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精選週記中秋節模板集合八篇

精選週記中秋節模板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精選週記中秋節模板集合八篇

精選週記中秋節模板集合八篇

時間乘着年輪循序往前,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認真地做好週記了。我們該怎麼寫週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週記中秋節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週記中秋節 篇1

今天是中秋節,是全家人團聚的日子,家家戶戶都開開心心、和和氣氣吃月餅享受明月帶來的天倫之樂!

今年的中秋節過得十分愉快,過了第一個有法定假的中秋節,連星期天加起來休息了三天,真痛快。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參加了慶祝梅江區建區二十週年的活動,瞭解到二十年來發生的重大變化;在網上與深圳、廣州、五華、梅城的親戚朋友聊天,互相至於節日的問候與祝福;在網上認真觀看了新聞和優秀的作文,還幫助做了一些家務事,寫了二篇日記;節日的食品也十分豐富,媽媽拿回來1個好大的榴蓮、2盒月餅和好多板壢;大舅、小舅也拿回來好多精美食品;奶奶還去超市買了柚子、桔子、蘋果、雪梨、花生等好吃的東西;晚餐更加豐富,一家人圍坐在大園桌上邊吃邊聊天,我和二個表妹頻頻用可樂向爺爺、奶奶、大舅、小舅敬酒,長輩們也祝福我們健康成長!

吃過晚飯後,我一邊吃花生,一邊看中央電視臺在山東進行的中秋文藝晚會現場直播,精彩的節目讓人看得心花怒放。

這個中秋節過得很有意義,也很愉快!

週記中秋節 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已經到來了,這是個舉國歡慶的節日。

晚飯過後,我們一家人到院子裏一邊吃月餅,一邊欣賞皎潔的月光。我心裏面想嫦娥、吳剛和玉兔是不是也在桂樹下吃月餅呢?他們的月餅味道是不是和我們的一樣?月亮越升越高,像一個銀色的大玉盤。旁邊偶爾有幾顆頑皮的星星在快樂地眨眼睛,它好像好想問我拿月餅吃。我知道月餅代表團聚、吉祥,它剛開始的時候不叫月餅,叫宮餅、胡餅,後來是楊貴妃給它取了“月餅”這個名字。

大街上,有許多小朋友在放孔明燈、煙花,有的還提着燈籠在遊玩。爸爸也給我買了一個美麗的燈籠,我迫不及待地把燈籠點亮,加入到快樂的小朋友裏去。明亮的燈籠打破了夜晚的漆黑。這時,人們的歡笑聲和煙花的爆炸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我愛你,中秋節!

週記中秋節 篇3

中秋佳節,圓月掛天,桂香襲人,樹影斑駁,此番景象,怎讓人不放慢腳步,漫步於桂樹林中。又圓又亮的月亮浮在遠處,依稀看清月亮上的各種景色,讓我的心神不能再轉移。中間那塊有些暗的是隕石撞擊的結果,讓本來的白玉盤有了瑕疵,但就因爲這塊瑕疵,我才更加喜歡上這時的月亮,就像我平時不會盯着太陽看一樣,儘管根本就看不了一會兒。

淡淡的月色把桂花樹的影子修飾,已看不清樹上點點、叢叢黃色的消化,但無法忘記的香味還是沁人心脾,遠處傳來簫聲,已想不起幾時響起的,但傳統的古典的旋律讓人沉醉,尤其是簫聲特有的平靜。平靜中有些扶不起來的掙扎的無奈,傾訴着什麼。是怨是愁是別離,是相思是望穿秋水?簫聲中有哭有淚,有血有傷感,有無奈有悲歡離合。在欽佩這人高超的音樂時,不禁心裏多少感慨。

團圓的節日,能聽到一首如此傷感之音,強烈的對比,使我不能平靜。

放下心中的包袱,放下繁瑣的工作,團圓之月,不是用來千里共嬋娟,而是把酒言歡之時,此我之所得啊。

中秋,還是悄悄的過了,還會悄悄的來。

週記中秋節 篇4

今天是中秋節,晚上,媽媽帶着我和歡歡一起去青屏山上賞月。

我們大約走了二十多分鐘,來到了山腳下,拾級而上,到了山頂,我們在亭子裏看到一隻博美狗,它的主人告訴我們它叫“奶油”,奶油,好奇怪的名字,一隻狗的叫聲把奶油嚇跑了。

我開始賞月了,今天晚上的月亮又亮又圓,像個潔白的大玉盤,有幾顆閃閃的星星陪着美麗的月亮,我似乎看到美麗的嫦娥,砍桂樹的吳剛,活潑可愛的玉兔,過了很長時間,我才和媽媽一起回家啦。

回到家裏,我在窗臺上又看一會月亮,這時,我想起了去軍訓的姐姐,她賞月了嗎?我回到房間,伴着璀璨的月光睡着了。

週記中秋節 篇5

中秋節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回了老家,我們那裏風景非常的好看,一座座的山像大海里的一條條波浪,五顏六色的花朵非常漂亮,水很清也很涼快。很多美式也非常好吃,螃蟹紅紅的,加上醬油,可好吃了。還有大肉包,白白的皮,香香的肉,想起就流口水。

這一天,我們一家人一起去撿貝殼,我走了十公里,山很陡也很高,路彎彎曲曲的像一條小蛇,好不容易纔爬上去。我們開始撿貝殼,爸爸在路上走來走去,正在尋覓貝殼,媽媽帶着弟弟撿貝殼。我的表弟非常的調皮,他把水潑到我媽媽的頭上。表弟想到一個湖裏面洗一個澡,他跳到湖裏,忘記自己身上穿着衣服,他好像成了“落湯雞”地我在湖裏面摸貝殼,我一次一次的摸到了大大的貝殼,我好玩地向水下一坐,水很淺,卻很冷。我慘痛地說:“冰死我了!”我起來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地雷”,原來是一個大貝殼。今天收穫真大,便得意地跑向媽媽。水裏根本跑不動,我又摔倒在水裏了,媽媽怕我們感冒,心疼地說:“兒子回家了”,我們戀戀不捨地往回走。

我中秋節玩得太爽了,我希望快樂的時光能留住。

週記中秋節 篇6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到外婆家過中秋節。到了外婆家我就和姐姐玩了起來,我們拿來了外公的健身架和椅子,蓋*單,搭了一個帳篷,我們在帳篷裏面放上臺燈,拿來書和零食,躲在裏面邊看邊吃,開心極了。

吃完中餐,媽媽帶着我們到小商品市場買文具,我選了四樣——簽字筆、本子、橡皮、尺,買好後我們回到外婆家又玩開了,我們搭了一個“奧運向前衝”的闖關遊戲,我闖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成功,連武力高強的姐姐也沒有闖到最後一關,後來我和姐姐相互合作、齊心協力,終於闖到最後一關,我們高興得歡呼起來,大家也爲我們鼓掌。之後我們還玩了很多遊戲。到了吃晚飯的時候,我一看中秋大餐豐富極了,有炸雞、甲魚、黃鱔、牛排、蝦……,吃好晚餐,我跟着外婆去拜月亮婆婆。快樂的一天過去了,要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地和外公、外婆、姐姐一一道別。

週記中秋節 篇7

清明節,大家都很熟悉,可在我們老家麗水,清明節也能玩出新花樣。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掃墓的節日,當然麗水也是。清明節當天,公墓上人山人海,到山上的每一個人都拎這着一個袋子,有水果、點心、蠟燭、爆竹。掃墓的第一步,當然是除墓旁的雜草了,大人們都忙前忙後,我也不列外,幫着大人們將雜草連根拔起,很快墓上就乾乾淨淨了。點上蠟燭,放在墓前,再將水果、點心一盤一盤地擺上,這是祭奉祖先的。

然後外婆在墓前說些吉利的話,我們也雙手合十地祈禱。接着就是燒紙錢了,許多的灰在空中飄着,飄到了我們的身上,聽說這是給祖先們的錢,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享受榮華富貴。最後就是放鞭炮了,這是爲了驅趕鬼魂,鞭炮聲不絕於耳,一會兒這邊放,一會兒那邊放。就像大年三十的早晨,墓前一堆又一堆紅紅的“地毯”。

除了掃墓祭祖,清明果也是家家戶戶都要包的。可我們麗水的清明果和其它地方截然不同。在麗水清明果叫“點心”,包法也與其它地方不同。清明果根據餡料不同分爲甜、鹹兩種,甜的是松花或豆沙餡,鹹的則是用肉、蘿蔔、筍、香菇、豆腐、蔥等做成,味道自然是好了。清明果的形狀有些像餃子,但比餃子稍大。

清明果都是由我們自己製作成的,就連皮也不例外。每逢清明,我們就會到鄉下的田野間拔艾草,將艾草放水裏焯,再放清水裏泡一天。一天後,將艾草切細、和水、米粉一起放進鍋裏煮、攪拌,等米粉煮熟了,取出揉均勻。這可不是件輕鬆的事,用擀麪仗時,皮很容易粘住,所以要不停地拍澱粉,忙了一上午,一張大大的皮終於做好了。將其攤在桌上,再將熱水瓶蓋使勁壓,一個個圓就成形了。有時,我還會用多餘的當作橡皮泥捏成一個兔子或鴨子。

費勁周折,皮終於做好了,接下來就要包了。這可是一門技術活,全家人動起手來,可我不會,所以只能給大人們打下手,因爲包清明果實在太難了。左邊捏一下,右邊捏一下,看似十分簡單,幾秒就能包出一個,紋路有點像麻花辮。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一大筐清明果就擺在我們眼前,可是我包的就是扁扁的,不能立起來,問問大人們,她們都回答:“多練練自然就會了!”蒸的時候還要放一些樹葉,避免清明果粘在一起。不久之後,熱氣騰騰的清明果端了上來。大家都讚不絕口,我也是吃了一個又一個。在清明果中,還看到了幾個與衆不同的,仔細一看,原來是我捏的小兔子、小鴨子,它們也被煮熟了!

包了那麼多清明果,總是吃不完的,我們就送些親朋好友,不過自己也收到了不少。麗水的清明節就是這麼的有趣,活動這麼的豐富!你家鄉的清明節,又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動呢!

週記中秋節 篇8

幼年時,我和媽媽、大孃、妹妹一起在重慶老家一個叫龍水鎮的地方生活過兩年,至今,那些美好的童年記憶仍留在我的腦海裏。

龍水鎮的中秋節過得熱鬧而古樸,要打餈粑、吃月餅、賽歌舞、放焰火。

就像端午節要吃糉子一樣,中秋節則要吃餈粑。有勞力的人家都是自己打餈粑,只有我們這種婦孺人家纔出錢請人打。媽媽在小學教書,我們住在學校裏,學校大門斜對面就有一個用來打餈粑的'石碓窩。那石碓窩很重,像生了根似的,無人能挪動。它平時孤寂地蹲在那裏無人問津,只是在中秋節打餈粑時才被人想起。

中秋節那天吃過早飯,媽媽端着糯米飯同大孃帶着我和妹妹去打餈粑。隊伍已排得較長了,大多是舉家出動,一來爲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二來爲了觀賞一年一度的打餈粑。

打餈粑的人是從別處來的,是兩個壯年男子。別看餈粑吃起來綿軟,打起來卻相當費勁。將糯米飯倒進石碓窩後,一個赤膊男子就手持長長的木杵用力向下舂,另一個赤膊男子蹲在旁邊,用沾了水的雙手翻動碓窩中的糯米飯,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舂一些時候兩人就會互換。糯米飯越舂越茸,也越來越粘,在餈粑快舂好時,費勁的不是往下舂,而是將木杵往上拔。看到木杵上粘着的餈粑被拔得長長的,小孩子們就歡呼起來:“餈粑舂好囉!吃餈粑囉!”這一家的餈粑舀起來,另一家的糯米飯又倒下去……

將近中午時,我家的餈粑打好了。把餈粑端回家熱了吃,因爲當地有“冷甜酒,熱餈粑”之說。餈粑和糉子一樣,都是蘸紅糖水吃。但大孃比較講究,我們的餈粑是蘸了白糖芝麻面吃的,真是又甜又香呀!

吃完午飯,就到學校教室看錶演文娛節目的人化妝。節目是各個街道出的,聽說還要比賽。一個教室裏化好妝的人正在排練,又唱又跳。我帶着妹妹看了一會兒,就學會了那歌:“郎對花,姐對花……”挨着看下去,最好笑的是祝英臺居然是男人裝扮的,頭上戴着假髮,胸部還塞進兩個小南瓜,把我們一夥小孩子笑得東倒西歪,站立不穩。

一切準備停當,在校門外的壩子上就開始了文藝演出。秧歌隊、連響隊、花鼓隊跳得節奏整齊、熱火朝天;舞蹈隊且歌且舞,樂聲悠揚,曲調是《對花》、《十大姐》、《採茶撲蝶》等;川劇隊演員化着戲妝,在川劇鑼鼓聲中騰挪撲閃,裙袂翻飛。還有四人擡着一座高高的布房子,裏面坐着童男童女,我不懂是什麼意思。之所以記得,是因爲他們穿的衣服是借的我和妹妹的。表演完後,演出隊就排着長長的隊伍,邊走邊跳,上街巡遊去了。

看完表演,我們就去供銷合作社買月餅。那時的月餅品種很單調,就是紅糖餡兒的芝麻餅。供銷社裏人很多,但大多是來看稀奇的,因爲裏面掛着一個銅鑼般的大月餅。問問價格,令人咋舌——5角錢!當時當地的5角錢是什麼價值?比鴨蛋略大的泡粑都要買100個!本來媽媽和大孃是打算買小月餅的,也許是見了我和妹妹盯着大月餅那渴望的眼神,也許是慰藉我和妹妹對在成都工作的爸爸的想念,於是,媽媽在衆人“嘖嘖”的讚歎聲中買下了這個全鎮唯一的大月餅。我和妹妹興奮地輪換着將大月餅提回家,一路上又引來無數豔羨的目光。

吃過晚飯,幾乎全鎮的人都聚集到學校東側的大壩子上,準備觀看節日裏最精彩的節目——放焰火。中秋節的前一天,這裏就用木頭搭起了高高的焰火架,令人十分嚮往。焰火是10點鐘放,習慣於9點鐘睡覺的我和妹妹,無論如何也堅持不到10點鐘,因而從沒見過放焰火。聽看過的小夥伴說,焰火是紅色的,很好看。焰火放完後,還會出來一隻猴子做表演,很有趣。

焰火放完,衆人散去,這個中秋節就算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