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高二課件 > 高二班會課課件大綱

高二班會課課件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高二班會課課件一

教育目標

高二班會課課件

1·讓學生明白目標對成功的重要性。.

2·讓學生能夠制定出自己的人生目標、近期目標,明確實現目標的路徑和方法。

班會準備

1·網上搜集與目標相關的故事與文章。

2.製作課件及供學生填寫用的表格。

活動過程

一、班會引入——我們的目標

分科對大家來說其實就是定下了一種新的方向、新的目標。我們這艘大船既然已經起航,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是:我們的大船要駛向何方?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的問題,就如你想去旅行,你得先確定到哪裏。你想去買東西,你得先明白買什麼東西;你坐車,你得有目的地;你想要考大學你得明確自己想上什麼樣的大學,想上哪個大學!

同學們,我們這節班會的主題就是希望大家對目標有個清晰的認識。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是否知道高二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

生1:意味着我們高中已經過了三分之一,意味着我們離高三很近了。

生2:意味着我們應該好好地紮實地學習,爲高三奠基。

生3:意味着我們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去玩耍,貪玩的心應該收回了。

生4:意味着我們要認真對待我們的學習,意味着我們成人了,應該更懂事,學習上的事情應該更加積極主動,而不是靠老師逼着才學習。

師:高二,我們既然選擇了文科,文科便是我們的方向,即我們前進的目標,在以後學習的路上大家也就都有了方向的指引。但這只是一個大的方向而已,對於兩年後我們的畢業目標是什麼,我們思考過嗎?或者我們的人生的目標,我們想過嗎?

生1:我要考一所好點的大學,我要讓我的父母過上好的生活,我要給他們優越的晚年生活。

生2:我要當一名律師,我喜歡這個職業。

生3:我體育很好,我要報考好的體院。

生4:我要掙得像姚明一樣多的錢,我相信我能。(掌聲)

生5:我想當一名公務員,感覺公務員挺輕鬆。(笑聲)

生6:我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但我肯定要上一本。

二、故事啓迪——目標指引成功

師:大部分同學都有自己的一個目標,那麼我們爲什麼要有自己的目標?

生1: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讓我們爲這個目標去努力奮鬥。

生2: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目標或者想法,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那就如同行屍走肉,.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生3:目標就是指引我們前進的燈塔,在我們學習累的時候,在我們想要懈怠的時候,想想自己的目標,我們就會重新振作起來,再次向我們的目標前進。

師:剛纔的問題大家分析得很透徹,明白了我們爲什麼需要目標。下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看不到目標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1 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籠罩在濃霧中,在海岸以西2 1英里的卡塔林納島上,一個34歲的女人涉水進入太平洋中,開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遊過這個海峽的婦女。這名婦女叫費羅倫絲·柯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從英法兩邊海岸遊過英吉利海峽的第一個婦女。那天早晨,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霧很大,她連護送她的船都幾乎看不到。時間一個鐘頭

一個鐘頭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注視着她。在以往這類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問題不是疲勞,而是刺骨的水溫。1 5個鐘頭之後.她被冰冷的海水凍得渾身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幾十分鐘之後,人們把她拉上了船。而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

只有半英里!當別人告訴她這個事實後,從寒冷中慢慢復甦過來的她很沮喪,她告訴記者,真正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爲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目標,就找不到自己努力地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動力,奮鬥中的困難就會讓我們自暴自棄,半途而廢。

師: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就會故事中的費羅倫絲·柯德威克一樣,看不到方向,使自己功虧一簣。所以,我們要有目標,要有方向。成功始於選定方向。接着再看一個故事《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叫比塞爾的村莊,它靠在一塊1 5平方公里的綠洲旁,從這裏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時間。可是在肯。菜文1 9XX年發現它之前,這兒的人們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沙漠。爲什麼世世代代的比塞爾人始終走不出那片沙漠?原來比塞爾人一直不認識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沒有方向的他們只能憑感覺向前走。然而,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一個人若是沒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會走出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終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從肯·萊文發現這個村莊之後,他便把識別北斗星的方法教給了當地的居民,比塞爾人也相繼走出了他們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爾已經成了一個旅遊勝地,每一個到達比塞爾的人都會發現一座紀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高二班會課課件二

教育目標:

1、 通過活動,增強同學們的班集體意識,形成集體榮譽感。

2、 通過活動,養成自信、樂觀、友善的品格;培養與人溝通的能力。

課前準備

1、 調查學生對班級的印象,瞭解班級中的好人好事,以及同學日常生活的精彩片段;全班創作、學唱班歌《有你參與,十三更美好》。

2、 蒐集學生生活中的“班級問題”,挑選典型事例排演成情景劇。

3、 挑選主持人,和主持人準備串詞。

4、 製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主持人是班主任和學生,以下簡稱“師”和“生”,課前播放音樂《衆人划槳開大船》)

生:同學們,在一陣優美的音樂聲中,我們的主題班會開始了。

師:我是班主任。

生:我是xxx。今天的班會由我們師生共同主持。

師: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來開始我們的班會課。

一、 認識我們的班級,發現“我”自己

(投影展示)

生:今天班會的題目是“讓班級因“我”更精彩。老師,您能說說爲什麼我們要開展這樣的活動呢?

師:開展這次活動,主要源於兩件事,一是通過上學期至今,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參與班級活動不夠積極,班集體凝聚力不太強,覺得班級比較冷漠;二是上週與一個同學聊天,說到班上存在的問題,她安慰我說:“老師,班級有問題是正常的,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改變的,我們這學期不是有所好轉嗎?”古人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意思是說,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於是我就想到了一個問題:一個小小的“我”,如何儘快融入自己的班級呢?或者說,一個美好的班級,需要我們每個小小的“我”怎樣來經營呢?

生:的確,我也發現了老師您說的這些問題,我們班的同學還據此編排了一個情景劇。下面請欣賞《爲什麼我的真換來的總是痛》(幾個班級問題情景再現)

生:謝謝大家的精彩表演。

師:看完短劇,劇中人物是同學們綜合班上個別同學的`不良行爲而虛構的,不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允許對號入座。

生:下面請同學們來談談自己的“觀後感”。

師:大家談的都很深入。我認爲,在班級中,當“我”發現自己不被接納時,首先要反省自己的不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爲我的一舉一動,都影響着別人的生活,體現着班級的形象。

生:我們還準備了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家可能很熟悉的兩個人,一個是英國首相丘吉爾,一個是生物學家弗萊明。這是一個關於助人與被助的故事。

二、舉世無雙的報酬-丘吉爾和弗萊明的故事

在英國的蘇格蘭,有一位貧苦農夫,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有一次他在田裏耕作時,忽然聽到附近的泥沼地帶有人發出呼救的哭泣聲,他當即放下手中的農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邊,發現有一個男孩掉進了糞池裏,他急忙將這個男孩救起來,使他脫離了生命危險。兩天以後,一位高雅的紳士駕着一輛華麗的馬車來到了弗萊明所住的農舍,彬彬有禮地自我介紹說,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親,特此前來道謝。這位紳士表示要以優厚的財禮予以報答,農夫卻堅持不受,他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報酬。”正在互相推讓之際,一個英俊少年突然從外面走進屋來,紳士瞥了一眼便問道:“這是你的兒子嗎?”農夫很高興地點點頭說:“正是。”紳士接着說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讓我爲你的兒子盡點力,讓我們訂個協議吧,請允許我把你的兒子帶走,我要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這個孩子也像他父親一樣善良,那麼他將來一定會成爲一位令你感到驕傲的人。”鑑於紳士的誠心誠意,農夫只好答應了他的提議。

紳士非常講信譽,重承諾,不但把農夫的孩子送到學校讀書,而且還供他到聖瑪利醫學院上學,直至畢業。 這個農夫的孩子不是別人,他就是後來英國著名的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教授。他於1928年首次發明了舉世聞名的青黴素,後來又經過英國病理學家弗洛裏和德國生物學家錢恩的進一步研究完善,於1941年開始用於臨牀,並於1943年逐漸加以推廣。青黴素被公認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原子彈和雷達相併列的第三個重大發明。

而上面提到的那個紳士便是英國上議院議員丘吉爾,他那個被農夫救起的兒子後來成了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二戰時期的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爵士。

誰也沒有料到,一個農夫救起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對後世會發生如此重大的影響,他自己的兒子也因此而獲得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日後竟然會成爲英國著名的細菌學家和青黴素的發明者。貴族的兒子因肺炎嚴重,病倒了,經過注射青黴素,他的身體得到了痊癒。丘吉爾首相在二戰中的卓著功勳無須贅述,弗萊明教授發明的青黴素也不知拯救了多少過去根本無法拯救的生命,真是爲全人類造福不淺。從這個意義上講,那位行善積德的農夫所得的報酬是最高和最優厚的,也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