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必備】小學週記範文集錦八篇

【必備】小學週記範文集錦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時間飛快,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週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週記8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小學週記範文集錦八篇

小學週記 篇1

漫步在秋天的原野,腳下的野草正在一點點失去屬於夏的那種碧綠,呈現青黃相間的顏色;路邊的白楊樹,葉子還算是墨綠,間或地有幾片黃葉夾雜其中,暗示着秋意漸冷;原野上的青霧正一點點淡下去,淡成秋季蒼涼的感覺;只有那幾叢狗尾巴草,還在蓬蓬勃勃地生長,似乎渾然不覺秋已來臨,或是明知秋已來臨,要在生命的最後季節,將它的生命作一個完美的結局。

這個季節無疑是一個燦爛的季節,因爲有一種青春將盡的感覺,所以無論是野花還是野草,都在將自己最後的一點美麗,全部地呈現出來。每個清晨去野外,我都能看見那些野花在燦爛地盛開,紫色的牽牛,粉色的野百合,藍色的雛菊,還有淡黃淡紫的華蕾,純白漸紫的京鍾子,這些很少有人注意的.小野花,在田野上,在山谷中,在巖縫裏,開過了春,開過了夏,天到了秋,這是它們最後的季節,它們承接着晨露,沐浴着朝陽,開盡最後一絲芳華。看着這些美麗的野花,常常讓我想起那句:如何讓我遇見你,在這最美麗的時刻。我遇見了這些野花,在它們生命裏最美麗的時刻,我見證了它們的美麗,它們給了我愉悅的感覺。

在秋天清晨的野外,呼吸着野花的清香,吹着原野上清新的風,我敞開胸懷,對秋天的風做一個擁抱的姿態,對着遠處的山大聲地喊出我心底的聲音,聽着遠山對我遙遙地呼應,有一種通體舒暢的感覺。

小學週記 篇2

今天,我們來到了南山風景區的東大塘,準備爬上這座山。

於是,我們先來到了南山腳下,發現這裏的松樹數量繁多,並且各個都高大挺拔,蒼翠欲滴。他們還有作用呢,能擋住太陽,遮天蔽日。

這次登山令我最難忘的是,當我們來到大佛腳下時,我心血來潮,一股勁涌上了心頭,猛地一擡腳,“啊!”我一聲淒涼的慘叫,像一把利劍一般劃破了天空。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身後的大人們都愣住了,再一看我的褲子上滿是血。而在我旁邊有一塊木板,上面有一個生鏽了的釘子,他把我的褲子刮破了,並且插了進去,把肉都翻了出來。媽媽見狀,立刻坐在我旁邊,伸出手,擠住傷口,把血擠出來後,凝固住。

“這件事誰也不怪,就怪自己沒有注意到前方的釘子。走路時應該時刻注意,前方有沒有具有危險性的東西,而不能盲目的走。”媽媽說道。

趙興旺叔叔說:“你媽媽真是一個‘賢明’的媽媽呀!要是換成其他的.媽媽,或許會說,這釘子是誰放在這的,這麼礙事。這件事都怪這臭釘子!”

雖然我得了重傷,但是我還是堅持不懈,走到了大佛旁,大家一起替我拜佛。果真,大佛顯靈啦,我的腿過了一會就好了,真是佛祖保佑我啊!我們繼續登山,拐過一個彎,忽見一條白色玉帶掛在山間,走到跟前,玉珠飛濺、霧雨濛濛,原來是一條瀑布

上完山,我們還下山去騎馬了呢,騎馬的感覺真是好啊!

這次東大唐旅遊,我雖然受了傷,但是我受益匪淺。

小學週記 篇3

人們常說彩虹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大橋,而對我來說彩虹好像下過大雨的.時空隧道的大門。

弟弟說:彩虹像輕盈又五彩斑斕的大鳥。

彩虹是下過雨後出現的,它的顏色和太陽內的顏色一樣。

彩虹有七種顏色,太陽有什麼顏色彩虹就有什麼顏色,這是毋庸置疑的。

小學週記 篇4

你聽,春天的小溪在歡快地唱着歌,叮叮咚咚,歌聲美妙極了!它好像告訴我們春天已經悄悄來到。

你看,春天的花和小草從溼潤的泥土裏靜靜地探出頭來,被生機勃勃絢麗多彩的春天給深深陶醉了。它們愉快地跳起舞來,那婀娜的舞姿是那麼優美,那麼自然,它們就像是春使者。

你瞧河邊的楊柳吐出新芽兒來,嫩嫩的',綠綠的。楊柳把河水當作是明亮的鏡子,正在梳妝自已呢!陽光下的楊柳格外精神飽滿,昂首挺胸,遠遠的望去,好似一位嚴肅的哨兵,站在大地上,汲取大地甜美的營養。它更健壯了。

孩子們都脫下了厚厚的棉襖,穿上了薄薄的羊毛衫,輕鬆極了!他們在綠意盎然的公園裏盡情地放風箏。風箏飛得好高呀,好像是一隻自由自在的鳥,又好像是一隻凌空翱翔的老鷹……孩子們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哇!風箏飛得好高啊!”孩子們說道。和熙的春風一吹,風箏飛得更高了。“哇,風箏飛得看不見了!”說着跳着,孩子們欣喜若狂。

春天是個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萬物復甦的好季節,是令人嚮往的。我深深體會詩人說過的:“黨委會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意境了!在這一段好日子裏,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小學週記 篇5

一星期的辛苦學習又結束了,本想回家過一個快樂的週末,誰知又過不成了。

今天,我們一家人一起去撿棉花。剛開始都沒有說話,在撿棉花,可是過了一會兒,媽媽問我在學校裏的事,我就開始跟媽媽說了很多學校裏的事,弟弟閒我們說話太煩,就罵我和媽媽,我和媽媽纔不理他那一套,他就生氣了,說:“如果你們再說話,我就扔棉花或就不撿棉花了”一聽,我就火了說:“都像你一樣不撿棉花,棉花留給誰撿。”說着我和弟弟就打起來了,把好多棉花都踩倒了。這時,爸爸就開始罵我和弟弟,說:“你看你們把棉花搞成什麼樣子了,養活你們一個個都不容易養活,一顆棉花很容易嗎,其實都不容易,我和*一年就辛辛苦苦種點這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勞和汗水,你們兩個都以爲踩幾棵棉花沒關係嗎?”被爸爸一說,我和弟弟都停手了。

經過了這件事,我明白了:爸爸媽媽是多麼辛苦,爲我們他們都不知操碎了多少心,他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地裏辛勤的幹活都是爲了我們,不知在地裏他們付出了多少辛勞,滴了多少滴汗水,所以我要報答父母,我要好好學習,拿出好成績去報答他們。

小學週記 篇6

教學反思

一個班上總有幾個讓老師特別操心的“孩子”,我的班上也是

如此。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對於這種現象我沒有過多的在意,對於他們的嚴重違紀行爲我也只是說幾句,總感覺自己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恰當,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有時候把我氣急了也就是小小的懲罰他們幾下就算罷了,還怕處理重了影響學生情緒。對於非正式羣體就更沒辦法了,感覺他們基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無拘無束似乎已成爲他們的一種習慣。而我只是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批評他們幾句,教育幾句,希望他們從此改正,但效果卻是因人而異,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詞語:因材施教。(反思:制定嚴格的課堂規章,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共同執行。可通過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事件和情感教育,以增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融洽關係。)

小學教學,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更多的是照顧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一年級的孩子,具體的形象思維佔據主體,因此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準備實物,也就是教育學上所講的實物直觀和模像直觀。多用這些實物去刺激他們的大腦,擴展他們的思維,用具體的實物去幫助孩子們思維的延伸,這有助於他們抽象思維的開發與培養,爲今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俗話說,手腦並用,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們走向社會,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手上動的多,見的多,腦袋裏才裝的多,到時可供提取的纔會多。教學上的多動手做,多動腦思考,這才能更好的服務於孩子們的想象思維,爲其創造

插上翅膀。(反思:多收集教學掛圖,教學模具,多製作教具,有機會可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同製作教學器具,讓學生更好的觀察、思考,更好的掌握知識。)

教學反思

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一化的`集體教學爲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爲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着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着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並不意味着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於絕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髮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數學方面學有餘力的優生脫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羣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採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爲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

小學週記 篇7

今天中午,睡完午覺,我得喝藥,我就在鉛筆盒裏,拿出了小兒雙清顆粒,也拿了吃飯的小碗缸,我先在桌子上把兩包藥倒進飯缸裏。

然後在飲水機裏接了一些熱水,然後回到座位上喝藥,最後我拿着飯缸去水池洗碗。我覺得在學校喝藥很簡單。

小學週記 篇8

數學週記怎麼寫?寫什麼?當我向學生布置這項作業時,學生一臉茫然,覺得不可思議。也難怪,寫文章是語文老師的事,哪有數學老師佈置的?慢慢來吧!於是我對學生說,不難,給你們個模式,套着寫就可以了。

1.這星期學了哪些數學知識?

2.我學得比較好的有哪些內容?

3.我還有哪些地方不怎麼理解?

4.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哪些方面表現比較好?

5.下星期我有什麼打算?

數學週記交上來了,學生都按照格式寫了,如:

這星期學了簡易方程(二)裏的列方程解應用題,例1和例2。我學得比較好的是對這兩類應用題我能自己分析題裏的相等關係。但有的時候我兩類應用題會混淆。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好的地方有:做作業整潔,正確率高。下星期我要爭取多發言,有不理解的地方及時問老師。

雖然學生的數學週記寫得很簡單,但學生畢竟對自己一週數學學習情況做了回顧與反思。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數學週記就這樣成了學生每週必做的一項作業。

堅持了幾個星期,學生寫數學週記逐漸成了習慣。我覺得時機成熟了,需要對學生撰寫的數學週記的內容再次進行引導,增加自我剖析的深度。這時,一篇數學週記的結束語引起了我的注意:

陸老師,每週的數學週記差不多都是這麼寫的,簡直千篇一律。說實在話,我覺得可以把週記分成三大類:一是系統地整理所學的知識;二是難題錯題自我解析;三是反思一週的學習表現;還可以作爲老師和學生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