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詩人蕭嵩的生平簡介

詩人蕭嵩的生平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蕭嵩(?-749年),字喬甫,號體竣,蘭陵人,唐朝宰相,梁武帝之後,後梁明帝玄孫。蕭嵩最初擔任洺州參軍,後得到連襟陸象先的提拔與宰相姚崇的賞識,累遷至尚書左丞、兵部侍郎。在擔任河西節度使時,蕭嵩用反間計除掉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又任用張守珪等名將,大敗吐蕃,被拜爲宰相,進封中書令、徐國公。他任相數年,並無治國之能,凡事唯唯喏喏,從無見解,後改任尚書右丞相,加太子太師。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蕭嵩致仕,此後在家安享晚年。天寶八年(749年),病逝家中,追贈開府儀同三司。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蕭嵩的.個人資料,歡迎閱讀!

詩人蕭嵩的生平簡介

生平

早期事蹟

蕭嵩相貌英俊,生有一部美髯,娶會稽賀氏之女爲妻,與陸象先是連襟。當時,陸象先擔任洛陽尉,又是宰相之子,士人爭相結交。而蕭嵩尚未出仕,無人關注於他。後來,一個叫夏榮的人善於相術,對陸象先道:“您十年之後能位極人臣,但不如蕭郎一門盡貴。”

歷任官職

705年(神龍元年),蕭嵩擔任洺州(今河北永年)參軍事,深受刺史桓彥範的器重,後被河北黜陟使姜師度表奏爲判官。

710年(景雲元年),蕭嵩改任醴泉尉,被中書侍郎陸象先引爲監察御史。次年,陸象先拜相,便引薦蕭嵩爲殿中侍御史。

713年(開元元年),蕭嵩擢升中書舍人,與崔琳、王丘、齊浣同列,雖學識淺薄,但卻受到紫微令姚崇賞識,歷任宋州刺史、尚書左丞、兵部侍郎。

節度河西

727年(開元十五年),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燭龍莽布支攻陷瓜州,生擒刺史田元獻,奪取城中輜重,而回紇也殺死河西節度使王君毚,河西隴右震動。唐玄宗便任命蕭嵩爲兵部尚書、河西節度使,判涼州事。

蕭嵩將裴寬、郭虛己、牛仙客招至幕府,又任命建康軍使張守珪爲瓜州刺史,安定河隴地區。不久,蕭嵩使用反間計,挑撥悉諾邏恭祿與吐蕃贊普的關係。最終,悉諾邏恭祿被贊普誅殺,吐蕃國力從此衰弱。

728年(開元十六年),吐蕃大將悉末明再次攻打沙洲,被張守珪擊退,又被隴右節度使張志亮擊破。八月,蕭嵩又命副將杜賓客在祁連城下與吐蕃軍交戰,大敗敵軍。捷報傳來,唐玄宗任命蕭嵩爲同中書門下三品。

擔任宰相

729年(開元十七年),蕭嵩兼任中書令,並遙領河西節度使,後又加封爲金紫光祿大夫、集賢殿學士、知院事,兼修國史,進爵徐國公。當時,蕭嵩的兒子蕭衡爲駙馬都尉,蕭嵩夫人則被玄宗稱爲親家母,恩寵備至。

733年(開元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逝,蕭嵩便推舉韓休爲相。韓休拜相後,剛正不阿,與蕭嵩意見不和時便發生爭執,甚至鬧到皇帝面前。玄宗將二人一同罷相,改任蕭嵩爲尚書右丞相,而韓休則爲工部尚書。

736年(開元二十四年),蕭嵩拜太子太師。

安享晚年

739年(開元二十七年),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因賄賂宦官牛仙童獲罪。李林甫素來忌憚蕭嵩,便趁機揭發蕭嵩用城南莊園賄賂牛仙童一事。蕭嵩因此被貶爲青州刺史,不久又起復爲太子太師,隨即致仕。

蕭嵩辭官後,在家怡養天年,種花養草優遊自樂,而且家財富足,子孫顯貴,士人都非常羨慕。749年(天寶八年),蕭嵩病逝,終年八十多歲,追贈開府儀同三司。

軼事典故

虛有其表

唐玄宗曾經很看重蘇頲,欲任用他爲宰相,但不想讓左右之人知道,便在夜間命正在值宿的中書舍人蕭嵩寫詔書。蕭嵩寫完後,玄宗見上面有一句“國之瑰寶”,便道:“蘇頲是蘇瑰的兒子,我不想使用他父親的名諱,你替我改正過來。”又讓人撤出帳幕中的屏風給蕭嵩使用。蕭嵩慚愧恐懼流出了汗,很久時間不能下筆,最後只改成“國之珍寶”,別的都沒有更改。蕭嵩退出後,玄宗將他起草的詔書扔到地上,道:“真是虛有其表。”

改任右相

蕭嵩請求致仕,玄宗安慰道:“我沒有討厭你,你何必要走呢?”蕭嵩道:“我擔任宰相,爵位已到極點,幸好皇帝沒有討厭我,我才能辭官。如果皇帝討厭我,我腦袋不保,又怎麼能夠自己選擇去留呢?”言罷淚流不止。玄宗感動的道:“你說得很實在,我還沒考慮好該怎樣決定,你先回家,晚上應該有使臣去。如果沒有使臣去,早晨你正常來上朝。”當夜,高力士到蕭府宣詔,改任蕭嵩爲右丞相。

家族成員

父親

蕭灌,官至渝州長史。

兒子

蕭華,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襲爵徐國公。

蕭衡,官至太僕卿,娶唐玄宗之女新昌公主。

孫子

蕭恆,蕭華之子,官至殿中侍御史。

蕭悟,蕭華之子,官至大理司直。

蕭勘,蕭衡之子。

蕭復,蕭衡之子,官至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蕭巽,蕭衡之子。

蕭升,蕭衡之子,官至太僕卿,娶唐肅宗之女郜國公主。

蕭鼎,蕭衡之子,官至蜀州別駕。

  蕭嵩的代表作品

審官思共理,多士屬惟唐。歷選臺庭舊,來熙帝業昌。

入朝師百辟,論道協三光。垂拱諮元老,親賢輔少陽。

登庸崇禮送,寵德耀宸章。御酒飛觴洽,仙闈雅樂張。

荷恩思有報,陳力愧無良。願罄公忠節,同心奉我皇。帝曰簡才能,旌賢在股肱。文章禮一變,禮樂道逾弘。

芸閣英華入,賓門鵷鷺登。恩筵過所望,聖澤實超恆。

夏葉開紅藥,餘花發紫藤。微臣亦何幸,叨此預文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