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世界讀書日徵文15篇

世界讀書日徵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徵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長的結尾。怎麼寫徵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讀書日徵文,歡迎大家分享。

世界讀書日徵文15篇

世界讀書日徵文1

鍛鍊和不鍛鍊的人,隔一兩天看,沒有任何差別;隔一兩個月看,差異甚微;但是隔一兩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就迥然不同。

閱讀,也是同樣的道理。閱讀和不閱讀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壤之別。

閱讀,更多的時候,並不是學習生活的本領或技巧,而是認識世界,感悟人生,提升生活的品味和內涵,感知生命的豐盈與博大……

當下是春光明媚、萬物生長的四月天。置身其中,我們的感受,或者身體舒暢,或者心情愉悅,也許詩興大發,也許渾然不覺。而在書中,它有着各種的韻味,不同的精彩——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是王維的四月。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是崔護的四月。

歐陽修的“四月芳林何悄悄,綠陰滿地青梅小。南陌採桑何窈窕。休臨眺,樓頭一望皆芳草。”

沈從文的四月裏,各樣花草都彷彿正努力從地下拔起,在溫暖的日頭下,守着本分,靜靜的立着,盡那隻誰也看不見的手來鋪排,按照秩序發葉開花。

林徽因的四月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是愛,是暖,是希望……

這,正是閱讀的魅力所在!

讀《三國》,我們看羣雄逐鹿,驚訝於歷史的恢宏;品《水滸》,我們嘆各路英雄捨生取義、義薄雲天;閱《西遊》,我們懂得真經難求,路途多艱;觀《紅樓》,我們飽覽世態炎涼,人間悲歡……

在書裏,我們聽得見勇士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吶喊,喊出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壯烈情懷;在書裏,我們看到,沙湖畔,蘇軾在疾風驟雨中閒庭信步,感受他“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悲喜兩忘;在書裏,我們聞得到黑夜裏飄來的炙烤牛肉的香氣,戰馬的嘶鳴和弓弦的震裂攪得火光分外耀眼,“可憐白髮生”的壯志未酬,令人扼腕;在書裏,我們感動於陝北農民的淳樸與堅韌,不覺間,希望能像“少安”“少平”們一樣,在平凡的世界裏不懈努力、發奮圖強;在書裏,一個提着小桔燈的小姑娘,昏黃而溫暖的燈光,把她的背影拉得很長,很長……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在我們生命的長河中,書籍,就是讓它清澈如許、充滿活力的“源頭活水”。

住宅裏沒有書籍,猶如房間沒有窗戶;生活中沒有書籍,彷彿大地沒有陽光;

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

閱讀,則是我們親近書籍,走進書籍,享用書籍——這份“全世界的營養品”的最主要的途徑。

你一定想做一個有溫度、有情趣、有智慧、會思考的人,也一定希望在擁有豐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擁有豐茂而芬芳的精神家園。

那麼,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吧,就像愛上運動、享受運動一樣!

世界讀書日徵文2

我院社團展示月期間,適逢第十六屆世界讀書日。本屆世界讀書日的主題是“因爲讀書,所以快樂”。自古以來,書就是人類的摯友,早至孔夫子,以書爲伴,滿腹經綸,流芳百世;上至毛澤東博覽羣書,雄才偉略,振興中華……

在世界讀書日舉辦徵文比賽,一方面爲了給大家提供一個展示自己文采的平臺,讓更多的同學們品閱優秀作品,從而學習和豐富其文學內涵;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的積極性。

同時我們也將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優秀獎書名,並頒發證書以茲鼓勵。對於這些優秀的稿件,我們將在校刊上給予發表,爲校刊的編輯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本次徵文比賽,由院社團部主辦,我啓航文學社承辦,徵文作品題目不限,體裁不限,作品可以通過多種角度來淺談我們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書寫自己的心聲。有關具體事宜將通過各系學習部下達通知到各班級。稿件上收之後,將統一整理,篩選審閱評出各獎項。我們本着公平公正的態度,定會圓滿完成此次活動。

世界讀書日徵文3

有一本不平凡的書講述了一羣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從中我收穫了享用終生的力量。

我是通過廣播瞭解到這本書的,偶爾一次在收音機的“小說聯播”節目裏聽到了一小段內容,之後就被其情節所吸引,“奮不顧身”的扎進小說裏,與主人公的命運共進共退共沉浮。那時候每天的半個小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期待它的到來卻遺憾於它的匆匆離去。

真正看到這本書是在大學的圖書館裏。當時這本書的借閱率是很高的,要想借到幾乎每次都要預約,很少能看到它有“閒情逸致”躺在書架上的時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每天都在奔忙,看來與我同好者頗多。

到了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擁有了自己的版本。那時候這本書已經多次再版,銷量驚人,且在大江南北個體書攤的“盜版書排行榜”上也是名列前茅。

擁有了這本書,我可以每天都翻看裏面的內容,但我知道,要想真正洞悉它的精神內涵,獲得它的力量,可能需要一生的思考與追求。現在,我還處在追求和思考的過程之中。

我不是一個閱讀能力很強的人,更不能過目不忘,所以在我記憶中存儲的書目並不是很多。包括對這本書,它的很多細節可能我不能說得很清楚,但如果有人問起我所鍾愛的一本書,我會第一時間的想起它,想起它所展現給我的那一幅幅平凡的生活畫卷。

一、關於農村

這本書的大背景是變革前後的農村,僅這一點,就讓我與這本書血脈相連。貧困與富有,苦痛與幸福,偏僻與廣闊,狹隘與博大,農村就是這樣的多重的矛盾統一體。農村的婚喪嫁娶,農村的喜怒哀樂;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粒汗珠摔八瓣;春種秋收冬藏,張家長李家短;禾田的芬芳,清脆的蛙鳴;碧空千里,裊裊炊煙;純天然,真性情;無奈、掙扎,樂觀、恬淡;這樣似乎可以勾勒出農村粗淺的生活畫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所經歷的,深入骨髓而永遠揮之不去的。離開農村好多年了,每年回老家也都是匆匆來去,法理上說,我已經不是一個農村人。但無論走多遠,無論在何方,我總是感覺自己就是一個農民,地地道道的、徹頭徹尾的農民。越是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裏,越是西裝革履、人模狗樣的時候,我越是感覺自己的不合時宜,感覺自己的行動舉止、着裝打扮的捉襟見肘。我的“城市化”進程爲什麼這麼難呢?!相反,當我坐上設施最差,速度最慢,票價最便宜的“綠皮車”回老家的時候,我感覺我和那些灰頭土臉卻天然率真的農民兄弟是那麼的相近,有着莫名的親切感。但是,在他們眼中,我已經是一個異類。最讓我悲傷的是,現在我已經淪落成爲一個不倫不類的傢伙:身在城市,心在農村,城市人眼中的農村人,農村人眼中的城市人。這種角色的割裂讓我備受煎熬。

書中主人公兄弟二人,哥哥留在了農村,看是無奈卻是必然選擇。弟弟爲了夢想,竭力割斷臍帶,脫離農村的母體,試圖去外面的世界開創另一種生活。雖然都是歷盡波折,我感覺兄弟倆都成功了,只不過哥哥在農村,弟弟在農村以外的世界。但是我認爲,無論他們身處何地,其實他們都在另一種更高的層次上與農村融爲一體,那就是精神和心靈。那些純天然和原生態的東西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靈魂裏。我想要在哥哥和弟弟的人生歷程中,找回在城市和農村的路途中迷

失的自我,像他們一樣,無論在哪裏,都活出最終的瀟灑。

二、關於愛情

我一直不敢否認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雖然在愛情這個問題上我沒有什麼理論和實踐的深刻體驗,我的愛情是那樣的順其自然和順理成章。

簡單的說,書中的兩位主人公都沒有獲得最初理想中的愛情。由於考慮到地位和身份的懸殊,哥哥違心的絕情的隔斷了與初戀情人的情緣,選擇了與自己門當戶對的農村姑娘。這樣的選擇給兩位當事人都造成極大的傷害,尤其是那位苦戀哥哥的癡情女子,幾乎是摧毀了她的青春與夢想。對於前輩的愛情,我不敢妄加評論,但我想哥哥的選擇在彼時彼地的情景下,肯定有他的道理。事實也證明,哥哥與那位農村姑娘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創造了不平凡的事業與生活。而那位癡情女子,苦痛後也最終獲得了自己的幸福。愛情天生是一個狡猾的東西,不會讓人輕易得到,生活就是這樣。

弟弟的第一次朦朧愛情在高中時經受不住世俗的摧殘,很快就凋謝了。當刻骨銘心的愛情真正降臨後,他還沒有來得及充分體會,那位好姑娘就永遠的離開了。最終,經過平凡而艱辛的生活歷練,他也獲得了自己現實中的厚重的愛情,可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愛情。

讀了兄弟二人的愛情故事,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對矛盾:理想與現實。兄弟二人都放棄了理想中的愛情,最終選定了命運和生活爲自己度身定做的那份真愛,當然哥哥是主動的,弟弟是被動的。看起來有些無奈,讓人悲哀,但對於大多數平凡人來說,這種適應與妥協可能是人生路徑選擇的最大可能性,這就是最大的現實。無論你承認與否,依歸於現實仍是更多人的愛情抉擇。對於這一點,我也不能過多評價,只能作膚淺的理解。

三、關於人生

“人生”這個大題目,我們一生都在解讀,而答案只能留給後人。但我們卻可以在階段性的進程中總結經驗教訓,儘量少犯錯誤,少走彎路,以便後來人閱卷時會寬容得多給我們幾分。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思考人生這個話題的,好像在某個時候開始感覺到生活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升日落、暮鼓晨鐘,生活原來是這樣的平凡,而我是誰呢?我就是編織這種平凡生活的平凡人。其實,我是用了好多勇氣,下了很大決心,費了好多力氣才最終證實和確認了自己的平凡,平凡得不能再平凡。這個結果曾經讓我很傷心。

這本書用主人公的命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平凡的,平凡得讓你感覺你就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個簡單位移,而你的位移好像絲毫不會影響到大家的陣形。但平凡不等於平庸,平凡可以締造和孕育不平凡。主人公正是在自己的平凡生活中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精彩與輝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平凡人生背後所蘊藏的巨大沖力,這是一種隱性的含蓄的人生張力,不溫不火,絢爛奪目。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力量,平凡背後的力量,用這種力量創造出屬於每個人的精彩,而這些精彩彙集起來就是推動社會前進與人性昇華的滾滾洪流。

人需要嚮往偉大,因爲偉大有一種感召的力量。但人不能拒絕平凡,平凡是人生的一種常態,是一種生活方式;確認平凡是一種境界,在平凡中不平凡是一種態度,一種熱愛生命的精神。

我喜歡的這本書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世界讀書日徵文4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是啊,讀書不僅能增長我們的知識,還能開拓我們的視野,滋潤我們的心靈。

像《超級戰艦》裏的那些勇敢的少年,駕駛着“飛龍號”走上戰場,成爲了保護地球的未來戰士;讀《草房子》讓我明白了小夥伴之間的友情和家人之間的親情是多麼的彌足珍貴;還有《十萬個爲什麼》幫我解決了很多問(題,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很奇妙。

老師常說多閱讀,會有很多好處的,就連媽媽也常說閱讀好處多多,也就是所謂的開卷有益吧!有的同學可能會說,功課那麼多,作業要完成,哪有時間看書呢?我認爲其實只要你肯擠時間來讀書,就不愁沒有時間。

我愛讀書,如果我是一棵小樹,書籍就是滋潤我心靈的甘泉;如果我是一隻小鳥,書籍就是任我翱翔的藍天;如果我是一隻小魚,書籍就是任我暢遊的大海。

書教會我知識,教會我成長,讀書使我的人生更精彩。

世界讀書日徵文5

夏末秋初,任金秋琉璃湮卻夏末翠意,在開始收穫的季節,暢想一份辛勞後的喜悅,自然的留戀,彷彿便系與這四季的宛轉,而兩千多年曆史的流轉中,人類給予自然與現實的美麗幻想,則是流淌而不曾枯竭的墨跡。

文字是一種心靈的傾述,或對自然,或對文化,或對現實,然而歸結點,便在於生活。書與生活,宛若天成的默契,人類自我的歷史,也由甲骨而緩緩展開。青藤蔓朔的幾千年裏,頁頁簡章,也真實存在了生活。我們習慣於討論生活,品讀書籍,是因爲書與書中所記載的歷史事件,真切的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每一種對書,抑或對生活的眷戀,都讓另一者不可避免的牽扯進來。失去了書,生活又該如何?沒人知道,恐怕也沒多少人想知道。

書,在千年的歷史裏印證了它存在的必要性,縱然始皇背倚蒼天,也焚燒不了它的傲骨,而簡單的幾筆文字,卻能在歲月洗禮下淵源相傳,進入每一戶人家的生活,確實有着絕不尋常之處。

生活,是行爲的起源,我們的思想,亦是對生活的體會,每一份睿智的哲思,本質上,逃脫不了對生活的感悟,文字,正是這種感悟與思想的載體,能清晰的紛呈與衆人眼前。讀書,與其說是與文字的邂逅,倒不如說是與一種思想的碰撞。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或有悲傷,或有狂喜;死,或有恐懼,或有釋然。每每捧讀《飛鳥集》,這樣的文字,都涌動出了不死的生命。一行文字,以夏花絢爛,秋葉靜美,寫盡了本述不盡的生死。然而細細想來,卻真是如此。生就是現實的狂熱,滿腹激情,死是靈魂的延續,換一個世界的靜養,當如葉之安逸釋懷。而生活,正是生與死的博弈與相依。

拜讀《飛鳥集》,也或其他書籍,不是去撫摸泛黃書頁的滄桑感,或者當做一時的玩味,而讓我們渴望去感受與作者心靈間的交流,去感悟抽象出來的生活真諦,釋然,抑或激昂,又或平實,甚或其他自我感受到的情懷,都是一種不可挑剔的生活態度。

書,源自對生活的真實感悟,讀書,實則是內心對生活的執着與摯愛。這份不變摯愛的源泉,正是因爲書與其承載的思想能給心靈一種徹頭的洗禮。

與書本的對唔中,心境越發程亮,我們的柔情,堅毅,睿智,包容着萬千情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黑暗中的光明,讓我們更加堅定的面對困難;《文化苦旅》,深邃文明的涅槃,讓我們更加正確審視文明的記憶……看着這些書櫃上的書,我的腦海悄然浮現了這些書中的思想精粹,這些偉人的力作,讓我們的情感世界更爲豐富,面對生活,我們越發從容的應對着,感悟着,甚而享受着。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手旁的,不是伊人,卻勝伊人。書,是手中不曾放下的牽掛,連綿着千百年的記憶,有時候,角落裏的一行文字,卻是腦海裏永恆的記憶,在自我的生活裏,時而徘徊,時而暢想,面對它,我的勇氣,我的激情,在迸發,在涌現,在低頭時直起絕不彎曲的腰板,在功成時敲打內心的桀驁。

泡一杯菊花茶,泛着秋韻的淡香,偶有茶水點滴氤氳,打落在眼前書本的紙業角落,驚動不了已然寂靜欣賞的心,沉默無言的對語,念着過往,向着生活。

世界讀書日徵文6

愛情是什麼?千百年來沒有人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孔慶東說這是天問,誰也說不清楚。愛情也許只能去體會——用心、用真去慢慢的體會。什麼是愛情?只要真正愛過的人才會知道?

這是一個物質的時代,人們喜歡的是慾望與刺激,崇尚的是效率與速度,甚至包括愛情也這樣。兩個人閃電的相愛,然後心平氣和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分開,就像一場遊戲,遊戲結束了,大家好聚好散。散了以後,又是一場新的遊戲。與這些相比,我其實很懷念古時候,男女之間鴻雁寄書、魚傳尺素的年代,兩個人用最單純、最簡單而且浪漫的方式——文字交流——相愛。我一向以爲當人在面對雪白的紙張的時候,一定會少了一些僞裝,多了一些真誠。前幾年還能看見有人寫情書,異地兩個人互相傾訴如絲如潮的惦念。現在新的通訊工具越來越普及了,寫情書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餘傑在《香草山》裏爲我們講述了一個書信傳情的愛情故事,沒有猜忌,沒有波瀾,童話一般的故事。兩顆孤獨的心通過文字,相知,相愛。

“我想,在這片已經不在蔚藍,不再純潔的天空下,如果還有一雙眼睛與我一同哭泣,那麼生活就值得我爲之受苦吧。”——寧萱的信

那個男子不會爲這嚴重真誠的話語而感動呢?南方一顆孤獨的心在呼喚,北方另一顆孤獨的心在向她靠近。

我想對每個喜歡寫字的人來說,別人能讀懂自己的文字也許是最幸福的事了。她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生命的意義何在,是真,是善,是美,更是愛,是光明,是溫暖,是笑,是歌,是情誼。讀你的書,在滿篇滿紙非憤怒既悲涼的文字裏,我卻赫然看到了字裏行間充滿着一個字——愛。”她真的讀懂了他,讀懂了他的心。他正是對世界懷有無限的愛,才使他“毫不妥協的面對邪惡”,他纔會對所有的邪惡充滿了憤怒與批判。愛與恨是相生的,沒有愛,也不會有恨。

她的愛照亮了他近乎冰涼的心,使他的文字裏更充滿着愛,她和她的愛變成了他寫作的“催化劑”,他寫作的每時每刻都在想着她。這是一種怎樣的幸福呢?凡高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人在戀愛之後與戀愛之前的區別,正好象一盞點着的燈與一盞沒有點着的燈的區別一樣。……愛使人們對待許多事情采取更加沉着的態度,所以對自己的工作更容易滿足了。”她也開始變的快樂,不再喜歡穿黑色的衣服,把頭髮也爲心愛的人留長了。

她坐在街心花園的陽光裏給他寫信,自己也覺的自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相知,相愛,讓他們的生活變的無比美妙。

也許是上天的安排,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在他26歲生日的那天晚上,她拔完牙後牙疼。於是一個聲音從江南傳到了北國。他們好象上輩子就認識、老友重逢一樣的聊起來。後來她放棄了煙雨濛濛的江南的優越工作,毅然北上到黃沙漫天的北京與他共築愛的'家園。

餘傑說《香草山》是三分虛構七分真實,其中許多的信件就是當初他和妻子通信的原件。有時候我都不敢相信現在還有這樣的故事,還有人相

信文字,還有人相信沒有其它雜質的愛、相信精神的愛。這就是相知之愛的魅力了。

相知之愛沒有太多的甜言蜜語,有的只是默默的心靈溝通,他們在信中交流的更多的也是嚴肅話題,還會分享彼此的痛苦回憶。但他們相知,真誠,這些就夠了,不需要許多的其他的甜言蜜語的表白,那些言語在相知的兩個人之間其實是多餘的。他們也沒有多少的山盟海誓。他說:“也許有一天他會像俄國12月黨人那樣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她說:“她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在一起彼此用身體溫暖對方”。這時,愛也就滿足了。

因爲彼此心中有愛,虔誠的宗教一般的愛。她能看見他文字中的愛,他也懂得他的單純。他們都用真誠與心去理解愛,珍惜愛。他們一起找到了他們的香草山,用心去營造自己的香草山。

“每個人,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山羊山(香草山)。在那裏,他們尋找愛情;在那裏,他們獲得力量,在那裏他們傾聽真理。”也許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香草山,也在尋找一雙眼睛,“在這片已經不在蔚藍,不再純潔的天空下”,與自己“共同哭泣”,那生活就真的值得我們爲之受苦了!

世界讀書日徵文7

我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典籍浩如煙海。《論語》是我喜歡的其中一部。記得《論語》中孔子在“行事有道,使人信服”裏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ni),小車無軏(yue),其何以行之哉”。讓我深有感受。

在我剛懂事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要做一個實誠守信的孩子。不管做什麼事,都要以誠信爲本。那時候不太理解誠信是什麼?但是我知道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能欺騙別人,更不能欺騙自己。

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媽媽爲了鍛鍊一下我的自立能力。給了我五塊錢,讓我去小區的小市場買小裏脊肉。第一次去買東西,路上害怕有人盯上我,於是一路狂奔來到了賣肉阿姨那裏。阿姨給我稱了一塊小裏脊肉說七塊錢,我說我只有五塊錢,阿姨說:“我知道你最喜歡吃小裏脊肉了,沒有關係,下次給我補上就可以了。”當我買肉回家告訴媽媽時,媽媽說一定要做一個誠信的人,一定要記住把錢給人家。而我並沒有忘記,第二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時,把錢給阿姨補上了。阿姨直誇我是一個守信用的好孩子,我的心裏被誇的美滋滋的。讓我更加體會到了誠信是多麼重要,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就失去了快樂,也會失去朋友的。

正如《三德歌》裏的唱的。“誠是連心橋,信是聚寶盆,一個道理傳古今,要做誠德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守信用都是生活中的常識。在古代,統治者與百姓之間如果訂立了盟約,謹守信用,就不會朝令夕改;而國與國之間如果沒有信用,就會發生戰爭。

誠信無價。雖然有時的坦誠會損失一些利益,但是換來的卻是比金錢更重要的信任,收穫的是長遠的利益。也有些人卻不這樣想,我們身邊就有好多這樣的人,他們會爲了眼前的利益而且背信棄義,結果卻失去了長遠的發展機會。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世界讀書日徵文8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深有體會。

小時候我並不喜歡讀書,認爲讀書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但是,有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思想。

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在青島讀書的叔叔回來了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他。

我也不知道叔叔怎麼知道媽媽給我買了《百家姓》的,便讓我背幾句聽聽。老實說,我連看都沒看,怎麼會背呢?

看着我的“問號臉”,叔叔就知道我連看都沒看。便說了一句讓我終生難忘的話:“毛主席在戰爭時期,都愛書如命。而你在如此和平的年代,卻不知道讀書,老天真是不公平呀!”我聽了這句話羞紅了臉。

臨走的時候,叔叔送給我了一本《草房子》,希望我以後好好讀書。

第二天早上,我就開始讀《草房子》,爭取兩個星期讀透了它。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很快看完了《草房子》,並且學會了運用從裏面學到的知識。

在一次考試中,要求寫一篇關於動物的作文。我忽然想起了《草房子》中關於綿羊的描寫,我憑着記憶,把關於綿羊的描寫全部寫上了。

試卷一發,30分的題我得了28分,成績排名前三。

讀書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長。

世界讀書日徵文9

毛主席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自古"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囊螢照讀"……這種熱愛讀書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書就好比一艘輪船,我願意駕着它在知識的海洋中長風破浪。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讀書伴隨着我的成長。

讀書教會我勇敢。"十一黃金週",父母帶我去泰山遊玩,泰山風景壯觀迷人,山上有五顏六色的野花,鳥兒嘰嘰喳喳的在枝頭歌唱,我如癡如醉地欣賞着美麗的景色,忘記了腳下的山高路陡,我被一塊兒大岩石絆了一下,就和大地來了個熱情的"擁抱",我摸摸擦傷的膝蓋,疼痛一陣陣向我襲來,淚水開始在我的眼眶中打轉, 但我想到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和我年紀相仿的保爾,面對那麼多的困難,他毫不退縮,勇敢的面對、克服他人生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不向困難低頭。而我遇到那麼一點點小事就退縮,真是太不應該了,於是我堅強地站了起來。 讀書改變了我的懦弱,讓我變得勇敢。

讀書教會我節約。有一天吃晚飯,我匆匆吃了幾粒米就不吃了,剛想把米倒掉時,書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在我耳邊響起,我想了想,是啊!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節約糧食呢。"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都會背,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節約、珍惜糧食呢?書中有關節約的詩句告訴我:“不能浪費,要養成節約的習慣。”讀書改變了我的浪費,讓我變得節約。

書,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書,是寒冷中的一縷陽光;書,是我們力量的泉源;書,是一杯茶,只有細細的品味,才能聞出清香,品出甜味。

讀書,伴我成長!

世界讀書日徵文10

家有詩書堆成山,我在山裏煉仙丹。不知不覺又一年,半爲神人半爲凡。

——題記

清晨聽廣播,才知道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其實,我每天都在貪婪的讀書。因爲,自從到這兒來已經一年多了,雖然有許多事要急着去做,然而卻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得了的。

在這兒唯一能做的事——那就是等,漫長地等。但又不能消極而無聊地等,得找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做,藉以熬過這漫長地等待。

我這人,大半生最感興的事就是讀書,不厭其煩地讀,書夜以繼日地讀。可眼下身居異地他鄉,遠離自家的書房、書櫃、書廚、書架。總不能從老家把書往這兒寄,讀完了再寄回家,那樣既費事又費錢。可新華書店的書,最便宜的一本都是十幾二十元,而且偏偏我越喜歡的書,書價就越是貴得嚇人!彷彿是衝着我這阮囊羞澀之人來的。

我知道,京城有全國最多最大的國家級圖書館,裏面有的是我喜歡的書。但是我這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讀到認可或精彩處,忍不住要在書上寫幾句讚美的話;讀到噁心處,會一氣之下連劃幾道紅槓槓,表示“斃”了它!

若是這篇文章或這本書,引發了我的靈感,我會如癲似狂地在書的空白處,肆意汪洋,一瀉千里!就像我曾經拜讀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原文餘字,而我在那書上就寫下了多字的讀後感——《唱響天國的詩歌》。

他的《採果集》原文個字,我的讀後感《盛開的花朵,要求光的自由》寫了個字。你說,那家圖書館的書,能由得我這般痛快淋漓、肆無忌憚在上面發瘋、發狂、發怒、發揮嗎?

有書沒空讀,對愛讀書的人,無疑是痛苦的;可要是有空而沒有書讀,同樣也是一種痛苦,而且比有書沒空讀的痛苦還要痛苦。

後來,我聽朋友說,琉璃廠有舊書買,比原價便宜。於是,我興奮地從住處乘公交轉地鐵來到琉璃廠。可是,當我翻了翻書架上的那些書,我不需要的倒是挺便宜,而我所需要的卻比原價高出幾倍、十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於是只買了兩本書:一本原價5角錢,現價10元錢的《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和原價1元1角5分錢,現價10元錢的黑格爾《美學》(第二卷)。

剛讀完這兩本書,又從文友那兒瞭解到,北京潘家園是全國最大的舊書市場,我迫不及地按圖索驥來到潘家園。當我心曠神怡地一個個舊書攤看過去,問過去……果然名不虛傳!

剎那間的感覺,就像劉佬佬進了大觀園,興奮不已、目不暇接。更像無意間一頭撞進了金山,滿眼金光閃耀!

這兒書攤上的書,不僅品種繁多,價格實惠,而且還可以砍價。在這兒我買到許多自己喜愛和需要的舊書,其實有些書幾乎是未開封的新書,只須花3-5元錢,甚至花2元錢就能買到。

於是得意忘形地胡諂了一首打油詩:在大小新華書店轉一圈,讓我更加熱愛潘家園。同樣的書,價格相差天地遠。在王府井一本書數十上百塊錢,而在潘家園舊書攤只需區區兩元。封面雖然有點兒舊,但是內容和新書一樣齊全。

一次次貪婪地淘啊!淘啊!裝了滿滿好幾紙箱子。正愁着讀完了該如何運回家?問了一下快遞,最少8元錢一公斤。天哪!比買書的錢還多……

但我還是慶幸終於過上了有空讀書,又有書可讀的愜意的詩意生活。

世界讀書日徵文11

書,像一顆璀璨的明星,在藝術的星空中熠熠生輝;書,像一股升騰了千年的香氣,在藝術的長廊中瀰漫、繚繞我們;書,像是一波潔白美麗的浪花,在藝術的長河中洗滌我們靈魂中的污點。

猶太人的家庭中每迎來一位小成員,都會在《聖經》的頁面上滴一點蜂蜜,引導嬰孩去舔,讓孩童自幼就建立“書中有甜蜜和美好”的觀念,開啓一生的愛書之旅。猶太人是多麼的愛書啊!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每當讀到精彩處,我會拍案叫絕;讀到幽默處,我會捧腹大笑;讀到悲傷處,我會熱淚盈眶……

從有趣的《格林童話》到幽默的《伊索寓言》,從耐人尋味的《走進戰爭》到一波三折的《三國演義》……書,陪我走過了12個春華秋實的年歲。孤獨的時候,書是陪我玩耍的朋友;鬱悶的時候,書是照在我心上燦爛的陽光;失意的時候,書是點燃我自信心的熊熊火焰。走進書中,我與書中的人物進行心靈的交流,在書中尋找自己、完善自己和激勵自己。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開卷有益,文以載道,繼往開來。讓我們“好讀書,讀好書”,體驗異國他鄉的智者胸懷,讓書指引我們前行!

世界讀書日徵文12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書籍,當你計算一下一生讀過幾本好書,你可能會回答道:“我讀過的書數不勝數。”可是,當你去計算一下,你真正仔細品嚐過幾本好書的時候,那可能就是屈指可數了。

書給予人道理。

我曾經讀過《老人與海》這本書,這篇散文講述了一位老漁夫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是這條魚實在太大了,這條大魚把他的船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他殺死了這條魚,然後綁在小船的一頭,在歸程中他一再遇到鯊魚綁在小船的一頭,還遇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的時候只剩下了魚頭和魚尾,還有一條脊骨。這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散文,但是這篇文章卻告訴了我一個深刻的道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努力完成,要學習散文中的老人,不管有多麼困難,都要努力去解決的品質。

書給予人智慧。

讀了《少兒百科全書》這本書,我知道了爲什麼電子計算機又叫電腦,印刷術是誰發明的,火藥是發明的,救生圈爲什麼是黃色的等等,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心裏的疑問,而且還知道了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物。

書給予人快樂。

我讀過《小飛俠彼得·潘》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在一個黑夜裏,彼得·潘帶着小溫迪和他的兩個弟弟來到了一座小島上,小溫迪給遺失在島上的孩子們當媽媽,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而且與海盜搏鬥。當我看到遺失的孩子拼命地爭吃媽媽做的蛋糕時,我感受到了他們所享受的母愛,頓時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那笑聲是我發自心底的笑聲。

書給予我道理,書給予我智慧,書給予我快樂。書籍伴隨我走過最純真、美好的童年。

小時候,媽媽每天晚上都會給我講故事,有《白雪公主》、《灰姑娘》、《醜小鴨》等等,每次我都聽得如癡如醉。現在,我開始讀許多名著,在《水滸傳》裏,我認識了忠肝義膽的宋江;在《三國演義》裏,我認識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西遊記》裏,我認識了神通廣大的美猴王孫悟空;在《紅樓夢》裏,我也目睹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慘愛情故事。在《格林童話》裏,我看到了人世間的善美和惡醜;在《愛的教育》裏,我體會到了人間的真愛。

一位文豪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想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寂寞時,它會給我們安慰;孤獨時,它會給我們帶來樂趣;有疑難時,它會告誡我們書是人生的嚮導,指引我們走上人生的陽關大道。但願天下無盡書,化作生生世世伴。

世界讀書日徵文13

我從小就愛聽故事,每天媽媽都要爲我講好幾個故事哩!漸漸的,我長大了,識字了,書也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在我的書櫃裏,擺放着許許多多我愛看的書。從《湯姆叔叔的小屋》、《木偶奇遇記》、《海的女兒》到《十萬個爲什麼》、《拜訪動物王國》、《人類未解自然之迷》……我喜歡童話故事的情節曲折多變,充滿浪漫神情的故事主人公——愚蠢的國王、善良可愛的海公主,命運悲慘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每一個故事都會使我的心靈深深震撼,都會使我生起無限美麗的遐想,都會使我讚歎作家的奇思異想。我還喜歡《人類未解自然之謎》中的百慕大三角、尼斯湖水怪,神農架野人……種種神祕的現象讓我不禁讚歎起世界的奇妙美麗。

讀書,讓我明白了許多。讀書,讓我明白要愛護環境。小草青青不能踩,小樹結果不能亂摘,紙團撿起不能亂丟。讀書,讓我明白要節約能源。洗手要開小水流,出門隨手把燈關,吃飯不要剩飯碗。讀書,讓我明白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給於你生命的父母,因爲他們讓我認識了這個美麗的世界。感恩這個安定的社會,因爲它給了我幸福的生活。

書象一片浩瀚的海洋,讓我快樂地遨遊,像一片肥沃的土地,讓我汲取豐富的營養。書把無限的知識道理,傳授給我和一切愛讀書的人

世界讀書日徵文14

英雄是怎樣的?是黃袍加身,位高權重?是手握重兵,開疆闢土?是槍林彈雨,衝鋒陷陣?是危難關頭殺身成仁,是競技場上奮勇拼搏?是商戰場上神機妙算,還是情感方面的頂天立地?

是的,這些都可稱作英雄。然而,這些英雄,卻總是讓人卻步,讓人感到自己的渺小,讓人神情激昂,卻又舉步心慌。常常,這些英雄只能用來敬畏,只能用來欣賞,因爲我們只是平凡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找不到他們的影子,他們只活在我們的神話中。

當我們困苦時,仰望着英雄,祈求着答案。“愛拼纔會贏”,他們總是拋出如此有力的話語。可是,卻讓我們更加迷茫,拼什麼?怎麼拼?我們要贏什麼?怎樣纔算贏?

於是,英雄在我們心中漸漸失落,失落成神話,用來訓導小孩兒,失落成談資,供大人閒時消遣。

曾幾何時,英雄成了一個愛唱高調的威嚴的長輩。尊重他,是出於面子;唸叨他,爲教育孩子;歌唱他,是集體活動;學習它,是大會議程。似乎,英雄早已遠離了我們的生活,然而,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我竟一下子找到了我所認同的英雄。

在我看來,《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我們在傳記中跟大師接觸,分擔他們的痛苦,失敗,也分享他們的誠摯,成功。在作者看來,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而作者正是緊緊地抓住這些偉大的英雄他們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爲衡量英雄的標尺,着力刻畫了他們爲了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

《名人傳》前的序爲我們展示了作者的英雄理念:善良,高尚與擔當患難,不是豐功偉績,不是技壓羣雄,不是獨佔鰲頭,而是“神聖的苦痛的油膏”,是“一種長期的受難”,是“不愧爲人的人”。

是啊,只有具有不畏艱難困苦,爲了人類的幸福,堅持與命運抗爭的偉大心靈的人才能稱作英雄,不論他們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正如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的結尾所寫: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的,可以成爲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樂。

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便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本色。

世界讀書日徵文15

書的實質是什麼?我個人認爲,一本書便是一個作家的思想的載體,一本或厚或薄的由幾張帶有黑色墨跡的白紙組成的小冊子的背後,恐怕是一位作家幾百個日夜在書桌前的嘔心瀝血。在無數張被揉成團的紙張在地上躺了良久以後,那已是蓬頭垢面的偉人,拿着雜亂的稿紙,打開已落滿灰塵的大門,一部傾心鉅作就此問世。

就這樣,一位位大師的思想的結晶齊聚於小小的書架,而我們,能靜心坐在書桌前,深入一位作家的內心,感受一個時代的呼吸,這難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嗎?

“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的確,坐在書桌前,讀到了一篇令人心悅的文章,我們的心裏便有了獲取知識後的滿足,有了與作者產生共鳴的喜悅,有了熟讀深思子自知的欣慰。

在書的海洋裏,我們能體會到梭羅在瓦爾登湖裏的寧靜,能看到餘秋雨孤身一人在世界各處留下足跡,能與巴金回首那新舊交替的中國,能嘆惋列夫·托爾斯泰所處的時代。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 我們何不踏上這進步的階梯,挽住這雙最真摯的朋友的手,一齊步入成功的殿堂。想必三國時期呂蒙的故事大家已是耳熟能詳了,呂蒙是吳國的大將,他曾爲吳國立下大功,卻不愛讀書。於是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肩上擔子很重,一定要多讀讀書,長點見識。”呂蒙便開始讀書。慢慢地,他發現書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東西。於是,呂蒙逐漸愛上了讀書。幾年後,魯肅路過尋陽,與呂蒙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後非常驚奇地說:“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你已經不是以前的呂蒙了”。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專心用功讀書,不但成了能打仗的武將,而且精通戰略策略,爲東吳創下了一番事業,這些都是讀書帶來的好處。

五代時期的樑灝,從五代後晉時起就不斷地進京應試,歷經後漢和後周兩個朝代,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他才考中進士,被欽點爲狀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中狀元時已經是滿頭白髮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宋太宗問他的年齡,他自稱:“皓首窮經,少伏生八歲;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他說自己八十二歲了。短短兩句話,包含了求學聞達路上多少艱苦和辛酸!而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讀書,不奮鬥。

古人說:“生下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學習之後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經歷困苦才學習的人,又次一等;經歷了困苦還不知道學習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當前,社會加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環境下,能成爲神童的人又有幾個,況且神童若是不讀書,恐怕也會淪爲仲永一流,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如果還不抓緊時間學習,可能就真的會成爲最下等的人了。同學們,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而讀書卻可以擴展我們的視野,體驗多種人生的可能,這纔是最爲廣闊的世界!

所以,同學們,“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趁青春年少之時,多讀些書吧。莫負了這青春年華,爲自己的一生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