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唐朝詩人李白的詳細介紹及詩歌鑑賞

唐朝詩人李白的詳細介紹及詩歌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李白遊覽名山

唐朝詩人李白的詳細介紹及詩歌鑑賞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因爲文學這種東西不像是武功,不服打一架就行了,兩人擅長的類型不同,讀者的喜好不同,根本很難分出一個高下來。而有趣的是李白、蘇軾這兩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才子,他們的風格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也是因此,才經常被拿來比較。但是細細來看李白和蘇軾又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從唐詩和宋詞的風格來看,唐詩的氣度更加豪放,而宋詞則顯得更加閒淡,這和當時的社會情況是分不開的,李白生在盛唐時期,他是空前絕後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就像是天馬行空,常人很難想象,其中流露出的少許仙氣就足以讓常人仰望了,而且他的詩歌之中體現了他的自由、不羈的性格,所以被稱爲詩仙。而蘇軾則是出生在宋朝,宋朝時期各種文體的形式都有着發展,詩這種形式已經不可能超越唐詩了,所以另闢蹊徑,開發出了宋詞,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蘇東坡則是宋詞的巔峯。

兩人雖然都是奇人,但是李白的奇在於他的詩歌的意向高遠,不似凡間,色彩斑斕,繽紛壯麗,有着超越現實的氣度,那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瀟灑自由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就像是烈酒一樣。而蘇軾最大的奇在於無論什麼處境都能有着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能夠用一種“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態度來對待。所以說這兩個人其實沒有什麼高下之說,各有所愛罷了,但是這兩個人又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誰,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失色不少。

唐代詩人李白簡介

李白,想必大家對這個人物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的美譽。李白一生博聞多識,寫下了許多飄逸優美的詩歌。李白所寫的詩,用詞精美,字裏行間充滿了飄逸之美,給人以美的享受,無愧於唐代最偉大的詩人這一稱號。

李白的雕像

根據史料的記載,李白出生在公元701年,出生的地點大約是在西域的碎葉城。李白從小便十分的聰慧,五歲的時候他就能夠背誦六甲,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神童。等到李白十五歲時,他出口成章,寫得一手好詩。李白寫的詩受到了當時上層名流的賞識,李白也變得愈發有名了。不同於尋常讀書人蔘加科考步入仕途的經歷,李白一直很喜歡習武練劍,想要做一名浪跡天涯的俠士。

公元724年即開元十二年,已經二十四歲的李白,離開了生活多年的家鄉。在李白仗劍遠遊的途中,李白感慨於美麗壯闊的自然風景,寫下了無數詩歌。等到公元742年即天寶元年,已經四十二年歲的李白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唐玄宗在看過李白的詩集後,立即召李白進宮,並親自去迎接他。最後,唐玄宗封李白爲翰林,隨時陪伴在他左右。但好景不長,有許多人嫉妒李白能夠得到唐玄宗的`賞識,李白自己也厭惡當時奢靡的生活,於是李白便遠離了宮廷。

公元762年,已經六十二歲高齡的李白因病而亡。李白在臨死之前還寫下了一篇名爲《臨終歌》的詩詞,這篇詩歌總結概括李白的一生。

李白故居在哪裏

現在對於各種歷史名人出生地之類的爭奪非常的多,而李白也成爲了爭奪的焦點,一般來說,現在認爲李白出生在中亞碎葉,也就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城。但是因爲很小的時候李白就來到了中原,所以現在李白的故居其實在四川的青蓮鎮。

李白的故居

光從“青蓮”二字就可以看出這兒和李白這個“青蓮居士”的淵源。李白很小的時候應該就已經回到了中原,而且根據史書的記載,他還曾經在這兒秦連珍隱居讀書好多年。青蓮鎮面23.4平方公里,是亞熱帶的季風氣候,氣候溫暖宜人,上清水秀,非常適合居住。青蓮鎮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歷史文化小鎮,早在唐初的時候就因爲濂水流經此處被命名爲清濂,後來因爲自號青蓮居士的李白在此定居過,所以爲了紀念李白改名成了青蓮。

青蓮鎮有着非常深厚的歷史底蘊,造就過李白這樣千年難遇的奇才,也是世界上李白遺蹟保存最爲完好的地方,而且這裏本身就有着非常獨特美麗的風光,所以是綿陽市的重點旅遊景區,其中比如太白祠,隴西院,磨針溪等旅遊景點都能夠讓遊客跟着詩人的足跡,去看一看當年的故事,隔着千百年的風霜雨雪感受到當年李白的豪情壯志。其中太白碑林更是不得不去的好地方,優秀的石雕工藝,和傑出的書法技巧,是將李白文化和現代休閒結合一體的藝術園林。

李白當官失敗原因是什麼

衆所周知,李白的政治生涯是比較慘淡的,所以歷史上留名的是那個詩人李白,而不是某某官員李白。然而縱觀李白的一生,會發現他幾乎很少讚揚自己的詩才,反而對於自己經世濟民的能力大加吹噓,可以說他的詩歌和他的政治是分不開的,他寫詩的目的也有一部分在於從政,那麼李白爲什麼當官還這麼失敗呢?

李白當官失敗惆悵坎坷

李白當官失敗要從幾個角度來分析,首先從當時的社會情況來看,當時的時候雖然不說是世道混亂,但是已經到了盛極而衰的程度,因爲前代人大肆加強官僚階級的實力,但是的朝政幾乎都把持在皇室宗親、官僚貴族的手中,而李白這麼一個不願落於人後的狂才,偏偏出身低微,自然很難出人頭地。

其次從李白自身的角度來看,他出身實在不好,在史書中他的身世都不太明朗,當時他自己說的也含含糊糊,可見李白的出身其實是很卑微的。而且他的政治才能也很值得懷疑,雖然他自己聲稱很有才,但是一個會寫詩的人不代表他就能治理好國家啊,試想他在唐玄宗宮中擔任翰林學士兩年,難道都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政治才能嗎?到底是因爲小人的讒言陷害,還是李白的政治才能真的有限很難得治,不過從他進京之後的表現來看,確實和他所說的自比諸葛相去甚遠。

再來從性格上來看李白實在是太傲了,也太狂了,不只是讓高士奇脫鞋,看不起那些個宦官皇親,甚至就連唐玄宗都不怎麼被放在眼裏,這在古代封建王朝是大忌,就算真有驚天動地的才能皇帝也不會用你,畢竟封建統治者要的是一羣奴才,而不是一個狂人。

詩人李白俠客行賞析

唐代的李白不僅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他更是一個志在四方的俠士。根據史料的記載,李白年幼時期便十分的聰慧,五歲時便會背誦六甲。但在他慢慢長大成人時,李白卻對劍術情有獨鍾,一直想要成爲一名俠客。爲了實現這個心願,李白在其二十四歲那年,拜別父母,仗劍遠遊。

《俠客行》

《俠客行》便是李白所寫的一首歌頌古代俠客的五言詩。全詩共一百二十個字,在當時看來篇幅也不算很長。《俠客行》的前四句描寫了唐代俠客們所穿的服飾,所用的兵器以及他們的坐騎等。李白用寥寥幾個字就刻畫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唐代俠士的形象,可見李白在文學上的造詣極高。接下去就是引用了古時候一些有名的俠士事蹟,用來進一步歌頌俠士的風采與仗義,描繪出俠士高大而光輝的形象。同時,詩人也婉轉的表達了自己心中遠大的抱負以及想要實現自我價值,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心願。詩歌的最後幾句表達了即使俠客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但不可否認的是俠客仗義的精神以及無人能及的風骨,俠客單憑這兩樣也能流芳百世。

《俠客行》這首詩大約是李白在公元744年即天寶三年所寫的,當時唐代遊俠之風盛行,人人都有一顆想要成爲俠士的心,連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從小便愛好劍術,可以說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當時李白應該剛剛被放逐出京城,遠離了政治中心,但李白卻毫不氣餒,認爲自己最終還是會有所作爲的。

李太白的憶秦娥簡介

從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唐代大詩人,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大多所寫的都是詩歌,很少會寫詞。李白是很少寫詞,但不代表他沒有詞流傳下來。李白所寫的詞中較爲有名的一首便是《憶秦娥?簫聲咽》了,同時,這也是唐五代時期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詞了,被世人廣爲傳誦。

《憶秦娥?簫聲咽》

李白所寫的《憶秦娥?簫聲咽》描述了一位女子思念遠方愛人的痛苦之情,有着一股哀愁之感。此詞的上片直接描寫了秦娥思念愛人的場景。不知何時傳來了一陣玉簫的聲音,正在夢中與遠方愛人相會的秦娥被玉簫聲給驚醒了。玉簫的聲音很是悲涼哀怨,此時窗外正懸掛着殘月,倍感淒涼。秦娥的夢雖然被玉簫聲給打斷了,但秦娥還是沉浸在自己的夢中無法自拔,因爲夢中有她的愛人。但無奈現實中她的愛人不在她的身邊,陪伴她的只有天邊冰冷的殘月。

此詞的下篇卻由秦娥個人思念愛人的哀怨轉換成了歷史的憂愁,加深了詞的意境。李白通過對秦朝的古道,漢朝的陵墓進行了描寫,時間匆匆而過,這些王朝的遺蹟已經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無論當時這個王朝是多麼的強大都阻止不了時間的流逝以及王朝的衰亡。各種景物相結合,形成了一片蒼涼之感。

《憶秦娥?簫聲咽》全詞的意境十分的深遠,風格恢弘壯麗,李白用短短四十六個字描繪了一幅壯觀的場景,是少有的傳世佳作。古今衆人對這首詞的評價極其的高,有“百代詞曲之祖”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