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辭賦精選 > 《逐貧賦》賞析

《逐貧賦》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逐貧賦》的作者揚雄字子云(公元前53~公元18)。西漢學者、辭賦家。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人。下面是《逐貧賦》的賞析。

《逐貧賦》賞析

《逐貧賦》是揚雄晚年的作品。此賦描述了作者想擺脫“貧兒”卻根本甩不掉的無可奈何之情景。首段“舍汝遠竄”以下到“勿復久留”幾句說,揚雄想捨棄貧兒,故而跑到崑崙之巔,但貧兒卻跟着在天上飛;揚雄躲到山崖裏,貧兒也跟着上山來;揚雄搖着船躲到海上去,貧兒也跟着來到海上;揚雄走,貧兒也走,揚雄停下來,貧兒也停下來;揚雄質問貧兒爲何要這樣跟着自己,他要貧兒趕快離開他,一刻也不能耽擱。由此可知,揚雄想擺脫貧兒,他到處躲,但就是躲不掉,這實際上是他自己辛酸生活的藝術描繪,他用的筆調卻是輕鬆的、充滿玩笑的,這種自嘲自解的戲謔很有一種黑色幽默之美感。

另外,《逐貧賦》對貧兒答語的描寫也充滿了黑色幽默之美:“堪寒能暑,少而習焉。寒暑不忒,等壽神仙。桀跖不顧,貪類不幹。人皆重蔽,予獨露居;人皆怵惕,予獨無虞。”貧兒說:“主人倒是不錯啊,你從小就經得住寒暑的侵襲,你簡直就是不會死的神仙,那些盜賊和貪官從來也不會來打擾你,別人要幾重門鎖着纔敢睡,你卻敢在露天下睡,別人都提心吊膽的,你卻從來都沒有擔憂。”揚雄在這裏用開玩笑的語調來寫貧兒的辯解,這實在是一種黑色幽默,由此可以見出揚雄抒情賦的大膽和幽默,顯露出一種獨特的美學色彩。

揚雄在《逐貧賦》顯示了一種新的態度。那就是對貧窮——物質窮乏的態度。在他酸溜溜的口氣中,讀者能發現中國人“一分爲二”思維方式對生活本身發生的影響。在這種思維方式裏,關鍵不在於怎樣生活或生活得怎樣,而在於如何解釋生活、解釋得怎麼樣。這種典型的唯心主義生活觀、幸福觀後來構成了中華文化傳統的重要部分。這種生活觀的負面影響是較大的,它往往導致人們隨遇而安,安於現狀,不能或不願改善生活,而只是改變對自己生活的判斷。揚雄的'虛弱無力和無可奈何在這篇文章裏表現得很充分,他沒有能力過上更好的生活,他便設法把不好的生活解釋爲好的生活。

雖然是自欺欺人,但獲得心理平衡,這纔是最重要的。他試圖找出貧寒生活的優點,找出富貴生活的不足。這種努力,後來在道德層面上得到了完成,那就是:富貴的,總是不道德的,至少是道德可疑的;貧寒的,則往往是因爲道德高尚。富貴變成了道德負號,貧寒則成爲道德正號。於是,精神的獎勵就彌補了物質的匱乏,甚至成了生活中的畫餅。揚雄的這篇《逐貧賦》,可能就暗示着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的這一深刻轉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