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徵文(精選3篇)

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徵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徵文(精選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徵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徵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徵文(精選3篇)

  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徵文1

面對如其來的新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場沒有硝火的戰鬥打響了。

疫情無情人有情,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愛。在中國傳統最重要的節日——春節這一天,人們顧不得團圓,拋妻別母,棄子離家,冒着生命危險,五十多支醫療隊,六千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雨夜緊急馳援武漢。

一張張給上級的“請戰書”,一條條與親人的寬慰信,一顆顆救死扶傷滾燙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們逆向而行的身影讓無數人淚目。他們用大醫仁心,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敬業行動爲公衆安全保架護航。疫情當前,他們責無旁貸堅守在抗疫戰鬥的臨牀最前線。每當我看到這裏,總會熱淚盈眶心酸好一陣子。

他們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搶救生命,很多醫護人員一天只顧得上吃一頓飯,一個上午都來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戰鬥的近一個月時間裏幾乎沒有好好地睡過一場好覺,有人甚至在與病毒搏鬥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疫情面前,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不顧個人安危趕赴武漢指揮戰鬥,冷靜、無畏、迎難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動。他曾說過:“醫院是戰場,我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

雨點冰冷,機器轟鳴,除夕之夜,在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工地上,燈火通明,上百臺挖掘機、推土機等建工機器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八點鐘,工人們已抵達施工現場,義無反顧地投入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的建設。這個春節,他們無暇與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團圓過節,而是堅守在各自的“戰場”上,甚至來不及和家人遠程視頻報個平安。

抗擊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讓我們感動得潸然淚下。感動,更要行動。在國家危難之時,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要扛起社會責任。而作爲學生,爲國分憂,最好的行動就是宅在家中好好學習,不給國家添亂,爲抗疫出一份力。

新型冠狀病毒威脅着每個人的健康,疫情當前,我們都是一家人,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守護抗疫防線。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可結束的沉淪,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暗夜終有破曉時,抗疫總會勝利。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徵文2

今年的冬天遠沒有往年那般寒冷,卻也遠沒有往年那般熱鬧了。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降臨武漢。這一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沉浸在新春佳節喜悅中的人們猝不及防,使街市上人變得寥寥無幾。至2020年開局至今,澳大利亞森林突發大火,菲律賓火山驟然爆發,南極冰川悄然融化,東非的蝗災,西班牙的風暴……也許,這是大自然用他獨特的方式來向我們傾訴吧!

  自然的哭訴

綠植在一天天的減少,動物在一天天的消失,資源在一天天的被毀壞;森林被砍伐,動物無家可歸。當你早晨聽到鳥兒清脆的叫聲時,你是否曾想過這是鳥兒悲痛的鳴叫呢?

“當人們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全球氣候變暖,土地沙漠化,洪水,地震,海嘯,泥石流……這些自然災害都是大自然的哭泣,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

大自然早已傷痕累累。樹木在抗議:是誰砍斷了她的手臂;天空在抗議:是誰燻黑了她的臉龐;山河在抗議:是誰染黑了她的身體……

破壞了自然環境,就等於破壞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環境。

  情懷的流露

在疫情爆發後,已經84歲的鐘南山院士立刻啓程前往武漢。可以安享晚年的他並沒有坐視不管,他選擇了臨危受命,選擇了前往最危險的一線——武漢。他選擇了成爲一名“逆行者”。當他的孫子對他說在報紙、電視上看到他時,他只是說他是名普通的醫生。

火神山的成功建設給疫情提供了不少幫助。在火神山的施工現場,一名工人都手指在施工時被壓斷,現場的工友勸他趕緊上醫院時,他卻說:“能提前一分鐘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鐘救活一個病人。”就在二月這寒冷的天氣下,火神山的建設工人因爲太累,就僅僅只在木板上休息了一小會兒。

在這疫情期間,還有一些“逃跑”的人,他們來到派出所將他們準備的幾盒口罩往派出所裏一放,說了句“你們辛苦了”便急忙往外跑。不論警察怎樣呼喊叫停,他還是頭也沒回的離開了。

戰役面前義不容辭奮戰一線的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守護者,是最美的逆行者。

  光明的到來

在衆多一線人民的奮鬥下,許多疫情患者開始痊癒,更有許多患者已經出院。現在許多城市已經將患者全部治好,已經沒有人再次感染。風雨之後的陽光依舊是明媚的,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讓我們彼此珍重,相約在春天的櫻花樹下。

我堅信我們必將贏得這場“戰爭”戰的勝利,必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那時,我們一定相約一起去看櫻花。

文章採用小標題的形式,分別是“自然的傾訴、情懷的流露、光明的到來”三個部分,表現了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呼籲、戰“疫”面前最美的逆行者、勝利終會到來的堅定信心。文筆流暢,流露真情實感。

  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徵文3

當盧豔秋走進房間時,43牀那位年近花甲的阿姨正在吃飯。看到她走進來,阿姨趕緊放下手中的碗筷,急急忙忙拿起口罩捂住自己的口鼻,慌亂之中,將筷子碰落掉在了地上。

盧豔秋看到這一幕,眼淚刷地一下流了出來。這樣的舉動,如果不是在這樣特殊的時期,不會有人把它當做一種令人感動的、友善的行爲,但此時此刻,大年初九,在武漢市第四人民醫院新冠肺炎病房裏,這個動作是出於一種真切的愛護,這位感染病毒的阿姨,生怕把疾病傳染給陪伴他們、救治他們的.醫護人員!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是河南人,是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醫療隊員們與他們在一起,抵抗病魔,共度難關!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一共有28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盧豔秋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們之中,年齡最大的已經55歲,年齡最小的剛剛二十出頭。這些人中,有些人我分外熟悉,同一個小區居住,曾經很多次同坐一輛通勤班車,多年來一直在斜對面的辦公室辦公;一些人雖然只是聽說過姓名或是點頭之交,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是我身邊平凡的偉大者,都是有血性有擔當的白衣戰士!

他們是平凡的,每天和我們一樣,一大早就急匆匆地趕往醫院,然後,與同事們一起交接班,查房,或者坐門診,診治病人。他們甚至和我們一樣,中午來不及做飯,只能點一份外賣,稍得空閒之時,三下五除二地扒拉幾口,補充一下能量和體力。

前幾日,醫療隊員發來一張照片,拍照的時間是午後時分,一位“她”正趴在會議室的辦公桌上,頭戴天藍色的工作帽,額頭抵着雙手,酣然而睡。已經年過半百的她,看起來是那樣的疲憊!從春節前幾天,到拍照時的大年初五;從最初醫院內的疫情防控,到大年初一報名去武漢、大年初二啓程出征,再到抵達武漢的醫院後接手繁重的救治工作……這些天,她每天的睡眠時間,都只有四五個小時。

她,是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學教研室主任張衛青,河南省支援湖北應對疫情醫療隊第一批成員、護理組組長。平時的她,性情溫柔,身材高挑,與人說話、打招呼之前總會先露出典雅而真誠的笑容。這樣一位“嫺靜時如嬌花照水”的雅緻女人,卻屢屢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以柔弱而堅定的身影,抵擋在衆人之前!

“非典”爆發時,她站在了防控第一線;汶川大地震組建抗震救災醫療隊時,她又第一時間在醫院報了名,與戰友們一起深入到重災區汶川,撫慰、救治那些身心受創之人;這一次,她再次迎難而上,“將危險留給自己,將安全留給他人”……

大年初七那天,恰好是張衛青母親去世的“三七”祭日,按照中原的守孝傳統,她本應該去母親的墓前祭拜清掃,然而,正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她不可能回到家鄉,只能面向家鄉的方向,爲母親祈禱。她說:“媽媽,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您都同意我前往一線了,我想這次您也一定會同意,會爲女兒感到驕傲的。不過遺憾的是,這次離別,再也沒有機會和您揮手告別了。”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出征的醫療隊中,還有一位楚紫棟博士,他是重症醫學科的青年才俊、中堅力量。大年初二奔赴武漢的當天,恰恰是他女兒的四歲生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多麼希望爸爸媽媽一起陪伴着過生日啊,然而,楚博士卻爽約了,爲了更多的人能夠健康平安,他只能藉助電視臺的攝像機鏡頭,給心愛的女兒唱起了生日快樂歌。

醫療隊員孟劉號和妻子翟巧潔在得知醫院組建赴武漢醫療隊的信息後,全都第一時間報了名,考慮到他們家庭的實際情況,家中還有一個7個月大的寶寶,最終,孟劉號身負夫妻兩人的使命,奔赴武漢前線……

他們也都有着各自的幸福與煩惱——患者康復了,真誠地感謝,他們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孩子學會了新技能、取得了新成績,他們由衷地開心;家裏夫妻間的小矛盾,婆媳間的磕磕絆絆,孩子偶爾的不聽話,也會時不時地苦惱着他們。他們與我們一樣,過着平淡而充實的日子,品嚐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然而,在阻擊疫情的緊要關頭,這些與我們一樣平凡而善良的普通人,卻第一時間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作爲醫學專業人士,他們明白病毒傳播的特性,知曉不同地區感染風險的差異,或多或少地,他們也會有畏懼有猶豫,但最終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勇往直前,選擇了“舍小家,爲大家”,只因那身白色戰衣賦予了他們神聖的職責和使命。

在武漢前線,還有更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最美“逆行者”,像鄭大的醫護人員一樣,爲了守護全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奔赴戰場,負重前行。他們與病魔抗爭,與時間賽跑,他們是最可敬、最可愛的人,他們是和平年代的偉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