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鏟地皮的民間故事

鏟地皮的民間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劉亦守喜歡收藏,平時眼勤腳勤,有工夫就跑偏僻鄉下,專門去"淘"自己喜歡的寶貝,俗話把這叫"鏟地皮".數十年來,靠着這鏟地皮的辦法,劉亦守陸陸續續蒐集到了三百多件藏品,其中尤以價值七位數的金胎紫銅香爐爲最。漸漸的,他在圈子裏有了名氣。

鏟地皮的民間故事

這天,劉亦守和往常一樣,吃罷早飯就甩腿去古玩市場,在那裏轉悠。轉到一個拐角處時,突然發現那裏的地攤上有一塊青玉令牌,這玩意兒是自己藏品中沒有的,於是便蹲下身來細看。

這是一塊民國時候由某省都督簽署的一筆上億資產的解凍令牌。按說民國時候的東西收藏價值應該不是很大,但既然能補自己家中藏品的空缺,爲何不買下它呢?於是劉亦守便和鋪主討價還價起來,最後居然"殺"到原價的三折,以150元錢成了交。

付了錢,拿過令牌,劉亦守一邊悠悠地繼續在市場裏轉,一邊不時得意地停下步子,端詳手裏新覓來的東西,周圍人都以爲他得了什麼寶貝,紛紛擁過來看。有個年輕人也上來湊熱鬧,誰知只一瞥,就頓時大驚失色道:"先生,您這塊令牌賣多少錢?您開個價,賣給我吧!"

劉亦守擡頭一打量,這個年輕人三十來歲年紀,一臉斯文樣,不禁笑道:"小夥子,東西自然是喜歡了纔買下來的,怎麼能轉手就賣了呢?我不賣的!"說完,他就把青玉令牌揣進懷裏,甩開大步朝市場外走去。那年輕人不死心,跟在後面一路追着說:"先生,您就開個價嘛,出多少錢我都願意買啊!"

劉亦守原本買下令牌只是給自己補個收藏的空缺,現在被小青年這麼一追,心裏不由打起了"格愣":莫非這令牌有什麼來頭?那就更不能輕易賣了。他收住腳,回頭對年輕人說:"你死了這條心吧,我說過不賣就不賣,別纏着我好不好?"年輕人還是不肯停步。

街邊正是一家茶館,年輕人對劉亦守說:"先生,您能不能賞臉進去小坐片刻,讓我給您說說我爲什麼非要買您手裏這塊令牌的理由,好嗎?"劉亦守看他的神情,不像開玩笑的樣子,心想:也罷,就是不賣給他,聽聽關於這塊令牌的來由,總也沒有什麼不好啊!於是就跟着年輕人進了茶館。

年輕人要了兩杯龍井,和劉亦守面對面地坐下來,一邊品茶一邊就開始講述起來。其實,關於這塊令牌的來由並不複雜,這年輕人姓華,叫華爲,華爲的曾祖父當年就是這個都督手下一個師的師長,很得都督的賞識,後來有一天,都督私下裏交給華師長這塊青玉令牌,讓他去國庫提款,孰料返回途中,華師長手下一個軍官竟監守自盜,深夜帶人竊取令牌和錢款悉數潛逃,於是後來衆人都說,是華師長故意僞造都督的令牌去國庫提款。華師長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只好飲恨自盡……

華爲講完緣由,神情凝重地對劉亦守說:"先生,這塊令牌對您的收藏來說也許無關緊要,可對我們華家來說,它的意義就不同了。三年前我大學畢業,好不容易在省城開起了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自從手裏有了點錢,我就發誓,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找到當年的這塊令牌,一定要還我曾祖父一個清白。"說到這裏,華爲打開隨身提包,拿出一張支票,"刷刷刷"填了一個數字,簽上了自己的大名,然後把它推到劉亦守的面前。

劉亦守一看,愣住了:支票上的數字是"6"後面加4個"0",整整有60000!

華爲笑笑,說:"這筆錢我是早就準備好了的,我做過古玩市場的調查,這種青玉令牌最多不會超過1000元,今天是天老爺讓我撞見了您,我用60倍的價買下它,我想您應該不會吃虧了吧?"

劉亦守聽了華爲的述說,想想自己半天不到的時間,150元居然變成了60000元,這是哪世修來的發財緣分哪!何況這令牌也不是什麼真正值錢的東西,這種賺錢的機會誰也不會放棄。於是他嘴裏客氣幾句,就收下了支票,然後把揣在懷裏的青玉令牌拿出來,給了華爲。

有了這樣的機緣,從此劉亦守就主動和華爲交起了朋友,常常請華爲到家裏作客,給他看自己的藏品,總想什麼時候再能從這個有錢人手裏討得便宜。華爲呢,也好像漸漸對收藏有了興趣,劉亦守每給他看一樣藏品,他都讚歎不已,拿在手裏輕輕地撫摩着,顯出愛不釋手的樣子。每每這種時候,劉亦守就得意得心裏要發狂,忍不住給華爲一一介紹自己是怎麼"鏟地皮"把這些寶貝給"鏟"回來的。有一天,劉亦守終於把自己的藏品之最金胎紫銅香爐也拿出來給華爲看,華爲竟驚羨地叫出聲來:"這麼貴重的東西你也能鏟地皮鏟回來啊?"劉亦守"嘿嘿"一聲道:"不瞞你說,這是我去宜興鄉下鏟地皮的時候,從一個老太婆手裏買來的,你猜我花了多少錢?才3000元哪!鏟地皮嘛,就是要去鏟的啊!"

時間長了,兩人的交情一日深似一日。這一天,華爲到劉亦守家裏來的時候,帶了一件明萬曆款的青花龍紋瓷罐過來,請劉亦守幫着鑑賞。華爲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這個瓷罐其實是乾隆時期的仿品,是我那年去倫敦考察時,在一個古董商那裏買的,當時因爲實在喜歡,手裏也正好有點錢,所以就花30000英鎊買了下來。但因爲不是真品,所以一直沒好意思拿給人家看,也更不敢向先生提起。現在既然和先生熟了,想來請先生看看也無妨。"

劉亦守接過華爲手裏的青花龍紋瓷罐,細細打量起來,他越看越發覺手中這個瓷罐其實是真正的萬曆貨,這是一種未載入官方造冊的珍貴禮器,起碼值1000萬!他心裏激動得"怦怦"直跳,反覆撫摩,斷定是華爲和那個英國古董商看走了眼。

華爲看劉亦守這麼神情專注的樣子,好像更加不好意思了,說:"真是難爲情,我這東西和您的金胎紫銅香爐沒法比啊!"

看着華爲滿臉流露出的羨慕神色,劉亦守想到了一步妙棋。他朝華爲微微一笑,說:"小夥子,你也別小瞧了你的這個瓷罐哪,雖說是仿品,但做工精良,幾乎能以假亂真,我看這東西起碼也值個80萬。"

"啊?能值這麼多?"華爲簡直不敢相信。

劉亦守肯定地點點頭:"據我所知,這類精仿品存世量非常稀罕,所以升值是早晚的事,說不定數年後會暴漲到和金胎紫銅香爐一樣的價錢。"

"真的?"此話出自劉亦守之口,華爲驚喜萬分,"那我就用這個瓷罐和先生交換香爐了呵!"

一聽此言,劉亦守心跳立馬加速起來,他緊鎖眉頭,在廳裏來回踱着步。華爲頓時後悔不已,吐吐舌頭說:"冒昧了,先生,我只是給您開個玩笑,您千萬別當真……"

"不不不!"劉亦守站停下來,"我……可以考慮和你交換。"

"您說什麼?"華爲疑惑着問,"先生,我只是開個玩笑而已,絕沒有真要和您交換的意思啊!"

劉亦守沉思着說:"對我而言,香爐是至寶,對你而言,這個瓷罐同樣是至寶。我的藏品雖說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但從內心來說,其實我更喜歡收藏的是瓷器,因爲我覺得瓷器最能反映我們民族極其精湛的製作技藝,你看,連高仿品都做得這麼逼真,所以我樂意和你交換。"

如此出乎意料的結果,華爲驚喜的程度可想而知。不過,他還是有點不放心:"先生,您真拿定主意要和我換?"

"那還有什麼假的!收藏嘛,本來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就圖個開心嘛!"

於是,華爲驚喜萬分地捧着金胎紫銅香爐走了;而劉亦守呢,喜悅的程度絕不亞於華爲,因爲他心裏十分清楚,自己用金胎紫銅香爐換來的,是一件真正的萬曆貨啊!

但奇怪的是,就此以後,華爲就再沒有來登過劉亦守的家門。起初劉亦守還以爲是他怕自己反悔,故意躲着,可打電話過去老是沒人接,就覺得挺納悶。這天,郵遞員送來一封信,劉亦守接過來一看,是華爲寄來的,他一邊拆信一邊嘀咕:"這小子,什麼事情電話裏不好說,還搞得這麼複雜?"

等打開信,一看內容,劉亦守頓時臉色灰白!

華爲在信裏這樣寫道:劉亦守,我今天是要告訴你,我不叫華爲,我講的故事是假的。你告訴我你在宜興鏟地皮,只花3000元就從一個老太婆手裏買到了那個金胎紫銅香爐。你知道嗎,你說的那個老太婆,恰恰就是我奶奶!當時你看家中只有我奶奶一個人,就連哄帶騙硬把我們傳家之寶搶走,你用了什麼手法,我後來從爺爺那裏都聽說了,我爺爺從此一病不起,半年後就撒手人寰。爲這事,我奶奶一直覺得對不起全家,抑鬱到現在……

如今,我拿回了本就屬於我們家的東西,我想這不算過分吧?至於那塊青玉令牌,我爲什麼要付給你這麼多錢,現在你應該明白了吧!至於那個青花龍紋瓷罐,你可以把它放到水盆裏浸泡一下,這樣就會知道它到底是個什麼貨,要不要繼續收藏,這當然得由你自己來決定了。也許,你會問我是怎麼找到你的,我想細節就沒有必要在這裏一一說了,只想告訴你的是,我在大學裏學的就是考古專業,課餘時候,我還是我們學校話劇團的團長……

劉亦守恨恨地看罷信,沮喪地從櫥裏捧出那隻用金胎紫銅香爐換來的瓷罐,盯着它愣愣地呆了半晌。隨後,他不甘心地走進廚房,小心翼翼地把瓷罐浸入水中,結果真看到了令他恐怖的一幕:瓷罐的罐底接觸水之後沒多久,就慢慢開始褪色,最後整塊所謂的瓷片就剝落下來……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會這樣……"劉亦守軟癱在地上,失魂落魄地叫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