並說如果張光晟真的投降,一定向朝廷上奏,免他叛亂之罪。

可這個張光晟親自護送朱泚出城,待朱逃跑遠了,他又返回長安,這才率領殘部向李晟投降。

張光晟投降後,李晟如約向德宗上奏章,要求對張光晟減罪,並給予任用。

張光晟對李晟感恩不盡,兩個人成了好朋友。李晟每次舉行宴會,總要邀請張光晟參加,並且奉爲上賓。一次宴會上,華州節度使路元光衝着張光晟大怒道:“決不與反賊同席!”李晟見衆怒難犯,只得把張光晟軟禁起來,聽任朝廷處理。不久,德宗下旨,認爲張光晟罪不可赦,理應處死。李晟無法再爲張光晟說情,只好眼看着張光晟被行刑。

張光晟臨死前說:“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這件事記載在唐朝人趙元一的《奉天錄》卷四里。

呂叔湘先生在《語文雜談》中認爲,張光晟說的“作”不是一般的“作爲”,而是專指“作賊”、“作亂”。張光晟的話意思是,首先是不要作亂,如果已經作亂了,就要幹到底。

張光晟先是跟着朱泚作亂,後來又投降朝廷,作亂了但是沒有幹到底,結果是被朝廷處死。張光晟說“一不作,二不休”,實際是對自己投降朝廷的後悔。

百無一用是書生

中國歷史上,“焚書”被人們稱爲是一種文化現象。“焚書”這種做法應該是對文化的一種踐踏。原因是書籍上所記載的各種思想不夠統一有的甚至是相對立的。通過焚書,封建統治者可以消除異己思想。由此觀之,封建專制時代不僅是政治上的,文化層面上也逃脫不了被專制的厄運。

古人云:“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在現在看來顯得很荒謬,但在封建時代的確如此,握有兵權的最高統治者纔是說話算數的人。正所謂:“順天者生,逆天者亡。”“天”就是最高統治者皇帝,文人縱然有骨氣,但只要你不順從皇帝的思想,在那個時代你的命運就會是悲慘的。

“焚書”之所以會在中國歷史上上演,這與中國的封建專制主義息息相關。“焚書”的目的便是要統一思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以便相傳萬世千秋。在國人的視野中秦始皇焚書最爲著名。小腳冰涼查閱史料,其實焚書的始作俑者並非秦始皇。在中國文化典籍中有歷史記載的比較著名的“焚書事件”就有四次。

1、秦孝公焚書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商鞅提出:“燔《詩》、《書》。”主張,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提出焚書的人。然而這一主張並沒有得以認真執行,因此對古代文化並沒有什麼大的破壞性。

2、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行政體制,不滿於儒生、遊士針對時政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採納丞相李斯提出的“焚書”建議。這起焚書事件,令無數文化典籍化爲灰燼。

3、梁元帝焚書

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兵攻破江陵(今湖北江陵),梁元帝認爲自己讀書破萬卷,仍免不了亡國,讀書還有何用?遂將書籍14萬冊燒掉。由此觀之,梁元帝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地而作出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爲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的區別。

4、乾隆皇帝焚書

乾隆從公元1773——1782年,歷時十年時間組織了360多位著名的文人學者編纂了《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對於保存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傳播古代學術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乾隆皇帝編書的根本目的在於推行文化專制主義,鞏固自己的皇權。乾隆曾兩次提出對古籍該“譭棄”的就“譭棄”,該“刪改”的就“刪改”。編書10年間,僅浙江省就焚書24次,就全國而言焚書數量可謂是數量浩繁,實則是中國文化的大災難。乾隆焚書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大規模的一次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