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三年級課件 >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精選12篇)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課件準備工作,無論哪種類型的課件,都是教學內容與教學處理策略兩大類信息的有機結合。那麼課件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精選12篇)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1

循環小數

一、簡析教材

循環小數是個新知識。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教材通過例7和例8,先讓學生做除法。通過實際計算,發現這些除法無論除到小數點後面多少位都除不盡。根據學生計算出的除法豎式,讓學生觀察它們商和餘數的關係,由於餘數是重複出現,商也重複出現,而且這樣的重複是循環不斷的,從而引出循環小數的概念。進而簡單介紹循環小數的簡寫。接着,教材通過兩個數相除時商的兩種情況介紹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最後簡單教學循環小數的近似值。

以前學生對小數概念的認識僅限於有限小數,學了循環小數等概念,小數概念的內涵進一步擴展了,學生認識到除了有限小數以外,還有無限小數。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和掌握循環小數的概念;掌握循環小數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3、思想目標: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法學法

依據新課程的理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在教學中採用瞭如下的教學學法。

1、以趣激趣,引入新課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斯基指出:“如果教師不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情懷,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就會成爲學生的負擔。”可見,新課導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課開始,我採用故事情境法,讓學生體驗“循環”的意思,從而說說生活中的“循環現象”,深入理解循環的意義,爲後面學習新知作個好的鋪墊。

2、主動探索,建立認知

新課程指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依據這一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一個小組計算的動手情境,讓學生動手計算,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通過讓學生試算、觀察、比較、討論等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立多層次多網絡,讓學生更深入理解小數還可以分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中還有循環小數等。

3、練習中滲透數學思想

好的練習設計能夠鞏固學生的知識,進而延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完新知後,我設計了三類練習,一類是填“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循環小數”,在學生填完後我適當進行總結,深入滲透“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但無限小數不一定循環小數;有限小數一定不是循環小數”的思想。第二類是練習循環節的近似值,這也是本課的教學內容之一,主要讓學生理解循環小數的簡寫形式時進一步鞏固以前學過的求近似值,加強知識間的聯繫。最後我設計了一道“趣味數學”題,一方面讓學生學研究循環小數的規律,另一方面感受數學給我們帶來的內在美。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1、講故事“從前有座山……”讓生說說爲什麼這個故事講不完?

2、揭示“循環”,讓生舉例生活中的循環現象。

3、引入到數學現象中。

以故事引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現在課堂所追求的一種情境教學。並讓學生結合生活說說循環現象,爲新知教學架樑鋪橋。

(二)探索新知

1、小組合作計算四道題目,其中一道的商是除的盡的,三道的商的是除不盡的。並組織討論:將這些商分分類,你們發現了什麼?

2、交流總結得出: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以及循環小數。

3、重點研究:循環小數的特徵(得出定義及探索是怎樣發現它是循環小數的)

4、讓學生出題判斷是否是循環小數,加強理解循環小數的定義。

5、深入得出:循環小數一定是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不一定是循環小數,有限小數一定不是循環小數。(並舉例證明)

6、看書並教學循環小數的簡寫形式。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我採用小組合作探索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地研究小數的兩種形式: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及循環小數。這充分體現新課標提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最後一個環節的設計――看書質疑,對新知及時進行鞏固,並讓學生提出想學習循環小數的簡寫形式,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三)練習設計

1、填空(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循環小數)

(1)出示六個數,你們有什麼疑問?(3.1604是什麼意思?)並教學三個循環節的寫法。

(2)讓學生填空。交流並小結:先選出有限小數,再做無限小數,從無限小數中得出循環小數。滲透數學思想。

(3)教學循環小數的近似值。

2、填空:用““四捨五入”法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

3、判斷題:錯的說說原因。

針對本課知識點較多,我在練習設計時考慮到多層次、多角度。並在第一題的練習中滲透數學思想,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7-8頁。

教學目標:

1、學習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筆算方法;

2、指導學生觀察、思考計算方法;

3、學會估算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商。

教學重點:

被除數十位上的餘數再除

教學難點:

被除數十位上數不能整除與個位上的數一起再除

教師準備:

掛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請同學們把這5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兩個班,每個班能分到多少個?

二、新課學習:

1、動手分一分,說一說,

2、我們一起來寫出算式:(弄清算式中每個數字的意思)

3、52÷2=26(個)

26

/--- ̄ ̄驗算:26

2/52×2

4----

-----52

12

12

-----

4、讓我們來驗算一下。(讓學生自己選擇說明或是計算的方法)

5、邊說邊做:

78÷3=84÷6=92÷2=80÷5=

6、驗算上面的計算題。

7、根據三個數量,請你提出一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想想做做第5題)

8、估算:你能估計出下面各題的商是多少嗎?

64÷5=85÷3=95÷4=91÷2=

(10多)(20多)(20多)(40多)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第8頁想想做做

四、:

說說今天學的除法和以前學的有什麼不一樣?

五、佈置作業:

P8“想想做做”第2、4題。

六、教學後記: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不同題型,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練習(練習三第1題)。

6×7+4= 2×8+6= 7×9+5=

5×5+3= 3×9+7= 8×6+4=

2.提問: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乘法計算順序是什麼?在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什麼?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練習三第2題。

43×8= 7×44= 39×5= 75×6=

3×284= 9×263= 6×724= 355×8=

學生分組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注意連續三次進位的題目,指名回答時要讓學生說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幾,是如何得到的。

2.練習三第3題。

(1)出示題目中條件,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小云有5本相冊,每本96張照片;小蘭有4本相冊,每本126張照片。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小云有多少張照片?

小蘭有多少張照片?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練習三第4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三第5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5.對比練習(練習三第6題)。

13×3= 2×14= 24×2=

16×3= 4×14= 24×3=

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上下兩道題,說一說有什麼不同?你是如何發現的?再動手計算。

三、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生,你獲得哪些解決問題的經驗?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並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暑假裏,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並根據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並試着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2)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彙報。

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三、拓展應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⑴、一共有多少塊餅乾?

⑵、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麼?要注意什麼問題?

五、作業:作業本中的相關作業。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用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秋天師播種的季節,爲了今後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綠色,今天我們就要去進行植樹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觀察圖片,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解決“每組3人,可以分多少組?”可以怎樣列式,並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36÷3”的算式後,引導學生思考怎麼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在()裏填上“>”“<”或“=”。

48÷4()84÷4 720÷8()720÷9 24×3()24×2 26÷2()26×2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計算,可以先用除數去除被除數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數的個位數,然後把兩次除得的結果合起來。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來計算。生活中有很多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同學們要做一個有心人,下課後,我們可以試一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還能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基本掌握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

2、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藉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教學重難點:

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基本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課前準備:

口算卡片、幻燈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

表內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

複習除法筆算的格式。

9÷2=

指名板演。提問各部分名稱。

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除法。

二、新授

1、教學40÷2。

出示場景圖。

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麼。

出示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0÷2

2、教學46÷2。

先自己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後告訴你的同桌。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十,也就是20。出示第二個問題:平均每個女孩買多少枝?

3、練習。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6÷2。

4、教學筆算46÷2。

先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後和同桌交流。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口算的想:40÷2=20 6÷2=3 20+3=23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選擇幾題說說算理。

自學除法筆算的方法。

指導筆算除法的順序和方法。

提問:2爲什麼寫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個4是怎麼來的?

第二個和第三個6分別是怎樣來的?

三、練習

做做第1題。

說明46÷2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板書2 46說明豎式的寫法,以及在橫線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第2題。

課堂小結

討論並指名回答。

作業

直接寫得數。

寫完後比一比每組兩題在計算上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1)先獨立做前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比一比兩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完成後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在遊戲比賽中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並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知道對摺後,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2、通過判斷,辨析和驗證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理解,並認識對稱軸,根據特徵會找和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讓學生初步感知幾何圖形的美,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並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教學難點:

根據特徵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準備

媒體、圖形等。

教學過程:

一、比賽引入,初步感知。

1.女同學和男同學比眼力,老師分別給你們看一個圖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麼?出示:相關圖形的一半,

女:蝴蝶、飛機、

男:木梳、電筒、

宣佈比賽結果,激化矛盾

男生覺得比賽內容不公平,女生猜的圖形另一半與看到的一半一樣,他們猜的圖形兩邊不一樣。

女生猜的圖形兩邊真的一樣嗎?(媒體演示)你發現了什麼?

認識完全重合(板書)

5.再次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A.出示:半張電話圖形,男生猜一猜是什麼圖形?

B.能用最簡單的方法驗證電話圖形兩邊完全重合嗎?

C.演示:“對摺”、“完全重合”

D.學生動手驗證樹的圖形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說驗證結果。

學生得出結論:對摺後,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板書)

6.認識對稱軸

二、自主探究,體驗新知

1.判斷下列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雙喜圖在判斷中進一步明確對摺後,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中間的直線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同一方向的一雙鞋對摺後,圖形兩邊沒有完全重合,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的認識。

C、兩條相對的魚

D、葉子圖

2、用手式比劃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字母:E T 漢字:中田)

3.判斷圖中紅線是對稱軸嗎?(小組討論)

只有沿紅線對摺後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紅線纔是圖形的對稱軸。

4.小結:我們怎樣來判斷圖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三、動手操作,內化新知

1.以小組爲單位挑出軸對稱圖形

A、每組都有一張信封,信封內有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圓各種圖形,學生動手驗證出軸對稱圖形。

B、學生動手找出各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C.小組彙報

2.小結: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四、課堂總結,拓展提升

生活中有許多軸對稱現象,你能舉例嗎?

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欣賞對稱的美。

3,學生製作軸對稱圖形

總結:你是怎麼剪的?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8

教學內容

例1:橫向條形統計圖

簡單的數據分析

例2: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

例1: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求平均數

例2:用平均數來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13——14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兩種統計圖,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3、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教學重點:

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

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第38頁例1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橫向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種統計圖,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並理解圖意)

如果超市的王經理,現在很想知道超市上週四種品牌礦泉水的銷售情況,還想知道下週該進些什麼品牌的礦泉水。你有什麼好辦法?(統計)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縱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

說說這個統計圖與以前見過的統計圖有什麼不同?

2、它的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

3、根據統計表,你能完成下面這份統計圖嗎?

3、學生討論並說明如何完成統計圖。

4、提問:如果用橫軸代表銷售量,用縱軸代表不同的品牌,該怎樣設計這樣的統計圖?

5、小組合作學習

6、小組彙報

7、出示規範的橫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完成。

你能跟同學說說完成這樣的條形統計圖時要注意什麼?

8、討論:如果下週要進貨,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該多進些?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該多進些?你能說說理由嗎?

三、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在前幾個學期,我們已經學會了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的結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統計。讓學生理解、體驗統計的1、展示數據2、科學預測、決策作用。

四、鞏固練

課本40頁第一、第四題

五、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第2課時例2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種統計圖,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我們學校的校醫非常關心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經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重,身高等,(出示班級座位圖)

如果老師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組6位同學的身高的情況,你有什麼辦法能讓老師一眼就看明白?

2、提問:你打算怎樣完成這份統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計圖。

4、如果用條形統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

你能說說破這個統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計圖有什麼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

這樣畫有什麼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彙報。

在統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釐米,其他每格表示1釐米。)

7、讓學生按照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討論:什麼情形下應該使用這樣的統計圖?這種統計圖的優點是什麼?

9、觀察體重統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計圖跟我們剛纔學習的學生身高統計圖有什麼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計圖

小組進行學習小結。

這種統計圖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樣本的統計數據的絕對值都比較大(如本例中學生的身高都在138釐米以上,體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樣本統計數據之間的差異值又相對比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體重的最小差異分別是1釐米和1千克)。當出現這種情形時,會出現一種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單位量較小(如第一個統計圖中每格表示1釐米或2釐米),統計圖中的條形就會很長,如果每格代表的單位量較大(如第二個統計圖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難在統計圖中看出不同樣本之間的差異。所以,爲了比較直觀地反映這種差異性,採取用起始格表示較大單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較小單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這種統計圖中的縱軸上,起始格是用折線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區別。

10、通過完成這一份統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的作用。

11、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麼?

出示“中國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實踐作業)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計圖表,並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養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鞏固練習:40頁2、41頁3、5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9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的: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的天數,能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促進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年、月、日計時法。

教學難點:

計算一年內有多少日。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口答:2小時=()分60秒=()分60分=()小時

二、新授。

1、課題:認識年、月、日。

提問引入:我們以前學過了一些時間單位,如小時、分、秒,誰知道還有哪些時間單位?

引入年、月、日,並板書課題。

問:誰知道一年有幾個月?

2、認識年曆。

師生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年曆。

教學生學會看年曆,並且指導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一邊回答問題:一年有幾個月?

每個月的天數都一樣嗎?各有幾天?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分別找出:兒童節、元旦、國慶節、教師節、勞動節、婦女節的月、日,說出今年這些節日是星期幾。

用鉛筆在今年的年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幾月幾日,說出那天是星期幾。

3、認識平年和閏年。

問: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嗎?(出示幾張不同年份的年曆)

使學生明確: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83頁有關平年、閏年的那段文字,瞭解確定閏年的方法:教師講解:經過科學家的測定,地球繞太陽轉一週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大約是355天6小時。用公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閏年。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閏年。

強調:通常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公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纔是閏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16051840190219441955

21001976198719942400

4、學會記大月與小月的方法。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10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並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後,引導學生思考怎麼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塊。分給2人,平均每人……人數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2 4 8

80÷2 =

你發現了什麼?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四、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課後反思: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11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瞭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概念。

2、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之間的相互關係,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瞭解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的字母表示方法,瞭解用秤可以稱物體的輕重。

4、能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與克、千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進一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瞭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感念。

2、難點:噸的質量概念的建立。

課時安排:

5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瞭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 1000克”,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瞭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千克= 1000克”,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1千克的鹽。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1、遊戲導入。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遊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被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並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2、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⑴、稱一稱。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說一說。

⑻、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

3、建立克的質量觀念。

4、單位換算。

⑴、讓學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 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並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一個雞蛋重()一個西瓜重()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

3、實踐活動我的體重、同伴的體重、一土豆,我的書包我的估計稱量結果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1、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中有何收穫?

2、佈置課後實踐活動任務:用秤在家分別稱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並掂一掂。

課後反思:

小學三年級上數學課件 篇12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四冊新增內容《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1、在遊戲比賽中凸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並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知道沿着一條直線對摺,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2、通過判斷、驗證、比較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理解,並認識對稱軸,根據特徵會找和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在判斷、驗證、比較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思辨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交流、合作中學生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會找並且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學科素養:

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思辨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比賽引入,聚焦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師:今天上課我們先做個遊戲,比一比女同學和男同學誰的眼力最好,老師分別給你們看圖形的一部分,你們馬上猜出這個圖形是什麼?準備好了麼?

(出示多媒體):

女生::蝴蝶。

師:女生,你們都同意麼?(出示)

反饋:很好(豎起大拇指)。

出示:

男生1:木棍。男生2:鏟子。男生:……

出示:

反饋(淡淡地宣佈):第一局男生輸了。

出示第二輪題:

女生異口同聲:飛機。

隨即媒體出示:

反饋:真厲害。

問:現在輪到男同學了,媒體出示——

男生3:盆子。男生4:帽子。男生:……

媒體出示:

反饋:第二輪男生又輸了,再看最後一輪。

出示:

女生興奮地叫起來:剪刀!

隨即出示並讚揚道:女生的眼力真厲害,男生看你們的了。

出示:

男生5:書。

男生6:乒乓板。

男生:……

出示:並同情地說道:哎!可惜,又錯了。

生:老師,這不公平,女生猜得簡單。

教師回頭一看銀幕:你們猜得也很容易的呀!

生:不是的,女生猜的圖形兩邊一模一樣的。

(分別指着不同圖形讓同學們用語言說一下上下還是左右兩邊一模一樣)

評價:你不僅會觀察圖形中的特徵,還能用簡潔的語言敘述出來,一句話就讓大家都聽明白了,真厲害!

師:老師畫一條直線(教師在媒體的蝴蝶上畫了一條對稱軸,)你們說的是不是這條直線的兩邊一模一樣。

追問:那麼飛機和剪刀的這條直線在哪裏?(學生用手比劃)男生猜的圖形有沒有這條直線?

【設計說明:由於比賽內容的不公平,必然導致比賽結果的不公平,從而激發每個學生在爲不公平比賽申訴中發現圖形的特徵,即直線的兩邊完全重合,直接突出知識點】

二、緩和矛盾,揭示概念

問:這樣看來不是我們男同學的眼力差,而是女同學猜的圖形很特殊。那麼男同學,如果老師也給你們這樣的圖形,你們能一下子猜出來嗎?

銀幕出示:半個兔子頭

男生:兔子

追問:老師把圖打印了出來,你們剛剛說女生的團都有一條直線,兔子的直線在哪裏?(指一指)

追問:你們剛剛又說直線兩邊的圖案是?

操作:那麼我想請一個同學用最簡單的方法證明直線兩邊的圖形完全一樣?(停頓,給同學們思考後)不過我提個要求,要求邊驗證邊說出驗證過程。

生:邊操作邊說,把“兔子頭”對摺,直線兩邊一模一樣。

(在學生折前:你是不是隨便折,那你怎麼折?在學生折的過程中:教師抓住“對摺”要沿着一條直線對摺、“一模一樣”數學中叫“完全重合”,引導“沿着一條直線對摺,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板書)

師:像這樣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後,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什麼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並標註拼音zhóu)

全班朗讀課題。

【設計說明:通過比賽,直接抓住圖形的主要特徵,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學生在動手操作驗證中揭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自然流暢。】

三、在判斷、辨析中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現在如果給你一個圖形,你能判斷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嗎?

出示圖1:

生:手勢判斷(是軸對稱圖形),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證明(先指一指直線,再折,引導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敘述概念)

出示圖2:

生:手勢判斷(一小部分學生認爲是的)

師:請認爲是軸對稱圖形的同學上來驗證給大家看。

反饋:生活中有一些圖形看看是的,很有迷惑性,但實際上卻不是的。

出示圖3:飛機和

生:手勢判斷(是軸對稱圖形),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證明,下面的學生一起說:沿

着一條直線對摺後,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所以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說明:在正與反的判斷辨析中進一步明確沿着一條直線對摺,直線兩邊完全

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出示圖4:

生:手勢判斷(一部分學生認爲是的)

師:這一次請大家在腦中“折一折”驗證一下,驗證後可以改變注意。

一會兒,僅剩下少數學生堅持說“是的”,教師請其中的一位學生動手驗證,結果發

現不完全重合。

反饋:最開始的時候很多同學一會兒說是,一會兒說不是,但是後面老師說了句什麼話,腦中折一下,很多人改變了主意是怎麼回事?

生:老師,如果這雙鞋背靠背,或者頭對頭就是軸對稱圖形了。(準備實物再對摺)

師出示圖5:

生:手勢判斷(大部分學生認爲不是的)

生1:如果兩條魚嘴對嘴或尾對尾就是了,並上臺演示對摺,不完全重合。

生2:我認爲是的,這樣折不行,這樣折就行了,生演示

評價:對呀,說的真好,很會動腦筋,思維非常靈活,當發現這樣折不行,可以換個角度折,只要找到一條直線,沿着這條直線對摺,直線兩邊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說明:在判斷完圖3時,部分學生有可能還停留在直線兩邊“一模一樣”,而對對摺後完全重合理解還不夠透徹,通過圖4的判斷,讓學生在腦中“折”(發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到引導學生動手驗證,在辨析中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的認識,圖5由於圖4的負遷移,會產生爭議,組織學生辨析,明確只要找到一條直線,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同時又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更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四、認識對稱軸

師:剛剛同學們都說了軸對稱圖形都能沿着一條直線對摺的,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教師用手指出並畫對稱軸,如圖像這樣的一條直線我們稱它“對稱軸”)

(上臺畫愛心,如果畫的不一樣)

反饋:觀察生1畫的和老師有什麼不一樣?

師:一般在數學上,畫對稱軸用直線,兩邊都要出頭。

追問:還有同學想畫麼,老師最後請一位同學上來畫(畫一個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溜冰鞋)

反饋:你看看,同學們有不同意見了。讓你畫對稱軸,只有軸對稱圖形纔有,不是軸對稱圖形沒有對稱軸,老師和你開個玩笑的。

全體學生練習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反饋略(書P:54/3)

五、認識幾何圖形中的軸對稱圖形並能找到對稱軸。

師:接下去,同桌合作在信封內的幾何圖形中挑出軸對稱圖形。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

生1:圖3、圖4、圖6是軸對稱圖形。

生2:圖2也是軸對稱圖形。

生3:我折過的,圖2不是軸對稱圖形。

師:看樣子,其他圖形沒意見,分歧在圖2。請生3演示證明給大家看爲什麼它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3:演示證明

生2:這樣折不行的,應該這樣折,生2迫不及待上前演示證明:

師:對呀!只要找到一條直線,沿着這條直線對摺,直線兩邊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師:接下去請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看誰找得最多!

反饋:圖2有一條對稱軸。圖4有兩條對稱軸。圖3有4條對稱軸。

討論圓的對稱軸。

生1:圓有四條對稱軸。並用自己的學具指給大家看他所折的摺痕。

生2:還有也,這位學生用自己的學具又折出兩條。

生3:有很多很多條,這位學生也用自己的學具演示給大家看。

師:由於學具比較小大家看不清楚,老師請電腦演示給大家看。(多媒體演示)

數也數不清的條數,數學上叫無數條。

師:剛纔我們學習了數學中的軸對稱圖形,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軸對稱圖形嗎?

生1:黑板是軸對稱圖形。

生2:窗子是軸對稱圖形。

生3:紅領巾是軸對稱圖形。

生4:大衆出租車的牌子。

生……(教師規範成平面圖形)

師:老師也找了一些。(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有臉譜、剪紙……,滲透民族文化教育)

小結:

你今天有什麼收穫?

作業:

師:今天的回家作業就是利用課上所學的知識,剪一個軸對稱圖形,並向大家介紹你的巧方法。

【設計說明:由於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怎樣讓課堂教學得於在課外有趣的延伸,剪一個軸對稱圖形,既體現了對軸對稱圖形進一步理解和運用,又有動手的樂趣,一舉兩得。】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

沿着一條直線對摺,直線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