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孝親敬老優秀演講稿

孝親敬老優秀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孝親敬老優秀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親敬老優秀演講稿

孝親敬老優秀演講稿1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晚輩,自然應受到後代晚輩的孝順尊敬。試設想,一個對父母長輩出言不遜、舉止不雅的人,能成爲愛國成才、奉獻力量的人物嗎?古今往來的名人賢士,多是忠孝雙全,值得稱道的傑出人物。請聽下面兩則故事。

一則是“方觀承千里探親”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爲美談。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得到寺廟中暫棲其身。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儘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若能前往,定會增添些許慰藉。爲給二老一點安慰,我們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請長老思準,讓我們啓程。”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飢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後,他們終於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後,祖父、父親心中爲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後代頓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另一則是“馮玉祥買肉孝父”的故事。馮玉祥將軍不僅是個著名的愛國將領,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舊社會當兵是個苦差事,當兵的經常發不上軍餉,逢五排十還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親念其年幼身弱,總想方設法給兒子湊幾個小錢,讓他買個燒餅充飢。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裏日子艱難,父親又傷了腿,正需補補身子。但如果不要這錢,父親會生氣。於是他就把父親給的錢一個不花,攢了起來,過些天再把自己平時省下的一點餉錢湊在一起,到肉店買了二斤豬肉,請假回家給父親燒了鍋燜豬肉。父親見後頓時生疑,便質問這肉的來歷。馮玉祥深知父親的嚴厲,只好如實道來。聽後老父親一把拉過懂事的孩子,一句話也說不出,眼淚撲籟籟地掉了下來。像這樣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不勝枚舉,當今許多有高尚情操的青少年,也是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好楷模。這種把孝心獻給長輩,把愛心送給別人的好人好事,匯成了一首首人間完美溫馨的愛的樂章,奏出了時代的強音。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晚輩,自然應受到後代晚輩的孝順尊敬。試設想,一個對父母長輩出言不遜、舉止不雅的人,能成爲愛國成才、奉獻力量的人物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他們爲兒女付出了許多心血,作爲兒女,我們應時時處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仗着自己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些人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在家中樣樣依賴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對自己照顧得稍不如意,便會亂髮脾氣,父母的話不聽,還粗聲粗氣地頂撞父母,更談不上體貼父母,幫父母做事了。你說,這是尊重、孝敬父母的表現嗎?在人類的天性中,最愉悅的是給予,而不是接受,愛的理由就是無限徹底的奉獻,當我們在品嚐愛的甜美時絕不會有絲毫的邪念和市儈,如果那樣就不是愛,而是交易,是對愛的最大的褻瀆。朋友,請學會孝親敬百善孝爲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有多少感天動地的孝事至今仍銘記在人民心中。古代有王祥臥冰取鯉;董永賣身葬父;孟宗哭竹生筍……現代也有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騎着一輛破舊不堪的三輪車在撿完飲料瓶後向一個無人的衚衕騎去,一個青年攔住了她的去路,用刀對着她,歹徒用力掰開她的手,而她卻緊緊的攥着手裏的錢死活不鬆手,還拼命呼叫,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裏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衆人帶着歹徒攙着小姑娘來到了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時,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小姑娘站在那兒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小姑娘回答說:“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斷了。”說着擡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的耷拉着。而手裏錢的數字讓人們都驚呆了,手裏總共只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爲了8塊5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爲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這位小姑娘,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小姑娘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小姑娘的身後,以期望找到問題的答案。出了醫院她買了幾種水果,最後她來到了墓地,在一塊新墓地前跪了下來說:“媽媽,我已經還完了爲您治病所欠下的錢。還掙了8元5角。媽媽我可以爲您買水果,都是好的',您嚐嚐吧!這是您生前的小願望,您雖不說但我知道。謝謝您…”這讓我想起在報紙上看到的《孝子患絕症隱瞞七年六旬老母捐肝救子》的故事,更是讓我更加深刻體味了母愛的偉大。兒子患病爲讓母親安度晚年,撒了七年的愛心謊言;母親得知真相後,決定捐肝救子。母親只有一個心願:“我只希望兒子好好活着。只要兒子能好,卸我身上哪塊器官都行!”面對這樣偉大的無私的母愛,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想,世上最偉大的愛是也不過如此。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正因爲這樣才顯得我對父母的愛是那麼渺小。她不圖回報,只知奉獻;她爲孩子的進步、成功、幸福、健康而興高采烈;她爲孩子的失意、挫折、疾病而焦慮不安!只要孩子能好,她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只要孩子能好,她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情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我們一生也永遠報答不完的。

每個人成長的一生,都離不開父母的精心澆灌;每個人成功的背後,都凝聚着父母的愛心一片。向父母盡一份孝心,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有的人認爲“只要讓父母吃飽、穿暖、居安、行便”就是盡孝了,其實,也不盡然。老年人更需要感情上的溫暖。孝心不是一桌山珍海味的盛宴,也不是一身花團錦簇的衣冠。是一個平常的電話:報聲平安;是一次心境的交流:無所不談;是一次舉步之勞:常回家看看。無論是什麼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在“孝”的天枰上它們都相等。都讓父母感到無比溫暖。

用心關愛父母,不要說還來得及,也許今天的錯過,就成爲了明天的終身遺憾。

孝親敬老優秀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敬老人”。

同學們,作爲陽光下的一名中學生,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肩負的使命——努力學習,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然而,作爲一個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不能一根筋的在這條道路上“勇往直前”,記得老師經常說:“我們不僅要從書本上學習知識,還要學習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優良的道德品質,需要我們繼承和學習!”

現在,我們很多同學沉迷於學習種,所以經常忘記身邊關心自己的人。“尊老愛幼”,有多少同學做到了呢?現在我們周圍有許多老人,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隨着時間的推移,曾經的壯年漸漸老去,儘管許多老人現在正在積極鍛鍊以保持健康長壽,但是,作爲年輕的一代,我們心中對老人的尊敬,我們心中的美德,絕對不能丟失!

過去,周圍的老人經常給我講他們過去的故事,在他們講述的故事中,我逐漸感受到過去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過去,中國沒有現在發達,在那樣一個物質匱乏的時代,是老人們用勤勞的雙手,一步步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一個繁榮強大的國家。現在我們可以在這樣整潔的教室裏上課,擁有像現在這樣好的教學條件,這超出了過去人們的想象,而這些,都是過去先輩們親手創造的奇蹟!

對老人來說,我們不能僅僅爲了完成任務就尊敬他們,我們需要真正瞭解過去發生了什麼,只有當我們真正認識到他們的偉大時,才能真正從內心尊敬他們。

同學們,時代在進步,每一步都是這一代人努力的結果。我們最終會長大,最終會變成老人,我們將接管他們的希望,這一刻,我們繼承的不僅是祖國的未來,更是先輩們的希望!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優秀演講稿3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三年一班的李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從偉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們身邊的同齡人,有多少人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身邊孝親敬老的小故事。

徐悅今年12歲,是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她生活在一個工薪家庭裏,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她就像小大人,提醒父母照顧好身體,幫媽媽買菜、做飯,洗衣服。看到父母疲勞時主動爲父母打好洗腳水,給他們搓背、按摩。徐悅學會了自覺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給父母添負擔。有一次下大雨,她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還沒有回來,知道媽媽沒有帶雨具,她帶好雨具去接媽媽,媽媽感動地抱着女兒大哭。還有一次,因爲做飯,手都被電飯鍋燙傷了,可她還是偷偷地做,還跟媽媽開玩笑地說,不吃一塹,不長一智。徐悅還是爺爺奶奶的好孫女。爺爺奶奶都70多歲了,她平時一有空就和爺爺奶奶聊天,給他們表演小節目,和他們做遊戲,給爺爺奶奶送去快樂,讓他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尤其是爺爺,因爲年紀大得了腦血栓,行動不便,徐悅就經常爲爺爺揉腿、捶背,關心爺爺。有一次徐悅去爺爺家,看到爺爺一個人趴在牀上,手捂着胸口,臉上大顆大顆的汗直往下掉,她趕緊問爺爺怎麼了,爺爺強忍着疼說心臟又犯老毛病了,徐悅看到只有爺爺一個人在家,就趕緊給爺爺找到藥,倒好水,讓爺爺把藥吃了,又在旁邊陪爺爺,直到家裏其他人回來,她才鬆了一口氣。徐悅常常說:“孝親敬老不一定要做多麼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在生活的點滴細節裏,哪怕很小,身邊的人感受得到纔是最真切的。”

同學們,想想我們平時對待父母的態度有些話有些事你感覺做的對嗎?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好孩子,無愧於我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續傳承下去,讓它源源流長。

孝親敬老優秀演講稿4

尊敬的公司領導,還有親愛的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天生聾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爲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裏,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樂。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着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裏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爲什麼不閉上呢?是不是因爲不放心她?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着,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着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地做着,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小時候,我們從沒有想過該用怎樣的語言去讚美父母,;從沒有思考該如何理解父母百分之百的愛,直到參加工作了,一切的一切,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那種名叫時間的東西,無情地侵蝕着我們。父母如一部大書,無論翻多少頁,都不會到盡頭。曾經的美好,昔日的呵護,像影片翻來覆去的播放。感恩,我們要懂得回報。

當走進陌生的城市,體驗的是無助和悲傷,隔三差五的電話,成爲唯一可以緩解疲憊的良藥。任憑酸楚的淚水從臉頰滑落。獨在異鄉的日子有些淒涼,總讓人想家;度日如年的季節似乎很漫長,常使人難忘。腦海中沒有一時停止思考,真想此刻就陪伴在父母身旁,聊天、捶背、給他們讀報。平凡也是一種好。感恩,就在此刻生效。總是不願提起的往事,因爲有太多的惆悵。每每做事都會讓父母失望,從小到大的嬌慣,使我脾氣見長,無休止的爭吵今天想來悔心悔腸。捫心自問,真心爲父母換位思考的太少太少。不經意的頂撞,細細品位淚流滿面。年少的我們多少都會有些輕狂,看着父母臉龐刻下的烙印,愧疚,無處可藏。感恩,由心底綻放。

親愛的同事們,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父母訴說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父母的愛呢?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永遠都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父愛如山,母愛深似海。讓我們永遠銘記父母的生養之恩,學會感激、學會感恩,讓父母多一絲微笑,少一份憂愁;讓父母越活越幸福,越活越開心。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