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責任是一種擔當演講稿

責任是一種擔當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去擔當,去完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責任是一種擔當演講稿,歡迎閱讀。

責任是一種擔當演講稿

  責任是一種擔當演講稿1

責任如陽光,能激發潛能;責任如甘露,能淨化心靈;責任如燭光,能照亮人生;勇敢擔當,源於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沒有幹事創業的崇高追求,沒有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沒有捨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事業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個人不論職務高低,一旦走上了工作崗位,就意味着肩挑擔子,揹負責任。

責任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約束、一種使命。做人有責任,做事有責任,作爲一名黨員、一名基層公務員更應有責任。責任是什麼?責任就是分內應做的事情,是崗位職責範圍內應承擔的任務,是“在其位”應當完成的使命,是“食俸祿”必須不講任何條件任何價錢去做好的工作。不論其範疇多麼廣泛,也不論其內涵多麼豐富,責任都既是一種客觀需要,也是一種主觀追求;既是自律,也是他律。正因爲如此,我們說,責任是成就事業的可靠途徑,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

那麼,作爲黨員,我們必須時刻認清責任,不畏責任,勇於承擔責任,樂於承擔責任。要在其位,謀其政,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爲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工作中要時刻不忘肩負的神聖職責,勇挑打贏重任,在矛盾和問題面前敢抓敢管、敢於碰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面對改革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這是對羣衆負責,對黨和政府負責,更是對自己工作負責、人品負責、人生負責。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勇於擔當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視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會好心辦壞事。要做到能夠擔當,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要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加強與羣衆的血肉聯繫,經常深入到羣衆中去,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要善於總結工作經驗,正確的對待成績和失誤,不斷的促進工作開展。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能力,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勇於擔當,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責任是一種擔當演講稿2

平涼已是隆冬,萬物凋零。西北風呼呼地颳着,搖動着欲靜而不止的高大楊柳,麻雀在枝間鳴叫跳躍,傳遞着寒冬的嚴酷。山是肅穆的,水是清澈的,一切歸於寧靜,似乎鮮活的生命都逃遁了,留一片偌大的白,空蕩蕩的,足以盛下千年的恩怨。此時,六盤山以及隴山山脈的人們還在勞作,打碾着從黃土地收割來的麥子、穀子、玉米,傍晚的炊煙裊裊的,瀰漫於藍色的天空,而喜鵲喳喳叫着,預示着有客人遠道而來。

平涼人都說平涼地方邪,想誰、念誰,誰保準就到。張景虹來了,沿着六盤山、隴山山脈風塵僕僕地來了。他是來會老朋友的,因他在創作《長征》詩史巨畫時曾7次重走長征路,對這裏的土地、山水、民衆懷有很深的情感,故而,當他用10年時間創作的詩史鉅作《長征》在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並大獲成功時,他不忘記曾經給予他創作靈感與動力的這片熱土。他來了,帶着他創作的有着西北人純樸形象的人物畫和西北雄渾厚重的山水畫,呈獻給這裏的人民。

張景虹的《長征》反映的是重大歷史題材,沒有社會的責任感和崇高的歷史感是不能完成這樣的詩史鉅作。反映歷史、呈現歷史不僅僅是政治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考古學家、作家的事,因爲他們的貢獻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起到真實性、客觀性、歷史性、教育性、警示性的作用,唯獨缺少以全景式、畫面式、動感式、形象式、逼真式、色彩式來反映長征這一重大歷史題材。張景虹做到了,10年之久、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嘔心瀝血、萬次易稿,以大題材、大背景、大地域、大氣魄、大手筆、大意境、大思想全景式向中華民族奉獻出了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畫作《長征》的人物複雜衆多、形態各異,士兵、指揮員、馬伕、傷兵、旗手、號兵、各種槍戒、灰色的服裝、鮮紅的帽徽、領章、北方的山、南方的山、湍急的江河、呼嘯的子彈等等。我們知道,長征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的經驗、教訓值得每一個人沉思。《長征》的畫面是灰色調的,厚重、凝重,但不壓抑,紅軍戰士臉上洋溢着革命的必勝的豪情又沖淡了困惑與死亡的威脅,民族的責任與崇高的理想融入到每一個紅軍戰士的心裏,越發使他們肩負起民族的希望,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

我們時常講責任、講奉獻、講崇高、講偉大,但隨着物慾橫流與世界觀的頹廢,許多人放棄了固有的責任與品德、理想與崇高,忘記了記憶與歷史,把民族的振興與祖國的強盛拋到腦後,實在可悲。好再張景虹沒有忘記,以一個畫家的責任與擔當喚起人們已經麻痹甚至消失的記憶,讓我們記住張景虹,這個勇於擔當歷史責任、社會責任的偉大畫家。

張景虹的軍事題材人物畫大多寫實,形象逼真、飽滿,富於變化,善於將人與特定的環境結合起來,沒有絲毫的掩飾、故作,能夠輕易地走進觀者的心靈,使之感動。《上甘嶺堅守坑道》、《神兵天降》、《軍魂》、《歷史不會忘記》等一批軍事題材人物畫無不反映出他的寫實的風格。他對百姓的愛是真誠的、刻骨銘心的,這緣於他對土地的愛,對人民的愛,沒有這種愛,他是創作不出歷史厚重、人物鮮明的畫來。《路遇》是一個場景,兩個老農相遇,打個招呼,發對方一隻煙,美滋滋地吸着,手牽的羊跟其後,極不情願被主人牽着,想掙脫獨自撒歡食草。就是一次簡簡單單的路遇被張景虹抓住,呈現給了我們農村蓬勃、發展、和諧的景象。《深秋情》是一幅感人至深的作品,年過七旬的老夫妻面對坐於農家小院,手裏拿着剛剛採摘的辣椒,用細繩串起來。紅紅火火的辣椒預示着紅紅火火的日子,好不愜意。但我們也從中感悟出人生在享受幸福時所經歷的各種災難與不幸,珍惜現今的生活千萬不要忘記所付出的苦難。

張景虹的山水畫大多氣象萬千、豪情壯志,既有南方山水的韻味又有北方山水的雄渾,兩者融會貫通,給人震撼、鼓舞,使人意識到山水的綺麗與蕩氣迴腸。他的用墨可謂老道,無論是點、線、面的橫豎穿插,還是色、塊、皴、擦、染的功力都顯示出了他的學識之淵、之精、之厚,大斧劈、小斧劈恰好地應用與南方山水與北方山水之間,既有林秀的一面又有雄渾的一面,使觀者不出家門便領略了南方的山水與北方的山水。張景虹有着堅強的毅力,爲了創造心中滿意的畫不辭勞苦,行萬里路採風寫生,所以他的山水畫既寫實又寫意,虛實有度。而色彩的應用以墨爲主,力求用墨突出山石的質地。水的應用可謂功夫了得,使得畫作溫潤而不燥,層次分明。他的山水畫繼承傳統,但也有現代的因素,比如小寫意繼承傳統的因素就多,大寫意則吸收現代的因素就多,而大寫意最能反映他的思想和創作的意象,追求空靈的想象的詩意美。是的,他是追求美的人,對自然與和諧的追求。

張景虹的山水畫是多姿多彩的,形式也是多樣的,隨手捏來情景交錯,氣勢強大,無力可擋。縱觀他的軍事題材畫、人物畫、山水畫無不呈現出一個畫者的良知、真實與善良。只要肩上有一份責任、一份擔當,那麼他定會贏得人民的尊重和歷史的認可。