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形容春節的成語大綱

形容春節的成語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春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也是值得人們去重視的。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形容春節的成語,歡迎大家的閱讀。

形容春節的成語

形容春節的成語

萬事順意 幸福美滿 官運亨通 美夢連連

吉祥如意 萬事順利 榮華富貴 一帆風順

金玉滿堂 五福臨門 龍鳳呈祥 龍門精神

百業興旺 六畜興旺 五穀豐登 喜上眉梢

百業興旺 天豬守吉祥 旺旺吠財 豬年來福

恭賀新禧 吉星高照 恭喜發財 多福多壽

財運亨通 健康長壽 鯉魚躍龍門 開春喜臨門

春節的由來

(一)新春源於臘祭說

新春源於臘祭的說法頗爲流行,民俗學家段寶林先生就是這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之一。新春源於原始社會合祀衆神的“臘祭”,“臘祭”原是神農氏(一說伊耆氏)時代的“索神鬼而祭祀”,人們在歲月末用自己一年的收穫來報祭祖先、報祭衆神,並祀來年豐稔,稱“臘”。《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年。)“新春”條說:“關於新春的由來,或說源於上古社會的臘祭,臘即歲終祭衆神之名,因而新春乃是由一年農事畢後爲報答神的恩賜而來。”段寶林先生在《中國古代的狂歡節——新春、蜡祭與儺》一文中說:“新春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節日,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一般認爲其源爲上古的蜡祭。”

(二)新春源於巫術儀式說

王娟老師主要持此觀點。王娟老師在《中華文化講座叢書》第二集《中國的新春》一文中指出:“從新春一系列儀式活動來看,新春應該源於古代的巫術儀式,是古代原始信仰之一——巫術的具體表現。所謂巫術儀式,就是原始人相信,通過人本身的意志和力量可以調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發展。新春期間的各種活動,例如:飲食、祭祀、裝飾、娛樂、遊藝,以及新春期間的種種禁忌,包括語言、行爲、飲食等禁忌,都是圍繞着辟邪祈吉而展開的。人們通過自己的行爲、語言和表演等來驅趕或避開邪惡,並得到平安和幸福。隨着社會的發展,新春逐漸失去了其巫術的內涵而演變成一種慶祝活動。”

(三)新春源於鬼節說

此觀點主要在徐華龍先生的《新春源於鬼節考》一文中。徐華龍先生認爲:“古時候人們由於科學知識的貧乏和生產力的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常爲冬天的寒潮所侵擾,又爲糧食的匱乏所提心吊膽,早春更是青黃不接、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老人和兒童首先會因飢餓、寒冷及其他各種惡劣的原因而相繼死去。看到這種情景,人們會恐懼,會以爲是鬼神的作崇……一旦人們跨越了這樣具有神祕色彩、使人戰慄的節氣,纔會深感慶幸,歡呼雀躍,相互道賀,久而久之成爲一種習俗固定下來……因此,我們可以斷言,新春的歡度是因勝鬼的緣故。”

(四)有關新春的兩個傳說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宋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新春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一種說法是:“年”是一種爲人們帶來禍害的想象中的動物。關於“年”有很多傳說版本,有的說:“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也有的說,“年”是一種每到除夕便會出來傷害人和牲畜的兇殘動物,而後一種是流行的說法,但是這個說法也有不同的版本:

1.“年”獸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着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爲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熬年的傳說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熬年。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裏竄了出來,摸進人羣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着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爲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