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通用90篇)

成語故事(通用9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 兒童類 歷史類 三國類

兒童成語故事之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yì),善於彈琴。他的琴聲優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之後往往如醉如癡。

成語故事(通用90篇)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着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他環顧四周,發現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突發奇想要爲這頭公牛演奏一曲,於是他撥動琴絃,對着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仍然低着頭繼續吃草。因爲公牛雖然能聽到琴絃發出的聲音,但是並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美妙的琴聲並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公明儀撫動琴絃,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dú)發出的叫聲。這時候這頭大公牛纔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後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白白浪費時間;現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兒童成語故事之守株待兔

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春秋時代有位宋國的農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裏工作,一直到太陽下山才收拾農具準備回家。有一天,農夫正在田裏辛苦的工作,突然卻遠遠跑來一隻兔子。這隻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個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邊的大樹,這一撞,撞斷了兔子的頸部,兔子當場倒地死亡。一旁的農夫看到之後,急忙跑上前將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後很開心的收拾農具準備回家把這隻兔子煮來吃。農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這麼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

從此以後,他整天守在大樹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許多天過去了,他都沒等到撞死在大樹下的兔子,反而因爲他不處理農田的事,因此田裏長滿了雜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蕪。

兒童成語故事之囫圇吞棗

從前,有個人在路上邊走邊吃梨。這時候,迎面走來一位醫生。醫生對他說;“吃梨對牙齒有好處,卻會傷脾。”那人從口袋裏掏出幾顆棗,問道:“那麼吃棗呢?”醫生說:“棗補脾,可是會傷害牙齒。”那人說:“我有辦法了,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說完,他把棗一口吞了下去。

[註釋]囫圇:完整,整個兒。

[提示]多用來比喻學習時不加以分析和理解,而籠統地全部接受。

兒童成語故事之塞翁失馬

古時候,邊塞有位老人,人稱塞翁。有一天,他丟了一匹馬。別人來安慰他,他說:“這不一定是壞事。”後來,丟失的馬帶回來一匹好馬。大家來祝賀,他說:“這不見得是好事。”不久,他兒子騎這匹好馬時,摔瘸了腿,他說:“沒準是好事呢。”後來爆發了戰爭,他的兒子因腿瘸沒有當兵而活了下來。

[註釋]塞:邊塞。翁:老頭兒。

[提示]比喻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兒童成語故事之揠苗助長

古宋國有個人,他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很疲憊的樣子回了家對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苗長高了一大截!”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裏去看苗,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長的人實在很少啊!以爲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揠:拔起。把苗拔起,幫助其生長,後用來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返回兒童類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之坐井觀天

蛙坐井中,終日沉醉於頭頂上一方藍天的美景。於是“井底之蛙”便被人譏笑爲眼光狹小、見識淺薄者。但我想,坐井觀天未嘗不可,因爲它是跳出井外,觀賞浩瀚星河的'基礎。

試想,蛙既然能靜心於井底觀天,天長日久,必定會對眼前那方藍天中星轉鬥移、日月變更熟諳無比。這無疑爲它將來面對廣闊無際的天空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相反的,若蛙毫無思想準備,一開始就置身於廣闊的天空之下,難免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釋讀】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兒童成語故事之掩耳盜鈴

【典故】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

“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爲。

兒童成語故事之臥薪嚐膽

【典故】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爲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裏,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着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爲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爲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爲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着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出處】

源於《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爲“臥薪嚐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兒童成語故事之愚公移山

在冀州的南部,黃河的北面,有兩座方圓七百里、高八千多尺的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北山有一個叫愚公的老人,已經將近90歲了,一家人面對着高山居住着。

有兩座大山擋在前面,愚公一家非常辛苦,出入要繞很遠很遠的路。

一天,愚公召開了一個家庭會議,他說:“孩子們,因爲前面這兩座山,我們出行很不方便,所以,我想和你們一起盡全力剷除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南岸,你們看怎麼樣?”

大家七嘴八舌的表示同意。

愚公的妻子想了想,提出疑問說:“覺得不妥,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那樣的小山包都挖不平,怎麼能挖平太行山。王屋山呢?況且把那些土和石頭放到哪裏去呀?”

大家七嘴八舌的說:“把土石扔到渤海海邊上和東北薄州的北部好了。”

意見統一後,愚公就帶領子孫中能挑擔子的幾個人上山,破石挖土,用筐把土石運到渤海的邊上去。

有一個姓京城的寡婦,是愚公的鄰居,她有個男孩,孩子剛開始換牙,也蹦蹦跳跳的來幫忙。

冬天過去了,夏天來臨,運土石的人才能往返一趟。

住在河灣的智叟聽說了這件事,就嘲笑愚公說:“你也太愚蠢了,你還能活幾年啊?憑你所剩的一點力氣,連山上的草樹都無法毀壞,能把那些土和石頭怎麼樣?”

住在北山的'愚公長嘆一口氣說:“你思想頑固,頑固的一點都不開竅,還不如寡婦和弱小的孩子,雖然我會死掉,但我的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的時候,而那山不會增高 ,何必擔心挖不平呢?”

住在河曲的智叟無話可說了。

手裏握着長蛇的山神得知愚公挖山的消息,害怕他不停的挖下去,急忙的把這件事報告了天帝。

天帝被愚公的真誠感動了,便派大力神誇娥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山搬走了。

從此,從冀州的南部到漢水的`南面,一片平坦,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愚公一家人出入也方便了。

兒童成語故事之開天闢地

遠古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他們很想知道天地是怎樣形成的。漸漸地,他們創造出一個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是一片混沌。它無邊無沿,沒有上下左右,也不分東南西北,樣子好像一個渾圓的`雞蛋。這渾圓的`東西當中,孕育一個人類的祖先——盤古。

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在這渾圓的東西中孕育成熟了。他發現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就用自己製造的斧子劈開了這混混沌沌的圓東西。隨着一聲巨響,圓東西里的混沌,輕而清的陽氣上升,變成了高高的藍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變成了廣闊的大地。從此,宇宙間就有了天地之分。

“開天闢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開始有人類歷史,也用來表示前所未有,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返回兒童類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之拋磚引玉

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gǔ)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爲一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爲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到蘇州遊玩,他十分的高興。心想,“這是一個向他學習的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可是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留下詩句呢?”他想,“趙嘏既然來到蘇州,肯定會去靈巖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廟裏留下半首詩,他看到以後一定會補全的。”於是他就在牆上題下了半首詩。

後來趙嘏真的`來到了靈巖寺,在他看見牆上的那半首詩後,便提筆在後面補上了兩句。常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詩,換來了趙嘏的精彩的詩。後來人們說,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觀點或文章介紹給大家,目的是爲了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是一個表示自謙的說法。

兒童成語故事之取長補短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爲善國。

釋義: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還要他截長補短,發揮地區優勢,以仁政來治理天下,滕國可以成爲一個強國。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兒童成語故事之孔融讓梨

從前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懂事。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不少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們讓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盤中的梨,發現梨有大有小,但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這個故事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講給孩子聽後,可以告訴他們要懂得謙讓,禮讓他人。

兒童成語故事之狐假虎威

從前有一座美麗的大森林。這裏大樹茂密,還有綠油油的草地,顏色鮮豔的花朵,小鳥在枝頭歌唱,小動物在草地嬉戲玩鬧。而狐狸也住在這片美麗的森林裏。有一天清晨,狐狸睡醒以後,發現肚子很餓,便出門到處覓食。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正準備垂頭喪氣回家時,發現身後竟然出現了一隻大老虎。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轉,扯着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

“爲什麼不敢?”老虎一愣。“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老虎被矇住了,鬆開了爪子。狐狸搖了搖尾巴,說:“我帶你到百獸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處走去。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森林裏的野豬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見狐狸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跟往常很不一樣,都很納悶。再往狐狸身後一看,呀,一隻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老虎信以爲真。其實他受騙了。原來,狐狸是藉着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這則故事是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不過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一旦把戲被刺穿,它不僅會被野獸圍攻,還會被被欺騙的老虎吃掉。

兒童成語故事之老馬迷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恆公率軍出征,卻在途中因大霧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馬才能平安回國。從此,齊國上下對這匹識途老馬倍加寵愛,漸漸地,老馬迷失了自己。它常這樣想,原來我有如此異能,我可是匹寶馬啊!老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過了一個月,齊恆公再次出征,爲了防止迷路,齊恆公又帶上了這匹老馬。老馬得意極了,把頭擡得高高的,連正眼也不瞧那些戰馬一眼。不出齊恆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霧,只好就地紮營。因大霧久久不散,糧食也吃完了,齊恆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糧,又把老馬牽了出來,讓它帶路。老馬心想:我有異能,肯定能帶大王回去。於是,老馬隨便選擇了一條路,揚蹄前行,不料走了幾個時辰,卻發現是條死路。齊恆公怒極之下,一刀殺了老馬。原來老馬太驕傲,沒有在沿途做下標記,因此迷了路。

老馬剛醒悟,已是含淚於九泉之下了。

  返回兒童類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之畫龍點睛

在樑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叫張僧繇。

一天,梁武帝要張僧繇在寺廟的`牆上畫四條金龍。張僧繇用三天的時間就畫好了,並且畫得非常像真龍。大家聽說後,都去觀看,發出陣陣讚歎聲。可是,當人們走近一看,卻發現每條龍都沒有眼睛。張僧繇解釋說:“如果我給龍加上眼睛,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都不信,堅持要他加上眼睛。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給兩條龍加上了眼睛。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兩條龍騰地一聲飛上了天!

畫龍點睛的寓意:畫龍點睛是說,只要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就能解決問題。

兒童成語故事之東山再起

在東晉的.時候,有個人叫謝安,他才華出衆,年輕的時候在朝做官,但不久謝安就向皇帝辭官回家了。

謝安在東山下住了下來,他常常邀請名士到他家飲酒作詩,過着隱士般的生活。

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前秦百萬大軍壓境,國家隨時被滅亡。爲了國家,謝安出山當了宰相。他面對強敵從容鎮定的指揮作戰,淝水之戰,以少數擊敗多數,大勝前秦苻堅,並趁機率軍北伐收復失地,他爲此東山再起。

釋義:指退隱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

兒童成語故事之打草驚蛇

唐朝有一個人名叫王魯,他在當塗做縣令。這個王魯愛財如命,經常掠奪老百姓的錢物。王魯手下的那些大小官吏也變着法子貪污受賄,巧立名目搜刮民財。因此,當塗縣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個個從心裏恨透了這批官員,總希望能有個機會好好懲治他們,出出心中的怨氣。

有一次,適逢朝廷派官員下來巡察地方情況,當塗縣老百姓一看機會來了,於是大家聯名寫了狀子,控告縣衙裏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的種種不法行爲。狀子首先遞送到了縣令王魯手上。

巧的是,狀子上所列舉的罪行,和王魯平時的違法行爲幾乎一模一樣。這可把王魯嚇壞了,冷汗不停地往下滴,他一邊看着手中的狀紙,一邊發着抖,心裏想:怎麼會這樣,這……這不是在說我嗎?

後來,人們從這個故事引申出“打草驚蛇”這一成語,用來比喻一方面給予甲懲罰,另一方面乙也受到了警戒。現在人們多用這一成語比喻做事不夠機密,往往由於一些不必要的舉動,導致對方察覺到了自己祕密的意圖。

兒童成語故事之邯鄲學步

戰國時候,燕國有個年輕人,他聽說趙國的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瀟灑優雅,非常好看。於是,這位燕國青年決定去趙國學習邯鄲人走路的姿勢。

他帶上盤纏,跋涉千里,趕到趙國,躊躇滿志地準備學習邯鄲人走路的姿勢。

在大街上,他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往往,看得他眼發花,腳發抖,不知該怎樣邁步子了。於是他決定跟在一個行人後面摹仿,人家邁左腳,燕國青年也跟着邁左腳,人家邁右腳,燕國青年也趕緊邁右腳。但他的`兩隻腳沒有協調好,差一點把自己絆倒。

這個行人走遠了,他又跟在另一個行人身後亦步亦趨地學走路。別人走得隨意優雅,但他學得磕磕絆絆,引得街上的路人都把他當做怪人,停下腳步看他,甚至還有人捂着嘴笑他。

就這樣一連過了好幾個月,燕國青年的盤纏眼看就快花光了,他只好準備回家。此時的他不但沒有學會邯鄲人的步姿,而且還把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竟然邁不開步子走路了。無奈,燕國青年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地崇拜別人,如果因爲仿效他人而丟掉自己本來的本領,真是大可不必。

兒童成語故事之水滴石穿

張乖崖是崇陽縣的縣官。一次,他看見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吏從倉庫出來時,順手將倉庫裏的一枚銅錢放進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派人把這小吏抓來追問,並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吏心裏不服,大聲嚷道:“一枚銅錢有什麼了不起?爲什麼對我這麼兇狠啊!” 張乖崖聽了,就拿起筆來,寫了一條批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個銅元,一千日就是一千個銅元,這就像用繩子鋸木頭、水滴石頭一樣,日久天長,木頭也會被鋸斷,石頭也會被滴穿的。然後,他下令將這小吏斬首。 這個語言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返回兒童類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之室如懸磬

有一次,齊孝公出兵去征伐魯國,魯君想派人去說服齊國,制止齊國的侵略,但是不知道用什麼言詞去說服他們,便去問展禽。展禽沉思了一會兒,就說:“我聽人說過,處在大國的地位,纔可以教導小國;處在小國的地位,卻只能服侍大國。唯有這樣,才能消除戰爭。我從來都沒有聽過,單靠言詞就能平息亂事的。假如是個小國,還很自大的話,只會引起大國的惱怒,增加亂事,現在亂事已經開始,不是靠言詞就能收到成效的。”

展禽說完,就叫乙喜去犒勞齊軍,並且對他們說:“我們的君王沒有才幹,不能好好的管理邊界上的事情,以至於勞駕你們,還連累你們的`風餐露宿在我們的邊境上,所以特別派我來犒勞你們所有的兵士。”齊侯說:“你們到現在才恐慌嗎?”乙喜說:“敝國現在有德高望重的人輔政,所以並不恐慌。”齊孝公說:“你們室如懸磬,田野裏連青草都沒得生長,怎麼會說不恐慌呢?”

磬,就是指空無所有的意思。室如懸磬,就是用來比喻窮得什麼東西也沒有。它和“家徒四壁”都一樣,是用來形容極端的貧乏、困苦。

兒童成語故事之罄竹難書

隋煬帝楊廣的殘暴統治,導致天下大亂,羣雄割據,農民起義。

李淵在太原起兵以後,自任爲大將軍,積極地向隋軍進攻。這個時候,突厥的力量很強,李淵既擔心突厥壞自己好事,又想借用他們的悍馬,於是,聽從他人建議,與突厥的始畢可汗談和。最終,雙方約定:“若得攻入長安,民衆土地歸於唐,金玉繒帛歸於突厥。”

李淵爲爭取人心,還大開糧倉,救濟災民,且乘機招募義兵。然而,這些義兵都是烏合之衆,沒有經過檢閱練習,所以率領他們打起仗來很是辛苦。

此時,瓦崗農民義軍首領之一的李密,在現在的河南省東部,擁有極大的`力量,而且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聲討隋煬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這句話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簡策,也書寫不完隋煬帝的罪狀;用東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清隋煬帝的罪惡。以後我們形容罪狀之多,寫都寫不完,稱之爲“罄竹難書”,這就是此句成語的由來。

這篇文章一出,立刻在全國引起了轟動,人們爭相傳閱,李密的聲勢更加浩大,各地反隋的領袖如竇建德和徐圓朗等紛紛上表,勸請李密即天子位。不過,李密認爲洛陽城還未攻克,不必急在一時。

李淵這邊呢,倒是很想拉攏聲勢浩大的李密,便遣使通書。但李密自以爲力量雄厚,要求李淵率領步騎數千到河南來,當面締結盟約,由李密擔任盟主。李淵不敢得罪李密,卻又不想去河南,笑着說:“李密這個人如此驕傲自大,我正準備進兵關中,如果一口回絕他,等於平白又多了一個敵人,不如拍拍他的馬屁,使他更爲驕傲,然後再慢慢觀看鷸蚌相爭,我來坐收漁翁之利。”

於是,李淵命令溫大雅回了一封書信給李密,信上說:“天生萬民,必有司牧,當今能爲司牧,作爲天子者,除了你還有什麼人?老夫已經五十歲的人了,沒有那個野心,我願意跟隨你。”李密見到信,看得眉開眼笑。從此,對李淵深信不疑。

兒童成語故事之負荊請罪

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戰功赫赫的大將,被封爲上卿。藺相如因“完璧歸趙”等出色的.表現,也被提升爲上卿,而且位居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說:“藺相如出身低賤,僅靠一張嘴皮做些事,地位竟然超過我。要是見到他,我一定要羞辱他。”

藺相如知道後,就儘量避開廉頗,以免與他發生衝突。

有一天早朝,藺相如的車馬正好與廉頗的車馬相遇,藺相如連忙命令車馬退到小巷裏去躲一躲,讓廉頗的車馬先行。

藺相如的做法讓手下的門客很不解。藺相如解釋說:“秦王我都不畏懼,難道我會害怕廉將軍嗎?現在,秦國是強國,但秦國不敢攻打我們趙國,就是因爲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如果我和他鬧矛盾,只會對秦國有利。我這樣做,正是考慮到國家的安危。”

這話傳到了廉頗那裏,廉頗感到十分慚愧。於是,他着上身,揹着荊條,前往藺相如的府宅請罪。

從此,兩人盡釋前嫌,成了生死之交。

兒童成語故事之高山流水

楚國人俞伯牙,非常喜歡彈琴,曾拜成連先生爲師。

學藝三年後,爲了進一步提高俞伯牙的技藝,成連先生將俞伯牙帶到東海蓬萊山,將他獨自留在那裏。

浩瀚的大海,碧波萬里;高山層林,蒼翠無際。眼前的美景讓俞伯牙心胸豁然開朗。澎湃的浪濤之聲,悠長的'虎嘯猿啼,俞伯牙全神貫注地傾聽着,大自然美妙的音樂激起了他滿腔的.熱情。

俞伯牙任心中的激情自由流淌,一曲《高山流水》誕生了。

俞伯牙終於領悟到了音樂的真諦,成了最著名的音樂家。

一次,俞伯牙在泰山遊覽。面對巍巍青山,俞伯牙情不自禁地彈奏起來。有位青年樵夫名叫鍾子期,被他的琴聲吸引了。當撫琴的俞伯牙志在高山時,鍾子期就讚歎說:“真好!琴聲巍峨如同泰山!”當他志在流水時,鍾子期又說,“真妙!琴聲浩蕩如同江河!”

俞伯牙所彈所想的,鍾子期都能聽出來。俞伯牙欣喜萬分,以鍾子期爲知音,二人結爲至交。

兒童成語故事之水滴石穿

從前,有個廉潔的縣官,他審問一個拿了公家一枚銅錢的`倉庫管理人。那人說:“不就是一枚銅錢嗎?”他提筆寫下一行批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說,一天偷一枚銅錢,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繩鋸木頭,木頭也會斷;水珠天天滴在石頭上,石頭也會被滴穿。

[提示]比喻雖然力量小,只要堅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難辦到的事來。也作“滴水穿石”。

  返回兒童類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之千鈞一髮

西漢著名的文學家枚乘,擅長寫辭賦。他在吳王劉濞那裏做謀士時,反對吳王反叛朝廷。他勸吳王:“用一縷頭髮繫上千鈞之重的.東西,下邊是深淵,頭髮絲一斷,那東西你就別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謀反朝廷,危險的程度就像這頭髮絲一樣。”劉濞不聽,其兵反叛,最終被朝廷的大軍消滅。

[註釋]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爲一鈞。

[提示]比喻形勢或情況已極其危急。

兒童成語故事之舉一反三

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地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註釋]反:推及,推論。

[提示]形容善於類推,能觸類旁通。

兒童成語故事之持之以恆

元朝,有個叫陶宗儀的人,考進士落榜,並不氣餒,繼續刻苦讀書。他在下地勞作間隙時,總是讀書。田野裏沒有紙,他就把心得記在樹葉上,回家後裝進瓦罐裏,十幾年時間裝滿了十幾個瓦罐。有人不理解,他說:“學習就應持之以恆。”後來,他整理樹葉,編了本《南村輟耕錄》的書,很受歡迎。

[註釋]持:堅持。恆:恆心。

[提示]指有恆心地堅持下去。

兒童成語故事之完璧歸趙

戰國時,秦王說要用十五座城池來換趙王的寶玉“和氏璧”。趙王派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去秦國。秦王看到玉後,隻字不提城池的事。藺相如捧着玉說:“大王如不用城池來換,我就和玉一起撞個粉碎。”秦王只好放藺相如帶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趙國。

[註釋]璧:圓形扁平而中心有孔的`玉。

[提示]比喻將物品完好地歸還原主。

兒童成語故事之螳螂捕蟬

春秋時,一個侍衛想勸吳王放棄攻打楚國的決定,就拿着一把彈弓在花園裏走來走去。吳王問他在幹什麼。他說:“一隻蟬在叫,它沒有想到身後有一隻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沒有想到身後有一隻黃雀要啄食它。黃雀呢,更沒想到我用彈弓在瞄準它。它們沒考慮身後的危險啊!”吳王聽後,撤回了決定。

[註釋]蟬:知了。

[提示]比喻目光短淺,一心圖謀侵害別人,卻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計他。一般“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連用。

  返回兒童類故事>>>

  返回導航>>>

歷史成語故事之始終不渝

謝安在年輕時就很出名,揚州刺史庾冰多次誠心請他去做官,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謝安在那裏勉強應付了一些時日,但是沒到一個月,他又回家了。

後來朝廷幾次讓他做官,他都拒絕不去。實在沒辦法,他前往會稽(今天的浙江紹興)的東山,做了隱士。

朝廷仍然沒有放棄讓他做官的念頭,謝安不得已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謝安在做了大官後還在想着過隱士的.生活。

《謝安傳》裏記載着:“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其中的“始末不渝”,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始終不渝”。

【釋讀】始終:從開始到結束。

渝:改變,違背。自始至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出處】《晉書·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

歷史成語故事之不恥下問

解釋:指的是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爲可恥,形容虛心好學。恥:羞恥。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爲聖人。然而孔子認爲,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爲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諡(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諡號爲“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爲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爲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爲‘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爲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爲他的諡號。

歷史成語故事之一鳴驚人

【解釋】用來比喻平時表現並不突出的人,一下子幹出了驚人的成績。

【成語故事】

春秋時,楚莊王即位已經三年,白天打獵,晚上喝酒,對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們對他不滿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他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對莊王說:“我有個謎請大王猜猜。”莊王說:“你說吧。”伍舉說:“楚國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

楚莊王說:“這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從那天開始,楚莊王振作起來,認真治理國家,楚國也漸漸強大起來。最後,這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安步當車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有一天,齊宣王要召見賢士顏斶,就對他說:“顏斶,你過來。”沒想到顏斶竟然回了一句:“大王,你過來吧!”齊宣王聽了,頓時臉色發青,大怒的說:“你這是什麼態度,是君王高貴呢?還是賢士高貴?”顏斶從容的說:“自然是賢士高貴,這是有歷史爲證的。從前秦國曾下令說:“凡是在賢士柳下惠的墓地上砍伐樹木的,一律處死刑。”又說:“能夠取得齊王首級的,將賞賜千金,並封他做官。”可見國王的頭還比不上賢士墓地的樹木呢!”齊宣王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搖搖頭,嘆了一口氣說:“好了,我不會怠慢你的,以後你可以過着榮華富貴的生活。”顏斶聽完,立刻辭別齊宣王說:“謝謝大王的厚愛。我本是布衣粗食慣了的人;安步可以當車,晚食可以當肉,我還是回家自食其力吧!”

這個故事是從“戰國策”的'“齊策”寫出來的。“安步可以當車”便是慢慢步行,以代替乘車,也就是勤儉的意思。後人把“安步當車”引爲成語,用來比喻人不貪求富貴,而能安於貧苦的意思。

另外,“晚食當肉”也是一句成語,它和“安步當車”一樣都是節儉的意思。

歷史成語故事之匹夫之勇

出處:《國語·越語上》勾踐既許之,乃致其衆而誓之曰:“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

釋義:一般指打仗不能光憑個人的勇敢,要用智謀,要靠集體的力量。

故事:春秋時,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在吳國囚禁三年,受盡了恥辱:回國後,他決心自勵圖強,立志復國。

十年過去了,越國國富民強,兵馬強壯,將士們又一次向勾踐來請戰:“君王,越國的四方民衆,敬愛您就象敬愛自己的父母一樣。現在,兒子要替父母報仇,臣子要替君主報仇。請您再下命令,與吳國決一死戰。”

勾踐答應了將士們的請戰要求,把軍土們召集在一起,向他們表示決心說:“我聽說古代的賢君不爲士兵少而憂愁,只是憂愁士兵們缺乏自強的精神。我不希望你們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敢,而希望你們步調一致,同進同退。前進的`時候要想到會得到獎賞,後退的時候要想到會受到處罰。這樣,就會得到應有的賞賜。進不聽令,退不知恥,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到了出征的時候,越國的人都互相勉勵。大家都說,這樣的國君,誰能不爲他效死呢?由於全體將士鬥志十分高漲,終於打敗了吳王夫差,滅掉了吳國。

歷史成語故事之大義滅親

春秋時,衛國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兒子石厚,卻幫助衛莊公的兒子州籲殺害了衛桓公,篡奪了國君之位。州籲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憤。石碏對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憤恨。他設計把州籲和石厚騙到陳國,又與陳桓公商量好,將兩人處決。人們稱讚他的行爲是“大義滅親”。

[註釋]義:正義。親:親屬。

[提示]爲維護國家的利益,對犯罪的親人加以處罰。

  返回歷史類故事>>>

歷史成語故事之出類拔萃

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學生的'提問時說:“麒麟和一般走獸是同類,鳳凰和普通飛禽是同類,聖人和百姓也是同類;而孔子作爲聖人,遠遠超越同類人中的佼佼者,沒有人比他更偉大了。”

[註釋]出:超出。類:同類。萃;聚集。

[提示]比喻人的品德和才能超出一般人。

歷史成語故事之背水一戰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釋】: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爲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爲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着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餘不聽,仗着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瞭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衝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爲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着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拼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哺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歷史成語故事之禮賢下士

李勉是唐朝人。他年輕時,愛好到處遊歷,廣交朋友。有一次,他認識了張書生,結伴來到一個叫樑的地方,誰知張書生突然生起病來,而且十分嚴重。李勉替他請醫生,買藥煎藥,喂水餵飯,照顧得非常周到。但是張書生的病不見好轉。張書生對李勉說:“李兄,看來我是沒救了。我死後,你用我的銀子替我埋葬,剩下的錢財,就送給你用吧,以答謝你連日來對我悉心的照顧。”

張書生去世後,李勉遵照亡友的遺言辦理了喪事,然後收拾好行裝,來到了朋友的故鄉,把死訊告訴了張書生的家人,並把剩餘的錢財全部歸還給他的家人。李勉當時雖然也是一個窮書生,但他不貪取別人的'錢財,這種誠實的行爲使張書生的家人非常感動。

後來李勉當上了節度使,不但處事廉潔公正,而且十分愛惜人才。有一次,在外出巡察中,他發現一個叫王晬的縣尉很有才幹,正想提拔他,忽然接到皇帝拘捕王晬的命令。原來王晬爲人耿直,秉公辦事,得罪了朝中權貴,遭人誣告陷害。

李勉不忍王晬無辜受害,趕回京城面見皇帝,力陳王晬的爲人,誇獎他是個人才,請求加以重用。皇帝見李勉極力爲國家推薦人才,心裏十分讚賞,赦免了王晬,還升他爲縣令。王晬上任後,正直清廉,勤政爲民,深受百姓愛戴。大家都說李勉是個善於提拔人才的好官。

李勉在任節度使的時候,聽說李巡和張參很有學問,便請他們出來辦事,每有宴會,都邀請他們一同暢飲。李勉後來當了宰相,雖然地位尊貴,但從不驕傲自大,親自到士兵家裏慰問他們的家屬,上上下下都稱讚李勉是個禮賢下士的好官。

歷史成語故事之打草驚蛇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賄 賂、不遵守法規。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接受賄 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爲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着狀紙,一邊發着抖:“這不是在說我嗎?”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麼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爲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裏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後來,大家就根據王魯所寫的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引申爲“打草驚蛇”這句成語。

[提示]比喻由於行爲不慎而使對方有覺察與防範。

歷史成語故事之班門弄斧

魯班是我國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尤其善於使用斧頭砍削木器,所以人們認爲在他的門前舞弄斧頭是不自量力的行爲。明代詩人梅之渙譏諷在李白墓前題詩的.人,寫過這樣一首詩:“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註釋]班:魯班,我國古代的木匠。

[提示]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返回歷史類故事>>>

歷史成語故事之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成語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爲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爲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說看,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擡不起頭來。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兵卒至烏江,最終自刎於江邊。

以後人們就用四面楚歌這個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而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爲伍,不事生產,遊手好閒,但後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得無以爲生,而求助於別人時,別人又因他平日行爲太壞,絕不同情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歷史成語故事之安居樂業

春秋時,哲學家老子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非常不滿,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國寡民”社會:國土面積小,人口稀少。人們不用坐車乘船到遠方去;沒有戰爭,人們不需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歡的職業,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穩;與相鄰的國家望得見,但不相往來。

[註釋]安居:居住的地方安穩。樂業:喜歡自己的職業。

[提示]形容人們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歷史成語故事之名落孫山

宋朝時候,有個名叫孫山的'讀書人,他與同鄉的兒子一起去參加科舉考試,考取了最後一名。看完榜後,他馬上高興地回家去了,同鄉問他:“我兒子考中了嗎?”他幽默地回答;“您兒子的名字排在孫山後面呢!”

[提示]比喻投考不中或選拔時未被錄取。

歷史成語故事之雪中送炭

出處: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釋義: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成語故事: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范成大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晚年退居故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編爲《石湖居士詩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返回歷史類故事>>>

歷史成語故事之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必須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幹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鬥,最終成爲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之後,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歷史成語故事之指鹿爲馬

【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解釋】: 指着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語故事】: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他因爲害怕羣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有一天上朝時,他牽着一隻梅花鹿對二世說: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隻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麼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羣臣百官來評判。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這時趙高盯着羣臣,指着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麼?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塗了,明明是鹿,怎麼大家都說是馬呢?他以爲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塗,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佔整個朝廷,最後終於導致秦朝滅亡。

歷史成語故事之調蟲小計

出處:《北史·李渾傳》:“嘗謂魏收曰: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

釋義: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成語故事: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韓朝宗的人,爲人非常熱心,常常幫助一些年輕人找到好工作,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一個叫做李白的年輕人寫了一封信給韓朝宗,請韓朝宗幫忙介紹工作,信的最後寫道:“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意思是說,恐怕我寫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倆,不夠讓大人欣賞。這個謙虛的年輕人李白,後來可變成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詩人呢!

從此以後,大家就用“雕蟲小技”來形容寫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時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術而已。

歷史成語故事之一箭雙鵰

一箭雙鵰出自《北史·長孫晟傳》,相傳長孫晟看見天空有兩隻大雕在爭奪肉食,他只用一支箭便將兩隻大雕射了下來。雕,指一種兇猛的大鳥,一箭雙鵰指一支箭射下兩隻大雕,原形容箭術高超,後比喻做一件事情達到了兩種目的。

北周有一個智勇雙全的人叫長孫晟。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身體非常的.瘦弱,很多的人見了之後,都認爲他活不到成年。長孫晟的母親卻不這麼認爲,她覺得自己的兒子長大後一定會有很大的出息。

爲了讓自己的兒子身體能夠強壯起來,長孫晟的母親在他3歲的時候,就經常讓他到山上去砍柴。一個三歲的小孩到山上砍柴,引起了很多鄉親的置疑。可是,長孫晟的母親一直堅持每天讓長孫晟去上山。這就樣,等長孫晟8歲的時候,他已經比同齡的男孩強壯了,而且他有一股使不完的力量。一個8歲的小孩能搬起一個大人不能搬起的石頭,這讓很多人驚訝不已。不僅如此,長孫晟特別精通射箭。每次上山打柴,都會打一些野鳥回去。在他18歲那年,長孫晟終於練就了百發百中的射箭技藝,無人敢與他相比。

歷史成語故事之兩敗俱傷

韓國和魏國打仗,打了一年多,雙方都不能取勝,秦惠王想趁機插手,又拿不定主意。

正好楚國的謀士陳軫來到秦國,秦王便向他請教。陳軫便給秦王講了個故事:有個卞莊子,住在旅館裏。一天,他聽說附

近的山裏來了兩隻老虎,正在吃一條牛,就想拔劍出去。旅館的夥計趕忙制止他說:“現在先不要急着去打,兩隻老虎吃來吃去,必然會發生爭鬥,等到它們互相咬傷了,您再去打,不就容易得多了嗎?而且還可以得到打死兩隻老虎的好名聲哩!”

卞莊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站在高處監視着。果真沒多久,兩隻老虎就廝打起來,打來打去,小的.被咬死,大的被咬傷。這時卞莊子衝出去,很輕易就砍死了受傷的老虎,果真得到了刺死雙虎的名聲。

陳軫講完了故事說:“大王,現在韓魏相攻不正是兩虎相鬥麼!您等到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去插手,就與卞莊子打虎一個樣了。”

秦王果然按照陳軫的話去做,在韓魏戰爭中,秦國一直沒去插手。直到兩國被長期的戰爭拖得精疲力盡,秦國纔開始派兵,很容易就取得了勝利。“兩敗俱傷”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兩”指鬥爭中的兩方;“俱”是都的意思。這個成語是指爭鬥的雙方都受到了損傷破壞,誰也沒得到好處。由這個故事還引出了成語“坐山觀虎鬥”,它用來比喻在雙方相互爭鬥中,第三者暫時採取旁觀的態度。

歷史成語故事之運籌帷幄

劉邦戰勝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做了漢朝第一個皇帝。有一次他在皇宮裏舉行盛大的慶功宴會。在宴會上,他對大臣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爲什麼我能轉危爲安,建立漢朝?項羽那麼強大,爲什麼反把天下丟掉了呢?”

將軍王陵恭敬地回答說:“您看起來對人好像不夠尊重,但實際上對功臣猛將都有獎賞,能和大家分享勝利果實。項羽表面上重視人才,內心卻妒嫉有才能的人,對有功的'人不僅捨不得獎賞,而且還懷疑他們,甚至要殺害他們。這樣,部下就很難和他一條心了。所以他必然失敗。”

劉邦笑笑說:“你僅僅是知道了一個方面,還不知道整個情況啊!說實在的,坐在軍營的帷幕之中,制定那在千里之外取得勝利的大計,我不如張良;管理國家,安定人心,提供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至於帶兵打仗,我更比不上韓信。這三人都是英雄,而我能團結他們,發揮他們的才能,所以我能夠取得勝利。項羽僅僅有一個范增,還不能重用,只是依仗自己的勇猛,怎能不失敗呢?”

劉邦這番話,博得了大臣們的頌揚。劉邦讚揚張良的那句話,原文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後來摘錄成爲成語“運籌帷幄”。“運”就是運用;“籌”就是謀劃;“帷幄”

指古代軍營中的帳幕。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表示善於分析敵我形勢,決定正確的戰略方針。也引申爲籌劃、指揮,確定大政方針。它常和“決勝千里”連用。

  返回歷史類故事>>>

歷史成語故事之危如累卵

春秋時期,晉靈公爲了享樂,下令修建一座九層高臺,引起了人民的強烈不滿。一些大臣也勸晉靈公,不要幹這種勞民傷財的`事。可是晉靈公執意不聽,還說:“誰再來提意見,就殺誰。”

有個大臣叫荀息,他來求見晉靈公說:“大王,我會一個小戲,表演給您看。”

晉靈公聽了,自然很高興。荀息便走到桌旁,拿出十二顆棋子一顆一顆地先平擺在地上,然後又拿

出九個雞蛋,一個一個地放上去。他先在棋子上面擺了五個,第二層再擺三個,第三層擺一個。晉靈公看着擺在堆尖上那個勉強擱住的雞蛋,緊張得直叫“太危險啦!太危險啦!”荀息這時意味深長地說:“這不算危險,還有比這更危險的事呢。您修建的九層高臺,剛動工三年就鬧得民不聊生,國庫空虛,如果遭到外來侵略,我們國家不就像這累起的雞蛋一樣危險嗎?”晉靈公聽了,嚇了一大跳,連忙下令停止築臺。這就是成語“危如累卵”的來由,“累”是堆積;“卵”是蛋。常用來比喻那種極危險的情況。

歷史成語故事之上行下效

春秋時,齊景公自從宰相晏嬰死了之後,一直沒有人當面指謫他的過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

有一天,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後,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舉世無雙。”事後,齊景公把這件事情對地的臣子弦章說了一番。弦章對景公說:“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話說:“上行而後下效。”國王喜歡吃什麼,羣臣也就喜歡吃什麼;國王喜歡穿什麼,羣臣也就喜歡穿什麼;國王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羣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景公聽了弦章的話,認爲弦章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侍從賞給弦章許多珍貴的東西。弦章看了搖搖頭,說:“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爲了要多得一點賞賜,如果我受了這些賞賜,豈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說什麼也不接受這些珍貴的東西。後人便把“上行下效”來形容上面的人喜歡怎麼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麼做。在我們的現實社會裏不是正多看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嗎?例如一家公司的`主持人經常在外吃喝玩樂,不理業務,他的下屬也跟着不務正事,這便是“上行下效”。這成語約含義是否定的,所以它形容的也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了。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麼幹。多指不好的事

東漢·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爲之,下效之。”

歷史成語故事之分道揚鑣

釋義:“揚鑣”,舉鞭驅馬前進。分路前進,比喻各奔前程,各幹各的事。

在南北朝的時候,北魏有一個名叫元齊的人,他很有才能,屢建功勳。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爲河間公。元齊有一個兒子叫元志。他聰慧過人,飽讀詩書,是一個有才華但又很驕傲的年輕人。孝文帝很賞識他,任命他爲洛陽令。

不久以後,孝文帝採取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搬遷到洛陽建都。這樣一來,洛陽令成了“京兆尹”。在洛陽,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對朝廷中某些學問不高的達官貴族,往往表示輕視。

有一次,元志出外遊玩,正巧李彪的.馬車從對面飛快地駛來。照理,元志官職比李彪小,應該給李彪讓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讓路。

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衆責問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職比你大多了,你爲什麼不給我讓路?”

元志並不買李彪的帳,說:“我是洛陽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過是洛陽的一個住戶,哪裏有地方官給住戶讓路的道理呢?”

他們兩個互不相讓,爭吵起來了。於是他們來到孝文帝那裏評理。李彪說,他是“御史中尉”,洛陽的一個地方官怎敢同他對抗,居然不肯讓道。元志說,他是國都所在地的長官,住在洛陽的人都編他主管的戶籍裏,他怎麼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樣向一個御史中尉讓道?

孝文帝聽他們的爭論,覺得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訓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便笑着說:“洛陽是我的京城。我聽了,感到你們各有各的道理。我認爲你們可以分開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嗎?”

歷史成語故事之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爲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着,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唸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爲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爲他成爲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爲內容,撰寫《三都賦》。爲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鉅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爲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歷史成語故事之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返回歷史類故事>>>

歷史成語故事之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

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爲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爲,就以國賓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爲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爲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歷史成語故事之自相矛盾

【典故】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出處】

《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於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他兩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後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後不一致或互相牴觸。

歷史成語故事之毛遂自薦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毛遂自薦於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頌,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爲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幹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爲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釋讀】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歷史成語故事之餘音繞樑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後,聽衆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

可是旅店老闆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哭聲悲傷悽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於韓娥的歌聲,婉轉動聽,唱完以後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樑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人們聽說韓娥已經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爲大家繼續演唱了一次。聽衆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 《列子·湯問》在描寫這一情節時說“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從此,人們稱讚歌聲或音樂的美妙,餘音不絕,就常用“繞樑三日”來比喻。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釋讀】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歷史成語故事之釜底游魚

東漢順帝時,皇上無視宦官爲惡,放任外戚專權。很多人無才無德,本來就是草包一個,只是因爲能阿諛奉承,討好皇帝,或是家裏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貴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貴。皇上的身邊,王侯結隊,侍從成羣。官吏則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在朝廷的欺壓盤剝下,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廣陵人張嬰,不堪忍受殘酷的暴政,發動羣衆舉起了義旗。義軍們殺刺史,斬富豪,劫庫府,濟貧民,縱橫揚州、徐州一帶幾十年。朝廷對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膽寒心驚。

當時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張綱。此人廉潔剛正,多次上書,痛陳時弊,請求誅殺違法犯罪的大臣,削減朝廷的費用開支。皇上對他十分頭疼,許多貪贓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齒。於是,當時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長、大將軍樑冀便想了個好辦法,他串通幾個當權人物跟皇上上奏說,派張綱去做廣陵太守,讓他平息人民的,企圖用這件事情加害於他。

以前別人被派去光陵的時候,臨行時都反覆要求多派兵馬。張綱此去,卻要單車獨行,僅帶着十幾名吏卒。到了廣陵,張綱徑直來到張嬰的大營,好言好語,請求會見軍中頭領。張嬰起初十分驚訝,後來看到來的人特別誠懇,便出來相見。張綱請張嬰坐上座,張嬰也不推辭。張嬰坐下來冷冷地問道:“太守大人屈尊來到賊營,不知有何見教?”

張綱立刻站起身來,一邊打躬施禮,一邊說:“將軍何出此言?下官辦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於陷民於水火之中。俗話說,‘’,將軍體恤鄉民疾苦,挺身赴險,實在是出於萬不得已。而將軍清廉自律,行俠仗義之舉,實令下官敬佩不已。”

張綱的.這一番話,出乎張嬰的意料,他急忙站起來賠禮,激動地說:“太守早來十年,我張嬰怎麼會像現在這樣?我是個草莽之人,不知禮儀,更無法結交朝廷。我也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鍋裏的游魚,苟延殘喘而已,哪裏會活得長久?只是想到,橫豎都沒有出路,鬧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請您給我指點迷津吧!”

張綱就這樣用安撫的辦法,不動一兵一卒,經過與張嬰反覆協商,妥善處置,終於平息了廣陵的。

  返回歷史類故事>>>

  返回導航>>>

三國成語故事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漢獻帝時,曹操獨攬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次,曹操率領大軍南征劉備、孫權,孔融(孔子後代)反對,勸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聽,孔融便在背地裏發了幾句牢騷。御史大夫郄慮平時與孔融不睦,得知這個情況後,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報告,並挑撥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禰衡對您無理謾罵,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聽,大怒,當即下令將孔融全家抓起來一併處死。

孔融被捕時,家中裏裏外外的人一個個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卻在那兒玩琢釘的遊戲,沒有一點惶恐的樣子。家人以爲孩子不懂事,大禍臨頭還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們趕快逃跑。孔融也對執行逮捕任務的'使者懇求說:“我希望只加罪於我本人,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兩個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說:“爸爸,你不要懇求了,他們不會放過我們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懇求有什麼用?”結果,兩個孩子從容不迫地和父親一起被抓去處死。

後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語用,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三國成語故事之過河拆橋

出處:《元史·徹裏帖木耳傳》治書侍御史普化消有王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

釋義:比喻達到某種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成語故事:劉備在長阪坡打了敗仗,趙雲找到衝散了的.劉備的妻兒。曹操也追至長阪橋,見張飛鬍鬚倒立,睜着圓眼,心中害怕中計,嚇得掉頭就跑。張飛見嚇退了曹操,就將長阪橋拆掉。劉備擔心曹操再追,連夜率軍向漢津逃去。

三國成語故事之收買人心

三國時期,趙雲與劉備的兩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後,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趕到,趙雲英勇殺敵,突出重圍終於到達劉備身邊,哭訴沒有救下糜夫人,劉備感動得痛哭流涕,當場要摔死阿斗,被衆將勸止。

三國成語故事之大器晚成

三國時,有個叫崔林的人,年輕時既沒成就又無名望,被親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就,崔林以後一定能成大器的`。”後來,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當政時做了大官。

[註釋]器:指才能。

[提示]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經過長期磨練,往往成名較晚。

三國成語故事之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廣納人才,想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他聽說在隆中臥龍岡隱居的諸葛亮是個奇才,就去請他出山。一連去了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諸葛亮正在屋裏睡覺,劉備站在院裏等候,直到諸葛亮醒來。諸葛亮被感動了,答應出山相助。後來,劉備在諸葛亮幫助下建立了蜀國。

[註釋]顧:拜訪。茅廬:草屋。

[提示]比喻真誠地再三邀請人家。

  返回三國類故事>>>

三國成語故事之畫餅充飢

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於他爲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爲侍中、中書郎。

有一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鍵就在你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一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現一般的人才。由於修養高,行爲好,而有名的,是不應該厭惡他們。我以爲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考覈,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現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僞難辯,虛實混淆。"

魏文帝採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釋義: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三國成語故事之望梅止渴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一路行軍,走得非常辛苦。時值盛夏,太陽火辣辣地掛在空中,散發着巨大的熱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軍隊已經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禿嶺,沒有人煙,方圓數十里都沒有水源。將士們想盡了辦法,始終都弄不到一滴水喝。頭頂烈日,戰士們一個個被曬得頭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乾舌燥,感覺喉嚨裏好像着了火,許多人的嘴脣都乾裂得不成樣子,鮮血直淌。每走幾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體強壯的士兵,也漸漸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這樣的情景,心裏非常焦急。他策馬奔向旁邊一個山崗,在山崗上極目遠眺,想找個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發現,龜裂的土地一望無際,乾旱的地區大得很。再回頭看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難得再走多遠了。

曹操是個聰明的人,他在心裏盤算道: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這麼耗下去,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有不少的人馬要損失在這裏,想個什麼辦法來鼓舞士氣,激勵大家走出乾旱地帶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腦子裏蹦出個好點子。他就在山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裏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戰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樣,口裏頓時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就這樣,曹操終於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們對梅子酸味的條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乾渴的困難。可見人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畏懼不前,應該時時用對成功的渴望來激勵自己,就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戰勝困難。

三國成語故事之舌戰羣儒

東漢末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較有實力的軍閥大都被他消滅了,惟獨劉備和孫權還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併這兩股勢力還比較難。於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書信去東吳,想和孫權聯手消滅劉備。 孫權手下的謀士大都主張降曹自保,只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但魯肅自知難以說服孫權和東吳的文臣,特意請諸葛亮來當說客。 魯肅引諸葛亮見了東吳的一羣謀士,這些人並非泛泛之輩,個個都是有學問的.人。東吳第一大謀士張昭首先發難,說:聽說劉備到你家裏三趟,才把你請出山,以爲有了你就如同魚得了水,想奪取荊襄九郡做根據地。但荊襄已被曹操得到,你還有什麼主意呢? 諸葛亮心裏想,如果不先難倒張昭,就沒辦法說服孫權聯劉抗曹了。諸葛亮說:劉備取荊襄這塊地盤,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奪取同宗的`基業,才被曹操撿了便宜。現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圖大計,等閒之輩哪懂得這個。國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實學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論道,碰上事兒,卻拿不出一個辦法來,只能爲天下人恥笑。一番話,說得張昭啞口無言。

之後,一個謀士問:曹操屯兵百萬,將列千員,你說不怕,吹牛吧你。諸葛亮答:劉備退守夏口,是等待時機,而東吳兵精糧足,還有長江天險可守,卻都勸孫權降曹,丟人吧你。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難,先後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

諸葛亮舌戰羣儒”,其實是諸葛亮說服孫權抗擊曹操的一個序曲。當時在東吳的陣營中,對於曹操的百萬雄兵壓境,文臣武將有兩派主張,即投降派和主戰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張昭、顧雍、虞翻、步騭、薛綜等,要說服吳侯孫權,不說服這些整天在孫權耳邊散佈曹操威脅論、散佈曹兵不可戰勝論,並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謀士是不行的。但要說服這些滿腹經綸的人物,也決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諸葛亮是怎樣一步步取得論辯的勝利的! ”

三國成語故事之單刀赴會

原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荊州宴會。

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讚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這次“單刀會”,經戲劇家、小說家敷衍,關羽成了英雄,魯肅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軟膽怯的侏儒。那是藝術家的`創造,並非歷史。魯肅一手促成了孫劉聯盟,併爲之“守之終身而不易”(王夫之語)。所以,劉備、孫權都逐漸強大,建立了與曹魏抗衡的蜀、吳二國,中國歷史上纔出現了三國時期。

三國成語故事之月明星稀

這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曹操在寫詩時觀察得很仔細,月亮明亮了,星星的.光芒自然也就暗淡了許多,現在還有人在寫文章時還會用“星月交輝”的詞來,應當好好地讀讀這道詩。

出自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難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返回三國類故事>>>

三國成語故事之步步爲營

三國時,黃忠和嚴顏攻佔太陽山後,黃忠又帶領人馬向定軍山進軍。來到定軍山,黃忠多次去挑戰,定軍山的守將夏侯淵就是不出來應戰。因爲那裏地形相當複雜,也離開不清楚敵人的,黃忠只好安營紮寨住下來。

這時,曹操命令夏侯淵主動出擊,並寫信告誡,一要剛柔結合,二要有勇有謀。夏侯淵反覆琢磨,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他讓夏侯尚去引誘黃忠,自己乘機大伏擊。結果,黃忠手下的`將軍陳式果然上了當,被夏侯淵活捉。黃忠很着急,採納法正的意見,大隊伍的所有錢物都賜給全軍將士,將士們一時間鬥志昂揚,決心死戰到底。

當天,隊伍就啓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設下一道營壘,然後又繼續向前推進。黃忠行軍謹慎,防備又嚴密。夏侯淵不聽張頜勸阻,輕率出擊,不僅吃了敗戰,還傷了部將夏侯尚。黃忠的隊伍順利推進到定軍山下,奪取了定軍山對面的高山。

三國成語故事之萬死不辭

東漢末年,朝政大權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驕橫跋扈,出入宮廷用皇帝的儀仗,並讓弟弟、侄兒統率禁軍,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論老小一律封爲列侯。他還徵二十五萬民夫爲自己修築宮室,又從民間選來八百美女,納入宮內。

司徒王允見董卓如此囂張,很爲漢玉室擔心,但又無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煩惱。一天夜裏,他到後花園散心,忽然聽見有人在牡丹亭畔長吁短嘆。走近一看,原來是家中的歌妓貂蟬。王允問道:“深更半夜,你爲什麼來這裏唉聲嘆氣?”

貂蟬回答說:“承蒙大人恩惠撫養,爲我訓習歌舞,並以禮相待。我雖然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萬一。近來見大人雙眉緊鎖,知道必定是爲國事操心,所以心中憂傷,但不敢詢問。今晚又見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長吁短嘆起來,想不到被大人發現。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雖萬死也決不推辭。”

王允聽了貂蟬的話,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馬上朝貂蟬跪下,納頭便拜。貂蟬慌忙扶起。王允流着眼淚說:“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賊臣董卓將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計可施。董卓有一個義子呂布,驍勇異常,天下無有敵手。方纔聽了你的話,我想出一條‘連環計’來,先把你許配給呂布,然後再暗中獻給董卓。你去離間他們父子兩人,讓他們因爲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後挑撥呂布去殺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爲國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蟬緩緩站起,態度堅決他說:“我已許下大人雖萬死也決不推辭,如果不能遵計殺死董卓,以報國恩,願意死在萬刃之下!”玉允和貂蟬共同謀劃,實現了“連環計”,結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三國成語故事之士別三日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跟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着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謀略,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三國成語故事之戶樞不朽

三國時期,廣陵的吳普、彭城的樊阿都跟着華佗學醫。

吳普按照華佗的醫術治病,病人大多都好了。

華佗對吳普說:“人的身體應當活動,只是不應當過度。活動活動,五穀之氣得以消化,血脈得以通暢,疾病就不容易萌生,好比轉動的'門軸不易腐朽一樣。所以古代的方術之士做通導吐納的功夫,模仿熊攀樹木、鴟鳥回頭的動作,來舒展身腰,活動關節,爲的是不易衰老。我有一套方法,叫五禽戲,第一個叫虎功,第二個叫鹿功,第三個叫熊功,第四個叫猿功,第五個叫鳥功,也是用來祛除疾病,並且有利腿腳,起到通導吐納作用的。身體不舒服時,起來做一套禽戲,全身熱汗沾衣,敷一些粉,會通體輕快,肚子也想吃飯了。”

吳普照着這套功夫做,活了九十多歲,還耳聰目明,牙齒完整堅固。

三國成語故事之開誠佈公

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極得皇帝劉備的信用。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他,請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並且誠懇地表示,你能輔佐他就輔佐他,如果他不好好聽你話,幹出危害國家的事來,你就取而代之。

劉備死後,諸葛亮盡全力幫助平庸的後主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進爵稱王,他嚴詞拒絕,並認爲自已受先帝委託,已經擔任了這麼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沒見什麼成效,卻要加官進爵,這樣做是不義的。

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馬謖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將軍,在攻打曹魏時當前鋒。因爲違反節制,失守街亭,諸葛亮嚴守軍令狀規定,忍痛殺了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說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諸葛亮自已也爲失守街亭等承擔責任,請求後主批准他由丞相降爲右將軍。他還特地下令,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罕見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於軍中。他一生清貧,並無什麼產業留給後代。

  返回三國類故事>>>

三國成語故事之吳下阿蒙

三國時,吳國有位將領,名叫呂蒙。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征北戰,爲東吳的建國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位呂蒙不愧爲英勇的戰將,然而,自小未曾讀書,所以,文墨沒有,行事粗魯,又全不懂禮儀文飾。大家都呢稱他爲“吳下阿蒙”。

一次,孫權與呂蒙在一起時,孫權說:“呂將軍,你現在與我一起執掌國家大政,應該多讀點書,學點歷史和文化知識,這樣纔好。” 呂蒙一聽,馬上說:“我一天軍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讀書?以前,我不讀書,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嗎?” 孫權笑着回答:“要說忙,你不會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來,就抽空讀了《史記》、《漢書》和各種兵書。“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帶兵打仗經常都忘不了讀書,越老越喜歡看書。東漢的開國之君劉秀,時常手不離書,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要說讀書與不讀書,那可大不一樣。書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聰明;書中的歷史經驗教訓,可給人啓示警惕。我治國理政,許多都是從書中受到教育啓發的。”

聽了孫權的這一番話,呂蒙才知讀書的重要,從此以後,每天軍務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時間來讀書。他還聘請了二位文士,來指導他讀書。開始讀書時,呂蒙倒沒什麼特別感受。漸漸地,呂蒙讀出味來,眼界不斷開闊,思路日益活泛,才發覺自己以前的'許多愚昧無知。於是,越讀越有味,後來竟成爲一位飽學之士。

周瑜去世後,孫權任命魯肅爲大都督。這位魯肅是吳國一位名士,學問淵博,讀書破萬卷。他與呂蒙都在周瑜手下做過事,常戲謔呂蒙,“吳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一次,魯肅到呂蒙的駐軍去巡視。空閒時,呂蒙主動與他談起學問來,魯肅大感意外。開初,呂蒙是以請教者的身份與魯肅交談;不一會,呂蒙提了幾個問題,魯肅都答不上來;後來,魯肅只有聽呂蒙一個人講的份了。”聽完呂蒙高談闊論,引經據典,魯肅十分驚歎地說:“想不到你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學富五車了!本人敬服萬分!”

魯肅去世前,推薦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深受孫權的器重。東吳自立國後,一直想奪回關羽鎮守的荊州,但一直沒有成功。而荊州一日不奪回,就對東吳有一天威脅。呂蒙當上統帥後,一面採取各種軍事步驟,一面聯合魏國,終於使一代名將關羽敗走麥城,奪回了荊州。

三國成語故事之刮骨療毒

關羽攻打樊城時,被毒箭射中右臂。將士們取出箭頭一看,毒已滲入骨頭,勸關羽回荊州治療。關羽決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將士們見關羽箭傷逐漸加重,便派人四處打聽名醫。一天,有人從江上駕小舟來到寨前,自報姓華名佗,特來給關羽治傷。

關羽問華佗怎樣治法?華佗說:"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環,把你的胳膊套入環中,用繩子捆緊,再蓋住你的.眼睛,給你開刀治療。"關羽笑着說:"不用捆。"然後吩咐宴招待華佗。關羽喝了幾杯酒就與人下棋,同時把右臂伸給華佗,並說:"隨你治吧,我不害怕。"華佗切開肉皮,用刀刮骨。在場的人嚇得用手捂着眼。再看關羽,一邊喝酒,一邊下棋。過了一會,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關羽笑着站起來對衆將說:"我的胳膊伸彎自如,好像從前一樣。華佗先生,你真是神醫呀!"華佗說:"我行醫以來,從沒見像你這樣了不起的人,將軍乃神人也。"

三國成語故事之橫槊賦詩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據勢力,控制了朝政。他又親率八十三萬大軍,直達長江北岸,準備渡江消滅孫權和劉備,進而統一全中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擺酒設樂,款待衆將。"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長江宛如橫飄的一條素帶。再看船上衆將,個個錦衣繡襖,好不威風。曹操告訴衆將官:我自起兵以來,爲國除害,掃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現在只有南方我還沒得到,今天請你們來,爲我統一中國同心協力,日後天下太平,我們共享榮華富貴。文武們都站起來道謝,曹操非常高興,先以酒奠長江,隨後滿飲三大杯。

並橫槊告訴衆將說:我拿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達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在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們跟着和。接着,他唱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繞樹三匝,無樹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歌罷,刺史劉馥說,此歌不祥。曹操乘醉,將他用槊刺死。果不出所料,曹操樂極生悲。赤壁一戰,險些丟了性命。

三國成語故事之如魚得水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爲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特意拜訪隱居的諸葛亮,請他出山。他連去了兩次都未能見着,第三次去,才見了面。

劉備說明來意,暢談了自己的'宏圖大志。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奪取荊州、益州,東聯孫權,北伐曹操的戰略方針。劉備聽後大喜,於是拜孔明爲軍師。

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覆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 以後,劉備在孔明的輔佐下,東聯北伐,佔荊州,取益州,軍事上節節勝利,勢力不斷擴大,最終與魏、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故事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成語“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三國成語故事之水淹七軍

關羽進攻樊城,曹操命大將於禁爲南征將軍,龐德爲先鋒,統帥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關羽、龐德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日交戰,二將齊出,並不答話,拍馬交鋒五十回合,龐德撥馬逃走,關羽緊追不捨。龐德取箭,關羽躲閃不及中箭,回營養傷。十日後,箭傷癒合。又聽關平說曹兵移到城北駐紮。關羽不知何意,騎馬登高觀望,看到北山谷內人馬很多,又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

遂急命部下準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龐德與衆將商議,山谷不易久留,準備明日將軍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裏,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衝殺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不多時,衆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後被生擒。

  返回三國類故事>>>

三國成語故事之談笑自若

三國時期,東吳有一員叫甘寧的大將,作戰英勇而且很有智謀。因有戰功,被任命爲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在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敗後,被迫向江陵撤退。孫權和劉備的聯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內)。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奮勇擊退了吳軍的先頭戰隊。吳軍大都督周瑜大怒,準備與曹仁一決高下。甘寧根據當時的形勢,上前勸阻,認爲南郡與夷陵互爲犄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後再進攻南郡。大都督周瑜採納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

甘寧領兵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曹洪敗走,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夷陵,這樣就對南郡造成很大威脅。但是當時甘寧的兵力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後立即招兵,但也不過千人。這天黃昏,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爲了奪回夷陵,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餘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雲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到了第二天,曹軍堆土構築高樓,然後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發,射死射傷不少吳兵。這時,城中吳軍將士都有些緊張和害怕,只有甘寧一個人同平常一樣,談話笑容非常自然,一點也不緊張恐懼。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枝箭,選派優秀射手,與魏軍對射。由於甘寧率軍沉着頑強的固守,曹軍無法攻破城池。

後來,甘寧派人突圍向周瑜告急,周瑜即刻發兵前來解圍,最終贏得了勝利。

三國成語故事之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裏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諸葛亮說:“用弓箭。”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魯肅說:“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麼幫得了你的忙?”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麼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麼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佈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調度。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麼?”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裏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箭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箭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箭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

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周瑜派來的五百個軍士正好來到江邊搬箭。每條船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總共有十萬多支。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國成語故事之七擒七縱

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爲了鞏固後方,率領蜀隊南征。正當大功告成準備撤兵的時候,南方彝族的首領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襲擊蜀軍。

諸葛亮得知,孟獲不僅作戰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因此決定把他爭取過來。

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於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兵敗退下去,就以爲蜀兵不敵自己,不顧一切地追上去,結果闖進埋伏圈被擒。孟獲認定自己要被諸葛亮處死,因此對自己說,死也要死得像個好漢,不能丟人。不料諸葛亮親自給他鬆綁,好言勸他歸順。孟獲不服這次失敗,傲慢地加以拒絕。諳葛亮也不勉強他,而是陪他觀看已經佈置過的'軍營,之後特意問他:“你看這軍營佈置得怎麼樣?”

孟獲觀看得很仔細,他發現軍營裏都是些老弱殘兵,便直率他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虛實,給你贏了一次,現在看了你們的軍營,如果就是這樣子,要贏你並不難!”

諸葛亮也沒有解釋,笑了笑就放孟獲回去。他料定盂獲今晚準來偷營,當即佈置好埋伏。

孟獲回去後,得意洋洋地對手下人說,蜀軍都是些老弱殘兵,軍營的佈置情況也已經看清楚,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營,定能逮住諸葛亮。

這天夜裏,孟獲挑選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進蜀軍大營,什麼阻擋也沒有。孟獲暗暗高興,以爲成功在即,不料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接連被擒,再也不敢魯莽行事了。他帶領所有人馬退到滬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滬水,沒有船不能過去,天氣又熱,困難重重。”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裝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對岸射來的箭立即退回來,隨後再去渡河;一面將大軍分成兩路,繞到上游和下游的狹窄處,渡過河去包圍孟獲據守的上城。後來,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雖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氣。諸葛亮還是不殺他;款待他後又放他回去。將士中有人對諸葛亮的這種做法不理解,認爲他對孟獲大仁慈寬大了,諸葛亮向大家解釋說:“我軍要徹底平定南方,必須重用孟獲這樣的人。要是他能心悅誠服地聯絡南人報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你們現在辛苦些,以後就不必再到這裏來打仗了。”

孟獲這次被擒又釋放後,下決心不再跟蜀兵作戰。但時間一長。營裏快斷糧了,他派人向諸葛亮借糧,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獲親自出來,與蜀軍大將一對一比武。孟獲接連打敗了幾名蜀將,但剛到大堆糧食旁,被絆馬索絆倒被擒。蜀將當即傳達請葛亮的命令,讓盂獲回去,並把糧食搬走。

在這種情況下,孟獲終於從心裏佩服諸葛亮。爲了讓各部族都歸順蜀國,他把各部族首領請來,帶着他們一起上陣。結果又被蜀兵引進埋伏圈,一網打盡。蜀營裏傳出話來,讓孟獲等回去,不少部首領請孟獲作主,究竟怎麼辦。孟獲流着眼淚說:“作戰中七縱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丞相對我們仁至義盡,我沒有臉再回去了。”

就這洋,孟獲等終於順服蜀漢,聽從管轄。

三國成語故事之圍魏救趙

戰國時期,魏國大將龐涓率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趙王向齊國求救 ,齊王命命田忌、孫臏率軍前往救援。孫臏認爲魏國大軍傾巢而出,內部必定兵力空虛, 於是率大軍直奔魏國都城而去。龐涓聽後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

發生在公元前353年、戰國時期的圍魏救趙之戰,也叫桂陵之戰。當時,齊國爲了解除魏 國對趙國的圍攻,聽取軍師孫臏的建議,採取“批亢搗虛”即避實擊虛的戰法,出兵直指 防備空虛的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在桂陵地方大敗魏軍,解了趙國之圍。

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國出兵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與齊是盟國,邯鄲危 急,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要不要出兵救趙?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討。

齊相鄒忌主張不出兵。齊將段幹朋則主張先出兵一部,進攻魏國襄陵,加以牽制,等到趙 、魏兩軍打得精疲力竭,然後再出兵救趙。齊威王採納了段幹朋的意見。

公元前353年,魏軍攻下邯鄲,齊威王認爲出兵救趙的時機已經成熟,便任命田忌爲主將 、孫臏爲軍師,率軍出征。

田忌打算直趨邯鄲,進攻魏軍。孫臏建議說:要理清亂絲,不能握拳硬打;要解開別人打 架,不能直接參與搏鬥。派兵解圍的道理也是這樣,不能硬碰硬,而是應該採取“批亢搗 虛”的.辦法,撇開強點,攻其弱點,避實擊虛,使敵感到形勢不利,後顧之憂嚴重,自然 就會解圍。

現在魏軍的精銳部隊都在趙國,留在國內的是一些老弱殘兵,我們應該迅速向魏國都城大 樑進軍,切斷魏國的交通要道,攻其防備空虛的地方。這樣,魏軍一定會回軍自救,我們 就可以既救了趙國,又使魏軍疲於奔命,便於一舉將其擊敗。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建議,率軍直趨大梁。都城危急,魏軍果然急忙從邯鄲撤退回救。當撤 至桂陵,與齊軍遭遇,疲憊不堪的魏軍大敗,趙國之圍也隨之解除。

三國成語故事之桃園結義

東漢末年,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幹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爲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劉備,字玄德,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他本是東漢皇帝的遠親。自從桃園結義後,請出諸葛亮,才和魏、吳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劉備於公元221年稱帝,國號爲漢,建都成都。公元223年,劉備病死在蜀國。

關羽,字雲長。公元200年劉備戰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極受優禮,並被封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當得知劉備下落時,過五關斬六將,攜劉備家眷返回,成爲封建社會忠孝仁義的楷模。他雖在三人中排行老二,但卻死得最早,於公元219年孫權襲荊州時被殺。

張飛,字翼德,是魯莽英雄的代名詞。不過,他在長阪坡上的壯舉,至今仍是美談。遺憾的是他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兵攻吳爲關羽報仇,臨行前被部將刺殺,留下一世英名。

  返回三國類故事>>>

三國成語故事之火燒新野

曹操率大軍攻打新野,劉備寡不敵衆,諸葛亮設計讓人在城內佈置易燃物品,並在四個城門埋伏;曹操的部將曹仁以爲城中無人,便引軍進城中駐紮;初更以後,西、南、北門燃起大火,將曹軍逼到東門,結果早就埋伏好的軍隊將曹軍殺了個片甲不留。

曹操在擊敗袁紹後,派曹仁領兵十萬攻打駐守在新野的劉備,並派許褚領三千士兵在前面開路。諸葛亮得到這個消息後,讓劉備放棄新野去樊城,並在新野城外設伏。當許褚軍隊來到鵲尾坡時看到樹林中有一隊人馬打着青、紅旗號,便下令士兵追擊。當追到樹林時,山上傳來談笑聲,許褚擡頭望去,看到劉備與諸葛亮正坐着喝酒。許褚想尋路上山,卻被滾石擊退。當曹仁趕到新野城時,發現城中空無一人,便讓軍隊在城中駐紮。半夜狂風大作,突然城中大火四起,曹仁聽聞東門沒有失火的消息後,便率兵向東門逃出。剛逃出城就遇到趙雲軍隊的'攔截,經過一番激戰,曹軍死傷無數只能逃跑。逃到白河邊時,曹仁下令士兵下河引水。此時埋伏在上游的關羽將堵住的河水放出,淹死許多曹軍,曹仁只好帶領士兵從淺水處逃走。逃到博陵渡口時,又與張飛相遇,幸虧許褚趕到才得以逃脫。張飛則趕回鵲尾坡接劉備和諸葛亮沿河而上,向樊城而去。

火燒新野使諸葛亮取得了將士們的信任和佩服,建立了自己軍師的威望。

三國成語故事之勢如破竹

三國時,司馬炎當上晉國的皇帝,史稱晉武帝。他吞併了蜀國後,又出兵滅吳,準備統一中國。司馬炎召集大臣們商量滅吳大計,許多人主張馬上滅吳,等積蓄了足夠的兵力再說。因此,司馬炎一直下不了決心。

這時,大將杜預寫了一道奏章給司馬炎,認爲必須乘吳國衰弱的`機會,一舉殲滅。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大臣張華徵求意見。張華權司馬炎趁早伐吳。司馬炎便下了決心,封杜預爲徵南大將軍,南下滅吳。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20多萬兵馬,分成六路,討伐吳國。第二年,杜預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將伍延。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聞風喪膽,紛紛開城投降。接着,司馬炎下詔,命杜預從水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有人擔心吳國立國長久,一下子殲滅它不切實際,主張把戰役推遲到冬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如今晉軍鬥志昂揚,猶如利刀劈竹子,劈過幾節後,就迎刃破裂,滅吳不會再費大的氣力了!”在杜預的指揮下,晉軍一鼓作氣,攻佔了吳國國都建業,終於統一了全國。

三國成語故事之出言不遜

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親率精兵攻打袁紹的糧倉烏巢,袁紹不聽大將張郃的援糧倉守軍的建議,採用謀士郭圖的取曹大本營的建議,結果兵敗,郭圖藉機誣陷張郃對袁紹出言不遜,造成張郃投奔曹操,助曹統一北方。6.樂不思蜀: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着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三國成語故事之堅壁清野

出處:《三國志·魏書·荀傕傳》。

釋義: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

故事: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消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 道:“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

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 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

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他還指出,“眼下正 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

這說明他們已有了準備,一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一切準 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爲:‘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這樣,你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麼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軍隊就會不 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佔據了徐州。

三國成語故事之兵貴神速

這個典故出自《三國志.魏志.郭嘉傳》。東漢末年,混居在遼西、遼東、右北平(今遼寧)三個郡的烏桓(古代北方一支少數民族)經常進犯中原,燒殺掠奪,危及當地百妖生活和社會穩定。公元207年,漢丞相曹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北征三郡烏桓,以徹底根除北方的`隱患。

由於此番出征,曹操的人馬和糧草輜重太多,行軍速度太慢,走了一個月,纔到達易城(今河北雄縣)。軍師郭嘉見此情況非常着急,就對曹操說:"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

我們應該趕緊把大量沉重繁雜的物資和行李卸掉,派出輕騎兵日夜兼程前進,這樣才能趁敵不備取得勝利。"曹操採用了他的意見,親自帶領幾千名精兵良將輕裝北進,終於出其不意地消滅了三郡烏桓。

現通常用此典故說明打伏用兵貴在行動要特別迅速。

  返回三國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