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樸實的農村生活民間故事

樸實的農村生活民間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歲月退回30多年,我在一個公社糧管所工作。由於多少有點文化,又當過知青,所長特意安排我做鄉管員,主要工作就是經常下鄉瞭解掌握各生產隊的糧食生產、上交和自留的情況。去這個公社時,有人就告訴過我,這個地方是魚米之鄉,女人漂亮風流,在全縣是有些名氣的。公社有20個大隊120個生產隊,分佈在大大小小的被高山密林掩蓋的村落。半年下來,我獨自一人騎着鳳凰牌自行車,坎坎坷坷地跑完了所有的生產隊。

樸實的農村生活民間故事

在完成當天的工作任務後,當然要面對吃住的問題。

那時候,住就安排在大隊部,席子下面鋪的是稻草,睡的牀可能是解放時打地主分過來的,牀架上畫樑雕棟,多姿多彩,充滿了喜慶的顏色。自己的隨身東西很簡單,一個草綠色軍挎包,幾本小說,簡單的洗換用品和手電筒清涼油這類的常用東西。夜幕降臨,四周寂靜得很,自己常常是在昏黃的煤油燈的光亮下讀着那些精彩的文字。

那時候,“幹部”到農戶家是很受歡迎的。按照慣例和生產隊的安排,“幹部”是吃“排飯”,由農戶逐家接待,每戶一頓。雖然比其它地方多一些糧食,但也無法保證全是米飯,一般是有一半的紅薯幹;讓人饞涎欲滴的,還是農戶家的菜,數量不多,樣樣有味!一般也有三四個菜。客家人本來就熱情好客,魚乾子炒大蒜加辣椒,在澆一點自莨的米酒,香噴噴的;大碗的紅燒肉燒片肉墊上醃菜幹,有的肉還塗上紅色,更增加了人的食慾;煎炒雞蛋黃亮亮的,還有農戶自留地的時令青菜,都讓你在品味中忘記了一天的勞苦。

飯後,按照規定,“幹部”必須按標準把伙食費交給農戶的。當時是每人一餐一角二分,四兩糧票。沒有其它“幹部”陪,簡簡單單,有滋有味,飯後及時按照規定結賬,老百姓沒有意見,吃飯的“幹部”也沒有什麼負擔,心情也好舒坦。

之所以難忘這樣一餐一角二分的事情,不僅僅是留住了的羣衆的溫暖,常讓我覺得必須時時記得那些羣衆的音容笑貌,以及那時候幹部羣衆魚水般的緊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