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有關成功的演講稿3篇

有關成功的演講稿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功的演講稿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成功的演講稿3篇

成功的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爲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爲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纔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爲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張佰苓先生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爲一個高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和諧、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和諧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共同構建和諧校園,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成功的演講稿 篇2

打開記憶的大門,回首往事,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它讓我領悟到了成功後的喜悅。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照常去當地的文化班練習書法。老師告訴我們有機會參加一個由全國書法報舉辦的書法比賽活動。一向積極參加這些活動的我報名了。

回到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他們非常支持。於是,我決定發奮練習,爭取創造出最出色的作品,獲得一個獎項。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當作業做完後,夥伴都在放鬆自己,盡情嬉戲玩耍。我卻不同了,只要一有空,就得練習書法。可是練久了,手有點酸,心情不好時還會發脾氣,沒有耐心。我常常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真想休息一下……這時,媽媽問我:“要打退堂鼓了嗎?”又對我說:“做任何事都要有恆心,不能剛開始創作就退回去,沒有恆心和耐心的人是走不到終點的……”聽了媽媽的這番話,我感觸很深:是啊,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我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恆心是開啓成功的鑰匙,我要做成功者。

我開始靜下心來,繼續創作。我希望自己能獲得一個獎項,把這個做爲我的目標,不懈努力。每天作業做完了我會抽空練習,別人在看電視、上網、運動的時候,我卻在刻苦練習。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會取得成績。

當我創造出一幅幅出色的作品時,心裏非常開心。父母在旁邊稱讚我字寫得好,我也感到滿足,因爲,這證明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個過程中難免有辛酸,但爲了成功,吃一點苦是應該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的努力,我在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而且作品還被收集到了《全國書法報出色作品集》裏。

我成功了,我感到無比快樂。我更加相信:只要勤奮努力,堅持不懈,就一定會取得優異成績。

成功的演講稿 篇3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怎樣抓住成功!

想要抓住成功,第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做好充分的準備!正所謂: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個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又有誰真正的體會過呢?而我,就在上大學後體會到了這個道理!來到南華,我經歷了兩次大型的面試。第一次,我去面試南華院學生會幹部。那時候,我什麼都沒有準備,就連最基本的自我介紹,我都沒有事先準備好!因此,那次面試,我失敗了!第二次,是去面試系學生會幹部,有了前次失敗的經驗,這次的面試,我準備了自我介紹的內容,加以反覆的練習。每當有空的時候,我就會想面試評委可能問我的問題,對假想出來的問題,列出詳細的回答,並且多次過目準備好的東西。結果,第二次面試,我成功了!經歷了這兩次的面試,我體會到了:抓住成功,你就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

可能我個人的經歷,並不能很好的說明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那麼,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位學者某日去報告廳爲當地企業家培訓班作學術報告,當他走進報告廳時臺下早已坐滿聽課的經理和領導們。便急忙走上講臺,從包中取出軟盤插入多謀體教學工作臺的微機中。不巧,電腦打不開這軟盤,臺下引起幾許私語聲。這位學者忙笑說:大家別急,我的講稿同時下在u盤裏。邊說邊取出u盤插入電腦,可惜電腦讀不出u盤。行來臺下一陣議論。學者忙說:這臺電腦是連網的,我的講稿也存入我郵箱中,待我上網打開郵箱咱們照樣可以講座。於是便上網查到自已郵箱。倒黴的是他的郵箱今天也打不開了,這時臺下一片譁然。學者苦 笑道:今天真是怪了,怎麼不順都趕到一塊了?不過大家先不必着急,我還帶來移動硬盤了,硬盤裏我也備份了講儀。說罷取出移動硬盤接好,投影屏上終於顯示出講儀標題:成功來源於充分的準備。此刻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這個故事啓發我們,只要我們做好準備,就等於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當然,做好了準備,並不一定能抓住成功!抓住成功還需要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呢?我再跟大家講一個故事,你們就會知道了

一天獵人帶着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地奔跑。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也是飛奔去追趕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見了,獵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開始罵獵狗了:“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回道:“我盡力而爲了呀!”再說兔子帶傷跑回洞裏,它的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

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兇呀!你又帶了傷,怎麼跑得過它的?”“它是盡力而爲,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沒命了呀!”人本來是有很多潛能的,但是我們往往會對自己或別人找藉口:“管它呢?我們已盡力而爲了。”事實上盡力而爲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必須常常問自己,我今天是盡力而爲的獵狗,還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

相信大家都清楚了抓住成功的兩個因素!想成功的同學,就要從現在開始做好準備,並且全力以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