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一夔已足的故事範例

一夔已足的故事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會有它蘊含的故事,相信廣大讀者對一夔已足和言過其實這兩個成語並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來吧,下面就讓本站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

一夔已足的故事

  (一)一夔已足

傳說在黃帝時代,東海有座山上出現了一隻怪獸。它的形狀像牛,頭上無角,只有一隻腳,卻行走如飛;眼睛發出明亮的光,白天像太陽;發出的吼聲比打雷還響,非常嚇人。人們稱這怪獸爲夔。

到了堯統治天下的時候,民間出現了一位很有名氣的樂師,名字也叫夔。他精通音律,特別擅長擊磐。磐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製成的打擊樂器,據說夔一擊磐,百獸就會隨着它的節奏跳舞。

舜繼位後,認爲音樂能體現天地的精華,打算任命一位樂官,便派重黎到民間去物色。重黎找到夔後,把他推薦給舜。舜任用他後,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音樂才能。

舜非常欣賞夔的才能,決定派他到各地去正音協律,傳播音樂。重黎擔心夔一人難以勝任這個重任,建議舜再尋找幾位樂師協助他執行任務。舜聽後搖搖頭說:“音樂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佯精通音律的人,一個就足夠了。

  (二)言過其實

【成語出處】:西晉.陳壽《三國志.蜀書.馬良傳》:“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浮誇,偏重於說過了頭。

【言過其實的意思】:實:實際;原指言語浮誇,與實際才幹不符。現常用來比喻過於話說得過於誇大,超過了實際。

【言過其實的近義詞】:誇大其詞、誇誇其談、過甚其詞、名不副實;

【言過其實的反義詞】:言之鑿鑿、言必有中、恰如其分、名副其實、言必有信;

[-(@_@)-]

【言過其實的故事】

三國時期,馬謖跟哥哥馬良在劉備手下當官,軍師諸葛亮很看重馬謖,因爲馬謖平時總愛對軍事侃侃而談,但劉備覺得馬謖不夠嚴謹,只是有些嘴上功夫。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的言語超過他的實際能力,切不可重用,丞相應留意一些。”到了公元二二七年,諸葛亮向劉禪上了著名的奏章《出師表》,第二年諸葛亮帶兵討伐魏國,馬謖主動前來請戰要求鎮守街亭。這時諸葛亮想到了劉備的提醒怕馬謖把事情耽誤了,於是諸葛亮便讓馬謖當着衆將軍的面立下了軍令狀,同時派王平輔助馬謖作戰。結果馬謖不但沒有聽諸葛亮的部署,也不聽王平的意見,自以爲是,最終功虧一簣,導致街亭失守了,蜀軍受到重挫退回了漢中。回到蜀國後諸葛亮按軍令狀立馬斬了馬謖。諸葛亮用錯馬謖,覺得自已非常對不起劉備,於是上書劉禪主動降級三等,以此來懲罰自已用人不當的過失,這樣才讓他如釋重負。

【言過其實例句】

《管子.心術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各’,此言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務名,督言正名,故曰‘聖人’。”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我不能不將他們那旗人的歷史對你講明,你好知道我不是言過其實。”

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那時的事,我以爲即使在《阿Q正傳》中再給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山炮,也不至於言過其實罷。”

陶菊隱《記者生活三十年》:“真實性是要寫得不瘟不火,恰如其分,不憑空提選,也不言過其實。”

【言過其實造句】

從市場的樂觀情況看,那位德高望重的股市評論員對股市胸有成竹的分析並非言過其實。

據說他在地方上跟很多達官貴人都相識,但從他得意忘形的言語當中還是感覺言過其實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