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經典名著演講稿

經典名著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經典名著的演講稿應該怎麼寫?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爲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衆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 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經典名著演講稿,歡迎大家閱讀。

經典名著演講稿

  經典名著演講稿1

藍天下,飛揚的是紙鳶,它的飛揚飄逸,被一根極細切的線牽引,高遠,或者低劣,飄忽不定,或是平平穩穩,正如那愛情的善變至純,如鋼鐵堅定不變。

愛情令人嚮往,那遙不可及的天際也是追求的極致,臨近地面,雜亂的風會吹散正確的節奏。愛情,便是在那一點一絲的努力之中,悄然萌發。保爾鼓勵達雅離開家,追求自我,那反抗的一點一滴促進了靈魂的融合。相同的目標,便是飛上藍天追逐白雲。相信細心的人會發現,風箏越高越穩,這根風箏線的長度便是時間。相守相依,如保爾達雅般默默相守,時間會醞釀不可分離的情愫。相濡以沫,不過是在同一片藍天中,對着同一個方向眺望。

抓住,放手,這根風箏線是註定生死的音符。保爾離開冬妮婭,害怕她由他受到傷害,保爾給了她自由,給了她廣闊的天地與平安。這一份愛,便是放手。當一份愛濃厚到超出自己的生命,那麼她的平安便是最大的幸福。看似風箏線握在手中,你的引導是她唯一的信念,穿梭過白雲蒼狗,狂風驟雨,在它破敗之前,可以選擇放手,免得害怕感傷,害怕失去的痛楚。但,不放手也不一定是一種錯誤。保爾對麗達的後悔,已無法追回當初那份心。愛,是寬恕,是諒解,是找到自我。這根風箏線牽引的那一端,看似離你而去,越好似在手中,這微妙的平衡,是愛情。或許可以,引人入勝,像保爾幫達雅走出新的人生,或許可以開闢新的天地,像達雅在保爾的引導下找到自己追尋的人生。愛情,是讓對方做他自己。

作爲普通人的我們,希冀着無限幸福與滿足,可在晴的天也會狂風暴雨,愛的星光不一定能點亮每一片天空,可她可以動搖心海的每一個角落。信念,堅強,可以凝聚成這一根風箏線,讓人牽掛,讓你翱翔。當一切停下來的時候,回頭會看到,另一端,是愛最初的味道。

  經典名著演講稿2

保爾從小在貧困中生長,後加入布爾什維克黨,爲黨和祖國效力。可以說,保爾一生都爲之奮鬥,犧牲,爲信仰爲人民戰鬥。而保爾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不論是他對母親,哥哥,戰友,領導的感情,又或是愛情,都值得讓人深思。

這次,讓我們來研究探討一下冬妮婭、麗達和達雅這三位女性對保爾的意義。

冬妮婭是林務官的女兒,保爾的“初戀”。冬妮婭與保爾是在湖邊釣魚時認識的,在保爾初見冬妮婭時,保爾只覺得冬妮婭那麼魯莽。再見冬妮婭依然是在湖邊,保爾和冬妮婭的交談使他們逐逐漸熟悉起來。他們互相改變了對彼此的看法。這種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後來保爾被出賣進牢,又被誤放出來時,他不由自主地來到冬妮婭的花園,兩人早將誤會拋之腦後時,兩顆年輕的心就此碰撞,但卻就此別過。保爾因病再次見到冬妮婭,但是他們的友誼不再了,她庸俗的個人主義使保爾感到難以忍受,於是他們和平的分手了。在保爾投入鐵路建設時,他們再次也是最後一次相遇,冬妮婭的面孔和她的話只讓保爾感到“酸臭”,保爾無法理解冬妮婭的思想。讀到這裏是很讓人觸動的,冬妮婭那時的天真、活潑是保爾對這個世界的新看法,是保爾對世界美好信念的支撐,是保爾童年生活的美好記憶。“可是現在呢?你渾身都是樟腦味。”是保爾面對冬妮婭的最後一句話,這句話包含了失望,包含了嘲諷,包含了鄙夷,是他們永遠回不去的證明。

麗達,這位知識淵博有同樣革命志向的女同志讓保爾感到十分特別。但是此時保爾卻爲自己的“惡”念感到羞恥,他想要奉獻一生的黨,纔是他最好的歸宿。於是保爾這個一直沒撒過謊的革命者逼迫着自己向麗達表示:“我們都不必浪費時間了。”他爲了不給自己留下退路,他變得冷漠,他的語言機械極了。後來他急忙投入與匪徒的戰鬥,爲他這個心心念唸的組織工作着。再見麗達,他們是那樣激動,也是那樣無奈。保爾一直沒忘了麗達,麗達也沒忘保爾。但麗達已有家室,在這種情形下保爾卻痛苦又真誠地說:“我所得到的要比失去的多。”或許他們很久以後依然無法忘記對方,但那早已不是所謂“革命般的愛情”。時間是最好的沙石,沖刷了所有雜念,他們之間便只剩下至真至厚的友情,好像是淌在記憶河流中的一朵勿忘我。

如果說冬妮婭是保爾人生長河中早期的一段情感;麗達是保爾最刻骨最留戀又最遺憾的感情,那麼達雅,這個保爾最後選擇在一起的姑娘對保爾又有怎樣無法取代的意義呢?達雅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裏,雖父母健在,但父親卻那樣令他們恨之入骨。保爾決心要救達雅於水深火熱之中,最終保爾成功將達雅引入黨,使她成爲一名真正的同志。他們彼此之間不是如漆似膠,轟轟烈烈的感情,也不是普通平淡乏味單調的感情,他們是精神的共鳴者,世間最令人驚羨的便是這樣的情感——我與你能相處的時間不多,但我們有共同的志向,你能爲之拼搏,並能感受理解我的努力。我們彼此各自奮鬥,彼此能爲對方驕傲。達雅,是對保爾生命的巨大支撐,她給了保爾一個強有力的支持,是保爾生命中缺一不可的人。

冬妮婭是保爾生命中一朵嬌豔的玫瑰,帶給保爾的是無盡的活力卻也是滿手的荊棘;麗達是保爾生命中一朵清新淡雅的勿忘我,帶給保爾的是不斷的磨礪和一段有聲的記憶;達雅是保爾生命中一株高大的向日葵,與保爾心中的太陽並肩,是保爾面對巨大挫折的動力和保爾爲之欣慰的寄託。

三個女性,三朵豔麗的生命之花,構成了保爾個人成長與愛的簡史。

  經典名著演講稿3

人生價值是人生觀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範疇,在一定意義上,人生的價值是人生的意義。

人要清楚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自己應該如何採用正當合法的手段去追求,價值觀對人們自身行爲的定向和調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書中保爾爲什麼會加入布爾什維克黨?除了朱赫來的引導外,還有存在於他自身的原因。保爾是一個敢於鬥爭的人,作者在書中說道:“生活的主要悲劇,就是停止鬥爭。”保爾無論是在學校裏,還是在車站食堂,他都敢於向錯誤和不公正發出質疑,這奠定了他將來加入布爾什維克,獻身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民主共和國的工作的基礎。這就是保爾價值觀的所在。經過價值判斷被認爲是可取的,才能轉換爲行爲的動機,並以此爲目標引導人們的行爲。

人們行爲的動機受價值觀的支配和制約,在同樣的環境下,具有不同價值觀的人,產生的行爲也不相同。保爾的冬妮婭感情的破裂就是因爲他們的價值觀不同。保爾在築路工程中剷雪時,遇到了冬妮婭,冬妮婭對保爾說:“你就不能找一個比剷雪好一點的工作嗎?”而此時的保爾已經獻身於集體之中,忘記了自己的利益了,所以他會反感於冬妮婭庸俗的個人主義,認爲她全身都是衛生球的酸臭味。

價值觀反映人們精神的需求狀況,保爾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同時他熱愛閱讀。他喜歡《牛虻》、《朱澤培加里波第》等書,書中的人物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在艱苦的生活中,保爾尋找着自己的精神食糧,書是智慧的`鑰匙,書是進步的階梯,書是人生的嚮導,書是時代的生命,書是飢餓時的“美餐”,書是心中的啓明星。一個人喜歡讀的書可以直接反映他內心的追求。保爾喜歡讀這樣的書,是因爲他內心的崇高,同時也正是因爲他喜愛讀這樣的書,纔是他他具有這樣堅強的品質,而爲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價值觀決定人的自我認識,它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方向。保爾認爲,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奮鬥。”保爾經歷了無數次戰鬥,受傷患病了多次。即使是殘廢且失去戰鬥的能力,他也沒有放棄生命,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書寫自己人生的價值。

保爾之所以能夠成爲一個英雄,大部分的原因在於他可以正確地認識自己活在世上的價值。

  經典名著演講稿4

天地間有一種潮汐,存於虛無又觸之有形,觸及曾經又展向未來。無數帝王將相、公侯伯爵,乃至平民書生,千百年來追之逐之,爲的就是還自我以明潔通達。此爲一道光,劃破腦際的混沌,引領自我行爲處世,這道光便是信仰。

信仰爲生命定義了價值。惠特曼說過: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與生命。一個人的信仰體現了他精神中最貴重而燦爛的東西。反之,若是沒有信仰的人,則說明他對生命和生活的思考依舊是淺嘗輒止,他現在所做的一切並不呼應本心的思考,那麼這樣的人生豈非行屍走肉,令人嗟嘆!(茶館按:此處宜有保爾的例證闡述)保爾的哥哥阿爾青,在起初的革命鬥爭中始終搖擺不定,一方面肯定朱赫來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沒有勇氣去認識、接納這些思想,進而選擇自己的信仰,以至於最後身不由己地走向了自己並不認可的生活。我們可以說,這段時間中的他也是可悲的,因爲他並不清楚選擇信仰的同時也能確立他內心認可的價值,而這段時間對於他自身而言則是一種庸碌。

信仰是行動的基礎,也是行動的強大推動力。它好比是一個人的目標和理想的昇華,是自我思想行爲的準則。一個有信仰的人會因爲相信而成長,會因爲相信而堅毅,因爲相信而而無畏。自身所信奉的也是使人潛意識中所模仿的,是本心中所希望有成就的。它從本心施令,規範着人們的言行,自然也更爲有力。巴金曾說:支配戰士的行動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正如保爾畢生的信仰便是布爾什維主義,正是布爾什維主義激勵着他在築路的工地上拼搏,在工作中獻身,在病牀上頑強勇敢地繼續生命,也是因爲對一個優秀的布爾什維克的認識,才使保爾保留了這麼多美好與高尚的品質,同時日漸成熟。

然而,信仰的選擇權在於自身,我們可以選擇不盲目崇拜。我認爲,信仰雖是陽光,但距離太遠會高不可攀,依舊寒冷。信仰並不一定要從古今哲理中去尋,適當結合當下是更爲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推崇真理的能力是點燃信仰的火花。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而日益明亮的信仰纔是具有真意和富於深意的。因爲我們從來不應被文化束縛,而應是我們去定義下一個“文明”。如果對一種理論的認識缺乏完整性,對自我的定義也不夠明確,那樣盲目崇拜與沒有信仰同樣可惜。切克斯頓說過:理智本身是一種信仰,它是一種確定自己思想和現實關係的信仰。同樣是在保爾身上,他在劃分地界時所抱有的不切實際的狂熱幻想和社會的黑暗格格不入,也就註定了他身上某些悲劇性的因素。

所以,讓我們與陽光有一米的距離,劃破黑暗的同時也溫暖自身。仰望太陽的光輝,成就自身的卓越;堅守太陽的燦爛,照亮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