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集錦十篇

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集錦十篇

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集錦十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週又過去了,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寫週記,就是在準備寫週記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週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週記 篇1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掃墓,坐爸爸的車一起去山上。

在坐車的路上,我望着窗外的風景。窗外的風景真美,花草樹木,綠樹叢陰。

“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們踏着泥膩的山路,走到山上,終於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爺爺點了一把香,給了我們每人三根香,在太公,太婆墓下拜了拜。

我們拜完之後,就開始給太公,太婆燒陰間的鈔票和金銀財寶,燒完了以後,我們又再次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清明節週記 篇2

夾雜着幾句唐人的詩句,清明就這麼杏花小雨,朦朦朧朧地到來。

隨着人羣,我慢慢上山。在山道的兩邊,有那麼多的墳墓,心裏感覺不勝複雜。這些墓中人像我們一樣,活過、累過、愛過、恨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碑石躲在雜草中敘述着他的光榮與淚水。

向遠處望去,一眼小池睡在兩山之間。風水挺不錯。

中國老百姓家要是買房子亦或其他地皮,總會叫風水先生來了了風水。風水好,利子孫,老一輩就覺得心裏塌實。在老人心裏,自我是次要的,要緊的是作爲生之大流的一個點滴,能夠讓江海永遠不停地流去,波瀾蔚爲壯闊。接天連城,成爲一個動態的永恆!有了這樣的思想,不就有了萬人拜山、民族掃墓的註腳嗎?

山上的住戶越來越多,好在與我無關。自生下來起我都沒經歷過親人陰陽散的生離死別。對於那些早已安睡,化爲一抷黃土的老祖宗,心底對他們賜予我生命而感謝。除此,很難在心裏找到什麼傷痛的感覺。只有在清明節回去焚香致祭。回想某位大爺餵過我吃飯,某位大嬸抱過我,某位大伯救我於患難……種種往事,在歲月裏發酵,越釀越醇。

是的,去者漸多,但生機並未了無。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羣不是越來越洶涌了麼?墳前墓後,或彎腰除草,或低頭默禱,或促膝長談,或焚香祭拜。向山下望去,個個墳前都有人在叩拜。這是一個朝聖者的行列,整個民族投入其中。叩拜我們的祖先,這是傳統的信仰,中國的力量。清明節,它漂泊了幾千年,渡船泛舟在時間歲月的滄海間,告訴我們,斯人在黃土間等我們,除去雜塵,作番安頓。

這頓悟,令我喜不自禁。一柱香,虔誠拜倒,煙霧在山坡上彌散。

清明節週記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去給太爺爺、太奶奶掃墓。

一進墓園,哇,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到處是前來祭拜的人。只見大人們臉上的表情都是那麼嚴肅,只有那些年幼無知的孩子們,臉上依然掛着燦爛的笑容。人們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拎着紙錢、有的擡着“別墅”和“轎車”、有的拎着瓜果食品、有的還買了鞭炮……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

我們跟着爺爺順着臺階往上爬,臺階兩邊栽滿了挺拔、青翠的松柏,好像一排排士兵守護着自己的家園。當爬到半山腰時,我累得氣喘吁吁,不禁問爺爺:“爺爺,還有多遠?”“快到了”爺爺也喘着粗氣答道。又爬了一會兒,終於到了,爺爺拿出抹布,我好奇地問:“爺爺,你拿抹布幹嘛?”“抹布是用來擦墓碑、墓地的”,說完就用力擦了起來。擦完便奉上鮮花、擺上點心、水果,燒紙錢。燒完紙錢,我們開始磕頭祭拜,當輪到我磕頭的時候,我求太太:保佑我們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

掃完墓,我們邊觀賞風景,邊踏上了回家的路。

清明節週記 篇4

春花細雨絲絲綿,瓊枝葉飄濃陰密。小園香徑、獨徘徊,幾多餘情,四月枕上、淚紛飛。

誰人華章,盛開紙上傷。一季花開,陌上香;一季悲怨,枕上傷。輕狂說與誰年華,沉醉哪陣清風下!我欲乘風江東去,奈何斷橋不歸舟,西風醉,幾度癡人淚,難守望。

朝花夕拾酒中悲,世人皆感朝花美,我笑衆生皆爲塵;黃昏夕拾悽,幾人懂。

酒中花開悲中酒,生於此,何嘆,逝去此,何憾。

小樓一夜聽風雨,幽風裹細雨,淋溼了哪朝的古道涼亭;一曲長恨君王淚,又唱絕了哪朝的帝王悲。

遙遙相望,隔江映上紅,又寄來幾縷春。

凌落春花飛無數,百花隨風香未盡,縱有殘花香隨絮,一枝斜橫牽征衣,淚滿夕陽殷勤留,一襟幽怨,又將要向何處寄。

隔江獨相望,疏影桃花香。看雲,聽水,誰將又在詩箋的文字中流浪,誰將又在詩行裏放牧着荒蕪的思想。

水墨寫意的宣紙上,又是誰人的妙筆描下了伊人的紅妝。

四月的清風吹醒了眉梢上沉睡的惆悵,轉眼又是一年春之傷,

看柳絮漫天的飛翔,輕盈若蝶,轉瞬便隨着時光匆匆的消亡,剩下綠葉拂風,一絲青柳,一寸柔腸,任它花開花謝,片片,便皆成了傷。

小園香徑,落滿桃花香,這一季花香,又留在了誰人的旅途上,清月又照在誰人的瘦影上,幾番風雨,送走春光,任細雨淋溼歸鴻,鴻翅扇成簾上風,自古及今,多少離情與別恨,皆被寫入唐詩與宋詞中,悲情往事,要怎樣才能寫入我不成韻的'詩行。

看朱成前,碧心迷亂,放眼難覓舊衣冠,誰念江中帆。凝真凝幻,如夢如煙,獨釣寒江。何人悲我不少年,塞外月光照冷湖面竹上霜,映寒了素箋上的春天!

暗香,浮動,恍如夢。一曲廬州月唱絕誰人指上憂傷的張揚,捲簾西風,吹醒誰人午夜漫延的思緒。

任少年輕狂,也再不復當年的風氣,有情收起無情心,江山風月身相寄,浩蕩。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節即將的時候,我們週六、周天上學沒放假。我問媽媽這周爲什麼這麼特殊,週六、周天要上課,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可是媽媽告訴我這隻上兩天學,其實週一、週二、週三要放三天假。我驚訝的哇了一聲!媽媽說這下你高興了吧。

我這三天假過的很好,第一天媽媽回老家上墳了,家裏只剩我跟爸爸了,因爲姐姐也去上學了,其實那天我也不是沒課,而是課外興趣班。我早上起牀玩了一會,就去上課了,因爲媽媽回老家上墳去了,所以我跟爸爸只好坐公交車去上課,上完課我跟爸爸準備回家,正走着了,爸爸告訴我今天的舞蹈課不上了,而且爸爸還是笑着對我說,其實是真的。我以爲是爸爸跟我開玩笑了,可是回到家媽媽正在看電視,我上完廁所,爸爸跟媽媽在一起看電視,見媽媽還不着急帶我去上舞蹈課,我就問媽媽,什麼時候帶我去上舞蹈課呀!媽媽說,舞蹈老師生病了,今天不去上課了。原來爸爸說的是真話!

清明節這天,閒着沒事。媽媽帶我去公園尋找春天。

我們一走進公園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蘭花,滿樹白色的花朵爭相怒放,整個樹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沒了,就像一把打開的白色花傘一樣。

接着我們又被桃花吸引。玫紅色的桃花,鮮豔的不能再鮮豔了。每一個枝頭都盛開着玫紅色的花朵,真有一種“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感覺。引來許多遊客來賞花、拍照。在河邊背陰處,一株桃樹含苞待放。紅色的花苞像一顆顆紅色的珍珠掛滿枝頭,我更喜歡着滿樹的紅珍珠。

我們又去尋找櫻花,可它已經開敗了。因爲前幾天櫻花正盛開的時候下雨,美麗花朵被雨打下落了滿地,鋪在地上就像給綠色的草地蓋了一層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很特別跟其它花都不一樣,其它花是五個花瓣,只有紫藤花沒花瓣,它長的像洋槐花的果實一樣;它長的方式也很特別,其它花是長在枝頭,而它是樹幹上冒出來的一簇一簇的。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樹枝包裹的嚴嚴實實,像有人給樹枝穿上了紫色的花衣服。

我還發現山坡上,大樹下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裏生長,開出很小很小的藍色的花朵。遠遠望過去,藍色的小花朵像綠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點點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盛開的花朵裏,所以春天才這麼美麗!

清明節週記 篇6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濱海古園看外婆。

因爲我媽媽耽誤了時間,所以我們到10:50分纔出發。當我們到了A30往濱海的出口時,道路上堵成停車場了。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去濱海古園掃墓的人太多了,當我們到達時已經下午3:00了。正好我帶了背誦古詩11、12的紙,在堵車的時候背。背完了以後,感覺已經飢腸轆轆,媽媽去買了點吃的。我一邊吃東西,一邊看風景。雖然鄉村的風景沒城市的風景好看,但是我看到了城市裏沒有而鄉村裏有的金燦燦的油菜花。

到了濱海古園,我們看到了宣傳環保的地點,我問叔叔:“我能去簽名嗎?”叔叔回答:“你可以去簽名,還可以拿一個環保袋。”我簽好名了以後,媽媽說:“寶寶,把我的名字也寫上。”我又把媽媽的名字也寫上了。爸爸來電話了,說:“我在給外婆掃墓的地方。”“我們馬上來。”媽媽回答,“我們去租桶。”那時候,我媽媽已經哭了。在外婆的墓碑前,我給外婆上了三炷香,還給外婆獻了一束花。

我的感受是:我是外婆帶大的,我很想念她,我還常常去翻看小時候和外婆在一起的照片和錄像。爸爸說:“通過清明掃墓,我們表達了對先人、親人的思念,也釋放了感恩的情懷。”

清明節週記 篇7

今天我一早就起牀啦,因爲,奶奶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上墳,我很期待!

早晨7點我和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我看見許多許多得人,我問媽媽:“今天怎麼這麼多人啊?”媽媽說:“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又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來上墳,就是爲啦表達對先人得敬意和懷念。”我似懂非懂得跟着媽媽他們走啦好遠,終於看見前面有座小山,奶奶說:“就在上面啦,你們小心點。”我爬上山,看見啦我們要上得墳。墳得旁邊有許多小竹子,奶奶他們在清理小竹子,我也加入啦他們得隊伍和他們一起清理,一會兒我覺得我得手有點疼,一看,我得手破啦,還流啦一點血,媽媽說:“沒事,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傷不算什麼對嗎?”我說:“對,這點小傷沒問題。”我們繼續清理小竹子,一會兒,奶奶就讓我們去磕頭,我一共磕啦六個次,因爲我爺爺沒來上墳,他們就說讓我多磕幾個頭,說是以表敬意。燒完錢,磕完頭,我們就下山啦,我在下山得時候還摔啦一跤,把我得褲子也給摔破啦,雖然是這樣,但是我還是很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說這首詩就反映啦清明時節得自然環境和淒涼哀怨得氣氛。

清明節週記 篇8

又是一個清明時節,或許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真正意義的節日,第一個在爺爺離開後的清明節,在這一個“雨紛紛”的日子裏,我第一次有那種“欲斷魂”的感覺……

窗外下着濛濛細雨,不時有幾陣風吹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此刻,我眼前又映出爺爺那張慈祥的佈滿皺紋的臉,耳邊又響起爺爺最常說的那句話,“要好好學習啊!”可是,爲什麼,爲什麼在六個月後的今天,我卻再也聽不到這句話了呢?爲什麼?

時光總是來匆匆,去匆匆。一眨眼,六個月過去了,所有的一切恢復了平靜。但是誰又知道,就在六個月前,爺爺還在病牀上笑着對我說:“不要哭了,人只有堅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未來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你微笑面對,就不再有什麼困難了,懂嗎?”當說完這句話時,爺爺閉上了眼睛,微笑着離開了。

我永遠忘不了,忘不了爺爺離開時的那種感覺。一瞬間,你的至親至愛悄悄地從身邊離開,離開這個世界。那種心痛,不知該用什麼語言形容。我本能地哭了。第一次,第一次這樣撕心裂肺的哭,我是多麼想回到三年前那種幸福的時光,但天總不隨人願。常想,假如那天我和姐姐沒有離開,假如那天什麼事都沒發生,結局會一樣嗎?——天知道

爺爺走後的這六個月裏,我又回到家鄉。當我望着那片遼闊的田野,眼前又浮現出爺爺拿着那根竹條在田野上追打着不懂事的我的情景……爺爺,我是多麼希望您能再次拿起那久違的竹條,追着我滿田野的跑啊!爺爺,爲什麼,爲什麼您卻再也不肯拿起竹條來追我了呢?爲什麼……

清明節週記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纔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週記 篇10

今天我一早就起牀,因爲,奶奶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上墳,我很期待!

早晨7點我和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我看見許多許多得人,我問媽媽:“今天怎麼這麼多人啊?”媽媽說:“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又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來上墳,就是爲表達對先人得敬意和懷念。”我似懂非懂得跟着媽媽他們走好遠,終於看見前面有座小山,奶奶說:“就在上面,你們小心點。”我爬上山,看見我們要上得墳。墳得旁邊有許多小竹子,奶奶他們在清理小竹子,我也加入他們得隊伍和他們一起清理,一會兒我覺得我得手有點疼,一看,我得手破,還流一點血,媽媽說:“沒事,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傷不算什麼對嗎?”我說:“對,這點小傷沒問題。”我們繼續清理小竹子,一會兒,奶奶就讓我們去磕頭,我一共磕六個次,因爲我爺爺沒來上墳,他們就說讓我多磕幾個頭,說是以表敬意。燒完錢,磕完頭,我們就下山,我在下山得時候還摔一跤,把我得褲子也給摔破,雖然是這樣,但是我還是很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說這首詩就反映清明時節得自然環境和淒涼哀怨得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