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瑪麗·居里,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居里夫人名人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1

艱苦求學

瑪麗·居里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父親是一位貧窮的中學數理教師,母親患有嚴重的傳染病,在她不滿10歲的時候,母親和大姐就相繼病逝了。生活的艱難和厄運磨鍊出小瑪麗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處處表現出頑強的進取精神。父親對科學的熱愛深深影響了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貧寒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瑪麗開始做家庭教師。一直到24歲經濟條件有所好轉時,她才考入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着強烈的求知慾望,學好每一門功課。入學兩年後,她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得了第一名。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她對個人的榮譽看得很清楚,她說:“榮譽使我變得越來越愚蠢。當然,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就是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往往與別人認爲他是怎樣很不相稱。比如我,每每小聲咕嚕一下也變成了喇叭的獨奏。”

一天,一位朋友來家做客,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大爲驚訝:“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這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兩個女兒。她開發孩子智力的訣竅是“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女兒不足週歲時,她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讓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游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些,就開始智力訓練和手工製作,讓她們在庭園裏栽花、種菜等。她還抽出時間與孩子們一起散步,在散步時給她們講許多關於植物和動物的趣事。她的教育力求從實物開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興趣。

除了智育外,居里夫人還特別注重對兩個女兒的德育。她認爲: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品格之高尚。

正是在居里夫人的教育下,長女伊倫娜成爲核物理學家,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獲得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是音樂家和作家。

警世箴言

如果能隨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

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一語識人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成就——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不僅是靠着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着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2

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

居里夫人小時候的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值得慶幸的是,她的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但她也是不幸的,那就是母親有嚴重的傳染病,無法照顧她,而她是由大姐照顧的,更不幸的是,在她還不到十歲的時候,媽媽和姐姐就都離她而去了,這樣的苦難使她磨鍊出了堅強的性格。

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有許多,特別是其學習方面的故事更是值得大家借鑑。居里夫人讀起書來是相當的認真,有一次,她的姐姐和同學看到她在讀書,在她的後面豎起了幾把凳子,只要她一動,凳子就會掉下來,可是一本書都看完了,凳子也沒有掉下來,可見居里夫人讀書是相當認真的。

居里夫人15歲的時候,就憑藉自己的努力,以金獎章的成績畢業,而父親實驗室裏的儀器,對她也充滿了誘惑,也給她提供了一個實驗的場地。她非常渴望可以去大學裏深造,可是家裏的條件不允許,沒有辦法,她從19歲就當了家庭教師,只不過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

居里夫人和鐳的故事

其實早在1898年的時候,居里夫婦就已經向法國的科學院提交了報告,說明他們在釙之後又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化學元素。但是法國科學院認爲,居里夫婦只是理論上能夠說明鐳的存在,但是並不是實際證明,所以沒有撥款給居里夫婦研究使用。所以居里夫婦當時的研究只能在一個破舊的大棚中進行。

而且當時瀝青是一種非常昂貴的礦物,沒有資助的居里夫婦根本沒有辦法完成這樣的實驗。於是他們傾其所有,變賣了所有值錢的東西的,買了十幾袋瀝青油礦的渣滓。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開始了他們偉大的實驗。夫婦二人,日以繼夜的做實驗,工作,花了真正四十五個月終於在經歷了幾萬次的提煉之後獲得了十克純鐳。除此之外,居里夫婦還發現了鐳元素在醫療上的用途,對於治療癌症鐳有着特別的效果。

居里夫人是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居里夫人是個認真、有耐心、堅持不懈的人。她在年幼的時候就能做到學習時全神貫注、不受任何人的打擾,甚至調皮的朋友故意嚇唬她她都全然不知,這也是爲什麼她能獲得第一的原因了。後來在提純鐳的時候,她跟丈夫皮埃爾·居里歷時三年九個月,終於從三噸的石油廢渣中提出了一分克的氯化鐳。提純的過程異常艱辛,她的手上磨出了很多老繭,在幾十度的高溫下汗流如雨,沒有異於常人的堅持和毅力,她是不可能做到的。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的人,一個面對科學嚴謹細緻、面對困境迎面而上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的家鄉在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波蘭淪陷,她的家鄉也在戰爭中被摧毀,這也導致她在異鄉漂泊多年。居里夫人深知戰爭的殘酷,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地傷員的搶救中,挽救了上百名士兵的生命。而她卻因爲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患白血病而亡。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的人,她不僅是一個科學家,更是一個心繫祖國和全人類的和平愛好者,以沉重的代價延續了戰場上的生命。

最後,距離夫人還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她沒有申請鐳的專利,她認爲這屬於全人類而不是她賺錢的工具,她把諾貝爾獎章給女兒玩,都說明她的努力不是爲了金錢,而是爲了科學、爲了人類。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3

波蘭有位小姑娘叫做瑪妮雅,學習極其專心。不論周邊如何喧鬧,都無法轉移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爲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裏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爲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935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爲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裏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擡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1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里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週歲的時候,居里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游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騎車、騎馬。

繼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獲諾貝爾獎之後,由居里夫人培養成才的兩對後輩也相繼獲得諾貝爾獎: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她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物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榮獲1956年諾貝爾和平獎。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4

瑪麗·居里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親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也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

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鍊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着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

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爲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着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0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科研項目。

在完成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她結識了理化學校教師皮埃爾·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用科學爲人類造福的共同意願使他們結合了。瑪麗結婚後,人們都尊敬地稱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畢業生的任職考試。第二年,她又完成了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決心考博士,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5

居里夫人的成長故事

居里夫人是在波蘭出生、長大的。那時的波蘭正處在俄羅斯的統治之下,瑪麗從小就嘗夠了做亡國奴的滋味,她私下裏接受了許多抵抗侵略的思想,從心底熱愛着自己的祖國,她發誓要爲了祖國的解放而學習。在瑪麗很小的時候她媽媽就去世了,父親因爲亡國失去了工作,僅靠以前的一點積蓄和在家給別的孩子上課掙點錢養活她們,家裏的生活非常艱苦。艱苦的環境磨鍊了瑪麗姐妹的意志,在學校裏,他們都是最優秀的學生,深受老師喜愛。

瑪麗中學畢業了,由於才學出衆,她獲得了金質獎章。可是她卻不能繼續上學了,因爲沙俄統治下的波蘭,大學裏面是不收女學生的,到巴黎上學,家裏又拿不出那麼多錢。要知道,同樣獲金質獎章畢業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學的願望還沒有實現。

瑪麗回到了家裏,父親因供不起女兒上學傷心地落下了淚,瑪麗一邊勸父親,一邊想着辦法。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讀書,姐姐畢業後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讀書了。就這樣,姐姐拿着全家人湊起的錢邁向了巴黎,瑪麗一邊學習一邊掙錢,終於在1891年也進入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

瑪麗到巴黎後,先是住在姐姐家,因爲姐姐家離校較遠,爲了節省時間且有一個更爲安靜的學習環境,瑪麗搬到了學校附近的一間小閣樓上。閣樓條件相當艱苦,冬天又無法取暖,瑪麗常常被凍醒,她不得不起來,把所有的衣物都蓋在身上,有時甚至把凳子壓在身上增加重量。瑪麗生活極其簡單,每天僅以幾片面包充飢,有幾次連這也忘了,正在讀書,突然昏倒,多虧同學發現通知了姐姐。瑪麗的姐姐爲此操透了心,瑪麗自己卻爲這事發笑了。

所有的艱苦條件,絲毫沒有影響瑪麗的學習。她每天總是早早地第一個來到教室裏在前排座位上坐下來,認真聽老師講課,晚上10點鐘圖書館的燈熄滅了,她才依依不捨地離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燈又常常是亮到了夜裏兩三點鐘。短短的兩年,她連續獲得物理學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這個穿着破舊毛衣、臉色蒼白的女孩於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巴黎大學畢業了。

瑪麗沒有因成績優異而滿足,她要再接再勵,繼續攻讀,摘取人類歷史上第一頂屬於女性的博士桂冠。就在這時,瑪麗遇見了法國優秀的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共同的理想,兩人走到了一塊,他們相愛並且結合,成爲人類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他們從朋友那兒借來一間破舊的貯藏室,居里夫人把它打掃了一翻,又用平時積攢的錢購置了一些必需的儀器設備,兩人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研究。居里夫婦把凡是能夠找到的化學試劑、礦物一一進行了精心的檢測,發現瀝青鈾礦具有明顯的放射性,他們判定該礦中含有某種放射性新元素。居里夫人在簡陋的條件下對幾十千克的瀝青鈾礦進行了一系列的處理,終於找到了這種具有放射性的新元素,瑪麗用她的祖國的名字命名了這種新元素,這就是“釙”。

“釙”找到了,居里夫婦卻沒止步,因爲在提煉“釙”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分離出的鋇化合物具有更爲強烈的放射性,據分析這是又一種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他們把這種元素稱爲鐳。居里夫婦向世界公開了這一發現,因爲沒有人親眼看見過鐳,許多人對這一發現持懷疑態度。爲了證實鐳的存在,居里夫婦投入了更加艱苦的奮鬥,他們要提煉出鐳來。

沒有實驗工廠,他們向朋友借了一間破木棚作工廠;沒有資金購買貴重的瀝青鈾礦,他們買來了廉價的廢礦渣。居里夫人穿着一身油污的工作服,不停地出入院子和屋子之間,她時而在院子里加煤燒火、熔鍊礦渣,時而在屋裏結晶濃縮物,20多公斤重的容器居里夫人不斷的要搬進搬出。無論嚴寒還是酷暑,居里夫婦沒日沒夜地幹着,幾萬次的提煉,整整4年的奮鬥,1902年,他們夢寐以求的鐳鹽終於被分離出來了。

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了歷史上第一個女博士學位。同年,他們夫妻又榮獲諾貝爾獎。居里夫人成爲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女性,她的故事激勵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長,她的名字被億萬人傳頌着。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6

居里夫人小的時候還不是居里夫人,她的名字叫瑪麗。瑪麗5歲時有一次,她在家中玩,一不小心把媽媽最喜歡的陶瓷花瓶打碎了,她很害怕,但是還是告訴了媽媽實情,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的誠實換1000個花瓶媽媽都不會換的,只要你誠實,就是好孩子。"

瑪麗有一次寫作業,遇到一道難題,,苦苦的算着,弟弟艾米做完了,對她說:"姐姐,我做完了,你看我的吧!"她的頭臺也不臺,弟弟又說:"姐姐,我的作業都做完了,出去玩了啊!你如果實在算不出來,就看我的。"說着,一溜煙跑了出去,她一直不看弟弟的題,只顧自己算題,終於在晚飯前做完了,後來,長大後,居里夫人說過一句名言:只有自己勞動了,得到的果實才是甜的。

瑪麗讀書做事很專心。有一次,姐姐班裏的同學來她家裏面玩,姐姐和同學們玩啊!跳啊!可是一旁的瑪麗一動不動的看書,一點都不受影響,姐姐和同學們想捉弄捉弄她,就搬了很多把椅子架在她背上,她還是毫無發覺的看書,姐姐和同學們不得不佩服她,又把椅子搬下來,悄悄的到一邊去玩了。

有一次居里夫人乘船到美國去。大家在餐廳裏等她吃飯,她卻遲遲未到。一個姑娘跑去找她,發現她正在座艙的壁櫥前呆立著,壁櫥裏面的燈亮著。按照她隨手關燈的老習慣,在離開座艙時她要把艙內的燈全部熄掉。但是,當時怎麼也找不著這盞燈的閉關。她在那裏費盡心機地尋找光源,所以才遲遲未去吃飯。姑娘告訴她:「您把壁櫥的門關上,裏面的燈就滅了。」她對姑娘的話極感興趣。不過,必領通過實踐檢驗才能接受這種說法。她從各個側面觀察著這個壁櫥,任憑姑娘怎麼說都沒有用。怎麼辦呢?姑娘最後想出一個主意:「您進到壁櫥裏面去,我把它關上,您就可以看到燈光自然就消失了。居里夫人進到壁櫥裏面,等她再從壁櫥裏面走出來時就高高興興地吃飯去了。一個未知現象,引起好奇心,尋找原因,通過試驗檢驗原因,這是居里夫人的治學態度。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7

居里夫人,作爲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曾在僅隔8年的時間內就分別摘取了兩次不同學科的最高科學桂冠——諾貝爾物理學獎與諾貝爾化學獎。她的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國王於1965年授予該組織的諾貝爾和平獎。

居里夫人成功背後的故事戰火下的童年激發了她求知的慾望,居里夫人幼小的心靈就懂得了“壓迫會產生反抗”、“知識就是力量”。

居里夫人於1867年出生于波蘭華沙市,當時波蘭正在俄國統治之下。她的父母都是教師,失業後承包了學生食堂,年幼的居里夫人也要協助做飯,在壓迫中降生,在鐵蹄下長大的小瑪麗不明白爲什麼波蘭的孩子不準學波蘭話,不準看波蘭書,還要在沙俄監察員的監視下學習。父親和哥哥告訴她:“壓迫會產生反抗”、“知識就是力量”,喚起她追求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的強烈願望。從此,小瑪麗的心窩裏,就埋下了對祖國熱愛、對侵略者憎恨的感情。爲祖國解放而學習的念頭,在她的腦海裏翻騰着。中學畢業後,她當了家庭教師。但是渴求知識的願望從未改變,但帶着殖民枷鎖和封建鐐銬的波蘭,大學是不收女生的,所以她夢想去巴黎學習物理和化學、姐姐幻想到巴黎學醫,他們一點一滴地積蓄着去巴黎求學的費用。最後姐姐先到巴黎去,她留在波蘭掙錢供姐姐上學。

瑪麗不僅刻苦自學,而且不辭辛苦地到波蘭農村給孩子們講授科學知識,到工廠女工中傳播波蘭文化,而這樣做是隨時都有可能被密探們發現,被沙俄監察員抓走的。可是瑪麗的心目中只有一個念頭:爲被壓迫的祖國服務,爲祖國的解放而學。正象她給自己一位童年時代的朋友的信中所說:“我用盡了力量來應付這一切,再接再勵……我有一個最高原則:不管是對人或者對事,都決不屈服!……”五年後,姐姐獲得了博士學位,瑪麗來到巴黎索爾本學院求學,穿着破舊衣服,住着簡陋小屋,用麪包和茶水充飢。大學的圖書館緊緊地吸引着瑪麗,一次,她忘了吃飯暈倒在圖書館。瑪麗象塊貪婪的海綿,拚命地吸吮着知識的乳汁。忘記吃飯,對於瑪麗來說已經成爲司空見慣的事了。每晚離開圖書館回到自己的小屋裏,在煤油燈下繼續用功,一直到後半夜兩點鐘。當她躺在牀上休息的時候,又被凍得不得不爬起來,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全部穿上,再重新躺下。艱苦的生活,刻苦的學習,弄得這位年輕的姑娘面色蒼白、容顏憔悴。在索爾本學院的學位考試中,瑪麗以她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物理學碩士第一名。

著名學者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評價居里夫人:“在我所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裏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爲盛名所顛倒的人。”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居里夫人拒絕爲他的任何發明申請專利,把諾貝爾獎金和其獎金都用到了以後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婦發現鐳以後,當百萬法郎、燦燦的金質獎章向她微笑的時候;當成功、榮譽、祝賀象潮水般涌來的時候,表現了他們具有高貴的品質:毫不誇耀,謙虛忘我!一位報社記者前來採訪她,想把她的事蹟報道出去。她堅定地回答:“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的‘個人’。”有幾位朋友勸他們申請生產鐳的專利權。瑪麗·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這樣的決定:“不應該這樣做。這是違背科學精神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他們把這個偉大的發現交給工業界和醫學界廣泛利用,並不謀求個人的任何私利。

鉅額的諾貝爾獎金,對於一向清貧的居里夫人來說,並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獎金贈送給波蘭的大學生、貧困的女友、實驗室的助手、沒有錢的女學生、教過她的老師、資助過她的親屬。許多朋友責怪她沒有把這筆財產留給自己的孩子,而她給孩子們留下的卻是那獨立不羈的精神和鄙視功利的高尚品德。

1914年當德國侵略軍逼近巴黎的時候,居里夫人帶着大女兒毅然走上了反侵略戰爭的戰場。居里夫人研究用汽車上的發動機發電,在汽車上安上一套愛克斯光射線設備。士兵們親切地叫它“小居里”。一天早晨,居里夫人乘坐的那輛“小居里”突然發生了事故,跌進了路旁的戰壕裏,居里夫人被擦傷、摔昏了,這可把年輕的司機嚇壞了,再也不敢開汽車。居里夫人開始刻苦學習駕駛技術。幾個星期後,她又成了一名合格的司機。從此,居里夫人親自駕着汽車,不知疲倦地從一個診療站跑到另一個診療站,一下車,就投入了透視、照像的緊張戰鬥。

幾十年來,居里夫人由於長期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加上惡劣的實驗環境和對身體保護的不夠嚴格,時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襲,使她的血液漸漸受到了破壞,患上白血病。她還患有肺病、眼病、膽病、腎病,甚至患過神經錯亂症。在居里夫人看來,科學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爲了能參加世界物理學大會,請求醫生延期施行腎臟手術;她曾帶病回國參加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她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懼,頑強地進行科學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息,由於惡性貧血、高燒不退,躺在牀上的時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兒向她報告實驗室裏的工作情況,替她校對她寫的《放射性》着作。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獻給了偉大的科學事業。

居里夫人從整個科學生涯和人生道路上體會出一個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品格之高尚。居里夫人用神聖的母愛滋潤着孩子的心田。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8

1895年7月26日,28歲的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後來人們習慣稱她爲居里夫人)與皮埃爾·居里在巴黎結爲夫妻。他們的婚禮十分簡單,新房也不是人們想象的那般豪華。房子是一座坐落在巴黎郊外漁村的農舍,家中除了一張普通的牀之外,還有一張普通的桌子、兩把普通的椅子,再沒有別的傢俱。

也許你會認爲,居里夫人的夫家太窮,買不起傢俱,或認爲居里夫人過於節儉,捨不得花錢。其實不然,在結婚前,皮埃爾的父親就打算送一套高檔傢俱作爲兒子的結婚禮物,但被居里夫人婉言謝絕了。對此,皮埃爾很不理解,覺得家中只有兩把椅子實在太少,想再添置,以免家裏來客人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勸阻說:“親愛的皮埃爾,椅子多幾把是會帶來方便,但客人坐下後,我們要花費許多無謂的時間來應酬。與其這樣,還不如兩把椅子好,你一張,我一張,沒有外人打擾,我們可以一心一意做實驗、搞研究,你不覺得這樣挺好嗎?”

聽了夫人的訴說,皮埃爾方纔明白她的一番良苦用心。於是,他遵從居里夫人的意見,沒再增添一把椅子。果然,當人們來到居里夫人家裏,見到連一把坐的椅子也沒有,只得匆忙告辭。因爲他們不願意自己坐着卻讓居里夫婦站着,也不願意自己站着以俯視的方式跟居里夫婦講話,這都會讓他們很不自在。

少了俗事的紛擾,居里夫人得以全身心地工作,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科學研究中,先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和諾貝爾化學獎,成爲科學界的神話。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 篇9

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譽爲“鐳的母親”。她1867年11月7日誕生於俄國沙皇侵略者統治下的波蘭首都華沙。父親是華沙高等學校的物理學教授,使她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興趣。

1891年,她到巴黎繼續深造,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學業完成後,她本打算返回祖國爲受奴役的波蘭人民服務,但是,與法國年輕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的相識,改變了她的計劃。1895年,她與皮埃爾結婚,1897年生了一個女兒,一個未來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的研究工作。自從倫琴發現X射線之後,貝克勒爾在檢查一種稀有礦物質“鈾鹽”時,又發現了一種“鈾射線”,朋友們都叫它貝克勒爾射線。貝克勒爾發現的射線,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興趣,射線放射出來的力量是從哪裏來的?居里夫人看到當時歐洲所有的實驗室還沒有人對鈾射線進行過深刻研究,於是決心闖進這個領域。理化學校校長經過皮埃爾多次請求,才允許居里夫人使用一間潮溼的小屋作理化實驗。在攝氏6度的室溫裏,她完全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人受過嚴格的高等化學教育,她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證明鈾是惟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根據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相像。

居里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絕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起一個新名稱。居里夫人提議叫它“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作“放射性元素”。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礦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爾的幫助下,她連續幾天測定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礦物。她發現一種瀝青鈾礦的放射性強度比預計的強度大得多。經過仔細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認,用這些瀝青鈾礦中鈾和釷的含量,絕不能解釋她觀察到的放射性的強度。這種反常的而且過強的放射性是哪裏來的?只能有一種解釋:這些瀝青礦物中含有一種少量的比鈾和釷的放射性作用強得多的新元素。

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試驗中,已經檢查過當時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斷定,這是一種人類還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居里夫人的發現吸引了皮埃爾的注意,居里夫婦一起向未知元素進軍。在潮溼的工作室裏,經過居里夫婦的合力攻關,1898年7月,他們宣佈發現了這種新元素,它比純鈾放射性要強400倍。

爲了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新元素被命名爲釙(波蘭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婦又根據實驗事實宣佈,他們又發現了第二種放射性元素,這種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釙還強。他們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爲“鐳”。可是,當時誰也不能確認他們的發現,因爲按化學界的傳統,一個科學家在宣佈他發現新元素的時候,必須拿到實物,並精確地測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報告中卻沒有針和鐳的原子量,手頭也沒有鐳的樣品。居里夫婦決定拿出實物來證明。當時,藏有釙和鐳的瀝青鈾礦,是一種很昂貴的礦物,主要產在波希米亞的聖約阿希母斯塔爾礦,人們煉製這種礦物,從中提取製造彩色玻璃用的鈾鹽。

對於生活十分清貧的居里夫婦來說,哪有錢來支付這件工作所必需的費用呢?他們的智慧補足了財力,他們預料,提出鈾之後,礦物裏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還存在,那麼一定能從提煉鈾鹽後的礦物殘渣中找到它們。經過無數次的周折,奧地利政府決定饋贈一噸廢礦渣給居里夫婦,並答應若他們將來還需要大量的礦渣,可以在最優惠的條件下供應。居里夫婦的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因爲頂棚是玻璃的,裏面被太陽曬得像一個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凍僵了。居里夫婦克服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爲了提煉鐳,他們辛勤地奮鬥着

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實驗,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廢礦渣放入冶煉鍋熔化,連續幾小時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鐵棍攪動沸騰的材料,而後從中提取僅含百萬分之一的微量物質。他們從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經過幾萬次的提煉,處理了幾十噸礦石殘渣,終於得到0.l克的鐳鹽,測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鐳宣告誕生了!居里夫婦證實了鐳元素的存在,使全世界都開始關注放射性現象。鐳的發現在科學界爆發了一次真正的革命。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爲題,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

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巴黎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繼鐳的發現之後,另一些新的放射性元素如錒等也相繼被發現。探討放射性現象的規律以及放射性的本質成爲科學界的首要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