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八年級課件 > 《背影》的課件

《背影》的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背影》的課件1

(一)教學目標

《背影》的課件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②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學習不加任何修飾渲染的樸實自然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體驗、採訪、交流等使學生感受人間至真至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父子親情,感悟人間至愛,做一個有孝心的人。體會如何從平凡中見真情。

(二)本課時教學重點:

學習和感受朱自清是如何用淡淡的文筆來表達這濃濃的父子之情,啓發學生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三)教學難點:

縮短學生與作者的時空距離,消除與作者間的陌生感,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結合生活,受到感染,體會到作者的感情,產生情感的共鳴。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本教學設計屬於第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老師這幾天總是睡眠不足,大家想知道原因嗎?因爲,從來不是電視迷的我這些天迷上了電視劇,大家知道吸引老師的是什麼電視劇嗎?這幾部電視劇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反映深沉而感人的父愛,片中演員塑造的父親形象深深的感動着我,它們是《搭錯車》中無私奉獻真摯感人的啞巴父親、《我們的父親》中爲子女勞苦一生無怨無悔的農民父親,還有《我的兄弟姐妹們》中的給孩子以正義與力量的知識分子父親。他們每個人,每個角色都深深地打動着我,震撼着我,讓我一直沉浸在濃濃的父愛中無法出來。而今天,我有幸又有了一次品味父愛,感受父愛的機會。而且可以和在座的同學們一起來感受這份愛,我覺得非常的高興。那麼今天的這份父愛就是來自於朱自清先生寫的散文——《背影》。

(反思:這個情感型導入比較成功,學生從好奇到大悟、產生共鳴,然後進入情境,爲課堂奠定了一個感受“父愛”的情感基調。)

二、內容感知

《背影》是一篇需要我們用真情去朗讀、用心靈去感受、用智慧去思考的文章,我們這節課主要任務是來學習和感受朱自清是如何用淡淡的文筆來表達這濃濃的父子之情。

(反思:這裏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堂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重點,應該說是可以概括這堂課的特點,但是,可惜,後來在“用真情去朗讀”這個環節沒有做好,有點流於形式,沒有落到實處。)

首先我想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配合朗讀全文,老師讀一二三段和最後一段,大家模仿老師所用的語氣語調和情感把握來朗讀四五六段。然後思考在你所朗讀的段落中,父親爲“我”做了哪幾件事情?

——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爲子買橘。

這些事情都發生在一個特定的地點是哪裏:浦口。人物是誰:父子。他們在浦口的目的是什麼:送別。所以說如果我要大家用六個字來概括4~6自然段的話,大家選擇用哪四個字?——父子浦口送別。

這是本文的主要事件,那麼,在浦口送別這個場景中,你覺得最感動你的又是哪件事情?——爲子買橘。(從“我”的角度出發,這件事情又應該怎麼概括呢?——望父買橘。)

(反思:通過教師的範讀和學生的齊讀一步步進入情境,然後把握文章內容的重點,過渡非常自然,循循善誘,教學效果也很明顯。)

重點探究

(一)父愛子:

1.但是,我覺得作爲一個父親,在孩子臨行前爲他買幾個橘子帶着路上吃,應該說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大家可能也有類似的經歷,對嗎?可朱自清所寫的這一幕爲什麼能如此感人呢?不但他自己感動了,連讀者也被感動了。下面,我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自由朗讀第六自然段,然後請同學們說說,這段中,哪些地方打動了你?爲什麼能打動你?

明確:父親的四句話(分析每句話飽含的情感,語言樸素簡潔,感情深沉感人)

父親的體形 (增加了買橘的艱難,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父親的穿着 (青色和黑色讓我們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父親的買橘的背影(分析動詞的作用,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我”的眼淚(用我內心的感動烘托了父親買橘的艱難)

結合“我”家當時的不平常的家境去理解

——這是一個在奔波勞碌中爲孩子盡心盡力的慈父。

請一個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讓我們再一次靜靜地來感受這份濃濃的父愛。

(反思:這部分內容是本堂課重中之重,我大概花了10分鐘時間,總體上,各個環節基本都講到了,除了“‘我’的眼淚”部分的內容因爲學生沒有提及,也就沒有做展開,放在了分析“‘我’對父親”的感情部分。“指名朗讀”因爲忘記了,也沒有進行,而是放在了課的最後,形式還是齊讀。上完課後,反思過程中,我發現在這個環節中,有很多非常不滿意的地方,第一是對父親所說的四句話的分析很失敗,雖然分析了話中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但是,這四句話如果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模仿父親的語氣,反覆來朗讀品味的話,那麼不僅對於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而且對學生理解父親形象也非常有益,更符合前面所講的“用真情去朗讀”的教學方式。可惜,沒有落實。第二是對“買橘背影”的講解還不夠細緻,只是講到了動詞的精妙和背影的感人,而對每個動詞的具體作用,背影刻畫所用的特寫鏡頭的方法,刻畫背影的作用等還沒有非常深入地講解。)

2.既然文章刻畫的是一位慈父的形象,那麼,在內容不變的前提下,我把題目“背影”換成“我的父親”,或者“父愛”,好不好呢?

明確:不好,而非不能。文中四次出現了背影(分析四次背影的作用——引出背影、刻畫背影、惜別背影、思念背影),背影是父親形象的定格,是本文的敘事線索。父母愛子女之事,可寫的成千上萬,本文以小見大,將父親“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摯愛全部凝聚在這個“背影”裏,這裏“背影”就代表着慈父,代表着父愛。就像我們熟悉的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就把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種種複雜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臨行密密縫”這個行爲上。所以,用“背影”做題目是再合適不過了,朱自清用背影來結構全文,也是他表現角度新穎獨特之處,可以引發讀者無限的聯想與深思。

(反思:這部分內容的設計不錯,既解決了題目的妙處,也解決了四次“背影”的作用,對於理解父愛和了解寫法有幫助。這樣的提問方式,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子愛父:

那麼父親對兒子這麼好,做兒子的理解了父親的深情嗎?爲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分析:兩次自責(結合特殊的年齡階段進行分析)

三次流淚(分別飽含着怎樣的感情?)

兒子情感變化:不解——頓悟——感念

(反思:這是本堂課的一個次重點,提問過渡自然,學生能馬上找出這種情感的變化,並在“自責”部分能聯繫實際,和作者形成一種共鳴。)

四、感受父愛

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在這首父愛的讚歌裏,跳動的是一個個平實的音符;彈奏的是一段段深情的旋律;愛的讚歌裏,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有的是一句句樸實的語言,一次次感人的淚水,一個個平凡的舉動。兒子在父親平實的生活小事中,變得懂事了,理解了父親,感受到了父親的“愛”,——於是,他流淚了。在兒子的淚光中,我們讀者彷彿也看到那個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父親的背影。

同學們,愛的感受方式很多,人物平實的語言、動作、神態中就蘊含着濃濃無邊的情思。“世界不是缺少真情,而是缺少一顆感受真情的心靈”。讓我們用自己感動的心和美麗的眼睛去發現這個愛的世界吧!請大家談談你們與父母之間感人的一幕或者一瞬。

感受了就要懂得回報,此時的你們想不想對自己的父母說幾句話呢?

同學們說了這麼多,我很受感染,今天,我也想說幾句給我的父親,那個在一個小山村裏勞作的我的父親:

今年的生日,因爲工作忙,我沒法回去給他過生日,父親在電話那頭說,他的生日以後年年可以過的,工作纔是最重要的。而我何嘗不知道,我們做子女的千萬不能把對父母的愛寄放在昨天,寄託在明天。我的父親沒有太多的文化,但他一直說很想聽我上課,可是卻沒有機會,今天,我把我們這堂《背影》用MP3錄了下來,我想拿這個作爲生日禮物送給我的父親,並想對他說:爸爸,生日快樂!同學們能和我一起來祝福我們的父親嗎?

(反思:這部分的內容應該是本堂課最精彩的部分,我的原意是喚醒學生感悟親情的心靈,但是,在採訪過程中,一開始,同學們說出來的事例很枯燥,無非就是父親替我買東西、父親送我上醫院等,直到有一個女生舉手站起來,說到了她總是忘記父母的生日,而自己的生日父母總能記得這件事情,說着說着,眼中噙滿了淚水,她哭了,說話也哽咽了,情景非常非常感人,我也被感動了,於是自然就說起了我的父親,和我對父親的生日祝福。並告訴他們,感受了就要懂得回報,不僅用語言,還要用行動。同學們聽了,很受感動,有幾個女生在偷偷地鼓掌。但可惜,這個環節中學生髮言的人數不夠多,而且都侷限在了女生,沒有給未來的父親們(男生)暢談感受的機會。最後,我讓學生們帶着對父親的愛齊讀第六自然段,最後再一起體會父愛的偉大。同學們顯然讀得比上次好。)

五、作業佈置

見“課外鏈接”,完成“暢所欲言”和“實際行動”,下節課,我們來討論交流這兩個作業。

附:課外鏈接

(一)背景補充(略)

(二)暢所欲言

1.武漢的一家媒體報道稱,由於七成學生反對,《背影》已從鄂教版語文教材中落選,並稱學生反對意見中最具代表性的理由是:“父親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意翻越鐵路線”和“父親形象不夠瀟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以及你對《背影》的理解、賞析,你覺得《背影》應該從教材中刪去嗎?爲什麼?(提示:除了反駁對方提出的理由外,還可以從《背影》這篇文章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上進行反駁,如結構安排、材料剪裁、語言運用、角度選擇、人物刻畫、情感表達等方面。)

2.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裏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哭泣時,朋友遞上來的一塊紙巾;小時候,蜷縮在母親懷裏的溫暖;過馬路時,父母緊緊拽着你的手;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爲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在記憶中輸入“感動”兩字,進行搜索,看看出來的結果有多少,請寫在下面。

(三)實際行動

請同學們回到家裏,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卡片,爲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好嗎?

(反思:這個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補充課堂上沒有講授完的知識,讓學生把課堂上沒有說盡的話繼續寫下來,讓他們帶着這堂課所感受到的濃濃的父愛去感受生活,回報生活。第二課時的討論交流又可以給學生一次知識補充和情感交流的機會。)

  《背影》的課件2

【教材分析】

《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作爲一篇敘事性散文入選人教版和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作者選取“背影”這個獨特的視角,用樸素真摯的語言、細膩傳神的細節和白描手法,客觀真實地再現了父親浦口送別的情境,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重點描寫了父親爲我買橘子的場景,讓“背影”定格,成爲永恆的經典。

教材選擇這篇經典散文作爲教學文本是符合新課標第四階段目標的。根據新課標中“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的要求,我主要想通過探究、交流的形式,讓學生從本文樸素的語言中學習文中細節描寫的方法,感悟到父子之間濃濃的深情,從而觸動學生心靈,體察身邊的親情。綜上所述,立足文本,既能體現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工具性、人文性統一的語文課程特質,又能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對學生有所薰陶,是這篇課文教學的價值之所在。

【學情分析】

對於八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接觸到記敘性散文並不多,領會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加上當代中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生在福中不知福”,對於日常生活細節中滲透出來的愛,常常熟視無睹。因此,抓住散文的線索,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引發對於愛的思索,是很有必要的。

這篇文章內容是表現父子親情的,是學生熟悉的主題,而且學生有這方面的生活體驗,理解起來應該沒有難度,只要引導恰當就行。文章語言簡練自然、樸素無華,讀起來也沒有多少障礙,會有閱讀成功的愉悅感。通過課堂學習,讓學生掌握抓線索閱讀散文的基本方法,學會如何通過品味語言來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如何通過生動感人的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資源利用】

教材、教師、學生、課堂、資料等等都是語文教學的資源。這節課的教學,將充分利用教師、學生和教材等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討論、探究、交流等,閱讀文本,領悟文本。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抓住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2、學習使用旁批的方法,從文章樸素自然的語言中感受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體會父愛的深沉。

【教學重難點】

重點:品味語言,深入體會情感,感受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

難點:觸動學生心靈,感悟身邊的愛。

【教學過程】

一、畫面導入

今天,老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曾經代表了一個時代藝術理想和進程的油畫作品《父親》(屏顯),它曾獲“中國青年美展”一等獎,這幅畫的面部特寫極具震撼力,同學們從畫面中讀出一位什麼樣的父親?

預設:艱辛的父親,滄桑的父親等。

師:從哪裏讀出來的?

預設:皺紋、眼神等。

師: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父親的特寫鏡頭——背影,看看能從中讀出什麼。(屏顯“父親爬月臺”一段,生齊讀)

預設:這是一個肥胖的父親,這位父親在艱難爬月臺,這是一個衣着樸素的父親等。

師:從哪裏讀出來的?

預設:衣着、動作。

師:大家分析得頗有道理,那麼這幅畫面到底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還有哪些我們沒有讀出的東西,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美術作品導入,由形象的畫面到生動的文字,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興趣。而且二者之間有異曲同工之處,爲“背影”定格,成爲永恆經典也埋下伏筆。

二、美讀賞析,聚焦“背影”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寫的重點,進行初步賞析。自讀,提問,感知。

1、文題爲“背影”,那麼文中幾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預設:共四次,線索,貫穿全文。

2、你認爲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預設:最感人是第二次具體描寫背影。

3、文中描寫普普通通的“背影”,爲什麼會如此感人?描寫“背影”時主要刻畫了哪些細節?(理解細節描寫的作用)現在,再讀這幅文字描繪的畫面,你又讀出了哪些剛纔你沒讀出的東西?(學生朗讀,再次體會第二次背影)

預設:穿戴、動作等細節。通過細節描寫,把父親最本質、最真誠的內心情感鮮明而又逼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而增強作品的真實性和藝術感染力。讀出深沉的父愛,是愛,讓“背影”定格在作者心中,也永恆在讀者心裏,成爲一幅質樸深沉的父愛圖。(板書:永恆愛)

屏顯:永恆的背影,深沉的父愛。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能讓學生對全文有一個基本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白全文的中心,理解細節描寫的作用。再強調第二次背影,突出重點,聚焦背影,體會父愛的深沉,也爲後面的品味語言和體會情感做好鋪墊。

三、圈點旁批,體會情感

這愛,讓作者潸然淚下,也讓我們感動至極。爲了更好地體悟文章的情感,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種閱讀的方法——旁批法。

1、什麼是旁批法呢?

師:顧名思義,就是在文章旁邊寫批語。批語可以是賞析式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還可以是拓展式的。我們共同研究一下這些旁批的方法。

2、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文中幾次寫作者流淚,選擇你感受深刻的一次做個旁批,可以使用一種旁批的方法,也可以幾種方法糅合在一起進行旁批。(生默讀,進行旁批,師巡迴指導。)

(交流補充旁批。分別交流,師生共同點評。請學生按照自己體會到的情感先深情朗讀,再交流旁批。)

3、你在閱讀時還在哪些令你感動的地方做了旁批?讓我們來分享你的體會。

(指導學生分組採用旁批的形式,品味語言,體會其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時,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旁批、再進行合作交流、研討、完善等方式,體會作者的情感。)

4、小結:我們會發現,如此深沉的情感,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使用大量的修辭,那麼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你是通過什麼方法品味到情感的?

屏顯:樸素、自然的語言也能感人。

旁批是閱讀的一種好方法。

設計意圖:這是教學重點,亦是難點,旨在引導學生學會旁批的讀書方法,在旁批過程中,重點抓住四次流淚,品味文本的語言特點,體會作品所表現的思想感情,使學生既能領悟文本的思想內容,又能學習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四、遷移延伸,佈置作業

播放黃磊的《背影》,聆聽中回憶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動的細節:母親掠起我們遮住眼睛的劉海,翻好我們的衣領,遞上一杯牛奶;沒有汽車的父親騎着摩托車或自行車在校門口的守候,接過你沉甸甸的書包……只要你善於觀察,擁有感動,就會寫出美文。今天,請同學們仔細回顧一下,父親或者母親還有哪些令你怦然心動的細節,請你用樸素自然的語言,把這個細節描述出來。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所以,在學習本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做一次練筆,突出自然樸素的語言和生動的細節,將閱讀與寫作有效地整合起來,重點體現“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綜合性”“實踐性”的語文課程特點。

【教學反思】

《背影》是一篇經典散文,許多名家作爲公開課上過,好的教學設計不勝枚舉,如何在新課標理念下推陳出新,實現突破,讓我頗感棘手。

幾經研究,我選取了第二次背影作爲切入點,選擇了教學生旁批來體會情感。

首先通過畫面從第二處背影介入教學,聚焦背影,抓住細節描寫走進作者,感受深沉的父愛。繼而在指導旁批的方法時依舊以第二次背影爲例,進一步從細節凸顯出父愛,順勢引導學生聯繫生活中愛的細節,體會身邊的親情。在此基礎上藉助旁批引導學生重點賞析“我”四次流淚的細節描寫,力圖勾連“父子” 情感,同時也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權和自由度,以便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意。

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活潑的思想和表達讓我覺得確實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反思設計和課堂,我有以下幾點突出體會:

一是旁批確乎是讀書的一種好方法。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時寫旁批、作札記乃是行之有效的傳統良方。先示範,“拋磚引玉”,再演練,聯繫運用,一節課下來,學生收穫頗豐。但是,什麼樣的旁批纔是好的旁批,還應該進一步給予學生指導。比如有思考價值的,語言凝練優美的,讓大家感動之餘有所收穫的,讓學生明確提升旁批水平的方向。

二是做旁批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發現探究能力。學生在旁批過程中,語言賞析的能力無形中得到了提高。交流時師生恰到好處的點評,讓思考探究在審美層面上又有所延伸和拓展。

三是鍛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在課堂上,我發現有些學生有意識的修改語句,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旁批生動感人些。這其實也潛移默化地鍛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四是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熱情。跳出了以往分析人物、語言、寫法的固有框架,學生興趣盎然。這也給予了我感染和啓迪,讓我將自認爲過於簡單又苦於沒有新思路的板書在課堂上隨機創新,改成了“細節——情感——愛”“三足鼎立”的穩固造型,用“旁批”和“品味”加固,用“父背影”和“子眼淚”支撐,突出了教學重點,也突破我自設的瓶頸。

當然,語文課總是有遺憾的課。作爲一篇經典散文,朗讀的還是有些少,只是在交流旁批時候用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先朗讀再交流,遠遠不夠。再者,旁批時學生的關注點在自己感興趣的局部,對於課文的整體把握上亦有欠缺。如何處理好這些關係,還得在教學中進一步研究,再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