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1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是告訴我們許多道理的一本有趣的書。比如“拔苗助長”是告訴我們食物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違背了規律,就必然失敗。還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訴我們不要因爲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再比如“狐假虎威”講的是不能借別人的威風來佔領地位的。還有,“大象和小花貓”告訴我們再強大的人也有自身的弱點,再卑微的人也有閃光之處。“喜鵲和螞蟻”說的是你如果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幫助自己。“黔驢技窮”告訴我們,不要裝腔作勢,要切實學習過硬本領,不然遲早會被揭穿的。“螳螂捕蟬”寫的是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不計後果。“杞人憂天”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陷於毫無根據的憂慮之中。“因小失大”告訴我們貪圖小利的人往往成爲別人利用的對象而貽笑大方。“驥遇伯樂”告訴我們人要得到應有的愛護和常識。

我最喜歡的文章是“蟬的新生”,這篇文章的大意是:一隻幼蟬從土洞裏爬出來了,它爬上了一顆小樹,一動也不動。慢慢的,它的舊皮脫落了,一點點巨大的痛苦使它戰慄。但是它還是將舊皮脫了下來,它自由多了,大叫一聲:“知了—!”;我喜歡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先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2

星期天,我讀了《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裏面的寓言故事可多了:掩耳盜鈴、南轅北轍、拔苗助長……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要算“守株待兔”了。

從前,有一個宋國的農夫,以種田爲生。有一天,那個農夫正在田裏幹活的時候,忽然看見一隻兔子飛快地奔跑過來,那兔子慌不擇路,竟然“砰”的一聲撞在樹樁上,折斷了脖子,當場死了。農夫心裏美極了。他撿起那隻又肥又大的兔子回家了,和家人飽餐了一頓美味的兔肉。農夫心裏想:要是我每天都能撿到一隻兔子的話,那我就不用那麼辛苦的種田了。於是他就天天坐在樹旁等着撿兔子,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他一隻兔子也沒有撿到,因爲他很久沒種田了,地裏已經長滿了荒草。

讀了這則寓言故事,我覺得我們小朋友可不能象這農夫一樣,天上掉餡餅的事是不可能的,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去做,不能抱着僥倖心理。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3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書,這本里面講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染絲、揠苗助長、井底之蛙、愚公移山等等.讓我讀的最有啓發的就是愚公移山了.故事講的是: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萬仞.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歲了,家前面是山,出門不方便.於是便想和家人移掉這座山,開出一條路來.但老伴懷疑說:“憑你這點力氣,連個小土丘恐怕都不能移掉,又想對這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

愚公並不爭辯,帶領兒孫三人開始挖山.另據有個寡婦七歲兒子,蹦蹦跳跳也來幫忙.這樣,從冬到夏的挑運,才能到渤海往返一趟.河曲有個老頭叫智叟,覺得這事是在荒.唐可笑,便勸阻愚公說:“你太不聰明瞭!你這樣年老力衰,恐怕連山上的一棵小草也拔不掉,又能把這些土石怎麼樣呢?“愚公長嘆一聲,反道說:”你也太頑固了,還不如寡婦的七歲兒子呢!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兒子會生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不會再增高,怎麼會一不掉呢?智叟聽了,無言以對.那愚公依然每天挖山不止.山神聽到這件事,只怕愚公挖山不止,便去報告給天帝.天帝被愚公的這種堅強的毅力而感動,便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八兩座山揹走.從此,愚公的家門前再也沒有高山阻塞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不放棄,那件事總會做好的。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4

這個寒假我讀了《中國寓言故事》,裏面我最喜歡的是:屠牛吐拒婚,千金買骨。

屠牛吐拒婚講得是:齊王要選女婿,選中了一個叫吐的殺牛人,而吐卻拒絕了婚事。他的朋友來了,很爲吐惋惜。而吐說:“齊王的女兒太醜,如果齊王的女兒很漂亮,會選我這麼個殺牛的做女婿嗎?”後來他的朋友見到了齊王的女兒,她果然奇醜無比。

千金買骨講得是:從前有個國王,想得到一匹千里馬,於是各處張貼布告。過了三年,一匹馬也沒有買到,因此,國王心中很煩惱。國王身邊有個侍臣願意帶上一千兩黃金替國王買馬,國王同意了。侍臣到處奔走,三個月後纔有了一點兒線索,可是等他趕到,那匹馬已經死了。侍臣拿出五百兩黃金,把那匹馬的屍骨買了下來,帶回去送給國王。國王一看他買回來的是馬骨頭,非常生氣,斥責了很久,但侍臣說:“如今我花了五百兩黃金買了一堆千里馬的屍骨,消息傳開,天下人都知道您珍惜千里馬,很快就會有人把活的千里馬給您送來。”果然,不到一年就有好幾匹千里馬,被送到了這個國王的面前。

屠牛吐拒婚裏面的吐和千金買骨裏面的侍臣非常聰明,我們要好好學習。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5

有一天,我從書店裏買了一本《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我一回家就愛不釋手,我打開書來,津津有味的看這《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這本書的第一篇寓言故事是《亡羊補牢》,這篇寓言故事我在課堂上就學過了,具體內容就是:有一個養羊的人,他的一隻羊被狼叼走了,因爲他的羊圈破了,他的領居都勸這個養羊的人把羊圈補好,但是,這個養羊的人並沒有接受意見,依然沒有補羊圈,第二天,他發現羊圈裏又少了一隻羊,原來,那隻狼又在半夜的時候把羊叼走了,這個養羊的人非常傷心,想起領居的意見,把他的羊圈補好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我們只要做錯了一件事,就趕緊把事情糾正回來,這樣子的話,就可以把事情做的還來得及,不會有多少代價。

這本書還有其他的寓言故事,比如《水蛇裝神》。《掩耳盜鈴》。《楚人學舟》等等的寓言故事,都非常好看,我希望大家能看看這本書。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6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書,這本里面講的都是寓言故事。侑染絲、揠苗助長、井底之蛙、愚公移山等等。讓我讀的最侑啓發的就是愚公移山了。

故事講的是: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萬仞。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歲了,家前面是山,出門不方便。於是便想和家人移掉這座山,開出一條路來。但老伴懷疑說:"憑你這點力氣,連茖小土丘恐怕都不能移掉,又想對這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愚公並不爭辯,帶領兒孫三人開始挖山。另據侑茖寡婦七歲兒子,蹦蹦跳跳也來幫忙。這樣,從冬夏的挑運,才能渤海往返一趟。河曲侑茖老頭叫智叟,覺得這事是在荒唐可笑,便勸阻愚公說:"你太不聰明瞭!你這樣年老力衰,恐怕連山尙的一棵小草也拔不掉,又能把這些土石怎麼樣呢?"愚公長嘆一聲,反道說:"你也太頑固了,還不如寡婦的七歲兒子呢!即使我死了還侑兒子在,兒子會生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侑窮盡的。而山不會再增高,怎麼會一不掉呢?智叟聽了,無言以對。那愚公依然每天挖山不止。山神聽這件事,只怕愚公挖山不止,便去報告給天帝。天帝被愚公的這種堅強的毅力而感動,便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茖兒子八兩座山揹走。從此,愚公的家門前再也沒侑高山阻塞了。

這茖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不放棄,那件事總會做好的。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7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鷹、穴鳥和牧人的故事。讀後感想甚深,受益匪淺。

鷹從一處高高的懸崖上飛下來,抓走了一隻羊羔。

穴鳥見了那情景,驚羨不已,也想仿效一下。於是,他啪啦啪啦地從空中飛下,落到一隻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進羊毛後,爪子便被羊毛纏住了,任憑他怎麼撲動翅膀,也飛不起來。

牧人看見了,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便趕緊跑過去,把穴鳥捉住,截去了穴鳥翅膀上那些強勁的羽毛。

傍晚時,牧人把穴鳥帶了回去,給自己的孩子們。孩子們詢問那是一隻什麼鳥,牧人回答說:“我明明知道他是一隻穴鳥,可他自己卻想成爲鷹。”

這個故事說明:無論做任何事情,人都應該認識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行事。否則,就會事與願違,甚至釀成惡果,成爲別人的笑料。

戰國時期,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自恃熟讀兵書,以軍事家自居。沒有實踐經驗的他在秦軍的吹捧下迷失了自我,也矇蔽了當時的趙王。趙王置衆人的`勸說,甚至是趙奢的遺囑於不顧,讓趙括取代廉頗去率領趙軍和秦軍作戰於長平。結果40萬趙軍被活埋,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談。由此看來,不能認清自我給人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啊!

認識自己的同時,要求我們做事不要盲從,要對各種形勢有科學的判斷和前瞻性。中國人的盲從心理特別嚴重,往往開始時,一個人望天,最後就會有一羣人望天。上個世紀90年代初,出現了下海經商的熱潮,一些政府人員、公司職員甚至是學校教師也捲入商海大潮中。這幾年全國出現了炒股熱,都想大撈一把,可是卻經歷了目前股市的低迷,讓很多股民擦亮了雙眼。做事情應該有自己的理由,而不是因爲別人都在做。學會理性思考很重要!

不能清醒認識自己在教育方面表現更爲普遍。一些家長往往對孩子產生不切合實際的幻想,於是拔苗助長,結果事倍功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失敗的案例。自法國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獻給愛麗絲等優美的樂曲流行在華夏大地以後,很多家長紛紛給孩子買鋼琴、請教師,希望孩子成爲將來的鋼琴家。於是給孩子設定目標,在哪個時間段,水平應該達到什麼級別。強大的壓力剝奪了孩子的快樂。我還清晰的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則報道。一位母親把12歲的兒子單獨留在屋子裏練習彈琴,當她發覺琴聲中斷的時候,便在門外往孩子的屋裏看,讓她非常震驚的是兒子在拿刀子削自己的手指,還不斷地自責:爲什麼我這麼笨?

勤能補拙是良訓、天道酬勤。這樣的道理我不反對,不過,要在某個領域成爲出類拔萃的人才,我個人認爲只是勤奮還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天賦。試想如果讓劉翔去練舉重,讓佔旭剛去練110米欄,即使是他們訓練再刻苦,恐怕連國手也成不了。

我們大家建立博客、加入圈子、發表帖子,應該以交流思想、發表見解、記錄感悟和提高寫作水平爲目的。如果認爲自己獲得幾篇精華帖,就要求自己寫出李杜那樣的古詩、寫出徐志摩、戴望舒那樣的現代詩歌、寫出餘秋雨那樣的散文、寫出新華日報社那樣的時評來,顯然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是明智的選擇。

認識你自己,這是成功者必備的一項素質。否則,古希臘大石柱上不會鐫刻這句話作爲指導芸芸衆生的箴言。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8

暑假我讀了《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裏面的每一個故事我都會深入思考,慢慢體會故事所要講的道理。

其中《不龜之藥》這個小故事道理令我銘記在心,使我難忘。

故事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宋朝時期有一個家族,世世代代以漂洗衣物爲生,但是他們家族卻會調製一種防止手受凍而使皮膚乾裂的藥方,據說效果很好。這件事不知被誰傳了出去,你傳我,我傳他,他傳她,傳着傳着就傳到一個有錢人的耳朵裏。這個有錢人想:這種藥膏如果拿到街上去賣一定能賣一個好價錢,也許皇帝要用,我給了他,如果效果好,還能做個官呢!

第二天早上那位有錢人來到那家洗衣店,他豪邁地對一個招待顧客的人說:“你們這不是有一種防止手龜的藥膏嗎?跟你們掌櫃說我願意用一百兩黃金買下你們的藥膏,我明天來問結果”

回家之後,那個招待員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家族中的每一個人。隨後他們連夜召開了家族會議。有人說:“賣吧,我們洗一件衣服才十來個銅板,一百兩黃金夠我們家族用好幾輩子了!”

又有人說:“這藥方絕對不能賣!這是咱們祖傳的東西,咱們老爺說過不管別人出的錢再多,也不能賣!”最後經過一翻激烈爭論還是小數服從多數,把藥方賣給了那個有錢人。

那個有錢人得到藥方以後,剛準備上街售賣時,便聽說了吳王要攻打越國的消息他想:咦還真有這樣的好事!他立刻動身到吳王那兒去毛遂自薦,吳王想:這小子的藥真行?不過現在是冬天,這次還是打水戰,就試試吧。於是吳王就讓每位士兵都塗上了藥膏。

在攻打越國的時候,因爲戰士們的皮膚沒有乾裂而打敗了越軍。那個有錢人雖然花了一百兩黃金買了不龜之藥,但是幫助了吳王打敗了越軍,於是吳王就把他封爲諸侯,更獎了五百兩黃金,還分得一塊土地!

而此時此刻,那個家族還在拼命地洗衣服,爲每天的日常生活而奔波。

我想導致這個原因的根本是洗衣服的家族的藥雖然很多長處和優點,但是沒有把效果最大程度發揮出來,而那個有錢人把藥膏提供給了決定了兩國交戰的軍隊,發揮出了最大作用。我覺得我們也一樣,要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改正缺點,盡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優點發揮起來,做對社會和別人有益的事情。

如果說這個故事是一根充滿學問的竹枝,那麼這本書就是用有學問的竹枝編織起的滿載着知識的搖籃!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9

今天,我又坐在書桌前,慢慢地欣賞一本書,它的名字叫《感動學生的100篇寓言故事》。我看了這本書其中一篇,名字叫《鱷魚與狒狒》。

這茖故事主要講了,在一茖湖邊,長了一棵果樹,果子成熟了,紛紛掉入湖中,湖中住着一條鱷魚,每吃果子生活。

在森林裏,侑一隻狒狒,它和同伴發生矛盾,就離開了朋友。祂來這棵果樹下,它在樹尙吃果子,把鱷魚吵醒了,它非常生氣,要想法子對付狒狒。一天,鱷魚駝着狒狒在湖中快樂地玩。忽然,鱷魚對狒狒說,祂的母親生病了,需要狒狒的肝來醫治。狒狒馬尙意識危險來了,就急中生智,對鱷魚說,祂的肝沒帶在身尙,要回樹尙取。就這樣,狒狒用瞞天過海之計,獲得了勝利。

讀完這篇文章,我對狒狒佩服的是五體投地,沒想它巧妙地在兇殘地鱷魚面前逃脫了。

我也侑一次和狒狒一樣危險的經歷。侑一次,我在老家田地裏玩得非常興奮,突然聽"絲絲"聲,我轉頭一看,一條蛇盯尙了我,我第一感覺是危險來了。我慢慢地往往前移動,可那條蛇不放過我,一直遊走在我的後面。怎麼辦?我突然揀起一塊小石頭,往旁邊一扔,那條蛇聽聲音,掉轉方向遊走了。好險,我用聲東擊西之計,逃脫了一劫。

在生活中,會經常遇許多你意想不的危險和困難,只要你冷靜,用力想辦法,每次困難都會化險爲夷。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10

今天我讀了一則寓言,名字叫《阿拉伯人和駱駝》,主要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寒冷的一天,一個阿拉伯商人牽着駱駝過沙漠,到了晚上,他支起帳篷睡覺。半夜時,門簾被輕輕地掀起來了,那頭駱駝說:“主人,外面風沙太大,吹得我睜不開眼睛,求你讓我把頭伸到帳篷裏好嗎?”“沒問題!”慷慨的阿拉伯人說。駱駝就把它的頭伸到帳篷裏,阿拉伯人挪了挪地方,很快就睡着了。過了一會,駱駝又把商人弄醒說:“我這樣站着挺彆扭的,乾脆你讓我進半個身子吧!”善良的阿拉伯人又同意了,而他自己只好移到帳篷的角落,坐着休息。可不一會,駱駝又開口了:“我這樣站着,撐開了帳篷門,反而咱倆都受凍,不如讓我整個站到裏面來吧!”說完,駱駝把整個身子擠進帳篷裏,一腳把阿拉伯人踢到帳篷外,結果被凍死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當遇到事情時,不能一直忍讓,要懂得拒絕一些不合理的事情。

經典寓言故事讀書心得11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小豆豆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爲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都能接受的孩子。

走進學校的大門前,小豆豆的媽媽感動不安,那是因爲小豆豆一年級時被退過學,所以小豆豆的媽媽才感到不安,就是上個星期六的事情,班主任老師把小豆豆的媽媽請到學校,直截說:"請把您家的小姑娘轉到另一所學校上學好嗎?"班主任老師還說:"上課的時候她把書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足有上百次!所以小豆豆纔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引導下,小豆豆成了一個好孩子。

從讀完校長與小豆豆的故事後,我覺得任何人都不想犯錯誤,如果別人再嚴厲的指責他,他以後就會沒有信心,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不對,但如果人人都像小林校長一樣教導孩子,我相信人人都會像小豆豆長大以後的樣子,有一番大的成就,並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可是小林校長的壽命不長,要不然他還會教出好多像小豆豆一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