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鴿子、狐狸和白鶴範例

鴿子、狐狸和白鶴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與閱讀。

鴿子、狐狸和白鶴

(一)鴿子、狐狸和白鶴

國王大布沙林對哲學家白得巴說:“這個情況我聽明白了。請你舉例說明這種情況,一個人能力別人想辦法,卻不能力自己想辦法。”

哲學家說:“這個情況就像鴿子、狐狸和白鶴的情形。”

國王說:“它們的情形怎樣?”

哲學家說:

有一隻美麗的鴿子,想在高人云際的棗樹上建造一間房舍。那株棗樹極高,鴿子所選定的地點,又是樹梢的最高所在,經過許許多多的困難,才把新屋舍建築成功。新屋落成以後,鴿子覺得孤獨寂寞,便生了幾個蛋,開始孵卵,希望趕快增加入了。

美麗活潑的小鴿子出世以後,有一隻狐狸,打聽得這個消息,便來到那棵棗樹下面,用兇暴的口吻,恐嚇鴿子道:“把你的小兒統統交出來!不然,等我上得樹去,必定要用的手段對付你。那時,你就是懊悔也來不及了。”

鴿子聽了這些話,心裏十分畏懼,自己又沒有辦法對付它。只好忍痛把親愛的小寶貝們,送下去交給狐狸吃掉。

過了不久,鴿子的第二對小寶貝,又出世了。這時,鴿子非常憂愁,生怕狐狸再來要挾。忽然之間,白鶴到來了,看見鴿子這種憂愁的情形,便問道:“朋友!分手沒有幾天,怎麼就這般地憔悴了,你心中有煩惱的事情麼?”

鴿子答道:“朋友!我的災難太大了,我受那惡狐狸的欺壓真不少,我的愛兒一出世,這可惡的東西就來樹下恐嚇。口口聲聲說,它要上樹來,誅滅我的全家。我恐怕它真的上樹來,結果了全家的性命,只得忍受了世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把自己心愛的兒女,活生生的交給那萬惡的強敵。朋友!你想一想,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痛心的事麼?”

白鶴說道:“你受了老狐狸的騙了。它那種笨手笨腳的東西,怎能爬得上樹來?下次它再來,你儘可以對它說,誰願意把小兒交給你!你有本領的話,儘可以上樹來取吧,我的小兒就在這裏!任隨你去吃吧,我是有翅能飛的,絕對不怕你!”

白鶴教給鴿子如何對付狐狸以後,便向鴿子告辭,飛到河畔消遣去了。

白鶴剛剛飛走,狐狸便又來到樹下,照例地大叫大鬧,照例地要挾鴿子,要鴿子迅速的再把小兒交下來。

這時,鴿子不慌不忙地對狐狸說道:“你這騙人的東西!誰願意把孩兒交給你去吃。若是你真能上樹的話,就請你上來儘量的吃吧!”

狐狸聽了鴿子的話,詫異地問道:“是誰教你說的這些話,你可以告訴我麼?”

鴿子說道:“白鶴先生剛纔到這裏來。這些話,就是它教我說的。現在,它到河畔消遣去了。”

狡猾的狐狸沉默了片刻,計上心來,立刻跑到河畔,會見了白鶴。它笑容滿面地對白鶴說道:“白鶴先生早安!請問,當暴風由左面吹來的時候,你的頭放在什麼地方?”

[-(@_@)-]

白鶴答道:“我把頭轉到右邊去。”

狐狸問道:“倘若暴風由右面吹來呢?”

白鶴答道:“那自然是轉到左邊去了。”

狐狸問道:“倘若暴風由四面八方吹來的時候,你又怎麼辦呢?”

白鶴答道:“我可以把頭躲在翅膀底下。”

狐狸說道:”把頭躲在翅膀底下,那不是容易的事吧!”

白鶴說道:“那是最容易不過的。”

狐狸讚揚白鶴道:“你真是得天獨厚了。你立刻可以懂得的事,儘夠我們去學一年;你所能做的,我們都不能做啊!把頭藏在翅膀底下,躲避風雨,這是何等的.幸福!真值得羨慕了!現在,請你做一次給我看看吧!”

這時,白鶴被它捧得飄飄然,立刻把頭伸到翅膀裏面,心想能使狐狸更加羨慕不已。狐狸趁此機會,用力撲過去,正抓住白鶴的咽喉。狐狸高聲喊道:“白鶴先生!你自己害了自己,你還不知道。你能夠做鴿子的參謀,去計劃一切事情。爲什麼你自己卻死在敵人的手裏?”

於是,狐狸飽餐一頓,得意洋洋地歸去了。

(二)獻鳩放生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積德”。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爲救那些飢寒交迫的災民免於餓死,捐米賑災,皆爲積德之舉。太平年間,將魚、龜放游到江河水池,將鳥放飛到大自然,叫“放生”,皆爲積善之行。後來,有人在大年初一這天,把捉來的鳥雀放生,名之曰“愛生靈”。

春秋時期,晉國建都邯鄲。晉國有一個勢焰熏天的大臣趙簡子,他就喜歡在過年時讓老百姓替他捉斑鳩鳥送到他府中,讓他放生。

大年初一這天,邯鄲地方的老百姓能夠破例地紛紛擁進趙簡子的府第,他們都是來向趙簡子進獻斑鳩,好讓趙簡子放生的。趙簡子非常高興,對他們一個個都發給很優厚的賞賜。初一這天,從早到晚進獻斑鳩的人絡繹不絕。

趙簡子的門客在一旁站了很久,問他爲什麼要這樣做,趙簡子回答說:“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對生靈的愛護,有仁慈之心嘛!”門客接着說:“您對生靈有如此的仁慈之心,這是難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如果全國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後地你追我捕,其結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鳩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麼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爲地造成的災禍哩!”

趙簡子聽了門客的一席話,揹着雙手在府門裏踱來踱去,仔細地思考了一陣子,默默地點了點頭說:“對的。”

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講形式,不講效果,沽名釣譽,假仁假義的僞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