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蜀中九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蜀中九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蜀中九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蜀中九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古詩《蜀中九日》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蜀中九日》的譯文

農曆九月初九登上望鄉臺,身處他鄉設席送客人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卻奈癡情的鴻雁在此時從我的家鄉翩翩飛來。

作品賞析

因爲本詩抒發了佳節思親的感情,,九日登高,遙望故鄉,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脫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爲何還要南來,形成強烈對比,把思鄉的愁緒推到高峯。問得雖然無理,卻烘托了感情的真摯,給人以強烈的感染。(要點:抒發佳節思親的感情;不得北歸,偏要南來,形成對比;無理之問烘托真情)這首詩在語言上運用了日常口語,如“他席他鄉”、“那從”等,顯得淺近親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厭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獨在南方思念親人然而卻不能北歸,而第四句則採用反問“鴻雁那從北地來”,與前一句形成強烈的對比,看似“無理之問”,卻使詩人的思親之情顯得特別真切動人。

導讀: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進行夜間軍事演習。演習中,一名日本士兵“失蹤”,日軍憑此藉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拒。20分鐘後,這個士兵已自行歸隊,但日軍大隊長仍下達命令,攻擊宛平城。此時已是次日凌晨4時50分……

這是“盧溝橋事變”的開端,隨後這一事件演化成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

76年後,我們重新回看這段歷史,價值何在?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一般史論的重點,在於研究這一“偶發事件”爲何演變成中日兩國全面的長時間的戰爭狀態。以“事件”之因,來探求戰爭之果,如此短促的邏輯結構——顯微鏡般的考察,事件“事實”越清晰,其在歷史進程裏的意義卻可能越模糊。“盧溝橋事變”,何嘗不是一系列前因之結果,作爲一種轉折性的因素,它又導致一系列的後果。如此,纔是正當的歷史觀。因而,時至今日,當我們有條件以相對豐富的史實爲基礎,可以拉開足夠長的時間與足夠大的空間,在中國自身現代化過程與全球性格局的互動關係裏,重新審視這一事件的`價值,我們的結論,當然不同。

領導以北伐爲標誌的國民革命的及其國民政府,需要解決兩大結構性矛盾:對內求國家統一,對外求民族平等——這實爲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所面臨的國家性難題。北伐成功後,的選擇是:對內繼續消滅反側,對外暫時忍耐待時。亦即“先安內,後攘外”。這一道路,歷史學家郭廷以先生的評論是:“在步驟上亦自言之成理,豈奈爲勢所不許可。”

所謂“勢所不許可”,以中日兩國關係觀察,“九一八事變”後的不抵抗,失去東三省,按“後見之明”的研究者的歷史覆盤:日本執政當局亦有文官集團與軍人集團之別,當時國民政府雖無能力全面對抗日本,但完全的不抵抗,反作用於日本當局,遂使軍人集團氣焰日彰。其結果,軍人集團一路狂飆,演進至“盧溝橋事變”之時,完全控制日本政局。其擴張之心侵略之行,再無國內的制衡之力。內外之間,略有閃失,稍微失衡,後果便難以收拾。

“九一八事變”,以及東三省之失,再次昭示中國現代化轉型之艱難。如果說晚清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亦即傳統中國如何走向現代國家,其特殊之處,按歷史學家金衝及先生所論:近代中國一切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現代化轉型之際,中國與現代化先發國家——“中國/列強(帝國主義)”的矛盾,纔是我們理解晚清以及民國,甚至當代中國核心性與結構性矛盾之一。自戰爭開始,其後的第二次戰爭,以及甲午海戰,無不是傳統中國“忍無可忍”之下被動而倉促的應戰。也差不多無有例外,每次對抗外侮,都伴隨着國內政治格局的動盪。第二次戰爭,甚至內(對抗太平天國)外兩場戰爭,由此導致的國內政治格局,至1894年的甲午海戰,結果顯現:“李合肥一人對一國。”(梁啓超語)中國內部的糜爛,已無能力以一國之力應對外侮。這當然悲哀,卻是事實,亦是傳統中國結構性矛盾之必然。

對抗外侮,已無動員並組織一國之能力,清亡,沒有意外。1911年,辛亥革命後,如何在列強壓迫下,建立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國家,便是當政者歷史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