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關於馬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馬的古詩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關於馬的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馬的古詩有哪些

1.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

2.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李頎《古意》

3.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4.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李頎《古從軍行》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6.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7.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

8.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岳飛《池州翠微亭》

9.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10.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11.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楊炯《從軍行》

1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13.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杜甫《江漢》

14.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柳永《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15.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張祜《集靈臺其二》

16.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7.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飲酒其五》

18.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9.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李賀《夢天》

20.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21.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王績《野望》

2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23.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峯無語立斜陽。——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24.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25.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26.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方岳《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27.相逢意氣爲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王維《少年行四首》

28.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29.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30.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31.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2.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辛棄疾《鷓鴣天》

33.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遊》

34.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35.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36.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37.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劉禹錫《始聞秋風》

38.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39.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皇甫冉《春思》

40.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41.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42.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43.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44.寶馬雕車香滿路。——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45.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46.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王昌齡《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47.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柳中庸《徵怨》

48.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王昌齡《出塞二首》

4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0.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拓展知識】

古詩的作詩要求

漢字的象形性使古典詩歌富於形象性,例如,美國詩人龐德認爲,漢字的`“春”就是“太陽低伏在草木茁壯成長的枝幹之下”,所以,由漢字組成的詩句,就像一組組活動的圖畫,使讀者能擺脫語音語法而直接進入詩人描繪的境界。

漢字對中國詩歌的形式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

1.句子的整齊

古典的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體詩和近代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例如:

關關睢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詩經·關睢》)

2.平仄和對仗

平、仄是漢語聲調的兩大類。在近代詩和詞、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在一些位置上,一定用平聲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須用仄聲字。例如:

灑篁留密節,著抑送長條。

(韓愈:《春雪》)

對仗指一聯詩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屬同一類,例如“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東”和“西”,“圃”和“園”,“青梅”和“綠草”,“發”和“開”,各自相對。

3.詞藻和句法

因爲每一個漢字基本上都是一個兼具形音義的獨立單位,而且很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字與字之間粘合的關係多種多樣,所以,這種粘合而成的詩歌中的詞藻,就顯得異常複雜多樣。例如,在“風”字後面再加一字,可以構成很多詞語:風姿、風物、風雷、風霜、風鬟等。

在句法方面,因爲漢語的特點(如缺乏形態、結構靈活等等),還有漢字的獨立性,在古典詩歌中,常常出現把兩個漢字拆開,或者把某些漢字從後面移到前面的情形。典型的詩句是杜甫的“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正常的句法應是“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